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市开发区管委会: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0〕27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今后5年,力争实现主要“菜篮子”产品供应量年均增长5%以上,从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产品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主要指标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生产能力建设
1、建设集约化设施蔬菜基地。重点建设五大商品菜生产基地,即沿江、沿路反季节栽培适应冷藏外销蔬菜;沿江、沿湖、沿河水生蔬菜;以无为县、和县、含山县为主的出口创汇蔬菜;以庐江县、无为县为主的盐渍蔬菜;以和县为主的蔬菜汁原料。同时,以设施园艺标准园创建为抓手,扎实推进和县、无为县2个部级蔬菜标准园及其他县区2-3个省级蔬菜标准园的创建工作,加快形成一批高效蔬菜产业区。今后5年,主要在 “两沿”(沿江、沿湖)、“四线”(四条公路主干道沿线)区域,逐步提升80万亩规模化、标准化设施蔬菜基地和20万亩规模化、标准化水生蔬菜基地的生产能力。
2、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深入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着力提升畜牧业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今后5年,启动省、市级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创建和认定工作,重点建成100个高标准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区),支持建设1000个以上规模化生猪、奶牛、家禽养殖场(区),力争全市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0%以上。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完善应急机制,全面落实免疫、监测、检疫监管、消毒及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控措施,强化人畜共患病防控,提高畜禽产品安全供给水平。
3、建设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发挥我市水产资源优势,结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推进高效现代渔业基地建设,着力打造沿湖、沿江、沿河水产经济带和优势水产板块,提升水产养殖安全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生产水平。加快建设一批池塘养殖、观赏游钓、旅游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城郊型休闲渔业基地。今后5年,全市改造修复精养鱼塘15万亩、创建2—3个水产大县、20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和一批现代渔业示范园区。进一步强化水生动物防疫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市、县两级布局合理、职能明确、运行高效的水生动物防疫体系。加强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和养护工作。
4、建设菜篮子产品良种繁育中心。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研发、选育和推广一批高产优质种苗、鱼苗、种畜禽新品种,快速提高我市新品种培育和良种良法配套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今后5年,依托种子工程和畜禽、水产良种项目,建设2个年育苗500万株以上的蔬菜集约化育苗厂,1个草莓、马铃薯脱毒组培繁育种苗厂,改扩建畜禽原良种场和扩繁场20个,建设5个年产5亿尾以上的水产良种企业。
(二)推进市场体系建设
1、加快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将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建设纳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推进现有市场升级改造,提升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今后5年,建设和改造升级皖江蔬菜批发大市场和巢湖亚父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支持市区5家农贸市场在场地环境、设施设备、质量安全检测、规范管理等方面进行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市场挂牌经营、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购销台帐、不合格产品退市等制度,推行网格化监管模式,打击各类违法违章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2、强化产销衔接功能。把“菜篮子”连锁经营作为培育新型业态、构建现代流通网络的重点,加强产销衔接。引导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直接与产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订单生产和“农超对接”,重点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建设直采基地、鲜活农产品冷链系统和农产品配送中心。发展农业会展经济,举办各类名优“菜篮子”产品推介活动,扩大“菜篮子”产品出口。发挥我市名特优品种多和临近长三角的区位优势,提高我市 “菜篮子”产品在长三角市场的占有率。
(三)加强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1、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菜篮子”产品标准制(修)订和推广应用,制定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每年引进和制(修)订“菜篮子”产品标准 10 项左右。选建规模化园地,集成标准化技术,扶持经营主体,大规模开展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畜牧业、渔业标准化示范,全面提升果蔬茶、水产、畜禽产业科技水平。今后5年,创建各类省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0个,力争种植业、养殖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分别达到50%和70%。扩大名牌认定和“三品”认证,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
2、加强检验检测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以和县济洪蔬菜专业合作社与麦咨德公司合作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试点建设为模本,建立全市“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和应急处置机制,逐步形成产地有准出制度、销地有准入制度、产品有标识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开展对全市“菜篮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强化对产地周边排污单位环境监管。加大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力度,抓紧实施国家重点县质检站项目并尽快投入使用。今后5年,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菜篮子”重点产区,改扩建20个农产品检测站(点)。逐步建立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和生产基地检测点为基础的市、县(区)、乡(镇)、市场四级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
3、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强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依托“安徽省菜篮子工程信息网”和“巢湖市农业信息网”,建设覆盖全市的“菜篮子”产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开展对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技术服务和培训,扩大农业先进技术和高科技覆盖面,提高技术到户率和到田率。加快农村宽带快捷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尽快全面实现村级远程信息服务网络化。完善各级工商、农业系统12315和12316网络服务平台。畅通农产品质量安全申诉举报渠道,及时受理农产品消费者申诉举报,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农产品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四)完善调控保障体系
1、强化城郊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按照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明确城郊农业以发展“菜篮子”产品为主的功能定位。确定重点发展区域、主要品种和自给率标准,加快研究制定《城郊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高起点、高标准加强“菜篮子”产品生产、流通、加工、质量监管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实现与农区的错位发展,稳定并逐步提高城市自给保障能力。
2、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农民和企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菜篮子”产品生产、流通及基础设施建设。各级财政逐年加大投入,支持蔬菜棚室、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和“菜篮子”良种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批发市场改造升级、“菜篮子”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以及示范推广项目和人员培训等。进一步加强支农资金整合,统筹安排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资金,支持“菜篮子”工程项目建设。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带动农户多、有竞争力、有市场潜力的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倡导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大力开发支持龙头企业的贷款担保业务品种,提高“菜篮子”工程建设的融资能力。
3、建立和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将“菜篮子”工程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市内外资金参与生产流通等设施建设。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符合国家或省“绿色通道”政策要求的,享受车辆通行费减免。加强对城郊菜田和养殖区域保护,提高“菜篮子”生产用地征占补偿水平。对和县、无为县的沿江蔬菜主产区,积极引导进行布局调整,加强皖江无公害蔬菜、畜禽水产等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对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建设用地、用水、用电的价格政策,加强养殖水域滩涂使用权益保护。加大对“菜篮子”产品实施标准化生产和认证的支持力度。扶持发展“菜篮子”产品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规划使用本集体土地从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4、建立健全风险应对机制。充分利用“菜篮子”信息网络和贸易销售平台,引导“菜篮子”产品均衡生产和有序流通。完善蔬菜、生猪等重要“菜篮子”产品储备体系,有效增强市场应急调控能力。加快建立“菜篮子”产品生产政策性保险制度,开展保费低廉、保障适度的“菜篮子”保险业务,扩大“菜篮子”产品保险在城郊和主产区的覆盖面。建立市场异常波动防范和应急处理机制,做好在雨雪、畜禽疫病发生时主要“菜篮子”商品的价格监控、货源组织和市场供应。
5、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作。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将确保产品质量、价格基本稳定、产销衔接顺畅、市场主体行为规范、突发事件处置及时、风险控制迅速有力、农业生态环保等纳入“菜篮子”工程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切实加强领导,出台扶持政策,推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快速发展。恢复市“菜篮子”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农委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交通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巢湖市银监分局等部门参加,按照各自职责分工齐抓共管,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组织落实。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