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人员: 审核组长:
审核日期:
标准条款 | 标准要求 / 检查内容 | 审核记录 | 涉及部门或区域 | 符合性(Y/N) |
1范围 | 1.公司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和过程是否有缺失? 2.公司管理体系对标准条款是否有裁剪? 如有,所裁剪条款中过程确凿没有? | |||
4、组织环境 | ||||
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 1.公司是否确定与其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其实现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2.是否对这些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 | Y | ||
4.2 相关方要求 | 1.公司是否确定了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相关方? 2.是否明确这些相关方的要求并进行了监视和评审? | |||
4.3 质量体系及范围 | 1.组织是否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确定其范围? 2.在确定范围时,组织是否考虑: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相关方的要求、组织的产品和服务体系范围的全部要求,并实施? | |||
4.4 质量体系及过程 | 1.公司是否按照标准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管理体系? 2.公司管理体系的过程是否被确定和管理以及过程间顺序及关系是否被确定和管理? 3.公司管理体系关键过程所需资源和信息是否充分,足以支持过程有效运行和监控? 4.公司管理体系及过程的测量和监控点是否确定并有效? 对测量和监控结果是否有分析、改进活动? 5.公司是否存在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外包过程?如有,在公司管理体系中是否明确并实施了控制? | |||
5、领导作用 | ||||
5.1领导作用和承诺 | ||||
5.1.1总则 | 1.最高管理者是否向下传达了满足顾客要求的重要性,并提供其身体力行的证据? 2.公司确定了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吗? 公司是否评价其行为和结果符合法律法规情况?发现不符合之处,是否采取改进措施? 3.最高管理者是否制定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并使其成为公司焦点,成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管理体系的宗旨? 4.公司质量方针、目标是否形成文件,由最高管理者批准颁发? 5.建立实施保持改进管理体系所需资源,最高管理者能否确保提供? | |||
5.1.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1.最高管理者是否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做出了承诺? 2.“以顾客为中心”经营理念是否在公司中得到树立? 3.为实现顾客满意目标,最高管理者是否推动全员参与,并有切实可行的操作过程和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参与意识和能动性? 4.公司是否能确保顾客要求得到确定、转化为要求并予以满足? 公司是否针对顾客和最终使用者来确定他们关心的产品特性,特别是产品的关键特性? 5.在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时,公司是否已考虑与产品有关的义务(如对健康和安全的责任、环境保护等)和法律法规要求,并转化为公司目标、指标和要求,采取措施,且得到落实、实现? | |||
5.2方针 | 1.质量方针是否与公司的宗旨相适应,与公司的总方针相一致,体现公司的目标和特点? 2.质量方针是否包含满足相关方(特别是顾客、员工、供方、社会)要求的承诺以及是否包含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承诺? 3.质量方针是否为质量目标的制定、评审提供了明确的框架,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指导性? 4.质量方针及其含义在公司各层次员工中是否得到充分、正确理解,并协调一致、深入人心? 5.质量方针在公司各层次中,是否得到贯彻和坚持? | |||
5.3职责和权限
| 1.公司各部门、各级人员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是否确定并予以沟通? 2.公司所有员工是否清楚本职范围并被有效沟通履行? | |||
6、策划 | ||||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 1.是否确定了本公司的风险和机遇以及应对的措施? 2.风险应对措施管理程序是否有执行,有何佐证? | 是,制定了《组织环境、相关方识别、监视及风险控制措施管理程序 》,有年度《组织环境、相关方分析及风险控制一览表》。
