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企业运营中,供应链管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寻源流程则是这一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寻源不仅涉及到从识别需求到最终选择供应商的一系列步骤,更是确保企业能够高效、经济地获取所需资源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寻源流程的详细步骤,这些步骤共同构成了企业寻源的完整蓝图。
1、需求计划管理
首先,需求/计划管理是寻源流程的起点。
企业必须首先明确自身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哪些环节需要供应商的介入。这包括对所需物料、器件、代码、技术或服务的识别,以及对安全库存数量的预测。
这一步骤要求企业对内部需求有清晰的认识,并能够根据这些需求制定出详细的供应商物色计划。
2、供应商寻源
接下来是供应商寻源阶段。
在这一阶段,企业需要根据需求清单的类别和数量,结合市场情况,评估可选供应商的难易程度和可替换程度,以及他们的质量、性价比等关键因素。
这一过程可能涉及到收集供应商信息、邀请供应商注册、提交申请、信息征询以及启动招投标等活动。
最终,企业需要综合评审,筛选出合格的供应商,并与之签署意向书或框架合同。
3、供应商询价对比
供应商询价对比是寻源流程中的关键环节。
在这一阶段,企业需要根据供应商清单和需求清单进行对比,确认需求单,并据此向供应商询价。
在收到供应商报价后,企业需要进行审批,并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
这一过程中,企业必须平衡低报价可能带来的低质量风险和额外的管理成本,综合评估单价和实际生产成本之间的关系。
4、合同订单
合同订单签署是寻源流程的法律化阶段。
在这一阶段,企业需要创建包括长中短期合同在内的订单合同。
合同内容不仅包括采购数量、质量、价格等基本信息,还应涵盖运输配送、服务支持、退换货、违约超期交付、技术风险等关键条款。
合同审批签章后,需要归档并纳入订单履行管理。
5、订单履行
订单履行是寻源流程的执行阶段。
在这一阶段,企业需要根据合同创建采购订单,并在合同基础上进行分批采购和分批送货。同时,企业还需要监督运输与配送环节,确保订单履行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此外,订单履行过程需要纳入ERP系统进行管理,以便于开展成品检验与测试、来料检验与验收、包装和标签管理等工作。
对于涉及多家供应商协同的情况,企业需要及时排定计划,按序接收,并针对低质量的订单交付发布整改要求、处罚并闭环管理。
6、寻源策略的选择
除了上述步骤,寻源策略的选择也是寻源流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环境,选择就近寻源、垂直整合寻源、多供应商寻源、单一来源采购、合资寻源和联合寻源等不同的策略。
这些策略能够帮助企业在不同的市场环境和需求下,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和采购方式,从而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寻源流程是供应链管理中的核心环节,它涉及到从需求识别到供应商选择的全过程。
通过精细化管理寻源流程,企业不仅能够确保资源的高效获取,还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