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杀?用何设备?注意哪些?以下内容可参考!!
工厂常用的消毒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种:
一、臭氧
臭氧(O3)具有强烈的灭菌消毒作用,且不存在任何有毒残留物,为制药企业广泛应用。
原理:臭氧在常温、常压下分子结构不稳定,很快自行分解为氧分子和单个氧原子(O),后者具有很强的活性,对细菌有极强的氧化作用,臭氧氧化分解了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需的酶,从而破坏其细胞膜,将细菌杀死。多余的氧原子则会自行重新结合成为普通氧分子(O2),不存在任何有毒残留物,是一种无污染消毒剂。
能力:臭氧不仅对各种细菌(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杂菌等)、肝炎病毒等有极强的杀灭能力,对霉菌也有很强的杀灭能力。
操作:生产臭氧的原料主要是空气和电,可通过高频臭氧发生器来制取。消毒时,直接将臭氧发生器置于房间中通电即可。
标准:对浮游菌的灭菌浓度为2-4mg/L, (2~4ppm);对物体表面沉降菌的灭菌浓度为10~15mg/L(10~15ppm)。(GB 15981-1995《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操作:60min,继续保持一段时间(1~1.5h)。
二、气体
常用加注消毒液有:
福尔马林(40%甲醛)
环氧乙烷(由12%环氧乙烷及88%稀释用的二氧化碳组成,或环氧乙烷与氟利昂12的混合物)
过氧乙酸
石炭酸(苯酚)和乳酸的混合液等。
甲醛法
当温度为24~40℃、相对湿度为65%以上时,甲醛气体的消毒效果较好。
具体做法为:
将甲醛倒入甲醛发生器或加热盘或烧杯中,并放好加湿用水,必要时还可加入高锰酸钾(2~3g/m3),然后加热(甲醛发生器用蒸汽加热,加热盘或烧杯可用热水盛入其中加热)使其蒸发成气体。
三、消毒剂
常见的消毒剂有异丙醇(75%)、乙醇(75%)、戊二醛、洁尔灭等。
常见的灭菌位置有:
洁净室的墙面、天花板、门窗、机器设备、仪器、操作台、桌椅等表面以及人体双手(手套)。
无菌室的层流工作台中,用0.22微米的滤膜过滤后方能使用。
戊二醛: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并且在某些方面较甲醛优越。
戊二醛与甲醛主要性能的比较表
项目 | 戊二醛 | 甲醛 |
杀菌能力 | 强于甲醛2-10倍 | —- |
溶剂 | 水与醇均可 | 水与醇均可 |
酸碱度影响 | 碱性(pH7.5-8.5)作用较好 | 不大 |
有机物影响 | 不大 | 不大 |
温度系数 | 较低 | 高(对芽孢比繁殖体高) |
刺激性 | 弱 | 强 |
腐蚀性 | 无 | 可使金属生锈 |
稳定性 | pH高于9时迅速聚合 | 易聚合(10%甲醇可防止) |
方法是:将戊二醛放在带有时间控制的自动喷雾器中,在下班后或周末,无菌室内无人时自动喷洒,其喷洒量可以调节,时间可以设定,在喷洒期间空调系统应停止工作。一般的,每升蒸发10%溶液1.06ml,在室温下,相对湿度大于75%时,使之密闭过夜,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四、紫外线灯
主要用在洁净工作台、层流罩、物料传递窗、风淋室乃至整个洁净房间的消毒。
波长为136~390nm, 以253.7nm的杀菌力最强,但紫外线穿透力弱,只适用于表面杀菌;
杀菌力随使用时间增加而减退,以紫外线灯点到70%额定功率的点灯时间定为平均寿命,超过平均寿命时,则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必须更换,市售紫外线灯平均寿命约为2000h;
紫外线灯的杀菌作用随菌种不同而不同;通常按相对湿度为60%的基准设计,室内湿度增加时,照射量应相应增加;
强度要求在操作面上达40μW/cm2以上。
室内有人操作时,为避免紫外线直接照在人的眼睛和皮肤上,一般安装紫外线向上的吊灯,灯具距地面1.8-2m,或者安装侧灯。
紫外线灯消毒方法验证中,紫外线灯需确认的参数主要有紫外线的波长、紫外线强度、灯管的寿命、消毒的效果与照射时间长短。
另外的一种为管道式的UV,也需要参考以上要求进行管理。
翻译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