| Y | |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 1.在公司的各层次上是否已建立质量目标? 所建立的质量目标与质量方针和持续改进承诺是否一致? 2.所建立质量目标是否可测量及目标之间是否协调一致,是否相互保证? 3.所建立的质量目标是否包含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如设备,工艺水平,产品出厂,顾客满意等目标? 4.公司为实现质量目标是否进行管理体系策划,分析确定实现目标的资源及相应措施,时间要求、责任人,并对目标实现程度检查和评价? | |||
6.3 变更的策划 | 1.公司针对管理体系进行变更时,是否考虑了变更的目的及潜在后果以及是否考虑了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2.公司在进行管理体系变更前是否考虑了资源的可获得性? 3.为实施管理体系变更,是否产生了责任和权限的分配和再分配? | |||
7、支持 | ||||
7.1资源 | ||||
7.1.1总则 | 1.为实施、保持、改进管理体系过程,达到顾客满意,公司是否能够及时确定并提供所需资源? 关键过程、关键岗位资源是否充足、适宜? 2.公司对资源的确定、提供、使用是否进行管理、验证,是否清除了不适当资源、不适当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 |||
7.1.2人员
| 1.公司各个岗位的任务、性质及要求是否确定? 是否根据履行岗位职责所要求的能力安排人员? 2.公司是否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等方面评价工作人员的能力或进行人力素质测评? | |||
7.1.3 基础设施 | 1.公司为实现产品符合性,必须具备的基础设施是否齐全? 这些设施是否得到维护,能够持续满足运行要求吗? 2.基础设施选址、布置是否适宜,有利于确保公司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3.有设备布局图吗?有设备台账吗?设备档案是否齐全? 4.公司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有重要影响的建筑物、工作场所是否足够(如面积)、适宜(如位置)? 5.过程设备的技术状态和技术性能是否能够确保实现产品的符合性? 有日常的维修保养记录吗? 6.重要设备有检修保养计划吗,是否得到实施? 7.公司的硬件和软件配置是否充足、适当,得到维护和控制? 8.公司支持性服务(如运输、通讯)是否确定、完整、快捷、准时,且公司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支持性服务得到有效维护? | |||
7.1.4 运行环境 | 1.公司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是否确定了重要工作环境因素(包括人和物理的因素)? 这些工作环境因素是否得到识别和管理? 2.公司为保证产品质量所确定的工艺卫生环境要求(如光亮度、温湿度、噪声、粉尘等)是否充分、适宜、并得到控制? 3.公司为保护员工身心健康、安全,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是否识别并采取措施消除工作过程中的有害因素,预防事故,预防错误过程(活动)? 4.工作环境中的人、物、场所配置与结合是否满足员工的工作需要和满足产品质量控制的需要?是否制定了维护计划并实施? | |||
7.1.5监视和测量资源 | 1.公司的测量和监视装置是否根据质量控制、保证和改进要求配置? 所配置的测量和监控装置能力是否满足规定要求? 有测量和监控装置清单吗? 2.公司是否建立了测量设备量值传递系统,可追溯至国际或国家承认的测量基准? 3.公司是否建立了校准计划? 所有测量设备校准均纳入校准计划,并规定了校准或验证周期吗? 测量是否已按规定周期或在使用前得到校准或验证? 4.测量设备校准或验证没有国际或国家承认的测量基准时,公司是否制定用于校准或验证的文件? 5.测量设备校准或验证结果是否建立记录并予保持? 是否建立标识,用于确定其校准状态? 6.测量设备调整或再调整情况、方法及要求是否明确? 调整过程是否受控? 7.测量设备不符合要求时,公司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是否进行评价并记录? 公司对该设备和任何受影响的产品是否采取了适当措施? 8.计算机软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在初次使用前是否得到确认和记录? 对需重新确认的情况是否规定、实施并有记录? 9.测量设备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是否有适宜的防护措施,防止损坏或失效? | |||
7.1.6组织知识
| 1.是否确定了现有的需要掌握的知识清单? 2.能保证员工学习到和学会这些知识吗? 3.是否确定了更多必要的要学习的知识,及定期的学习计划? | |||
7.2能力 | 1.公司对岗位基本要求(应知应会)是否确定或者有岗位说明书吗? 主关键岗位上岗员工是否达到了岗位应知应会要求? 如果不能满足能力要求,是否进行了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 2.公司培训资源(包括师资、教材、场所、设施、经验、工具等)是否充足适宜? 3.根据公司确定的培训需求是否安排计划进行分层分类培训,确保按需培训、学以致用? 4.公司是否注重能力(如技术能力、管理、交往能力)培训和意识(参与意识、质量意识)培训? 在实际工作中,员工是否具备要求的知识、意识和能力比如理解质量方针和目标、工作目标以及如何达成目标? 5.公司对所开展培训的有效性是否进行评价? 所采取的评价方法(包括考核实例、观察、问卷等)是否有效、适宜? 6.公司员工是否建立保持了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的记录? | |||
7.3意识 | ||||
