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滩羊免费吃

水稻虫害--灰飞虱

   2005-05-17 243
核心提示:灰飞虱灰飞虱属同翅日,飞虱科。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但以长江流域及华北稻区发生较多。寄主较广泛,除水稻外,还有麦类以及看麦娘

灰飞虱
  灰飞虱属同翅日,飞虱科。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但以长江流域及华北稻区发生较多。寄主较广泛,除水稻外,还有麦类以及看麦娘、游草、稗等禾本科杂草。以成、若虫刺吸汁液为害,并传播多种病毒病。在田间发生比其他种飞虱早。

  [识别]
  成虫:有长、短两种翅型。长翅型体长3.5~4毫米。前翅半透明,淡灰色,有翅斑。雌虫体黄褐色,雄虫黑褐色。雌虫小盾片中央淡黄色或黄褐色,两侧各有1个半月形深黄色斑纹;腹部肥大。雄虫小盾片全为黑色;腹部较细瘦。短翅型成虫体长2.4~2.6毫米,翅仅达腹部的2/3,其余与长翅型相同。
  卵:长0.7毫米,长卵圆形,弯曲。初产时乳白色,后渐变灰黄色,近孵化时一端出现1对紫红色眼点。卵粒成簇或成双行排列,卵帽稍露出产卵痕,像一粒粒鱼籽状。
  若虫:共5龄。3~5龄若虫体灰黄至黄褐色,腹部背面有灰色云斑。第3、4腹节各有1对八字型浅色斑纹。灰飞虱食性较广,抗寒力强,其越冬情况与褐飞虱、白背飞虱有所不同。在安徽、江浙一带一年发生5~6代,多以3~4龄若虫在麦田、绿肥田、田边、沟边、塘边的看麦娘及游草上越冬。春季羽化后,在麦田、绿肥田的禾本科杂草上产卵,自第2代起在各类稻田辗转为害,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生在初夏的5、6月份,为害早稻、中稻秧苗和本田分蘖期的稻苗。
  长翅型成虫具趋光性和趋嫩绿习性。卵多产在寄主植物茎杆下部叶鞘内,少数在下部叶片中肋内、无效分蘖和杂草的茎腔中,水稻抽穗后,也可产于穗轴腔内。成虫和若虫常栖息于稻株下部,受惊时躲到稻株的另一面,甚至跳走或跌落水面。灰飞虱耐寒畏热,最适温度为23~25℃,夏季高温对其极为不利,成为虫量增长的限制因子。冬小麦种植面积扩大,或冬小麦与单、双季稻混栽区,因寄主营养适宜,均有利灰飞虱的发生。大量偏施氮肥或施肥过迟,使稻苗生长过分嫩绿,会引诱成虫产卵,加重为害。天敌种类与其他种飞虱墓本相同。

  [防治]
  (1)农业技术防治 铲除田内外杂草;春季在成虫羽化前适时耕翻;消灭越冬虫源。
  (2)药剂防治 同褐飞虱。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生产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