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滩羊免费吃
世界食品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云政发〔2021〕22号)

   2021-09-29 808
核心提示:现将《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现将《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

2021年9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云南实现高质量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作用,加快建设创新型云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的经济社会格局和崇尚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基本形成,我国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顺利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强国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历史性地将科技创新摆在“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以“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指明了科技创新方向,明确了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2035年远景目标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的“十四五”目标。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考察云南时强调,要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2020年考察云南时再次强调,要强化创新引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阐明了科技创新在新时代云南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我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实力持续增强,在全国创新版图中的位势进一步提升,基本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下一个五年科技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实力跃上新台阶。“十三五”期间,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提升2位。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实现翻番,全国排名从第23位提升到第19位。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从13.14人年提高到19.12人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1.61件提高到3.21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分别较“十二五”增长83%、66%、81%和233%。科技进步贡献率从45%提高到49.6%。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从3.29%提高到6.16%。云南主持完成的8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7人获何梁何利奖。

科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作用更加突出。聚焦发展八大重点产业、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建设“数字云南”重大科技需求,累计突破重大关键技术800余项,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产品540余个。国产首个、全球第2个十三价肺炎疫苗和二价脊灰减毒疫苗等3种疫苗获批上市,疫苗企业批签发量居全国第1;三七、灯盏花种子种苗标准和中药材标准通过国际认证。世界首创的水力式升船机建成使用;烟草柔性制丝设备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全国最大铂族金属再生利用基地;一批先进的绿色铝材、绿色硅材项目相继开工投产。培育了国内首个高维A玉米品种;自主选育的“滇禾优615”荣获全国优质稻食味品质鉴评金奖;花卉新品种数量和种类全国第1;“云上黑山羊”成为中国第一个肉用黑山羊新品种;普洱茶功效及作用分子机理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体系研究处于国际同类研究的前沿。

科技创新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科技创新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成功建立新冠病毒非人灵长类动物感染模型,为全国新冠病毒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提供关键支撑。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自主研发的科维福新冠灭活疫苗已获批纳入国家紧急使用。发热人群快速筛查系统、云南健康码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扶贫为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实现科技特派员对全省8502个贫困村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覆盖,“澜沧模式”、“会泽模式”成为全省科技扶贫样板。科技创新在“九湖”水污染综合防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省级自然资源时空信息基础支撑平台。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污染防治等领域,建成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南特色菌种种质资源库等一批高水平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国家禁毒大数据云南中心为平安云南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优势领域基础研究成果丰硕。灵长类生物医学、天文、植物化学、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学等重点领域基础研究优势进一步巩固,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成功实现月球激光测距。发布全国首个生物物种目录。种质资源库野生植物种子数量突破1万种,位居全球第2。建成首个国内天然产物大数据中心。首次发现寒武纪节肢动物化石中枢神经系统。成功破解金丝猴适应高海拔环境遗传机制。利用体外培养的树鼩精原干细胞获得世界首只转基因树鼩。首次系统解析了灵长类动物胚胎着床后的分子与细胞生物学事件。国家植物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天元数学中心落地云南。

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得到强化。科技创新条件明显改善,云南实验室建设加速推进,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省重点实验室105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3个、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0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云南创新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昆明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浙江大学云南(红河)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落地运行。云南景东120米全可动脉冲星射电望远镜研制重大科技项目等落地实施。临沧市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楚雄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玉溪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通海国家创新型县建设深入推进。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已成为全省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

科技人才培养引进持续加强。围绕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等方面,相继出台配套制度68个,推进改革举措83项,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双向兼职、离岗创业及人才流动机制,人才分类评价改革深入推进。人才结构持续优化,增选两院院士4名,培引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高端外国专家123名,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635名,各类创新创业团队153个,入选国家科技领军人才56名。全省R&D(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折合全时当量5.72万人年。

创新生态日益完善。成立省科技领导小组,建立科技体制改革主体架构,完成全省科技管理系统机构改革。深化科研管理“放管服”改革,实施经费“包干制”试点,赋予科研机构及人员更大自主权,开展“揭榜制”试点。综合运用风险补偿、创业投资引导、创新券等方式助力创新创业,“科创贷+风险金池”大幅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云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施行,云南省技术市场投入运行。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围绕“三评”改革、优化科研管理、科技奖励、科研诚信、科技管理廉政风险防控等出台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全社会创新创业生态呈现新气象。

