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公司员工食品安全行为的共同价值观和信念,提升公司食品安全文化氛围,制定本管理制度。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的食品安全文化建设、评估和改善。
3.职责
3.1 总经理:
3.1.1 组建食品安全小组,签署食品安全方针,设定食品安全目标;
3.1.2 主导公司食品安全文化创建工作,并提供所需的资源;
3.1.3 批准食品安全文化计划,以及培训计划。
3.2 各部门负责人:
3.2.1 确保本部门人员 100%参加食品安全文化的各类活动,并协助提交活动中要求的记录和资料;
3.2.2 负责在指定日期内完成审核、评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改进;
3.2.3 在本部门范围内宣讲食品安全相关内容;。
3.3 质量部:
3.3.1 检查、落实、汇总分析并推进食品安全文化建设情况,配合食品安全审核和培训;
3.3.2 负责食品安全文化计划的年度评审工作;以及每三年一次的食品安全文化结果调查和评估工作;
3.4 普通员工:
参加各项食品安全审核和培训。
4.程序
4.1 工作流程
略
4.2 术语和定义
4.2.1 企业文化:
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确立的,被内部认可和外部各方普遍认知的基本理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风尚、习俗等心理积淀的总和。
4.2.2 食品安全文化:
会影响组织内部、外部和整个组织的食品安全心态和行为的共同价值观、信念和规范。
4.3 食品安全文化策划
4.3.1 总则
4.3.1.1 食品安全文化是所有员工共同分享的一种态度(领导、管理人员和团队成员),特别是分享给那些应该特别关注的新员工,他们会跟从公司内占主导地位的行为规范。
4.3.1.2 发展食品安全文化的最重要因素是高层领导和管理层的承诺,以及员工的食品安全行为。如果领导/管理层创造一种鼓励积极参与食品安全行为和食品安全文化的工作环境,将激励公司内所有人展示积极的食品安全行为。
4.3.2 食品安全文化的组织和管理
4.3.2.1 本公司的食品安全小组是食品安全文化建设的领导团队,保障食品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和发展。
4.3.2.2 质量部负责日常食品安全文化的推进、评审等工作。
4.3.2.3 各部门层层落实食品安全文化建设方面的相应职责。
4.3.3 食品安全方针和目标
4.3.3.1 本公司依据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并考虑顾客和行业要求,明确本公司的食品安全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期望目标。
4.3.3.2 本公司管理层结合企业的使命/宗旨、发展战略、经营方针等确定本公司的食品安全方针和目标。食品安全方针应当体现公司的食品安全文化,并向全体员工进行宣传。食品安全目标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方针的要求,并进行分解和考核。
4.3.3.3 本公司设定可测量的食品安全文化建设标准,并向全体员工和责任部门传达。
4.4 食品安全文化计划
4.4.1 总则
4.4.1.1 本公司每年制定食品安全文化计划,持续推进食品安全文化建设。
4.4.1.2 本公司的食品安全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七个方面:文件和记录、宣传、培训、食品安全活动、沟通交流、生产现场、监视和测量。
4.4.2 文件和记录
4.4.2.1 公司基于现行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的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以利食品安全文化的形成和持续完善。
4.4.2.2 本公司要求全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格式、字体字号、行间距和段落间距、页眉页脚,均统一格式。
4.4.2.3 在全部管理体系文件的页眉页脚添加本公司的logo和食品安全方针。
4.4.2.4 要求记录填写规范,并有效归档方便进行查找。
4.4.3 宣传
4.4.3.1 食品安全方针的宣讲和沟通方式,应该选择公司内最常见的方式,如:
张贴在公司内员工浏览频率较高的展板上;
发送给客户的资料上,如:规格书、COA等;
制作横幅悬挂于公司合适的地方;
邮件的落款处;
培训课件、体系文件的页眉页脚等。
4.4.3.2 在公司的显著位置张贴各种食品安全信息,包括:
食品安全标语、洗手更衣流程图、入车间禁止携带物品等;
食品安全活动信息,比如竞赛、培训、演讲等;
食品安全知识,比如:显著食品安全危害、过敏原、4M1E、HACCP原理等;
食品安全现状,比如:客户投诉、食品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原料不良率等。
