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滩羊免费吃
世界食品网

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油菜生产发展的意见

   2011-07-20 558
核心提示:各县(市、区)政府,市级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号)、《四川省人
各县(市、区)政府,市级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油菜生产发展的意见》(川办发[2007]72号)文件精神,现就促进我市油菜生产发展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明确油菜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今后一段时期我市油菜生产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市场需求,发挥区域优势,稳步扩大面积,努力提高单产,改善食油品质,立足市内自给,加强宏观调控,确保市场稳定。发展油菜生产要正确处理好种植粮食与油菜的关系,宜粮则粮,宜油则油,防止大起大落。把重点放在主攻单产和调整品质结构上,大力推广高产高油“双低”油菜新品种。
 
  (二)目标任务。通过抓适当扩大种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大力改善品质和加强新品种选育等措施,到“十一五”期末,全市油菜种植面积达到90万亩以上,平均亩产达到170公斤以上,总产量达到15万吨以上,含油率平均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
 
  二、贯彻落实国家促进油菜生产发展的扶持政策
 
  为促进油料生产发展,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油料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各县(市、区)要广泛宣传,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一)认真组织实施油菜良种补贴项目。从2007年起,在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优势区,中央财政对农民种植油菜给予每亩10元的油菜良种补贴,以鼓励农民利用冬闲田、两季田扩大“双低”油菜种植面积。各级农业部门和财政部门要按照省农业厅、省财政厅提出的实施方案要求切实加强项目监管,确保政策落实到户。要认真核实种植面积,积极引导农民种植“双低"油菜。
 
  (二)加快油菜生产基地建设。为促进油料生产发展,“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增加油料生产基地建设投资规模,从2008年开始增加“双低”油菜基地建设投入。我市地处川西平原,属四川省油菜优势重点区域,也是省重点发展油菜国家基地建设区域。各地要充分准备,积极争取中央和省上的支持。大力改善良种繁育和农田基础设施条件,着力打造我市为无公害绿色“双低”油菜基地。
 
  (三)建立对油菜生产大县的奖励政策。为调动主产区发展油菜生产的积极性,从2008年开始,中央财政将设立产油大县奖励资金,综合考虑粮油生产情况,统筹研究对油菜生产大县与产粮大县的奖励政策。油菜生产大县奖励资金要实行专款专用,用于发展油菜生产。
 
  (四)开展油菜保险试点工作。各地要以点带面,积极宣传,鼓励和引导农户投保,逐步将油菜作物纳入农业保险范围并给予保费补贴,降低油菜生产风险,稳定农民种植收益。
 
  (五)促进油菜产业化经营。积极引导扶持一批生产规模较大、技术设备先进、有市场品牌的油脂加工企业,发挥带动作用,推进油菜产业化经营。在信贷资金、项目、税收、信息等方面大力支持。对国家和省已经出台的扶持政策要加大落实力度,确保兑现到位。各部门要密切协作,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和发展优质、专用“订单油菜”生产基地,实行优质优价,大力推进和开发低芥酸菜籽油及其他精深加工产品。推行“企业+农技体系(专业协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继续扶持各种形式的产销衔接活动,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努力提高油菜生产组织化程度。
 
  三、切实抓好促进油菜生产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调整产业结构,稳定种植面积。种植面积是增产增收的基础。各县(市、区)要稳定油菜种植面积,在不影响粮食生产的前提下,逐步扩大,根据我市实际,可以通过大力推广旱育秧、抛秧减少秧母田面积、充分利用冬闲旱地和小春预留行等增种油菜。
 
  (二)强化科技支撑,实现增产增效。各地农业部门要制订工作方案,加强技术培训,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试验示范展示和巡回指导。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农业科技入户对油菜生产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广高产、优质、高效、多抗新品种,重点推广“双低”杂交油菜品种,加强高产高油“双低”油菜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品种展示,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大力推广油菜简化高效栽培技术,积极探索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积极支持油菜前期“丸化”处理、直播、联合收获、秸秆处理等机械化研究和开发,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切实解决油菜生产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成本高的问题。
 
  (三)开展优质高产示范创建。为了大面积推广集成组装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创建高产示范典型,从2008年起,省农业厅将组织油菜生产大县开展优质高产示范创建活动,每县示范面积1000亩,平均亩产比大面积亩增产5%以上,其中核心示范区100亩,亩产达到200公斤以上。主要选用“双低”优质高产品种,集中连片种植,采取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高产攻关。
 
  四、完善食用植物油市场调控
 
  (一)建立市级食用植物油储备制度。根据川办发[2007]72号文件精神,在市级逐步建立菜籽油储备体系,以发挥储备的吞吐功能和增强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确保全市食用油安全、稳定食用油市场和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市菜籽油储备的利息及保管和轮换费用标准,按照中央储备油标准执行。
 
  (二)建立油菜籽产销预警体系。加强油菜及菜籽油信息分析和预警,建立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采集系统,及时发布生产、进口、流通等信息,引导生产发展,维护市场秩序。各地要强化油菜籽及菜籽油产销形势分析,开展定点跟踪调查,准确上报生产、流通、出口、库存等相关数据,搞好信息引导工作。同时加强食用油应急网络体系建设,加大对应急网点的资金投入,确保应急网点的落实和正常启用。
 
  五、切实强化组织领导
 
  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切实加强领导,全面落实促进油菜生产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和促进油菜生产健康发展,做强我市油菜产业。加强政策引导,稳定扩大油菜播种面积,加大市场调节和监管力度,完善应急预案,科学引导社会消费,做好组织调运工作,保障食用植物油供应,妥善安排好低收入人群和大中专院校学生的生活。要加强食用植物油市场准入管理和质量监督检测,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严厉查处违法经营、囤积居奇、哄抬价格、散布虚假信息等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及时沟通信息,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切实抓好油菜和菜籽油生产、供应和市场稳定工作。
 
二○○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地区: 四川
标签: 油菜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法规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