科技开放合作打开新局面。京滇、沪滇、泛珠三角等区域科技合作持续深化,“科技入滇”常态化。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422个,派出驻沪驻深科技联络员“小分队”。牵头落实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9项改革试点任务,自贸区管委会颁发首张实验动物许可证。启动实施服务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东盟创新中心、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平台落地云南,共建中—老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联合实验室等20余个创新合作平台,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科技合作持续深化。与科技发达国家、金砖国家合作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二)面临形势

从全球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度融合发展。新能源、生命科学、航空航天、纳米科技等高科技领域孕育新突破,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加速迭代,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塑造新的经济形态,科技带来巨大机遇也潜藏重大风险,全球科技治理体系和科技规则加速重构,大国科技竞争加剧,科技创新成为重塑国际格局的关键变量。

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新征程。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创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担负着前所未有的历史重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面对诸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和风险挑战的战略选择,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需要科技发挥更关键、更强劲的支撑引领作用。

从我省看,全省经济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向科技要动力、向科技要解决方案的关键期。科技创新面临一系列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我们要深刻领会和落实“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正确认识和把握云南科技创新在全国创新大局和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立足新发展阶段,需要坚持创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推进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优势特色领域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云南贡献,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贯彻新发展理念,需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为一二三产业跳过中低端、直接进入高端行列提供强劲动力,真正把科技创新充分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以创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实践。融入新发展格局,需要在建设强大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之间的战略纽带中用好科技创新这个有力杠杆,发挥我省区位优势、市场空间、内需潜力,提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场景,为深度融入国际循环、畅通国内循环筑牢创新根基。

同时也要清醒看到,作为欠发达省份,云南科技“基础弱”、“底子薄”的现实还未根本改变,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短板突出,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全社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增长速度跟不上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研发投入强度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二是创新主体不多不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仅占全国总数的0.61%;多数企业仍处于产业链供应链低端,创新能力不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营业收入之比仅为0.8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比例仅为10.86%。三是创新平台和创新基地不多不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数量,仅占全国的1%左右;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等创新载体作用发挥有限。四是创新人才不多不强,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高水平创新人才缺乏,选人用人机制不健全,全省两院院士仅占全国总数的0.65%。五是基层科技力量薄弱,全省129个县、市、区,只有15个县、市、区单独设立科技局;省本级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的1.66%,州、市仅为0.69%,县、市、区仅为0.41%。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把科技创新摆到前所未有的核心位置,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十四五”时期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以高度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扛实责任、担当作为,把科技创新的各项安排部署落到实处,聚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锻长板,加快提升全省自主创新能力,开启创新型云南建设新征程。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略导向,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科教兴滇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支撑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为主线,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支撑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和民生改善;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培育创新型人才队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创新型云南,为推动新时代云南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服务科技强国建设。主动融入和服务科技强国建设,打造领先科技力量,聚焦优势特色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云南力量。以更多高质量科技供给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和创造市场新需求,全面提升云南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嵌入度、贡献度和价值链地位。

——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确立科技创新在云南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深入实施科教兴滇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支撑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聚焦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和建设“数字云南”的重大科技需求,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重塑支柱产业新优势,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推动产业基础、产业链和供应链迈向中高端,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科技创新造福民生。秉持创新依靠人民,创新造福人民的理念。充分激发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人民生产、生活中,用科技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统筹科技发展与科技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到科技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按照强能力、防风险、保安全的总体要求,加强科技安全能力建设,强化科技安全组织管理,增强科技对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与开放创新。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落实“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要求,统筹全省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充分释放创新创造活力,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国内国际深度开放合作,拓展国际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新渠道,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科技创新中心。

(三)主要目标

力争到2025年,优势特色领域科技创新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创新型云南基本建成。展望2035年,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综合科技创新指数达到全国中等水平,科技创新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创新型云南迈上新台阶。

——科技支撑“三个定位”建设精准有力。围绕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平安云南和健康云南等的主要科技需求得到有效解决。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污染防治攻坚、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的科技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围绕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辐射联动国内国际科技创新资源的能力与水平显著提升。

——产业创新发展成效显著。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世界一流“三张牌”走深、走精、走长。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工业营业收入的比重达10%,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推动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备。