4.4.4 培训
4.4.4.1 食品安全文化始于培训,而终于培训。培训不仅能使员工掌握技能,还能提升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推进食品安全文化建设。
4.4.4.2 每年公司制定食品安全培训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相应的培训。
4.4.4.3 在制定食品安全培训计划时,要有系统规划,明确不同层级和不同岗位的人员应该具备怎样的技能,从而有助于员工的成长和提升食品安全意识。
4.4.4.4 在实施食品安全培训时,培训内容和教材要接地气、实用性强,使员工有亲切感、容易接受,从而在食品安全活动和食品安全改进中发挥直接而明显的作用。
4.4.5 活动
4.4.5.1 公司在每年,应当不定期的选取1个月或者2个月时间,举办食品安全月活动,每次活动的时间不小于1个月,每年举办次数至少一次。
4.4.5.2 活动应当由总经理亲自组办,质检部提供人员、物品和相关资料的辅助,依据实际情况活动可选择性的开展如下内容:
| 框架 | 活动内容说明 | 活动频次 |
1 | 食品安全方针宣导 | 启动大会上总经理宣讲 启动大会上全员宣誓,并在印刷有食品安全方针的签字墙上签字 | 活动中实施 1 次 |
2 | 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培训 | 食品安全法 公司内各类程序、规范、制度的要求 其他合适的食品安全相关内容等 | 整个活动中分多次进行,全部内容涵盖一遍即可 |
3 | 广告宣传 | 厂区内悬挂横幅 厂区内设置彩旗 办公室、车间张贴食品安全文化内容 制作食品安全相关内容的电脑壁纸,要求员工使用 通过网络、 APP 推介食品安全知识 | 广宣品从活动启动直至结束,必须全程保持 部分广宣品可在活动期间定期更换/更新 |
4 | 食品安全知识竞赛 | 活动期间选择适当的时机,举办知识竞赛 以部门为小组,分 5-6 组进行 竞赛结束后依照结果给予奖励 | 整个活动实施 1 次 |
5 | 教导式交流 | 邀请政府监管部门、食品安全管理专家、食品安全审核机构等人员对公司员工进行食品安全教育 此种方式主要让员工清楚公司在社会上所处的位置,以及整个社会对于食品加工企业的期求 | 整个活动至少选择某一种类型实施 1 次 |
6 | 宣扬式交流 | 邀请消费者、高校学生、员工家人等前往公司参观 此种活动重点在于让基层员工参与其中,让员工在外来人员(尤其是其家人)面前感觉到企业对待食品安全的决心和态度 促使员工对食品安全文化的建设产生积极的心态 | 整个活动至少选择某一种类型实施 1 次 |
7 | 食品安全自查 | 为期1个月的活动期间,员工可在公司微信群内随时提报食品安全不符合项 质检部对于每个提报不符合项的员工进行奖励 此活动奖励,不分提报问题的优劣程度,重在参与 活动结束/进行中,质检部对于员工提出的客观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汇总,追踪责任部门改进 | 整个活动过程持续进行 |
8 | 旅游/郊外活动 | 旅游/活动期间必须携带食品安全文化横幅等广宣品 员工向社会展示企业食品安全文化 | 整个活动实施 1 次 |
9 | 食品安全演讲 | 员工参与 演讲内容必须与食品安全相关 总经理、各部门主管担任评委进行评分 依照得分结果,给予参与演讲的员工奖励 | 整个活动实施 1 次(可视情况选择行实施) |
4.4.5.3 上述内容和形式仅限于当下常见的活动,公司应当鼓励员工献计献策,不断变换活动形式,以期食品安全月活动更加丰富、有效。
4.4.6 沟通
4.4.6.1 内部沟通
4.4.6.1.1 对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公司管理层和总经理持开放态度,广泛接受来自于基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给予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员工以肯定和支持。
4.4.6.1.2 内部沟通的方式包括:口头;电子方式,电话、邮箱、微信等;会议;书面形式,比如文件、报表、信息交流单;宣传板报等等。
4.4.6.1.3 内部沟通的信息包括:食品安全知识、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等。
4.4.6.2 外部沟通
4.4.6.2.1 外部沟通的对象包括:客户、供应商、服务商、三方检测机构、监管部门、认证机构等等。
4.4.6.2.2 外部沟通的方法包括:电子方式,如电话、邮箱、微信等;书面形式,如书信、报告等;登门拜访等等。
4.4.6.2.3 外部沟通的内容:食品安全知识、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等。
4.4.6.3 保密报告
4.4.6.3.1 为保证管理层可以及时得到来自于基层员工的食品安全信息,公司建立保密报告制度,保密报告制度应该选择匿名的方式,直接将举报信息传达给公司总经理。
4.4.6.3.2 如果员工需要举报食品安全相关内容,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总经理信箱:设置在办公楼一层的门口处,这种方式适用于任何食品安全相关的举报。
