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人民政府,六安开发区、叶集试验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
2007年12月份以来,市政府组织市直6个牵头部门分别对全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以下简称专项整治)进行检查验收。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检查验收情况
2007年12月14日至15日,由市质监局、市农委、市工商局、市卫生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商务局分别牵头的6个工作组对全市9个县区进行了督查验收。工作组采取听取当地政府工作汇报、查看资料、现场检查等方式,认真、细致地开展了检查和验收工作。
从检查验收情况看,各地高度重视专项整治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及时作出部署,并积极组织相关部门统一行动,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面完成了专项整治各项任务,9个县区的专项整治工作均顺利通过了验收。
2007年12月19日至20日,省政府专项整治行动验收组到我市进行检查验收,验收组对我市的专项整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作出检查验收合格的结论。被列入国家质检总局督办的寿县小饮料专项整治也一并通过验收。
二、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县区和市直六个牵头部门均成立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并对本地区、本部门的整治任务进行了层层分解,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部署。各县区政府(管委)主要负责同志以不同形式过问、督促、批示专项整治工作。各县区政府还在经费上对专项整治工作予以保障,并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纳入了政府年度目标考核。
2、强化督查,全力推动。市整治办组织了两次全面的督查和暗访,六个牵头部门和各县区结合各自实际,也开展了大量督查活动,使得专项整治行动不断向纵深推进。特别是市人大、政协有关领导和部分县区的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一线开展检查,有力地推动了专项整治行动。各县区的人大、政协领导也十分重视专项整治工作,以不同形式开展了督查。
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地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培训活动,在全市上下营造了浓厚的专项整治氛围。卫生部门在各种媒体上宣传报道82次,发放宣传材料18350份,举办餐饮宣贯培训班35次,培训业主和从业人员5669人;工商部门对市场、超市、商场要求做到“四上墙、三入袋、两清楚、两明白”,累计举办食品经营人员培训班90期,培训从业人员5436人次,在食品经营场所张贴一封信或告知书20418张,媒体跟踪报道114条,利用网络发布食品安全信息14536条;药监部门开展“安全用药关注民生”大型主题宣传月活动;农委系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和送科技下乡活动,共散发各类明白纸8万余份、科技及政策宣传手册9000余册;商务部门联合有关部门拍摄打击私屠滥宰和猪肉市场专题报道;质监部门发送以专项整治为主要内容的手机短信30万条,编印近5万字《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作业指导书》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安徽星星轻纺集团、六安江淮电机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业,联合发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倡议书。各县区均组织了相关职能部门以不同形式深入街道社区、商场超市、农村集镇、学校和企业,开展了大规模的群众性的质量安全宣教活动,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专项整治,营造出人人关心食品安全、重视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
4、创新举措,突破难点。各地在专项整治期间,不断创造新的举措,突出重点和难点,努力解决一些长期悬而未决的顽症。寿县对小饮料市场整治过程中,坚持整帮结合、重在帮建的指导思想,使饮料市场得以健康发展;金安区在市直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重拳出击,使得个别乡镇长期以来一直解决不掉的“地条钢”问题得以彻底解决;市整治办下发了小摊点、小食杂店专项整治的指导性意见,通过推行“三个一批”彻底解决难点问题;工商部门推行“网格化”监管,摸索出“一卡、两图、两表、三本台账、四个登记簿、两项制度”的有效做法;药监部门公开向社会承诺,消费者买到假药由药监部门先行赔付;质监部门与所有纳入监管的小作坊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工商和质监部门推行了包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全社会的质量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对小作坊、小餐饮、小食杂店等“三小”的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城乡结合部和广大农村地区的质量安全监管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1、切实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协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加强质量工作、确保食品安全作为一项长期工作紧抓不放。继续发挥并加强各级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功能,强化工作合力,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不断加大力度,巩固扩大成果。以专项整治为新的起点,采取更加扎实的措施,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断推向深入。要切实做到力度不减、责任不变,把好各个环节,重点打击生产销售注水肉、黑心棉、有毒有害食品以及假冒药品、种子等恶劣违法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3、建立长效机制,深化整治成果。总结专项整治工作经验,及时研究出台全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帮、扶、建”活动指导意见,巩固和深化整治成果,建立监管长效机制。开展放心乡镇、放心社区、放心工业园区试点,首批确定霍山县佛子岭镇、衡山社区、霍山县工业园区等12个乡镇和社区作为放心乡镇、放心社区、放心工业园区试点单位,并逐步推广。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基层监管网络,建立基层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和联络员队伍,积极引导和激励广大生产经营单位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加强标准化工作,总结推广金安、寿县、舒城、金寨等县经验,通过设立三十铺板鸭、八公山豆腐、万佛湖葛根粉丝和橡栗粉丝、金寨板栗罐头等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引导农民标准化种植。
4、推进“质量兴市”,全面提高质量。以“质量兴市”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切实提升我市企业质量水平。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以及在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群体,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5、加大基础投入,完善保障措施。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对生猪屠宰企业的扶持力度。继续创建一批食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和优质产品生产基地。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打造一流的公共技术平台,为各级政府加强质量监管和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6、完善工作机制,提升诚信水平。建立健全质量安全工作的责任机制、监督机制、配合机制、诚信机制以及常态化工作机制,确保质量安全工作扎实有序推进。进一步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诚信通”和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建设,整合农业、商务、质监、工商、卫生、食品药品、银行、税务等部门的信用信息,促进企业信用水平的提高。
二○○八年三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