——区域创新格局日益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持续完善,基层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形成滇中主导、各具特色、联动创新的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条更加畅通,技术市场建设不断完善,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达130亿元。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培育形成区域性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创新能力明显提升。领先科技力量不断增强,创新平台布局持续优化,科技人才队伍日益壮大。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协同联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格局。全社会研发投入稳定增长,优势特色领域创新水平明显提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525亿元,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9件。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取得新突破。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加快转变,科技管理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持续优化,科技评价改革逐渐深化,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不断激发,科研作风学风加速改进,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三、科技支撑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以加快民族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为目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建设平安云南和健康云南,让先进科技成果惠及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一)科技支撑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聚焦乡村产业提档升级、人居环境改善、人才队伍建设、文化繁荣和治理手段现代化,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制度优势,加快构建全面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优先提升民族县、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强化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供给,让脱贫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二)科技护航平安云南建设

围绕平安云南建设战略需求,重点开展公共安全、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构建精准智慧保障技术体系,推进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预防控制、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关键技术持续创新,提升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和自然灾害防御水平,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安全保障能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平安和谐。

(三)科技引领健康云南建设

围绕健康云南建设战略需求,在重大疾病防治、应对人口老龄化、妇女儿童及残疾人健康、提升区域医疗水平等方面,加强疾病(传染病)防治技术体系建设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促进临床新技术新产品转化应用,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大幅提升重大疾病预防诊疗水平和全省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

四、科技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聚焦生态环境保护重大科技需求,加大生态文明领域科技创新力度,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促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提高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为全面建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科技力量。

(一)科技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加大水、土壤、大气污染防治和废弃物处置等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信息化智慧化水平,为我省深入开展以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为重点的污染防治行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科技支撑。

(二)科技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安全等领域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三)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围绕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愿景目标,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开展低碳、脱碳以及负碳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持续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引领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

五、科技服务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坚持内外统筹、双向开放,将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有机衔接。对内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建立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对外主动参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缅、中老经济走廊建设,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有效服务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一)加快建设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打造“科技入滇”升级版,把“科技入滇”作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吸引国内外科技资源为云南创新发展服务,面向发达省份构建成果转化和产业转移承接机制,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形成“协同创新、梯度转移、内外循环、辐射带动”的开放合作新格局。

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引导和支持我省企业在全球主要创新资源集聚区布局建设海外科技创新中心、离岸创新创业中心。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深化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充分发挥“科技入滇”机制作用,加强院士专家协同创新试点工作,推动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云南。

打造梯度转移中心。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构建成果转化和产业转移承接机制,探索“共建园区”、“飞地经济”及统一开放的技术市场、公共服务平台等。依托园区开展东西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

(二)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

主动参与和实施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开展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加快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合作层次,加强资源共享,促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科技相通”,有效提升对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创新辐射和创新联通能力。

开展联合研发。围绕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交通枢纽、国际能源枢纽、国际数字枢纽和国际物流枢纽等重大科技需求,开展联合攻关。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粮经作物种植、生物育种、疫病防控、生态环保、生物安全、电力技术等领域共建联合实验室。积极寻求与新加坡、泰国、斯里兰卡等国家在加工制造业、基础设施、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等领域的科技合作。

推进技术转移。加强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东盟创新中心和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主动服务我省企业“走出去”,为企业在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缅、中老经济走廊沿线国家建设农业、能源、装备制造、钢铁、建材、化工、轻工(轻纺)等境外产业基地与科技示范园提供科技支撑服务。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合作园,开展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孵化国际化科技型企业,培养市场化国际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和经理人,集聚国内外科技人才。支持昆明做好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开展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科技金融服务。

深化科技人文交流。实施“智汇云南”计划,选派国际科技特派员赴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国家开展科技服务,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组织云南国际人才交流会。建立云南省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政府科技部门间联络机制。支持各类创新主体、智库等与国外同行加强联系,以资源交互、信息共享、技术示范和人才培养为基础,密切合作,形成长期、稳定的沟通交流渠道。

六、聚焦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围绕重塑支柱产业新优势、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数字经济等,聚焦重点领域和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需求,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新产品,加大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示范应用力度,支撑重点产业迈向中高端。到2025年,力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500项,开发重点新产品500个。

(一)绿色能源

按照“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多能互补布局要求,加强水电、风电、光伏、石化等能源开发,以及储能关键技术研究,推进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产业链深度融合,延伸能源产业链,加强智能电网技术研究,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提供科技支撑。

(二)先进制造

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及节能汽车等科技创新需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集成研究、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示范应用,推广流程智能制造、离散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远程诊断与运维等新型制造模式,建设网络化、柔性化、智能化、绿色化生产系统。

