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滩羊免费吃

如何贯彻ISO14000国际标准

   2005-03-15 924
核心提示:早在18世纪,恩格斯就一再告诫人们:“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能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能象站在自然界以

   早在18世纪,恩格斯就一再告诫人们:“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能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能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一起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导致了全球的环境危机。人们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重视恩格斯的告诫,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各国政府纷纷开始依法治理环境。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斯德哥摩尔召开第一次环境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环境行动计划》,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并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这次会议进一步推动世界各国走上了环境立法和依法治理环境的道路。
    1983年,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组建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东京召开第八次会议,通过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该报告呼吁人类珍惜尚存的、为时不多的改变未来的机会,不要把生态问题留给下一代;主张"在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环境资源要求的前提下,寻找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的、确保人类社会平等持续发展的途径"。这些观点为日后在全球范围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奠定了基础。
    1992年6月3-14日,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进一步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森林声明》等5个重要文件。在《21世界议程》这个纲领性文件中,第一次明确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正式确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发展的总目标,并确定了为实现这一总目标所应采取的一系列行动计划。
    我们的党和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的事业。
    江总书记在十六大报告的第三部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提出四个奋斗目标,其中第四个目标就是: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江总书记在十六大报告的第四部分"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中提出八个方面的任务,其中第一个任务就是: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江总书记说,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他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江总书记强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供劳动者素质,来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为适应人类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世界潮流的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于1993年6月成立了一个庞大的技术委员会--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TC207),开始制定环境管理方面的国际标准,并很快于1996年10月1日发布了5个属于环境管理体系 (EMS) 和环境审核(EA)方面的国际标准,1998年又发布了一个环境管理(EM)方面的国际标准。以上6个标准统称为ISO14000系列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这一举动,被认为是其近年来最重大、最引人注目的标准化活动,在全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迅速地产生一个贯标热潮,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ISO9000的贯标速度,成为世界标准化发展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现象。
    ISO14000贯标事业的飞速发展,和绿色消费风潮并驾齐驱,同属于民间自愿行为,有效地支持了各国政府依法治理环境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全世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在我国,ISO14000已等同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它们分别是:
    GB/T24001-1996idt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
    GB/T24004-1996idtISO14004《环境管理体系 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指南》;
    GB/T24010-1996idtISO14010《环境审核指南 通用原则》;
    GB/T24011-1996idtISO14011《环境审核指南 审核程序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GB/T24012-1996idtISO14012《环境审核指南 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
    由于平时的环境管理工作没有达到工业发达国家的水平,推行这套标准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总的来说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从积极方面考虑,贯彻实施这套标准恰恰是借鉴国际经验、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缩短管理差距的一个机遇。所以,近年来,在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推行和贯彻ISO14000国际标准。

    贯彻ISO14000国际标准,包括如下四个阶段的工作。
1. 策划阶段
    包括领导决策、准备贯标、建立体系三个必要的步骤:
1.1 领导决策,也就是领导决定要推行ISO14000。
    领导决策的动机包括:
    领导认为推行ISO14000有利于紧跟绿色消费潮流,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领导认为推行ISO14000有利于提高本单位职工的环境意识和遵守环境法规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领导认为推行ISO14000可以在本单位建立起符合起码要求的环境管理模式;
    领导认为推行ISO14000可向社会证实自己的环境管理能力,有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的信誉和知名度
    领导认为要与时俱近,与国际惯例接轨;
    领导认为推行ISO14000,有利于满足市场、用户和相关方的要求,有利于减少信贷和保险机构的风险,有利于吸引投资,有利于产品销售和市场开拓
    领导认为ISO14000国际标准确实是最先进、最有效的环境管理的手段;
    领导认为推行ISO14000有利于增进企业与周围居民、社区和相关方的了解,改善相互关系;
    领导认为别的同行推行ISO14000之后,确实取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领导认为要抓住机会取得更好的触手可摸的政绩,有利于荣升荣调;
    领导认为推行ISO14000增强职工的敬业精神,有利于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提高职工的劳动热情,有利于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领导认为这是全体员工的要求; 
    ……
1.2 准备贯标,也就是做好贯标的准备,包括:
    (1)任命管代;因为管理者代表是主管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人,这是ISO14000国际标准的规定。一般来说,如果管理者代表参加了一定的贯标培训,就能做好这一工作;如果管理者代表不能胜任这一工作,就应该由管理者代表负责联络咨询公司帮助管理者代表贯标;
    (2)制定计划;就是制定贯标的计划,包括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谁负责,谁验证,要制定得详详细细,一丝不苟。
    (3)提供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等资源,其中主要是人力资源,也就是要专门抽调若干人员组成一个贯标委员会(或贯标小组、贯标办公室、文件编写小组等临时机构),专门从事贯标工作;其次是时间资源,也就是要在百忙之中抽出足够的时间让员工参加培训、编写文件、适应新的工作节奏和新的工作环境、培养新的工作习惯、接受严格的内部审核等。
1.3 建立体系。可按如下步骤建立:
    (1)选择国际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有六个,它们是:
    ISO14001:1996 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
    ISO14004:1996 环境管理体系 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指南;
    ISO14010:1996 环境审核体系 通用原则;
    ISO14011:1996 环境审核体系 审核程序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ISO14012:1996 环境审核体系 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
    ISO14050:1998 环境管理 术语。
    ISO14000遵循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的PDCA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1)计划(PLAN)阶段:根据组织的政策和顾客的要求,制定方针和目标以及实现方针和 
目标的管理过程和管理措施;
    2)实施(DO)阶段根据计划,实施并有效地控制已经制定的管理过程和管理措施;
    3)验证(CHECK)阶段:根据组织的政策目标和要求,监督和监视管理过程的运行和管理措施的落实,必要时采取补救和纠正措施;
    4)改进(ACT)阶段:定期评审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改进管理过程和管理措施,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2)识别质量因素(又叫体系诊断)
    也就是要找出影响环境的有益和有害的因素。
    在识别环境因素时,要针对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全过程,要考虑到正常、异常和紧急这"三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三种时态",还要判定如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a) 向大气排放;
    b) 向水体排放;
    c) 固体废弃物的管理;
    d) 土地污染;
    e) 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利用;
    f) 其他当地环境问题和社区性问题。
    (3)编写体系文件
    ISO14001国际标准要求必须编写如下文件:
    1) 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
    2) 环境手册;
    3) 程序文件;
    4) 作业指导书;
    5) 运作过程中必要的记录(记录既是操作过程中所必须的,也是满足审核要求所必须的)。

