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滩羊免费吃

预防和预防措施的区别

   2011-10-11 鸿博咨询485
核心提示:当我们做产品实现策划和产品和过程设计的时候,先要做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FMEA)。利用个人和集体以往的经验、知识和智慧去发现

当我们做产品实现策划和产品和过程设计的时候,先要做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FMEA)。利用个人和集体以往的经验、知识和智慧去发现潜在的,有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分析这些潜在问题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采取控制的手段、方法。有人叫“措施”。不让这些原因发生,或者发生了及时发现,不让它起不良作用。或所起是作用被控制在容许范围内。我把这种手段、方法、“措施”叫“预防”。不叫“预防措施”。因为,这里的措施是我策划P阶段和设计的时候预先埋伏的“计”谋。“设计”就是“设”置这样的“计”谋。

       策划好预防后,在实际执行(D阶段)要监视和测量策划确定的这些预防实际执行情况,看看是否按照策划要求在那里执行。这是C阶段。这阶段:

       1)不仅仅要监视和测量策划阶段确定的各项要求是否达到,策划确定的过程是否有效在执行,必要时候,

       2)同时还要监视或测量策划确定的各种预防执行情况如何,分析过程的发展趋势如何,要分析预防的发展趋势如何。如果发现,原来策划和设计时候确定的预防存在考虑不周到,或者策划时候的客观情况和现在的情况有变化,这时候,问题虽然没有发生。但是,问题的原因已经发生;或者还没有发生,但是,已经值得注意了。通过分析认定,原来的“预防”已经不充分了。这时候,必须对原来FMEA确定的“预防”提出改进措施。也就是要修改FMEA(该文件是动态的文件)。这时候,PDCA循环进入到A阶段。也就是采取措施的阶段。这时候的措施我把它叫“预防措施”了。

       按照检验把关思路抓质量的人,他们不做FMEA。或者很不充分。很少有预防。往往是干字当头。干了再说。发现问题再改进。这种做法,对于过去没有经验,又无法利用别人经验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也就是通常说的“摸着石头过河”。对于现在,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就不同了。为什么不能充分利用他人的经验和知识来做好预防呢!

      当然,以上这种预防,主要针对出问题的概率高,出问题以后,后果严重的地方。不这样抓,后果不堪设想。对于出了问题,不会引起严重后果的领域来说。同样应当采用这样的思路。很多人不会注意这样抓质量的。因为,他们认为,出了问题再改正也可以的。他们认为,如果用预防,会增加成本。实际上。体系设计好,过程设计好,产品设计好,预防抓得好,能按照这样思路来抓,经济效益和效率就一定能提高。能耗一定能下降。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质量管理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