(三)高原特色现代农业

以保障粮食安全和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为目标,全面支撑“一二三行动”计划,聚焦“一县一业”,抓住种子、电商“两端”,坚持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发展方向,在生物育种、绿色高效生产、农业生态安全和智慧农业等领域持续发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集成应用一批先进实用成果,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高我省粮食自给水平和自我平衡能力,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

生物育种。以面临国际竞争压力的主要农经作物、畜禽、水产和林草等动植物品种为重点,推进育种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国内外种质资源收集与引进、系统精准鉴定、挖掘和创新利用。实施良种联合攻关,攻克一批生物育种关键核心技术,选育一批优质高产、多抗广适、适应机械化种养、轻简化栽培及产业融合发展需求的突破性系列新品种。强化体制机制、组织模式创新,围绕遗传资源挖掘、品种创制、良种繁育、种子加工、中试及产业化全链条配置创新资源,着力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创新体系。

绿色高效生产。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优势特色产业,聚焦农业生产区域布局、生产模式创新、农产品品牌打造等重点环节科技创新需求,开展适应不同区域特点的高效种植养殖新技术、新模式研究与集成示范,推进生产生态协同、农艺农机融合,构建绿色增产增效综合技术体系,推动农业绿色有机发展。

农业生态安全。围绕绿色、生态、高效、优质、安全发展需求,以耕地质量保育、污染土壤恢复和安全利用、跨境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和动物疫病防控等为主攻方向,加强绿色技术攻关,着力破解制约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资源环境问题,为推进农业区域综合治理,发展绿色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提供技术保障。

智慧农业。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着力推进数字农业、农业物联网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健全完善为农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强化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全过程数字化和智慧化水平。

(四)现代食品与特色消费品

围绕标准化加工、智能化控制、健康型消费等重大产业需求,聚焦工程化和智能化加工、食品质量安全、保鲜物流等重点领域,开展精深加工、成品品质控制,以及营养靶向设计与健康食品精准制造等技术研究和装备开发。

(五)生物医药

发挥我省在中医药(民族医药)、生物技术药等方面的特色优势,围绕促进生物技术药物领先发展、加快现代中药转型发展、推动仿制药突破发展的目标任务,加快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我省生物技术药、中药民族药及健康产品、化学药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产品研发、上市品种二次开发及质量标准提升,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六)新材料

围绕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稀贵金属、化工材料,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和产品,推进合金功能材料、电子浆料、电子信息材料、环保催化材料、稀贵金属新型功能材料、绿色铝材、绿色建材、医学生物材料等新材料产业迈向中高端。

(七)新一代信息技术

围绕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发展主线,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支撑建设一批重点行业及社会治理大数据服务平台,推动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与实体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建设“数字云南”提供科技支撑。

(八)现代服务业

围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产业转型升级重大科技需求,加强新技术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形成一批行业技术解决方案,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探索新模式新机制,推进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到2025年,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工资总额年均增速均达8%。

七、培育基础研究新优势

坚持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并重,鼓励原创性研究,在稳定支持各学科领域可持续发展基础上,优化学科和研究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基础研究财政支持体系,建立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探索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选题机制,强化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为创新发展提供源动力。

(一)巩固优势打造基础研究小高地

注重原始创新,着力推动“从0到1”的突破,为“1到10”、“10到100”做好支撑,依托云南丰富的生物、天文资源及研究积淀,打造基础研究小高地。

(二)面向未来布局前沿交叉研究

在有望引领人类生活和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应对重大变革的前沿方向,夯实基础科学,逐步建立一批数学、物理等学科研究中心,瞄准生命科学、基础医学、人工智能、新材料、地球系统科学与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等前沿领域进行前瞻布局,实现单点和多点突破。

在战略新材料、量子信息与新功能器件、智能制造与工业流程控制、社交网络与区块链等领域,强化战略导向,促进交叉科学发展,提出新理论,发展新方法,寻求颠覆性技术重大突破机遇。

(三)面向重大发展需求锻造科研长板

坚持需求导向,外引内培,为我省发展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及矿产资源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数字云南,策动科创之源,解决重大需求关键技术的基础科学问题提供科技支撑。

八、加快以云南实验室为引领的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围绕科学前沿、国家和我省战略需求,高水平建设云南实验室,优化重点实验室体系,布局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强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运行机制,加强各类创新平台的有机衔接和相互支撑,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夯实科技创新物质技术基础。

