盐池滩羊免费吃
世界食品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3年秋种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方案的通知(皖政办秘〔2013〕152号)

   2013-12-20 309
核心提示: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2013年秋种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2013年秋种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3年9月13日
 
  2013年秋种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方案
 
  一、攻关思路和目标
 
  按照新一轮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的总体要求,以集成区域化标准化栽培技术模式,提高四项关键技术到位率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四防”(防冻害、防病虫草害、防倒伏、防早衰)措施落实,实行良田、良种、良法、良制综合配套,促进小麦生产水平再上新台阶。
 
  主要目标:小麦单产稳定在今年水平,力争达到370公斤/亩;总产达到270亿斤;优质率达到88%。
 
  二、攻关内容
 
  1.优化品种布局。淮北地区适当扩大弱冬性品种比例,优先推广高产多抗特别是抗寒性好、抗倒伏能力强的小麦品种;沿淮地区大力推广赤霉病和穗发芽抗性好、丰产耐湿的半冬性品种,充分发挥半冬性品种增产潜力大的优势,力争主产区小麦半冬性品种比例达到90%。继续做好小麦良种补贴供种工作,扩大良种覆盖率,小麦主产区实现统一供种。
 
  2.主攻播种质量。把提高整地质量作为主攻重点,大力推广多功能复式作业机械,扩大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一体化作业面积,力争达到30%。全面推行旋耕镇压配套,坚决克服旋耕不实带来的播种过深、透风跑墒、易旱易冻等弊端,旋耕镇压比例达到65%。淮北旱茬麦区要按照方便灌溉与田管的要求,积极推行畦田化种植和预留操作行种植,大力推广深耕深松技术,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深耕深松面积力争达到1100万亩。稻茬麦地区要大力推广旋耕整地和机械开沟技术,实现“三沟”配套,机械开沟比例达到30%。坚持适期早播,适墒适量下种,推广机械复式条播、宽幅精播、播前播后镇压等技术,实现苗全苗壮,全省适期播种面积力争达到90%以上。
 
  3.推行科学施肥。全面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小麦专用配方肥,小麦专用配方肥施用面积达到2300万亩。科学统筹周年施肥,优化小麦氮肥基追比例,全面推广小麦拔节肥和后期叶面喷肥,拔节肥和后期叶面喷肥面积分别达到80%和90%。加大玉米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力度,改善土壤结构,玉米秸秆还田面积力争达到900万亩。
 
  4.防控病虫草害。大力推广药剂拌种和土壤处理技术,积极示范推广种子包衣技术,有效控制小麦纹枯病等苗期病害和地下害虫,保障一播全苗,药剂拌种和种子包衣达到70%。加强小麦病虫害防控,继续把小麦赤霉病防控作为常规和关键技术措施加以推广。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防控效果,减轻病虫危害和环境污染,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达到50%以上。适时开展化除化控,减轻杂草危害,控制旺长风险。
 
  三、区域布局
 
  淮北北部麦区:亳州市要巩固“千斤市”创建成果,淮北市要大力推进小麦千斤市建设,扩大弱冬性品种应用面积,坚持适期早播,全面推广化控和后期叶面喷肥,力争小麦单产整体突破千斤。
 
  淮北中部麦区:宿州、阜阳市中北部及蚌埠市北部地区要发挥优势,加大攻关力度,全面推广半冬性品种,坚持适期早播,推广拔节肥和后期叶面喷肥,强化赤霉病防控,力争早日建成“千斤市、县”。
 
  沿淮稻茬麦区:淮南、阜阳市南部、蚌埠市南部、六安市、滁州市、合肥市北部等沿淮稻茬麦区,要充分挖掘潜力,扩大半冬性品种比例,大力推广机条播、机开沟,加强化学除草和赤霉病防控,努力实现稻茬麦单产新突破。
 
  沿江以南地区: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宣城、黄山市及合肥市南部等地不是小麦适宜区,生产风险较大,要在科学引导、优化结构的同时,加强技术指导,突出开沟降湿、化学除草和赤霉病防控技术应用,降低生产风险,稳定生产水平。
 
  四、攻关举措
 
  1.开展高产示范创建。核心示范区与高产创建示范片是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的主要载体与新品种新技术的辐射源,要按照合理布局、集中连片、规模推进的原则,将建设任务分解到乡镇和村,落实到农户和田块。充分发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专业化服务组织的经营优势和服务功能,全面落实“五有、五统一”措施,努力提高核心示范区建设水平。通过建立完善的示范推广网络与运行机制,加强现场观摩与培训,提高示范辐射效果,切实增强示范效应和带动功能。结合小麦良种补贴统一供种和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在主产县(市、区)开展种子包衣技术推广试点。以整建制高产创建活动为抓手,以小麦增产技术攻关为突破口,发挥主产区优势,持续开展小麦“千斤县(市、区)”创建和“吨粮县(市、区)”创建活动,着力提升县(市、区)域小麦生产水平。以土地经营权流转为突破口,加大政策扶持和技术服务力度,积极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小麦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和扶持力度,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规范实施小麦主产区良种补贴政策,精心组织省级良种统一采购,强化良种良法配套服务,确保小麦良种补贴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全面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实行玉米秸秆还田、小麦耕整地与播种等环节机械作业补贴,进一步提升小麦机械化生产水平。继续对核心示范区农民实施良种良法配套补贴,每亩补贴10元,重点向整建制创建市、县(市、区)和乡(镇)倾斜,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对新型肥料使用、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补贴。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大麦田深松整地、追施拔节肥、病虫害统防统治、“一喷三防”等抗灾减灾和高产稳产技术补助力度,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推动政策与技术同步落实。
 
  3.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大力发展土地托管、租赁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高小麦生产的规模经营水平。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完善财政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积极扶持和加快培育种麦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增强小麦高产攻关的活力。加大基础建设和技术培训力度,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效益。认真贯彻《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的意见》(皖政办秘〔2013〕97号)精神,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形式,建设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推进产销衔接,加快小麦产业化经营步伐。
 
  4.搞好生产指导服务。强化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改善服务条件,增强服务能力,深化基础性、公益性服务。加强小麦苗情、病虫情、墒情和灾情监测,在生产关键环节和灾害易发时段加大监测频次,建立专家会商制度和信息快速传递机制,提高生产指导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承担高产创建任务的乡(镇)要建立高标准试验示范基地,集中开展主导品种展示和主推技术示范,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按照技术入户、措施到田的要求,建立完善农技人员驻点指导制度,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广泛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手机短信等载体,开辟秋种和小麦高产攻关宣传专栏,把关键技术和生产信息及时传递到千家万户。积极推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思路,以植保和农机为突破口,大力扶持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农机跨区作业、肥料统配统施等专业化服务,并逐步向全程服务方向发展。
 
  5.加强攻关组织领导。小麦主产区各级政府要继续把小麦高产攻关摆上重要位置,健全攻关组织,强化资金投入,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级领导要深入生产一线,密切联系群众,及时发现和解决农民群众、农技人员在生产服务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小麦高产攻关活动顺利实施。农业、农机、财政、水利、粮食、气象、科技等相关部门要围绕小麦高产攻关,发挥职能作用,做好相关服务,形成促进小麦生产发展的有效合力。完善考评和激励机制,加强对秋种质量、高产创建、关键技术等重点环节、重大项目和重要措施的检查考核,严格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推动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深入开展。


 
地区: 安徽
标签: 标准化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法规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