2. 第二阶段--运行体系阶段
    包括发布文件、全员培训、按文件办三个必要的步骤。 
2.1 发布文件
    这是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的第一步。一般要召开一个"环境手册发布大会",不仅全员参加,而且最好要邀请有关领导以及供应商、分包商和客户代表等相关方参加,越隆重越好。通过这种形式把环境手册发到每一个员工的手中,既有营造气氛,激励员工的作用,也有提早宣传,提早增强相关方信心的功效。
2.2 全员培训
    就是由管理者代表负责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是ISO14000系列标准和本组织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环境手册,以及与各个部门有关的程序文件,与各个岗位有关的作业指导书,包括要使用的记录,以便让全体员工都懂得ISO14000,提高环境意识,了解本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理解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让每个人都确保为实现环境目标作出贡献。
2.3 按文件办
    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时候,应该做到该说的必须说到,以符合充分性的要求;在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时候,就要做到说到的必须做到,也就是要做到一切照程序办事,一切按文件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使环境管理体系符合有效性的要求。


3. 第三阶段--检查和改进阶段
    包括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符合性审核三个步骤。 
3.1 内部审核
    内部审核是正规、系统、公正、定期地检查环境管理体系的一种主要方法,所有有关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都规定了内部审核的要求。有一个专门的国际标准ISO14011:1996《环境审核体系 审核程序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的外部审核和内部审核的程序,贯彻ISO14000的组织必须按照该标准的要求进行内部审核。
3.2 管理评审
    ISO14001还规定了一个更重要的改进方式,就是定期的管理评审。管理评审就是由最高管理者定期召开专门评价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评审会议实施的。管理评审时,要针对所有已经发现的不符合进行认真的自我评价,并针对已经评价出的有关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方面的问题分别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文件,从而产生一个新的环境管理体系。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都要求对不符合项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所谓纠正措施就是针对不符合的原因采取的措施,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此不符合的再发生;预防措施就是针对潜在的不符合的原因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防止不符合的发生。长此以往,坚持对发现的不符合和潜在的不符合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就可以达到不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3.3 符合性审核 
    这是一种外部审核,一般是聘请专业的审核组对组织初步建立和运行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一次正规的审核,其目的是检验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ISO14000国际标准的要求,通俗地说,就是是否达标。执行符合性审核的审核组必须由国家注册的高级审核员担任组长。


4 第四阶段--保持和持续改进阶段
    这是一个动态的循环不息的阶段。包括运行新的体系、持续改进新的体系两个内容。
继续运行新的环境管理体系,就是保持;然后在运行中经常检查新的环境管理体系的不符合项并改进之,最后通过这一个周期的管理评审评价新的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经过改进得到一个更新的环境管理体系,然后实施新的环境管理体系,检查和改进新的环境管理体系,得到更新的环境管理体系。如此循环运行,这就是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的内容包括顾客反馈、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三个步骤:
4.1 顾客反馈
    就是向顾客调查,测量顾客满意度;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调查法、问卷法、投诉法等方法主动了解顾客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的意见,从中发现不符合。
4.2 内部审核
    内部审核是每年都要进行的必要工作,同上。
4.3 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也是每年都要进行的必要工作,同上。
    以上贯标过程可以用如下的贯标流程图示意:

注:本流程图右侧标号1、为策划阶段;2、为实施阶段;3、为检查和改进阶段;4、为保持和持续改进阶段。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质量管理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