热线电话
电子邮件;
总经理办公室。
4.4.6.3.3 具体内容详见《保密报告管理制度》。
4.4.7 现场
4.4.7.1 食品生产车间的设备、生产过程管理应当满足5S管理的要求。
4.4.7.2 食品生产车间内将食品安全信息以图片、表格、文字等形式展示出来,从而达到“传递信息、培育文化、体现美感”的要求。现场展示的内容,详见4.4.3宣传部分。
4.4.7.3 在各仓库内,现场存放物料(原辅料、成品),必须摆放整齐,且有显著标识牌。
4.4.8 监视和测量
食品安全目标的完成情况需至少每月进行统计和会议汇报,相关数据需能够及时与所有员工分享,高层管理人员需定期根据食品安全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追踪和跟进,评估企业的食品安全风险,必要时可对食品安全目标进行调整。
4.5 评审、调查和评估
4.5.1 食品安全文化计划评审
4.5.1.1 每年对食品安全文化计划中的各项食品安全活动进行评审,确认是否按期完成相应的食品安全活动,以及完成的效果。
4.5.1.2 如果相关活动未进行或者完成效果不理想,应当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4.5.2 食品安全文化调查
4.5.2.1 公司的食品安全文化建设是否有效果,是可以从员工的行为、认知中观察到。因此公司每三年展开一次基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参与的食品安全文化调查。
4.5.2.2 食品安全文化的调查,应当遵循如下原则:
基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填写食品安全文化调查问卷;
调查覆盖率应达到人员数1/2以上。
匿名原则,为确保员工不受任何干扰,公司必须实施电子系统调查,不填写任何个人信息;
调查题目需要经过管理层审核,不得出现诱导型、直白型等不利于调查真实状况的题目;
以案例型题目为最佳;
结果不公开。
4.5.2.3 食品安全文化调查结束后 15 日内,总经理和各部门主管必须回顾详细报告,并组织相关人员分析结果。
4.5.2.4 分析结果必须由总经理主导制订改进措施,并予以实施行动,改进行动应当包含:问题、改进措施、责任人、改进完成日期、完成日期。
4.5.3 食品安全文化评估
4.5.3.1 为了确定公司的食品安全文化成熟度,公司每三年进行一次食品安全文化评估。
4.5.3.2 食品安全文化评估由食品安全小组全体成员进行,采取分值汇总计算的方式。
4.5.3.3 企业食品安全文化评估包括以下几个范畴:
企业的愿景和使命,包括:组织架构、业务价值和目的,业务的方向和预期,领导作用和信息沟通;
人员能力,包括: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
目标一致性,包括:问责与激励、绩效管理、文件和记录;
目标相适性,包括:食品安全期望和现状、灵活性、危机处理;
企业危害与风险性,包括:基础危害分析与培训、员工敬业度、验证;
4.5.3.4 食品安全文化评估表各大项评分可分别汇总计算平均分,形成雷达图。
4.5.3.5 食品安全文化评估的食品安全文化成熟如下表所示。
成熟度指数 | 等级 | 评价 |
0~30 | 很差 | 公司不具备食品安全文化氛围,公司人员不具备食品安全风险意识和管理能力,没有形成食品安全管理团队和管理体系,急需全面提升。 |
30~60 | 较差 | 公司具备简单的食品安全文化氛围,公司人员具备简单的食品安全风险意识和管理能力,形成简单的食品安全管理团队和管理体系,急需加强人员能力、学习能力、激励能力和动员能力,进行快速提升。 |
60~75 | 一般 | 公司具备一定的食品安全文化氛围,公司人员具备一定的食品安全风险意识和管理能力,形成一定的食品安全管理团队和管理体系,但需加强学习、激励和动员能力,进行有效提升。 |
75~90 | 良好 | 公司具备较强的食品安全文化氛围,公司人员具备较强的食品安全风险意识和管理能力,形成较稳定的食品安全管理团队和管理体系,具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
90~100 | 优秀 | 公司具备极强的食品安全文化氛围,公司人员具备极强的食品安全风险意识和管理能力,形成极稳定的食品安全管理团队和管理体系。 |
4.5.3.6 高层管理人员在食品安全评估后30天内需针对公司食品安全文化等级和食品安全文化评估雷达图的薄弱环节进行有效改进,稳步提升公司食品安全文化等级。
4.6 分析改进
4.6.1 食品安全小组追踪食品安全文化计划评审,以及食品安全文化调查、评估的结果,客观的认识公司内员工对待食品安全的基本态度,以便制定更加合理的食品安全文化计划进行优化。
4.6.2 公司总经理回顾年度食品安全文化计划,针对雷达图的薄弱环节进行有效改进,确保公司食品安全文化等级稳定并逐步提升。
5.相关文件
5.1 沟通和交流控制程序
5.2 保密报告管理制度
6.相关记录
6.1 食品安全文化计划
6.2 食品安全文化调查表
6.3 食品安全文化评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