(一)高水平建设云南实验室

瞄准中国一流甚至世界一流目标,形成一批支撑重点产业创新发展,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纵贯产业链上下游,横贯“研发—突破—应用—推广”创新供给链的云南实验室。到2025年,争取在合金铝、稀贵金属新材料、生物医药、生物种业等领域高水平建设若干云南实验室,争取建设国家实验室云南基地,打造领先科技力量。

(二)优化重点实验室体系

充分发挥植物化学等领域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作用,争取在优势特色领域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省级重点实验室,择优支持研究领域、方向相近的重点实验室跨领域联合组建,加强实验室间交流协作,形成实验室联盟,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探索厅、州市共建重点实验室。

(三)布局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聚焦绿色铝硅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生物种业、先进制造、新材料、数字云南、绿色食品、重大疾病防治等领域,集聚行业创新资源,布局建设一批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整合组建工程研究中心,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展工程化技术研究,推动先进技术应用示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

(四)强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基础平台建设

在天文、生命科学、新材料等优势领域适度超前布局,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云南。加强科技资源库、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科技文献基础设施等建设,开展综合科学考察、专项调查、典籍志书编研等,强化科技基础资源信息获取能力。建设云南科学数据中心,汇聚人才、装置、机构、项目等科技资源数据要素,开展数据采集、加工、存储、挖掘、分析等。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标准化、数字化、市场化,促进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向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强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

九、大力培引创新主体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科研院所建设,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加速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协同联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格局。

(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实施领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国有企业创新能力跃升行动、高新技术企业“三倍增”行动计划,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创新联合体建设,加速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型企业。健全企业研发投入奖补机制,探索建立政府—企业基础研究联合基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专注细分市场,研发“专精特新”产品。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吸引更多企业家参与科技创新战略、规划、政策、标准制定和立项评估等工作,依法保护企业家在创新中的合法权益。到2025年,力争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

(二)加快推进高水平高校院所建设

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以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为重点,加快我省高等学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引导大学加强主干基础学科、优势特色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学科团队,提升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三位一体”创新水平,增强高等学校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快推进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积极支持昆明理工大学等高等学校进入“双一流”建设行列,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一流学科。支持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优化高等学校创新平台布局,提高承担重大科技任务的组织化程度和集成攻关能力。加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加快培养各类专业紧缺人才。

提升科研院所研发能力。围绕国家和我省重大发展战略,优化布局,整合资源,强化章程制定和绩效评价,建设综合性、高水平、国际化的一流科研院所。建立健全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基础性的现代科研院所体系,增强其在基础前沿和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中的骨干引领作用,形成一批高水平教学科研实验平台。充分发挥转制院所作用,推进服务型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建立与科研机构使命定位相适应的支持方式,健全定向委托科研机构承担重大科技任务的机制。推动建立中央驻滇科研院所与省内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医院、企业联合实施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的长效机制。

(三)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

鼓励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独立法人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其融合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企业孵化,以及公共研发服务等。提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云南创新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服务水平。建立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库、孵化器,引进培育一批国内领先、特色鲜明的新型研发机构。对于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在政府项目申报、职称评审、人才培引、研发后补助、科研仪器设备共享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在科研模式、评价体系、人才引进、职称评定、内控制度等方面开展制度创新,先行先试。

十、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牢固树立创新发展“关键在人”的理念,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改革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把人才链建在科研创新链、产业链上,充分激发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活力,大力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质量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着力打造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一)建设需求引领的高质量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强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深化人才计划管理改革,推动人才培养体系与创新活动全过程和产业发展有机衔接,各类科技人才梯次配备、合理分布。围绕我省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需求,培养造就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科技型企业家、工程实验技术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科技服务人才。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实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出国(境)培训计划,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培养支持力度。加强本地人才流动合作。探索基于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重大科研项目和工程项目的人才团队培养机制。

深化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实施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需求调查,合理编制人才引进指导目录。对有助于解决长期困扰我省关键技术、核心部件难题的“高精尖缺”科技创新人才,开辟专门渠道,实行“一人一策”等灵活的引才政策。

(二)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平台建设

坚持“筑巢”和“引凤”相结合,加快建设以云南实验室为引领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支持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高层次人才与海外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园。推动“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国家科技领军人才云南创新驱动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等平台提质增效。加强高端科技智库建设。

(三)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机制

建设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试验区。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为重点,探索开展技术移民、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和在滇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留滇就业试点。鼓励在读外籍留学生兼职创业,对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就业的优秀高校应届毕业生给予补贴,探索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人才社区,为海外科技人才在滇工作生活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制度环境。

