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滩羊免费吃

某公司设备完整性管理指南

   2022-08-24 食品质量管理公众号556
核心提示:某公司设备完整性管理指南……(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设备的机械完整性是设备投入使用后,保证设备完好的重要手段,它涵盖了对设备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检验、变更、报废等各个环节的管理。为保证设备的机械完整性工作规范、标准、统一,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为设备安全平稳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实现本质安全,特分享本指南。 
  一、设备编号及台帐
 
  1、为了便于设备的统计和管理,公司所属所有设备都应编号,一台设备一个编号。成套设备所配备的电动机等附属设备,如无特殊原因不再单独编号。
 
  2、设备编号应依据PID图所标注的设备工位号来确定,无工位号或独立运行的设备应由使用单位标注其名称。设备编号应按照工位号+设备名称规则编写,并在设备的显著部位进行标识。
 
  3、各单位设备管理人员应依据账物相符的原则建立本单位的设备台账,设备台账按照《关于印发公司设备基础资料管理规范的通知》所提供的格式填写。设备ABC分类应在设备台账中进行注明。(A类为关键设备,BC类为一般设备)
 
  4、设备台账必须齐全、准确、规范、及时更新。除电子文档外还应保存纸质文件备查。
 
  二、设备技术档案
 
  1、各单位应根据公司设备管理的相关规定,建立、健全设备技术档案。设备技术档案应由专人负责保管。有条件的单位应单独安排房间存放。
 
  2、每台设备应建立单独的设备技术档案。设备技术档案主要内容请参照《公司设备基础资料管理规范》第二章第7条;特种设备技术档案主要内容请参照《公司特种设备技术资料建档规范》。
 
  3、设备技术档案是设备的组成部分,当设备发生调拨等变动时设备技术档案应跟随设备同时变动。变动过程中应做好交接工作避免发生资料遗失。
 
  4、设备零件手册及结构图是设备技术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参照以下原则进行管理。
 
  1)  设备零件手册及结构图应由设备生产厂家提供。设备采购部门应在设备采购技术协议中明确提出。验收时未按要求提供零件手册及结构图的设备不得通过验收。
 
  2)  设备使用单位应及时收集、完善设备零件手册及结构图,设备零件手册及结构图应与设备档案本、说明书等基础资料一起归档保管。
 
  3)  为确保设备完好,保证及时维修、维护,设备零件手册及结构图应由设备工程师根据厂家提供的信息进行更新。
 
  三、备品配件定额管理
 
  1、公司各单位必须加强备品配件的管理,建立健全备品配件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2、定额管理:
 
  使用单位应建立设备配件动态表。根据备品配件实际消耗情况,组织编制本单位备品配件的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并每年进行修改及完善。定额管理要按照既能保证设备的正常生产检修、维修使用,满足设备安、稳、长、满、优运行的实际需要,又不造成积压的原则制定合理库存量。
 
  3、计划管理:
 
  配件计划管理是确保配件及时供应的关键,使用单位要按照全年设备检修计划、配件消耗情况和储备定额,制订出年、季、月配件需求计划,经各级设备管理部门审查通过后进行采购。考虑到审批及采购周期的影响,为保证生产需要,进口配件须提前一年做计划,国内配件须提前三个月做计划。
 
  4、配件采购:
 
  国内物资及引进石油专用管材由物资采办事业部负责采购,引进物资(专用管材除外)由外事与装备处负责采购,采购程序应严格按照《公司物资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5、库存管理:
 
  设备配件要有严格的验收入库、保管、保养、发放出库的规章制度。保管工作要做到材质明、图号准、不损坏、不变形,账,卡、物三相符。
 
  四、设备操作管理
 
  1、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设备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
 
  2、设备操作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通过技术培训,设备的操作人员对所使用的设备要做到“四懂”、“三会”,即:懂性能、懂原理、懂结构、懂用途;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
 
  3、设备操作人员职责与权利:
 
  (一)职责:
 
  (1)严格遵守设备操作、使用和维护规程。做到起动前认真准备,起动中反复检查,运行中搞好调整,停车后妥善处理。认真执行操作指标,不准超温、超压、超速、超负荷运行。
 
  (2)必须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定时按巡回检查路线对所管设备进行仔细检查,按“十字”作业法(清洁、润滑、防腐、调整、紧固),主动消除脏、锈、缺、乱、漏等缺陷,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3)对转动设备润滑、振动、轴承温度、异常声音等加强检查,发现异常应妥善处理并立即报告,并做好记录。
 