7.4沟通 | 1.在内部沟通中,最高管理者是否发挥了主动主导作用,以确保在不同的层次和职能之间进行有效、充分的沟通? 2.公司是否有自上而下的沟通方式(如例会制度)和自下而上的沟通方式(如报告制度)? 在横向与斜向沟通过程中公司是否有措施防止混乱,避免同一指挥系统被破坏? 在内部沟通过程中,是否存在主要障碍? 3.有沟通方面的相关记录吗,能证明沟通良好吗? | |||
7.5成文信息 | ||||
7.5.1总则 | 1.公司所建立文件是否包括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记录及其他所要求的文件? 2.有体系文件清单吗,与实际是否一致? 3.公司是否根据内部管理需要建立了相应程序文件? 4.公司是否按照标准要求建立了质量记录? 5.公司体系文件详略是否得当且是否适宜和可操作? | |||
7.5.2创建和更新 | 1.文件是否有标题,制定人、日期、编号、版本等,以及评审人批准人是否签字? 2.质量记录控制程序适用范围是否包括了管理体系实施、保持和改进产生的所有记录(包括原始记录、统计报表、分析报告、相关方有关记录和以各种媒体、形式存在的记录) 或者说记录清单是否全面? 3.公司是否按照标准要求设置了质量记录? 记录项目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4.质量记录是否按规定进行唯一性标识? 5.质量记录的填写是否真实、及时、清楚、正确?能防止或识别更改吗? 6.质量记录的传递(包括收集、报送、领用、分发、归档、联网等方式)是否确定了要求? 7.记录保存期限是否适宜,能满足证实、控制、追溯、改进要求? 8.保存的记录是否按照时间要求进行了鉴定和整理? 对失效的无保存价值的记录及时按照规定进行了处置吗? 9.质量记录是否进行整理分析,并为改进和管理提供信息? | |||
7.5.3成文信息的控制 | 1.文件发布前是否经公司相关部门评审、以确保文件的适用性、完整性、协调性? 2.公司文件批准权限是否按文件类别、适用范围、所处层次确定相应的批准人? 所有文件发布前是否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3.文件是否发至使用场所或岗位?执行人员是否能得到所需文件? 有文件发放记录吗? 4.文件是否得到及时更改以及更改前是否批准?更改的文件是否确保了全部更换到位? 5.不同类型、状态(如修改、受控、作废、外来文件)的文件是否按规定进行标识、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查? 6.公司有外来文件清单吗? 这些文件分发是否受控? 7.作废文件是否已撤出使用场所? 8.公司文件保管是否规定设施、场所、人员、能确保文件不损坏、不丢失、及时提供? 9.文件归档、整理、鉴定/评审、保管、利用是否受控? | |||
8、运行 | ||||
8.1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 1.公司是否已编制产品实现工艺/作业流程图? 需确定验证、确认、监控、检验和试验活动的过程是否明确? 2.对需确定的验证、确认、检验和试验活动是否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3.产品实现是否确定了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能确保它们处在受控状态? 4.工艺更改时是否评审了? 是否有必要采取措施消除不利影响? 5.外包过程是否按8.4采购条款控制? 6.产品实现策划的结果是否形成了文件? 策划的要求是否被执行? | |||
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 ||||
8.2.1顾客沟通 | 1.公司是否建立可靠的有效的与顾客沟通的渠道和方式? 2.是否记录了顾客有关产品的要求,如质量、交期、包装等,查相关记录? 3.公司在产品信息问询,合同、订单的处理,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投诉)三方面是否已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并能及时沟通,查相关记录? 4.发生顾客投诉后,公司是否立即沟通、处理、解决顾客当前的不满意?是否进行了记录? | |||
8.2.2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 | 1.顾客规定的要求,公司是否已确定并被充分理解? 2.对预期的或规定用途所必需的产品要求公司是否已充分理解? 3.与公司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是否已被收集并得到确定? 4.公司提出的与产品要求有关的附加要求是否被确定并形成了文件? | |||
8.2.3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
| 1.是否对顾客要求(合同、订单合作意向、技术协议、质量协议、开发协议)等进行了评审?包括本公司附加的要求、顾客没有明示的要求、法规要求、变更等 2.常规与非常规的产品要求的界限标准是否确定? 3.针对常规与非常规产品要求,公司采取的评审方式是否有效? 4.合同或订单是否都在接收前得到评审? 若顾客提供的要求没有形成文件,公司在提供产品承诺前是否采取了适宜的方式对顾客要求进行了确认? 5.这些评审结果及由评审引发的措施是否形成了记录,并得以保持? | |||
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 ||||
8.3.1总则 | 是否建立、实施和保持适当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以确保后续的产品和服务的提供。 | |||