改进科技创新人才发现机制。注重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发现一流人才,建立举才荐才的社会化机制。建设重点产业科技人才动态需求数据库,建立科技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科技创新人才的资源储备、供需情况和流动趋势分析研判。

健全科技人才流动配置机制。进一步落实科研人员兼职兼薪、离岗创业等创新创业政策,鼓励通过设立“科技创业岗”和“企业创新岗”,加快科技人员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双向流动。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拓展校企合作育人途径与方式,积极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

创新科技人才服务机制。提高服务“精度”与“广度”,在创新创业、安家落户、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对科技人才实施精准服务;加快科技人才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实现管理服务事项电子化、网络化、规范化、便捷化;建立高层次科技人才定期回访机制,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包容审慎的高层次科技人才管理机制,保障高层次人才潜心创新创业。

十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创业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难点问题,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健全转化服务体系,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创业,加强应用示范和场景创新,推进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

(一)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条

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在有关法律法规框架下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容错纠错机制,鼓励科技成果研发和管理人员履职尽责、潜心研究。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提高研发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确保科技成果供给从顶层和源头上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提供高质量、可转化的科技成果。用好科技成果供需发布交汇机制,健全科技成果报告与登记制度,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畅通科技成果与市场对接渠道。

(二)推进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

健全覆盖全省的线上线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云南省技术市场。鼓励各州、市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支持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条件能力建设,联合深入挖掘科技需求、开展供需对接、推广应用科技成果。鼓励知识产权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发展,以知识产权运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专业化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支持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云南分中心、云南省科技入滇成果转化孵化基地、云南省技术转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我省市场需求和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协同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三)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创业

围绕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开展创新创业,建设一批“双创”平台,引导各类“双创”平台专业化、差异化、多元化发展,努力形成特色和品牌。壮大创新创业服务专业人才队伍。积极组织参与国家创新创业大赛,推进我省创新创业大赛常态化。建立科技投融资项目库,发挥政府出资创业引导基金和成果转化基金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国企共同创立创投基金,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联合国有平台公司或社会资本组建市场化方式运作的创投基金和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助力创新创业。推动以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指标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评价体系试点。充分发挥国有担保机构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作用,构建适应科技型企业特点的风险控制体系。推动保险机构开展科技保险业务,分担分散创新创业风险。改进现有财政科技资金扶持体系,综合采取贴息贴费、风险补助、损失补偿等方式激励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试点。

(四)加强应用示范和场景创新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选择生物技术药、有色金属、花卉种业等具有重大战略价值和市场前景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推进机制,开展规模化应用示范,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技术和产业的迭代升级。发挥好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等科技成果转化示范的主阵地作用。依托重大场景驱动科技成果转化,面向乡村振兴、平安云南、健康云南、“兴水润滇”、西南生态安全屏障、高原湖泊治理等重大需求,大力拓展应用场景,引导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提供满足需求的重大科技成果,以需求为导向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十二、构建联动创新的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

服务和融入全省生产力布局,强化滇中地区在全省科技创新中的“领头羊”作用,打造科技创新引领区;培育滇西、滇南、滇东北等区域创新增长极,引导创新资源流动和聚集,构建形成联动创新的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

(一)打造滇中科技创新引领区

遵循创新区域高度聚集规律,着力增强滇中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搭建内外联动开放平台,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推进资源型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加快打造“主体深度融合、要素高效配置、技术体系完备、成果转化顺畅”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高地,培育支撑滇中地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形成云南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性力量。

(二)培育区域创新增长极

根据各州、市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定位,突出分类指导,加强厅、州市科技会商,建立省、州、市财政科技联动投入机制,出台省、州市、县联动后补助政策,鼓励州、市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上下联动,打造形成滇西、滇南、滇东北等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增长极。加大对怒江、迪庆、昭通等州、市的科技帮扶力度。

(三)提升基层(县域)创新能力

加强创新型县、市建设,引导县、市围绕主导产业开展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引进转化应用。强化县级科技管理职能,鼓励县域增加科技投入,构建专业化或社会化管理服务机构,建设专业化的基层科技管理队伍和科技特派员队伍,提高县域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组织开展州、市、县、区科技创新监测评价,探索建立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为核心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强化对创新驱动发展绩效导向的资金补助支持,激励和引导县域加快创新驱动发展。

(四)推动以高新区为主的各类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

支持高新区以产业链为引领,聚焦特色主导产业、汇集高端创新资源,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创新型产业集群,高标准建设绿色生态园区。支持曲靖、文山、临沧和大理等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引导科技资源向农业科技园区集聚,推动园区上规模、提档次、创特色、增效益。支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鼓励各类园区设立科技创新管理部门,将高新区为主的各类科技园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