  (4)对压力容器和工业管道要经常检查保温、保冷、腐蚀、泄漏情况,发现异常时应立即报告,并做好记录。
 
  (5)操作人员发现设备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反映。在紧急情况下,应按有关规程采取处理措施并上报。不弄清原因、排除故障不得盲目开车。
 
  (6)保持设备、管道和地面清洁卫生,做到文明生产。
 
  (二)权利:
 
  (1)有权制止非本岗位人员操作本岗位的设备。
 
  (2)对需要检修或有故障的设备,有权拒绝操作。
 
  (3)对违反操作保养规程等不合理使用设备的指令意见,可拒绝执行。
 
  4、设备操作人员应同维护人员及时沟通,共同做好设备管理工作。
 
  五、设备维护保养管理
 
  1、设备使用单位应编制设备维修保养规程。规程编写依据设备操作手册和工艺操作要求,按照公司统一规范格式及内容编制。
 
  2、设备维修保养规程要具有可操作性,应由有实际操作经验的操作人员编写及更新,并按照分级审批的原则进行审批、发布。
 
  3、设备维修保养规程要点:
 
  1)  规程格式需按照公司统一格式。
 
  2)  维修保养规程的更新:维修保养规程应依照实际操作经验进行及时更新,更新程序按公司相关规定执行。使用单位对更新后的维修保养规程应及时对维修保养人员进行沟通与培训。
 
  3)  维修保养规程需配备到各相关岗位。
 
  4、设备维护人员要明确分工、密切协作,共同做好设备维护工作。
 
  (1)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定时按巡回检查路线对所管设备进行检查,并主动向操作运行人员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缺陷及隐患,对查出的设备问题要及时上报,并做好记录。
 
  (2)采用先进的仪器(如测振器、测厚仪、转速表、测温仪等)对主要设备进行点检。
 
  六、人员培训及资格考核
 
  1、公司各级设备管理部门应督促其所属单位积极做好设备操作、维修人员的培训工作。要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以确保培训工作有效实施,保证设备操作、维修人员的岗位技能,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
 
  2、各基层单位应结合生产实际及岗位员工对设备操作及维护技能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制定岗位员工的不同类型的年度培训计划。
 
  1)基础培训:
 
  每位新员工进入工作单位(厂、作业区、站、队等)前所必须接受相关的基本培训。
 
  2)岗前培训:
 
  设备操作、维修人员接受新岗位前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如设备操作、维修规程、结构原理等应知应会技能的培训)
 
  3)复习培训:
 
  对于关键设备的操作、维修及重要安全规程等,应按一定的频率做复习培训,以确保员工岗位技能的稳定及提升。(频率由各单位结合实际需求自行确定)
 
  3、培训方式以有效为原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1)理论培训。
 
  2)现场演练。
 
  3)资料阅读及自学。
 
  4)外培。
 
  4、培训考核:
 
  所有设备操作、维修人员在培训后,均应通过笔试或口试或实际操作等方式的考核,以确定培训的有效性或资格的认定。
 
  5、培训记录应由各执行培训单位负责更新、保管。公司各级单位应督促其所属单位严格按照培训计划开展培训及记录的保存。培训记录格式请参考附表。
 
  6、培训讲师的选择参照公司相关培训标准。
 
  七、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
 
  1、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定义:
 
  (1)依据投用时间及安全等级来确定特种设备的检验周期
 
  (2)检验类别:年度检查、全面检验、耐压试验
 
  2、特种设备定期检验计划的编制、审批、下发参照《特种设备管理规定》、《关于明确特种设备检验有关程序的通知》等规程。
 
  3、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工作流程:
 
  ①检验计划由使用单位在特种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中上报,外事与装备处审核后下达本年度特种设备检验计划。
 
  ②使用单位应向公司指定的检验单位联系检验事宜。
 
  ③使用单位设备管理部门应组织特种设备检验方案的审查,关键压力容器检验方案的审查应通知外事与装备处参加。
 
  ④使用单位组织特种设备检验计划的实施。
 
  ⑤使用单位要及时索取检验报告,审核检验结论,并将检验报告结果于本年12月15日前录入特种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4、特种设备定期检验计划的组织实施:
 
