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滩羊免费吃
世界食品网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开展产业质量攻关活动的指导意见 (沪市监质发20240240号)

   2024-05-21 974
核心提示:为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上海实施方案》部署要求,引导全市产学研用加强质量协同,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进一步提高上海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现就本市开展产业质量攻关活动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各区市场监管局、经委(商务委、科经委),各行业协会、集团公司,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上海实施方案》部署要求,引导全市产学研用加强质量协同,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进一步提高上海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现就本市开展产业质量攻关活动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围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聚焦产业链质量薄弱环节、堵点问题,聚焦产业链质量共性技术难题,聚焦链上中小微企业质量提升,大力开展质量攻关活动,全方位推动产业链质量升级,以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质量强市建设。

(二)工作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产业链质量共性问题、明显短板和发展瓶颈,精准发力,集中攻坚,打通一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堵点,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质量难点,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进程,推动产业全链条优化升级。

坚持突出重点。突出新质生产力培育方向,突出本市“(2+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重点,突出产业链“链主”企业引领作用,突出各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质检中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支撑作用,突出产学研协作,系统推进质量提升行动。

坚持分类施策。立足产业链发展阶段特征,把握产业链质量发展趋势,积极探索适配的质量提升路径,因链施策、激发质量创新活力,推动形成产业链质量竞争比较优势。

(三)工作目标

1.每年开展5个以上产业质量提升标志性项目。

2.每年开展10个以上标准、计量、检测、认证等方面的共性质量技术攻关项目。

3.每年开展150个以上重点产品质量攻关项目,其中6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工作任务

(一)开展产业链质量牵手行动

发挥“链主”企业尤其是各级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在技术、市场、标准、质量、品牌等方面的带动作用,推动先进质量理念和质量管理模式向全产业链延伸。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开展产品质量帮扶行动、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行动、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检验检测赋能产业升级行动,着力提升关键环节、关键领域质量管控水平。大力推行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推动传统质量工具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构建数字化、智能化质量管控模式。

(二)开展质量技术突破行动

聚焦产业链质量共性技术难题,推动建立政产学研检联盟,针对“测不准”“检不了”“少标准”等问题,协同开展质量技术创新,突破一批重大标志性质量技术和装备。支持“链主”“链长”企业牵头组织链上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质量技术机构和行业协会等建立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吸引各类专精特新企业积极参与。

(三)开展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

鼓励企业以国内外先进标准和优质产品为目标,开展标准比对、技术验证、比较试验等,构建技术、专利、标准联动创新体系,不断提高质量创新能力。聚焦关键基础材料,运用质量工程技术,缩短研发、工程化、产业化周期,提升制造质量水平。聚焦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依靠技术进步、管理创新、标准完善,提升精确性、耐久性、通用性。聚焦重点消费品,改进产品设计和标准,加强创新创意设计,推动升级迭代和品牌化发展。聚焦重大技术装备,提高关键产品供给能力和质量性能,推动品质性能升级和新产品规模化应用。加强重点领域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

(四)开展质量基础设施联通行动

鼓励链上大中企业、科研院所、技术机构等开放共享质量基础设施和应用场景,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活跃产业链质量提升生态。打造一批优质高效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项目,提供覆盖全产业链、全企业生命周期、全产品生产过程的综合服务。针对个性化定制生产、设备联网监控、远程诊断监控和维保管理协同、机器视觉质量检测、柔性化工厂运营、智能化供应链管理等特定领域应用场景,推动质量基础设施服务要素重构,打通产业链上下游质量信息链。

三、工作机制

构建市市场监管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及各区市场监管局、经委(商务委、科经委)、各集团公司、行业协会、各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质检中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以下统称“推进部门”)共同参与、协同推进的产业质量攻关活动工作机制。

(一)培育指导

各推进部门聚焦“(2+2)+(3+6)+(4+5)”现代产业体系,开展政策宣贯解读;结合区域产业布局,对未来2—3年将开展产业质量攻关的企业和项目进行摸底调研;发挥本市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作用,加强对项目实施的指导帮扶。市市场监管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建立重点培育项目库,组织遴选一批标志性项目并指导实施。

(二)申请推荐

产业质量攻关项目分为产业链协同质量提升、共性质量技术突破、产品关键质量性能提升等3个类别,由项目实施单位对照项目实际情况自愿申报。鼓励“链主”及上下游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各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质检中心和标准创新组织等产学研多元主体联合申报。各推进部门对申报项目的完成情况、实际效果、领先程度开展审核后择优向市市场监管局、市经济信息化委推荐,可以对项目进行联合推荐。

(三)评价认定

市市场监管局、市经济信息化委编制评价指南,组织熟悉行业发展、质量管理的专家开展评价。对显著提升产业整体质量水平,具有较好经济社会效益的项目,认定为产业质量攻关成果。

(四)通报表扬

市市场监管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对年度产业质量攻关成果予以通报表扬。各区质量攻关活动开展成效情况纳入年度区政府质量和标准化发展水平考核指标。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产业质量攻关活动对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作用,落实专人专责抓好培育、推荐等工作;要依托市、区两级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同,构建质量攻关活动交流合作平台。各区市场监管局、经委(商务委、科经委)要主动围绕本区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开展区级质量攻关活动,加强对重点培育项目的前期调研和跟踪指导。各集团公司要加强对下属企业开展质量攻关活动的组织和激励。各行业协会、各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质检中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要加强对所在行业项目的协作和帮扶。

(二)加强激励引导

扩大对认定成果的政策激励叠加效应,对成果承担单位或主要攻关人员,在市、区政府质量奖励评审、上海市“质量标杆”遴选等工作中,同等条件下予以倾斜支持;成果实施企业属于中小企业的,在创建“专精特新”企业评审时予以倾斜支持;符合条件的成果,优先推荐纳入本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中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检定公告名单;支持攻关过程中形成的高水平标准参加“上海标准”培育及评价、申请标准化专项资金,支持高水平项目申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探索将成果纳入质量融资增信指标体系。鼓励各区在原重点产品质量攻关扶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激励力度。

(三)加强宣传推广

市市场监管局、市经济信息化委组织开展经验交流活动,总结提炼产业质量攻关活动的优秀经验,挖掘典型案例,优先推荐为市场监管总局或工信部组织的全国范围的各类优秀选树项目。各推进部门要积极创新宣传方式,扩大产业质量攻关活动的社会影响,号召更多企业追求卓越、以质取胜,营造“质量第一、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4年5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开展产业质量攻关活动的指导意见




 
地区: 上海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法规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