8.3.2设计和开发策划 | 1.在设计开发前,公司的市场调研活动是否充分、广泛并形成文件? 2.产品设计开发策划结果是否形成文件,且所形成的文件是否确定设计和开发阶段及应开展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 是否明确了各有关部门、成员的职责、权限? 3.参与设计和开发的不同小组之间接口是否明确、合理,并实施了有效管理,确保了有效沟通? 4.是否具有工作所需的充分的资源和信息? 5.设计和开发策划所形成的文件,是否随着设计和开发的进展,及时予以更新,保持其适宜有效性? 6.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是否对产品设计过程提出了控制水平的要求?如同行业对比?国内国际市场对比? | |||
8.3.3设计和开发输入 | 1.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是否确定并形成文件? 2.设计和开发输入文件是否全面? 3.设计开发输入文件的充分性是否得到评审? 是否尽了最大可能使所有要求定量化,为设计提供统一的准则? 设计输入要求是否具有先进性、合理性、可行性和经济性? 4.是否分析了产品失效后的潜在后果? | |||
8.3.4设计和开发控制 | 1.是否制定了设计任务书等? 设计开发的评审结果及跟踪措施的记录是否建立并予保持? 2.评审未通过时,公司是否致力于解决未通过的焦点问题,在未解决前,不得转入下一设计阶段? 3.通过设计和开发评审,是否达到以下要求: a)设计和开发的结果具有满足要求的能力; b)对识别出的问题已采取措施并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4.当某项设计和开发活动结果涉及重大的产品特性时,是否设置了验证点? 各验证点验证内容是否明确? 5.各验证点是否采取了适宜的验证方法? 验证所需客观证据是否能够充分证明已满足规定要求? 是否进行了必要的试验、检验,以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6.各验证点验证结果及跟踪措施是否有记录并予保持? 7.验证时发现的问题是否采取了措施并对其效果重新验证?在未解决问题之前不得转入下一阶段? 8.在新产品交付或批量投产前,是否经过适宜的确认? 9.对确认时发现的问题是否已采取措施,并对其效果重新验证?在未解决问题之前不得转入下一阶段。 10确认结果及跟踪措施记录是否建立并予保持? | |||
8.3.5设计和开发输出 | 1.设计和开发的输出文件是否得到确认和批准? 2.设计和开发输出的文件,是否满足规定要求?是否确定了产品合格的标准及抽验的比例及接收的准则? 3.是否在设计的同时,考虑了产品在顾客使用后,可能涉及的安全使用、正确使用的说明? | |||
8.3.6设计和开发更改 | 1.当发生设计错误,投产困难等更改情况时,是否及时予以识别、确认,并进行更改? 2.所有设计和开发更改是否遵循同一更改程序,并经授权人员确定和批准? 3.对某些设计和开发的重要更改是否经过评审、验证和确认? 评审是否包括评价更改对已交付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影响? 4.设计和开发更改时是否对关联文件同步更改,以保持一致? 更改信息是否已传递到更改实施及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 5.对设计更改的不利影响是否制定了措施并实施? 更改、更改评审的结果及跟踪措施是否形成记录并予以保持? | |||
8.4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 ||||
8.4.1总则 | 1.与供方签订合同前,是否全面沟通了关于产品、服务的要求? 2.采购过程控制的方法是否确定、适宜且有效,能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3.采购依据是否充分可靠? 采购产品的要求是否明确适宜? 4.当供方的产品、程序、过程、设备、人员的变化会导致影响公司产品质量时,公司对这种变化情况是否进行了识别和确认? 5.采购及批准权限是否明确并得到实施? 6.采购申请是否由各相关部门签字评审,保证无遗漏内容? 7.公司是否提供必要的采购计划资料和采购承诺,以便供方能够满足这些期望要求? | |||
8.4.2控制类型和程度
| 1.公司是否针对不同供方的产品、性质及供货业绩,对拟采购产品进行分类或分级? 2.公司是否对采购产品进行了验证记录? 是否对不合格品的反应做出规定? 3.是否制定进货检验标准和抽样比例?查相关证据 4.公司对供方首样检验情况及要求是否明确规定并执行? 公司对供方封样情况及要求是否明确规定并执行? 5.公司是否规定采购产品在供方现场验证的情况并予以实施? 6.是否对外包过程进行了控制?如人员能力和资质的要求,外包的运输资质,外协加工能力等。 | |||
8.4.3提供给外部供方的信息 | 1.供方选择、评价准则是否确定? 公司是否按照供方选择评价准则进行供方的选择与评价? 供方选择评价结果是否形成记录并予保持? 2.评价不合格时,对评价的结果是否采取了措施? 3.公司是否建立合格供方名录? 采购是否依据目录进行? 4.供方供货业绩是否有记录统计? 供货业绩不良时是否采取措施,以促使供方改进,满足采购要求? 5.公司是否建立实施合格供方重新评价准则? 对重新评价结果及跟踪措施是否有记录并予保持? 6.对临时供方是否建立、实施了有效的控制措施? 7.顾客有要求或公司认为必要时,供方更新信息是否向顾客报告或经顾客同意? 8.供方更新条件、措施是否确定并予实施? | |||
8.5 生产和服务提供 | ||||
