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法规与标准遵循
1、熟悉法规要求:
深入研究国家和地方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如《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
明确企业在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法律责任,确保企业的所有活动都在法律框架内进行。
例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循 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的品种、范围和限量。
2、跟踪标准更新:
密切关注食品安全标准的更新情况。标准可能会因为科学研究的进展、新的风险发现或监管政策的变化而更新。
企业应建立标准跟踪机制,及时获取最新标准信息。
如产品的微生物限量标准、理化指标标准等,并相应调整企业内部的质量控制措施。
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应用
1、进行危害分析:
对食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详细的危害分析,包括原料采购、加工、包装、储存和运输等环节。
识别可能存在的生物性(如细菌、病毒、寄生虫)、化学性(如农药残留、重金属、食品添加剂过量)和物理性(如异物混入)危害。
例如,在肉类加工过程中,原料肉可能携带致病微生物,这就是一个生物性危害;如果加工过程中使用了刀具等工具,刀具破损可能导致金属碎片混入产品,这是物理性危害。
2、确定关键控制点(CCP):
在危害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关键控制点。
关键控制点是能够对食品安全危害进行有效控制的步骤或环节。
例如,在罐头食品生产中,杀菌环节是关键控制点,因为只有通过有效的杀菌才能杀灭罐头内的有害微生物,确保食品安全。
对于每个关键控制点,要明确关键限值,如杀菌环节的温度、时间等参数,并且建立监控程序来确保这些关键限值得到满足。
三、文件记录系统构建
1、记录内容规划:
建立全面的文件记录系统,记录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各个方面。
包括原料供应商的资质文件、采购合同、进货检验记录、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记录(如温度、时间、配料比例等)、成品检验报告、设备维护记录、人员培训记录等。
例如,在每一批次产品的生产记录中,应详细记录原料投入量、加工时间、操作人员姓名等信息,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追溯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
2、记录管理规范:
规定记录的填写要求、保存期限和存储方式。
记录应清晰、准确、真实,不得随意涂改。
保存期限应根据产品的保质期和法规要求确定,一般应不少于产品保质期后一年。
可以采用纸质和电子两种方式存储记录,对于电子记录,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访问性。
四、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实施
1、内部审核安排:
定期开展内部审核,检查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内部审核应由经过培训的内部审核员进行,审核频率可以根据企业规模和风险程度确定,一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审核范围应涵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包括文件记录、生产过程控制、人员培训等。
在审核过程中,要对照相关标准和企业内部规定,检查实际操作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发现的不符合项。
2、管理评审开展: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管理评审,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
管理评审应考虑内部审核结果、顾客反馈、食品安全事故情况、法律法规变化等因素。
根据管理评审的结果,制定改进措施,调整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目标、策略和计划,确保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五、供应商管理强化
1、供应商评估与选择:
建立严格的供应商评估和选择程序。
在选择供应商时,要对其资质、生产条件、质量管理体系、信誉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索取样品进行检验、查阅第三方认证报告等方式获取信息。
例如,对于原料供应商,要查看其是否具备生产许可证,生产环境是否符合卫生要求,是否有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等。
2、供应商持续监督:
对已选定的供应商进行持续监督,定期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料或服务进行评价。
建立供应商评价档案,记录供应商的供货质量、交货期、服务水平等情况。
如果发现供应商提供的产品不符合要求,应及时采取措施,如要求整改、暂停供货或终止合作关系。
六、人员培训与意识提升
1、培训计划制定:
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和食品安全管理要求,制定详细的人员培训计划。
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操作技能、质量意识、HACCP 知识等。
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培训内容应有所侧重。
例如,对生产一线员工,重点培训生产操作规范和卫生要求;对质量管理人员,应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技术的培训。
2、培训方式多样:
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如内部培训课程、外部专家讲座、在线学习平台、现场操作演示等。
培训结束后,要对员工进行考核,确保他们掌握了培训内容。
同时,通过宣传栏、内部会议等方式,不断强化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让员工认识到食品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