十三、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启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以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目标,以优化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为主线,以激发科研人员和创新主体积极性、创造性为着力点,落实“四抓”要求,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完善科技项目管理和资源配置机制,推进科技评价和科研院所改革,优化科技创新法治环境,提升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一)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

完善科技决策咨询制度。推进科技创新决策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库建设,围绕重大科技问题、年度科技创新重点工作和重大任务等,常态化开展决策咨询。充分发挥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决策咨询作用,充分发挥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云南研究院作用,强化云南科技创新智库建设,汇聚国内外高水平智库资源,构建“小核心、大网络”的科技决策咨询联合体。

优化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编制若干科技创新专项规划(行动方案),形成规划为统领、专项规划(行动方案)等为支撑的科技创新规划体系。强化规划对科技任务布局和资源配置的统筹引导,构建“战略研究—规划部署—年度指南—项目组织”的有效衔接机制。

健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强化科技创新法治保障,持续推进法规政策“废改立释”,修订《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等法规,抓好《云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的贯彻落实。修订《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优化省科技奖励评奖周期、规模、方式,探索建立奖励工作后评估制度。动态管理权责清单,加强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许可、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等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和服务流程。加强普惠性政策制定,持续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研发投入补助等普惠性政策,执行好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收优惠等政策,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建立创新政策调查制度,开展政策预评估和年度评价。

强化科技创新服务。面向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推出“政策工具包”,围绕政策解读、科技需求凝练、科技服务等方面开展全链条服务。完善云南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在技术需求分析、数据采集挖掘、项目查重、条件审核、专家匹配、风险研判和预警等重点环节实现智能化,强化各类科技计划管理数据的汇交与共享,辅助科技管理决策。加强科技与财政、审计、市场监管、税务、人社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强化科技项目安全性,提升行政效率。

(二)改革项目形成和组织管理机制

完善项目形成机制。加强各类科技计划系统谋划和统筹实施,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数据一体化配置。重大科技专项、重大项目由政府自上而下为主布局,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凝练关键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攻关清单,提出项目总体任务布局。面向创新主体具体需求,自下而上常年征集科技需求,进行智能分析与分类,建立科技需求库,对科技需求进行创新链全链条设计和凝练。建立部门会商机制,与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凝练科技需求、共同设计研发任务、共同组织项目实施。完善厅、州市会商机制,结合省重大决策部署和州、市发展需求,由省科技管理部门和州、市联合选择任务、联合投入、联合考核,一体化推动重大科技成果产出和落地转化。

创新项目遴选机制。强化目标导向与需求导向,综合运用公开竞争、定向委托、科技揭榜制、赛马制、非共识项目遴选等多种方式,遴选国内外具有优秀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科研队伍承担项目。

创新项目管理方式。在项目管理中推行云南实验室负责制、业主单位负责制、首席专家(科学家)负责制等。完善项目分类支持机制,综合运用稳定支持、滚动支持、创新券、科技成果转化奖补、研发经费投入补助等支持方式。建立重大科技任务应急反应机制,针对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实施快速立项,开展共同攻关。完善项目绩效管理机制,开展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科研项目绩效目标管理,完善基于绩效的财政资金支持方式,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率。

(三)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

完善科研管理方式。改进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切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赋予创新人才团队更大项目立项建议权、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改革完善财政科研经费管理,建立符合科研规律的财政经费预算支出分类管理制度。推进科技经费“包干制”改革,将部分实行科技揭榜制等目标明确量化的和部分从事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独立法人科研机构纳入经费“包干制”试点范围。建立前沿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容错机制。

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加快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和科技人才兼职兼薪政策。强化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科研人员激励,切实落实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绩效支出激励政策。落实科研人员“双聘制”,探索高端、紧缺科技人才“多点执业”。推行高层次人才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在重大项目申报、科研条件、收入待遇、继续教育等方面给予青年科技人才必要保障。

(四)推进以创新绩效为导向的科技评价改革

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深入推进“三评”改革,持续开展“四唯”清理行动,坚决破除“唯论文”、“SCI至上”不良倾向。