8.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 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关键过程受控条件是否齐备、充分、适宜? 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2.为有效地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有关人员是否获得相应的产品特性要求? 产品特性的信息是否形成文件,且清楚、正确、完整、适用? 3.有关人员是否能获得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是否清楚、适用、正确、有效? 4.在生产过程中适用的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技术状况是否能够确保达到产品质量、工作效率和能源消耗的要求? 设备使用人员是否能够正确使用设备,是否规定并实施了有效的控制措施? 5.在需进行测量与监控的过程或场所,有关人员是否按产品检验规范进行检查,并有相应的检具? | |||
8.5.2产品标识及可追溯性
| 1.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凡有区分产品、追溯性要求的场合,产品标识方式是否确定并被实施? 场所产品标识是否能达到区分产品或追溯性的要求? 2.在任一测量点,产品待检、已检、合格、不合格等状态是否标识,使不同状态产品能够得到有效、清楚标识? 3.产品标识实施、保持、撤除过程是否明确并受控? 产品标识涉及内容是否可区分或可追溯? 4.对有追溯性要求的场合,产品标识是否唯一、已受控并有记录? 5.产品信息能从市场追溯到原辅料吗?查记录 | |||
8.5.3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 | 1.公司是否存在顾客财产,有清单吗? 这些顾客财产自交付日起公司是否采取措施,进行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 2.顾客财产中是否含有知识产权? 如有,公司是否按照法律和顾客要求采取了保护措施? 3.当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时,公司是否采取措施防止扩大,并予以记录,向顾客报告? | |||
8.5.4产品防护 | 1.公司是否针对产品的符合性,在标识、搬运、包装、贮存期间采取防护措施,确保产品不损坏、不变质、不丢失? 是否确定了防护方面的要求或防护计划? 2.在顾客有要求时,公司是否按照顾客要求提供防护措施且经验证有效? 公司所采取的防护措施是否能延伸到产品交付地点? | |||
8.5.5交付后活动 | 1.当产品涉及安全、健康等特殊要求时,公司所采取防护措施能在产品寿命期间或有效期内保持有效吗? 2.产品的交付过程、条件、方式、确认是否规定并被实施? 公司是否保存了产品交付记录? 3.是否识别了不期望的交付后的结果? | |||
8.5.6更改控制 | 1.当产品或服务发生更改时,公司是否评审、确认,并保留更改评审结果? 是否是授权人评审并更改? 2.产品要求发生变更时,公司是否确定了变更过程,以确保相关文件得到更改、相关措施得到实施,和相关人员知道变更的要求? 3.当提出产品要求更改时,公司是否得到顾客认可? 对已实现部分产品是否与顾客协商妥善处理? | |||
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 1.采购产品特性的测量和监控策划结果是否形成文件,并被执行? 2.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的半成品(在制品)特性是否有测量和监控? 所有需要监控和测量的过程及过程输出是否都进行了有效的监控和测量? 针对关键过程,公司是否实施了有效的测量或监控活动? 所设置的测量或监控点,是否针对过程要素、特别是过程支配性因素进行测量或监控? 3.产品交付前,对产品特性是否进行测量和监控? 交付顾客的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4.对监视和测量活动过程是否进行了规定? 5.在生产和服务提供的过程中,对产品的放行是否有明确的规定? 6.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产品特性的接收准则是否确定并被遵守? 产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是否充分、可靠并被保持? 7.检验记录是否符合检验规范的要求?检验人员在检验记录上是否签字了? 8.测量或监控记录上是否指明有权放行产品的人员? | |||
8.7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 1.公司是否建立、保持了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该程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并对公司各个过程、各种情况不合格品评审、处置作出了明确的合适的规定? 2.不合格品有标识和隔离吗? 3.不合格品的评审、处置人员的权限是否明确? 4. 是否采取措施,消除发现的不合格或防止其原预期的使用或应用? 让步时,是否经授权人批准? 不合格品纠正后是否重新验证? 5.对不合格品的性质、原因分析、评审、处置(包括让步批准)是否保持记录? 6.对交付或开始使用后的不合格品,公司是否区分轻重缓急、指定人员迅速确认不合格品,采取补救措施,解决顾客当前的不满意? | |||
9、绩效评价 | ||||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 ||||
