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已两个年头,在前两年的高产创建活动实践中,营造了舆论声势,积累了成功经验,取得了较好成效。2010年,为进一步广泛深入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特制订此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政策引导、行政督导和专家指导,集成技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把高产创建示范区打造成良种和良法结合的载体和平台,推动双季稻生产发展,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我县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二、工作任务
(一)全县共办4个万亩双季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在佘田桥、水东江、杨桥3个乡镇创办1个;在野鸡坪镇创办1个;在灵官殿镇创办1个;在魏家桥、牛马司2个乡镇创办1个。每片双季稻平均亩产达到1000公斤以上。同时,在4个万亩片中各创建1个千亩核心示范片。
(二)全县26个乡镇各办好一个连片1000亩以上的双季稻高产示范片。
(三)在潭邵高速公路、320国道、315省道、衡邵高速公路沿线建立双季稻高产示范长廊。
三、工作进度
(一)1-2月,成立粮食高产创建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确定万亩高产示范片地点;制定《邵东县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工作方案》和操作技术规程;各级召开专题会议,部署2010年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各项工作;落实县财政专项投入资金;举办乡级技术培训班,抓好春耕生产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3月,举办村级及农户培训班,落实各示范片负责专人组织供应好早稻良种,抓好早稻的播种工作。
(三)4月,抓好早稻秧苗管理及早稻抛栽或移栽工作。
(四)5月,加强早稻田间管理;组织供应好示范片晚稻良种。
(五)6月,加强早稻田间管理,开展早稻高产示范片的现场观摩和经验交流;抓好晚稻播种工作。
(六)7月,准备好现场,迎接上级专家对早稻示范片进行测产验收;抓好晚稻秧苗管理及早稻收获和晚稻栽插工作。
(七)8月,加强晚稻田间管理。
(八)9月,组织各类媒体对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进行全面宣传;加强晚稻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组织开展晚稻高产示范片现场观摩和经验交流。
(九)10月,准备好现场,迎接上级专家对双季晚稻高产示范片及晚稻高档优质稻高产示范片进行测产验收。
(十)11月,组织高产创建活动工作年终考核。
(十一)12月,全县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工作总结。
四、技术要求
按照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的“五统一”要求和“节水、节氮、增穗、增粒、增产、保质”的技术路线,重点抓好以下技术措施的落实。
(一)选用优良品种。选用丰产性能好、适应性广、能满足早稻和晚稻配套的优良品种。万亩示范片上的种植品种由县农业主管部门统一组织供应,早稻选用株两优15、株两优971、湘早籼42号、湘早籼45号等品种,晚稻选用T优259、岳优360、T优115、五优308等品种,每个示范片的早、晚稻分别选用1个品种。
(二)推广轻简栽培技术。早稻采用旱育小苗壮苗移栽或塑盘旱育抛秧,联用壮秧剂育秧。晚稻采用稀播匀播露地湿润育秧或塑盘旱育抛寄小苗两段育秧,联用烯效唑或多效唑,增强秧龄弹性,培育矮壮秧苗,实行稻草分行摆盖还田免耕移栽。
(三)坚持合理密植。早稻实行划行移栽,晚稻实行拉绳定距移栽。早稻每亩2.2-2.5万蔸,保证10-12万株基本苗,晚稻每亩2.0-2.2万蔸,保证8-10万株基本苗。
(四)坚持间歇好气灌溉。安排专人统一管水,灌水自然落干2-3天再灌水,再落干,直到成熟。在整个水稻生产期间,除水分敏感期和用药施肥时采用间歇浅水灌溉外,一般以无水层或湿润灌溉为主,使土壤处于富氧状态,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提高结实率和充实度。
(五)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统一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做到氮、磷、钾肥的平衡施用。根据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目标的需肥规律以及土样化验结果,明确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切实提高施肥效果和肥料利用率。
(六)推广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技术。示范片安排专人及时监测病虫害发生动态,准确预报发生趋势,科学制订防治方案,组装综合防治技术。各村建立专业化防治队伍,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天敌影响少的对口农药及时实行精、准防治,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
(七)推进机械化生产。示范片上组建机械化作业队伍,实行统一机耕、机收,抢抓季节,提高工效,降低劳动强度,解决劳力紧缺问题,防止过早割青,减少产量损失。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县人民政府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副组长,县政府办及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水稻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县农业局,由县农业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分管副局长任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各有关乡镇也成立相应机构,协同县政府开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高产创建工作会议联席制度,不定期研究高产创建问题,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措施,推动工作开展。二是成立专家指导小组。由县农业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和总农艺师任副组长,粮油、植保、土肥、科教、推广等部门的技术骨干为成员,负责技术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技术指导与资料归档等工作,并建立水稻苗情、土壤墒情、病虫害情“三情”会商制。三是建立示范片工作班子。每个万亩示范片由1-2名县级领导牵头,1-2名部门领导协助,1-2名乡镇领导指挥,3-4名技术干部具体办点,办点人员将长期驻扎在示范点上,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及时搞好跟踪指导。四是逐级落实工作责任。县与乡、乡与村层层签订高产创建工作目标责任状,将高产创建工作纳入乡镇和村年终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各示范片乡镇实行“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组长包户”的三级联动模式,镇、村、组干部负责宣传发动、组织生产,县乡两级农技人员负责技术指导。五是加强检查督导。在高产创建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深入乡、村、组农户勤查勤督。产前督查任务落实情况,产中督查技术到位情况,产后督查收购加工情况,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促进工作落实到位。六是组织观摩交流。在水稻生长关键季节,组织农技人员、乡村干部、种粮大户、粮食专业化合作组织,选择有代表性的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进行现场观摩,开展技术交流,总结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生产技术模式,辐射传播适应技术,把生产示范转变成群众性的高产竞赛行动。
(二)强化资金投入。整合财政、发改、国土资源、水利、农业、农机、农业综合开发办等部门的项目资源,捆绑资金向高产创建示范区倾斜,同时,争取从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中安排一定的高产创建配套专项经费。
(三)启动激励机制。由县人民政府免费向农户供应万亩示范片上的4个千亩核心片的早、晚稻良种,同时,对配套应用的物化技术产品给予适当的补贴。对单位与干部,县里将通过验收与考评,评选出先进工作乡镇、村和个人,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在年底全县农业工作会议上予以表彰。
(四)强化技术服务。一是安排办点人员长期驻点,实地解决水稻生产中的技术疑难。二是通过集中培训、田间培训、巡回讲座、入户指导、科技成果展示相结合的多方式多层次的培训,使户户都有技术明白人。三是及时印发简单明了、操作性强的技术资料,做到户户都有。通过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使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充分发挥品种和技术的增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