  (1)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①特种设备检验计划的编制、审核及审批
 
  ②检验方案的编制、审核及审批
 
  ③专业检验队伍、施工配合队伍的选择
 
  ④检修材料准备
 
  (2)检验中过程监控
 
  ①使用单位应安排有一定特种设备技术管理经验的人员,加强检验过程的监督和检查。
 
  ②做好检验工作量签证
 
  (3)检验发现问题处理
 
  ①检验过程中发现需动焊修复或需通过评定方可投入使用的缺陷要及时向外事与装备处书面报告,按规定程序做好处理工作。
 
  ②对检验过程中发生的有关检验质量的问题要及时协调,严格执行检验合同。
 
  (4)检验信息的录入。
 
  ①使用单位要及时向检验单位索取检验报告,审核检验结论。
 
  ②使用单位应于本年12月15日前将特种设备检验报告结果录入特种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③对安全等级评定、下次检验时间有疑问的要及时向检验单位或外事与装备处反映。
 
  八、装置、设备检维修管理
 
  装置检修是指油气处理装置整套装置或单列装置年度性的停产检修,装置检修的主要内容包括容器、管道、阀门、炉类等特种设备及其附件、机泵、压缩机等动设备、仪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检验检测、清理维护、保养等级、大修、更换,电力系统、公用系统、通讯系统的维护、改造,需在停产检修期间进行的局部的改扩建、调整工程的衔接、连头。
 
  装置检修周期一般为每年一次,根据生产和装置状况可适当延长。设备检维修按等级可分为设备大修、项目修理及等级保养三个等级。
 
  设备大修是指设备达到设备维护手册所规定的大修时间,或设备存在严重缺陷,经公司批准,可适当提前大修,设备大修是以恢复设备性能为主。
 
  设备项目修理是指设备遇到突发故障造成损坏所进行的恢复性维修、设备出现故障趋势时所进行的预防性维修或因不满足工艺要求等所进行的改造性维修。
 
  设备等级保养是指按照设备操作维护手册要求所进行的设备维护保养。
 
  1、装置检维修流程
 
  1)检修准备工作
 
  (1)检修计划的编制、审核及审批
 
  (2)检修技改项目的立项、审查及施工方案
 
  (3)检修材料准备(进口配件、甲供国内材料、乙供材料)
 
  (4)检修队伍的选择
 
  (5)检修方案及施工方案及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核及审批
 
  (6)检修准备工作的验收
 
  2)检修工作实施
 
  (1)停产程序
 
  (2)装置置换
 
  (3)检修现场的规范化管理(可视化管理、TnPM、工具、物料摆放等)
 
  (4)检修的两会制度(准备会、总结会)
 
  (5)检修派工单及现场交底
 
  (6)关键工序确认(关键工序确认表、确认实施表)
 
  (7)质量验收
 
  (8)技改项目的实施管理(责任主体不同)
 
  (9)检修项目的变更管理
 
  (10)检修工作的检查验收
 
  (11)启动前安全检查
 
  (12)检修结束后装置投产
 
  3)检修总结及检修资料的收集及建档
 
  2、设备大修
 
  (1)公司设备主管部门全面负责设备大修理的技术管理、监督、考核、培训及业务指导,设备大修费用实行“总额控制、专款专用、专项管理”。
 
  (2)公司在下达年度财务预算时,单独列支公司设备大修费用,实现专款专用,保证设备修理。
 
  (3)大修计划的编制:各单位按要求根据设备技术状况及实际生产情况,编制下一年度的设备大修计划,设备大修计划经公司相关部门审批后,下达年度设备大修计划。
 
  (4)大修计划的执行:各单位执行设备大修计划时,必须填写“公司设备大修立项审批表”,经本单位设备管理主管领导签字,报外事与装备处审批。大修设备必须由修理厂家编制设备大修方案,经技术交流并签字确认后,由用户按照公司招投标管理相关程序组织招标或议标。
 
  (5)大修队伍的选择:参加大修项目招标或议标的厂家,原则上必须取得机修资质认证。
 
  (6)大修过程监督:设备大修过程中,用户应派技术人员监修,监督关键环节质量,跟踪修理进度,记录零配件更换情况,并做好记录。更换后的主要零配件应妥善保存,作为设备验收的依据。
 
  (7)大修设备验收:大修设备验收包括性能验收和资料验收。性能验收是指对修复后设备恢复原有性能和出力的验收,资料验收是指修理完成后对大修设备过程中所有产生资料的验收。
 
  l 大修设备性能验收包括:
 
  1)设备检修质量达到规定标准;
 
  2)消除设备缺陷;
 
  3)恢复出力,效率得到提高;
 
  4)泄漏现象得以消除;
 
  5)安全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动作可靠,主要仪表、信号及标志正确;
 
  6)设备现场整洁,保温层完整。
 
  l 大修设备资料验收包括:
 