9.1.1总则 | 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的策划是否在产品、过程、体系业绩、顾客满意度四个方面展开?策划结果是否形成文件? 2.是否对过程的绩效和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测量评价? 3.公司在策划过程中,是否确定统计技术应用需求、场合及要求? 对统计技术应用正确性、适用性是否有监控、验证措施? 4.当测量或监控发现过程结果未满足策划要求时,是否针对不合格本身采取了可行、有效的措施? 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以防止不合格再发生? | |||
9.1.2顾客满意 | 1.是否采用适当方法对顾客满意度进行测量或监控? 2.使顾客满意的关键因素是否已成为公司进行测量和监控的依据? 3.公司是否在顾客不满意的问题点和使顾客满意的关键因素上设置了测量和监控点,并确定了测量或监控方法? 4.公司对顾客满意程度的评价是否来自顾客的意见感受?是否具有代表性、可信性? 对顾客满意度的分析评价是否产生了相关纠正预防措施并实施? | |||
9.1.3分析和评价
| 1.数据的统计方法、时间、传递要求是否得到规定和实施? 是否包括来自测量和监控,不合格品控制等的主要数据? 2.公司是否建立、实施了数据分析规定? 通过数据分析,应提供的信息是否包括: a)顾客满意;b)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即合格率、退货率、返工率等等;c)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d)供方业绩改进;e)目标完成情况;f)风险和机遇的措施;g)改进的情况 3.为提高数据分析的有效性和效率,公司是否采取了适用的统计技术? | |||
9.2内部审核 | 1.公司是否根据标准要求建立、实施、保持了内部审核程序? 2.根据规定的时间间隔,公司是否编制审核计划? 该计划有没有覆盖所有部门、主要场所、过程? 3.根据审核计划规定的审核对象,是否编制了检查表? 这些检查表是否覆盖了标准要求? 4.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是否确保了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有没有审核员审核自己工作的现象? 审核员是否经过专门培训、授权,具备相应资格? 是否按计划进行了审核? 5.现场审核记录是否已反映检查表内容已经全部检查? 对不合格客观事实描述是否清楚、可证实、可追溯? 6.对现场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是否开具不合格项报告,并经受审核部门确认? 7.对审核发现的不合格,是否采取措施,确保消除并能防止其再发生? 对措施的有效性是否进行验证,并有验证结果的记录? 8.公司是否编制内审报告,对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并实施改进?审核报告是否传达到了各部门? 9.内审首、末次会议是否召开?有没有会议记录?与会人员是否符合要求? 10审核用工作文件是否齐全、规范、正确,并得到整理、保存? | |||
9.3管理评审 | 1.最高管理者是否按照计划进行管理评审?评审时间间隔是否适宜? 2.上次管理评审所制定的措施是否实施? 3.管理评审是否评价了公司管理体系包括方针、目标变更的需要? 管理评审的结果能够导致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提高吗? 4.为提高管理评审有效性,信息输入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充分、足够包括了标准要求的12项内容?是否反映公司当前的业绩和改进的机会? 5.管理评审是否形成报告? 报告内容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即不仅对公司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充分性作出评价,同时确定了公司管理体系过程改进的机会和措施,管理体系所需的变更和资源需求? 6.管理评审所确定的改进措施实施了吗? | |||
10、改进 | ||||
10.1总则 | 1.公司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机制是否形成? 2.公司是否通过使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致力于提高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3.公司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绩效是否明显?有充分的、可靠的事实或数据对比予以证明? | |||
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 1.公司是否建立并保持了纠正措施程序? 2.对不合格的结果是否进行了纠正并查明原因? 3.对应采取纠正措施的不合格,是否实施了纠正措施? 4.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否注重过程及有效性,能防止不合格再发生,并与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对纠正措施实施及有效性是否进行记录、评审,实施了闭环管理? 5.对来自顾客的投诉,是否在采取补救措施后,能分析顾客投诉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防止再发生类似的顾客投诉? 6.不合格发生后,是否修改了应该修改的体系文件? | |||
10.3持续改进 | 有无开展持续改进活动,如何进行的。 |
注:审核记录栏如填写不下,请对应填写在本页背面,注明标准条款号和检查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