优化科技计划项目评审管理。开展科技计划综合绩效评估,建立科技计划动态调整机制。推动科研活动分类评价,基础研究以同行评议为主,推行代表作制度,探索长周期评价和国际国内同行评价;应用研究以行业用户和社会评价为主,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关注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技术开发和产业化以用户评价、市场检验和第三方评价为主,引入创投专家参与评审,突出企业主体作用,把技术交易合同金额、市场估值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探索建立以知识产权风险评估为导向的科技项目立项分析评议制度。完善科技专家共享共用和异地专家评审机制。

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方式。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制定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标准。强化用人单位评价主体地位,建立社会化、市场化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在各类科研活动中规范人才“帽子”使用,建立急需紧缺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优化临床研究人员评价和职称评审。

强化对科研机构的考核评估。建立长周期综合评价与年度监测抽查相结合的绩效评价长效机制,对不同类型的科研机构开展综合绩效评价,分类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逐步建立与绩效评价结果挂钩的科研事业单位财政拨款、资源配置、绩效工资政策制度。

(五)深化科研院所改革

加快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建立政事权限清单,推行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支持科研院所按照章程规定的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学科布局、科研选题、选人用人、成果处置、编制使用、职称评审、薪酬分配、设备采购等自主权。

十四、实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八大工程

聚焦未来5年云南科技创新重点,把规划任务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立足云南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需求,举全省之力,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汇聚资源、深化改革,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创新为抓手,补短板、强弱项、增优势,到2025年,基本建成创新型云南,为云南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一)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围绕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在优势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数字云南”等领域,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突破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先进基础工艺与设备、关键核心基础材料与零部件和战略创新产品,推动有关产业实现产值倍增,助推优势产业实现万亿级千亿级发展目标。

(二)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工程。围绕现代种业提升、重点农业产业升级、美丽乡村建设和智慧农业等领域,加快推进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转化应用,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三)民生科技创新工程。强化平安云南、健康云南、生态文明、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构建安全高效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现代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引领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到2025年,组织实施20项重大项目,推广运用新技术及研发新产品30项。

(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工程。以推动科学前沿发展,支撑国家和我省战略需求为目标,高水平建设云南实验室,优化重点实验室体系布局,布局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形成各类创新平台有机衔接和相互支撑的科技创新物质技术基础体系。

(五)企业创新能力跃升工程。实施国有企业创新能力跃升行动、高新技术企业“三倍增”行动,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打造创新联合体,形成创新龙头企业引领、高新技术企业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全产业链创新型集群。

(六)科技创新人才培引工程。把人才链建在科研创新链、产业链上,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质量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构筑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到2025年,新增院士3名以上,新引进高层次人才45名以上,高端外国专家100名以上,高层次创新团队A类团队15个以上、B类团队100个以上,新培养科技领军人才15人以上、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技术创新人才900名以上。

(七)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创新合作机制,提升合作层次,持续推动科技入滇“四个落地”取得实效,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促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科技相通”,大力推动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到2025年,力争全省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活力迸发的局面得到巩固深化,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初步建成。

(八)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工程。围绕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进行系统布局、统筹部署,进一步强化政府引导和服务作用,创新举措,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充分激发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和社会力量创新投入的积极性。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1.1%,全社会R&D(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年均增长16.7%,达到525亿元。

十五、规划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实施

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发挥省科技领导小组的领导、统筹、协调作用,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强化各地各部门落实规划的分工责任,健全部省会商、厅、州市会商和部门会商机制,实现政策、资源配置和科研力量协同。充分调动和激发科技界、产业界、企业界等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充分凝聚共识,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共同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二)强化投入保障

建立各级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建立规划实施与财政预算的衔接协调机制,积极探索多元化资金投入方式,结合规划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部署,优化投入结构。加强财政资金和金融手段的协同配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创新领域,完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

(三)营造创新氛围

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营造全社会崇尚创新、尊重人才、敢于探索、宽容失败的氛围。加强学风作风建设,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压实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学风作风和诚信建设主体责任。完善科技监督体系,建立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全链条监督管理制度,健全科技管理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加强科技伦理制度化建设,强化科技计划伦理管理。持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力度,激发创新活力。健全科普联动机制,激发科普资源潜力,形成科普联动大格局,不断提高公民科学素养。

(四)加强评估监督

建立规划对标审查机制,将重大科技任务、计划、项目和措施的部署实施与规划对标审查。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和评估,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科学技术新进展和社会需求的新变化对规划目标、重点任务等进行动态调整。加强规划执行与政府年度考核的有机衔接,提升科技创新在考核中的权重。

附件:主要指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责任分工

 

 

 

 





 
地区: 云南
标签: 规划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法规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