  1)设备大修技术协议
 
  2)修理合格证
 
  3)设备大修报告
 
  4)设备大修验收单
 
  3、设备项目修理(项修)
 
  (1)设备项目修理应由承修方按照委托方要求编制修理方案并通过审批。
 
  (2)修理单位应对配件、材料及机具提出详细要求。
 
  (3)承修方应按检修规程实施检修,修理过程中应填写相关记录,修理单位应对修理关键环节实施监修。
 
  (4)修理完成后,由修理单位设备工程师组织修理设备的投运,对大型设备应由使用单位编制投产试运方案。
 
  (5)修理单位设备工程师在修理完成后应对设备修理进行分析、总结,并进行经验分享。
 
  4、等级保养
 
  (1)设备使用单位应依据设备维护保养手册编制下月设备保养计划并报本单位设备工程师审核。
 
  (2)设备使用单位应保证设备正常维护所需配件、材料及机具齐全、完好、有效。
 
  (3)设备维护单位应按照设备修保规程对设备实施等级保养,对保养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设备工程师进行反馈,设备工程师负责对保养工作进行检查。
 
  (4)设备等级保养完成后应在设备档案中填写设备保养记录。
 
  九、设备的变更管理
 
  对设备的改变或改进及已文件化的操作维修规程的变更应依照公司《工艺设备变更管理标准》实施。
 
  十、启用前安全检查
 
  对新、改、扩建的工艺设施设备、重大工艺设备变更项目、工艺设备的停产检修后在启动前应依照公司《工艺设备投运前安全审查管理标准》进行启动前安全检查。
 
  十一、异常原因及可靠度分析
 
  1、设备异常是指设备工作不正常,或由于故障原因不能工作。设备的可靠性是指设备功能在时间上的稳定性,也就是设备或系统在规定时间内、规定条件下无故障地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度是系统、机器、产品或零部件在规定条件下和预期使用期限内完成其功能的概率。
 
  2、异常原因分析方法
 
  1)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利用设备上的仪器、仪表、传感器和配套仪器来检测设备有关部位的温度、压力、电压、电流、振动频率、厚度腐蚀、机组噪音、消耗功率、效率及设备输出参数动态等,以判断设备的技术状态和故障部位。
 
  2)定时定点收集设备操作,测试,检查的数据,通过对设备以往的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故障处理等来对比分析。
 
  3)原因分析常用方法:
 
  (1)材质检测及试验
 
  (2)破坏/非破坏检查
 
  (3)曲线/趋势分析
 
  (4)故障树分析
 
  (5)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3、提高设备的可靠度
 
  1)各单位应建立健全设备状态监测网,并配置专职或兼职的状态监测人员,制定各项状态监测管理制度。
 
  2)对关键设备要按“定设备、定测点、定周期、定标准、定参数”的原则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的分析提出维修建议单(书)指导检修,并将检修情况及时反馈存档。
 
  3)对关键设备应建立标准运行参数库、状态监测、机组故障与维修、重要零部件参数档案等。
 
  4)对设备状态监测的数据及故障原因做定期分析。找出问题出现的趋势,摸清规律,进行预防或整改。以提高设备的可靠度。
 
  5)在大型、连续运转的装置上推行和完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定期开展设备技术性能和安全可靠性评估,及时发现并排除设备故障。
 
  4、持续改善对修复或技术改进的设备,要加强跟踪检测管理。详细记录运行参数,并通过其它的检测仪器对设备的振动、噪音、温度等进行跟踪检测,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的异常现象,确保设备安全平稳运行。
 
  十二、维修记录归档
 
  1、为保证设备维修工作的可追溯性,设备在安装、使用、维护、修理过程中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记录、存档,并妥善保存于设备技术档案中。
 
  2、 设备在安装、使用、维护、修理过程中的记录应由实施人如实填写,各单位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设备资料、记录存档的管理工作。
 
  3、需要记录存档的维修记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1)设备检修施工方案
 
  2)备品备件消耗和储备统计表
 
  3)设备用油统计表
 
  4)设备维修保养费用统计表
 
  5)设备事故报告
 
  6)设备的维修装配记录
 
  7)设备操作卡、修保卡
 
  8)设备维修其他相关资料
 
  4、在维修记录的管理过程中应做好资料的收集、交接、分析、归档等工作。
 
  5、公司各级设备管理部门应做好设备资料、记录归档的检查监督工作。
 
  十三、报废管理
 
  设备报废程序应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公司设备主管部门组织技术鉴定后,办理报废手续。




 
标签: 设备管理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质量管理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