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管理已成为跨国贸易中的关键议题。不同国家根据自身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法规体系,对食品接触材料的定义、分类以及管理物质的种类进行了细致的规定。本文旨在为生产、进出口企业及监管机构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食品伙伴网将带大家了解各国食品接触材料的相关规定和管理机制。
一、全球主流国家食品接触材料管理概览
下表综合比较了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在食品接触材料管理方面的异同:
管理情况 | 中国 | 日本 | 韩国 | 欧盟 | 美国 |
依据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等食品安全标准,对各类材质和原料物质进行管理 | 器具及容器、包装的规格标准中规定了各类材质的标准、规格,设定原料物质目录进行管理 | 依据器具及容器包装的规格标准,按材质设定标准规格进行管理 | 规定了合成树脂的原料目录(Union List)及陶瓷、玻璃制品等规格 | 通过“间接食品添加剂”规定了可能迁移到食品中的物质,规定了各类材质及原料物质目录 | |
PLS+材质 | PLS+材质 | 材质 | PLS+材质 | PLS+材质 | |
法规依据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9685, GB 4086.1) | 食品卫生法(第18条)(食品、食品添加剂等的规格标准) | 食品卫生(第9条) (器具及容器包装的规格标准) | (EC) No 1935/2004 (EC) No 10/2011 | Federal Food, Drug and Cosmetic Act, 21CFR |
二、各国食品接触材料监管解析
继上一期对中国食品接触材料监管体系的概览之后,本期食品伙伴网将为大家介绍日本与韩国在食品接触材料管理方面的相关规定。
第2篇 日韩
1.日本
日本食品接触材料管理由厚生劳动省(MHLW)负责。为了减轻厚生劳动省的负担,日本调整组织机构职能。2024年4月1日起,厚生劳动省的一部分食品卫生职责包括食安规格标准制定、添加剂及转基因审批等移交给消费者厅。《食品卫生法》第3条规定了与食品直接接触的食品用器具及容器、包装的要求,日本通过设定各类材质的标准规格和原料物质目录,确保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接触材料相关规定如下表所示:
序号 | 主要内容 | 规定 |
1 | 食品卫生法,《食品、食品添加剂等的规格标准》 | 器具及容器、包装的标准及规格 |
2 | 合成树脂、玻璃制品、陶瓷、橡胶制品、金属罐规格标准 | 各类材质的规格标准 |
3 | 卫生协会(JHOSPA, JHP, JHAVDC)自主标准 | 卫生协会的自主标准 |
4 | 原料物质目录管理制度(Positive List) | 合成树脂的原料物质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