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人民政府,黄山风景区管委会,黄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发展油茶产业是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有效举措,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林农收入的重要途径,对推动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皖政办〔2009〕125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快我市油茶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现代林业理论为指导,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统一规划,科学引导,规模发展,综合开发。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培育扶持龙头企业,鼓励推广“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快发展农村油茶专业合作社,全面优化油茶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促进油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b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稳步实施;坚持新造和低改相结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坚持机制创新、延长产业链、推进林油一体化。
(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市建设油茶林基地26万亩,其中新建18万亩,培育和改造低产油茶林8万亩,建成省级优质油茶苗木繁育基地4—6个,省级油茶龙头企业5—7家,创建油茶知名品牌3—5个,茶油总产量达到1万吨以上,产品精加工率达到80%左右,年综合产值超过10亿元,油茶产业成为我市重要特色产业。
二、创新发展模式
(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明晰产权,引导油茶林和油茶林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实行油茶造林“六鼓励”:鼓励各种市场主体通过承包、租赁、转让、股份合作经营等形式参与油茶林基地建设;鼓励规模经营油茶林基地;鼓励低产低效林改造成丰产油茶林;鼓励主伐迹地更新造油茶林;鼓励利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补植补造等项目建油茶林;鼓励利用零星土地造油茶林。
(五)培植油茶龙头企业。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油茶龙头企业,促进油茶产业链的延伸。鼓励企业按“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油茶林基地,使企业与农户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培育知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六)发展油茶专业合作组织。引导林农按照依法、自愿的原则建立多种形式的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努力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规避市场风险能力,促进油茶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七)扶植油茶种植大户。支持有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生产经营者兴办油茶林基地,充分发挥种植大户在发展油茶产业上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
三、加大扶持力度
(八)建立项目扶持机制。2010年—2015年,要统筹涉农的退耕还林及后续工程、林业生态工程、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扶贫、农业产业化、以工代赈、移民专项、土地整理、水土保持、科技研发等投资项目,按照“统筹规划、相对集中、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油茶林基地和加工项目建设。
(九)设立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10年—2015年,市、区县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油茶产业发展,重点支持油茶丰产林基地造林、低产林改造、油茶良种繁殖及新品种新技术示范与推广以及油茶综合加工利用等。对连片的新造林、低产林改造和优良无性系苗木给予重点扶持。对发展油茶产业贷款给予贴息补助。
(十)坚持多渠道投入。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支持。金融机构要建立面向林农等生产经营者的小额贷款扶持机制,简化贷款手续,扩大信贷规模,开展包括林权抵押贷款在内的符合油茶产业特点的多种信贷业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商和本地社会资金投资油茶产业。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油茶产业的发展。
(十一)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中央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对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茶籽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初级产品免征增值税。对企业从事油茶新品种选育、油茶林的培育种植、油茶籽的采集和初加工、农技推广服务等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企业发生符合税法规定为开发油茶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加计扣除。
(十二)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市、区县林业局、林科所及相关部门要组织技术人员大力开展油茶科技攻关。依靠科技创新,切实解决油茶产业发展中技术重点和难点。力争在油茶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和培育技术、加工工艺、新产品开发、技术质量标准研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为开发油茶资源、做大做强油茶产业,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十三)加大油茶良种选育和推广力度。要积极做好油茶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为油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产量高、含油率高、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大力推广由本市选育的黄山1—5号、皖徽1—3号油茶优良无性系品种,提高油茶造林良种率;推广、应用油茶无性系繁殖、容器育苗等技术,培育良种壮苗,以满足生产发展需要。
(十四)积极推广、应用油茶丰产栽培新技术。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实行规模经营、集约化管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培训和技术服务,提高林农实用技术水平,采取品种优化配置、林间套种、林地覆盖、平衡施肥,整形修剪、病虫防治等配套栽培管理技术,切实提高油茶基地建设质量。
(十五)坚持分类经营,改造原有低产林。对现有油茶成林,要根据立地条件、林分状况,因地制宜、分类经营。对品种较好林相较整齐的成林,采用加强垦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使其尽快得到恢复,达到高产高效;对品种低劣,林相不整齐,品种混杂的成林,采用去劣留优,垦复施肥、高枝换优、补植补造等措施,逐步改造低产林。
四、强化保障措施
(十六)成立组织机构。市政府成立以分管市长为组长的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市发改委、财政局、人行、农委、科技局等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密切配合,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共同抓好油茶产业发展工作。由市林业局牵头,组织编制《黄山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市发改委负责油茶建设项目的上报审批工作。各区、县要将油茶产业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科学布局油茶生产基地,分解落实年度计划和政策措施,有序促进油茶产业发展。
(十七)加强油茶种苗市场监管。油茶种苗生产经营实行“四定三清楚”(定点采穗、定点育苗、定单生产、定向供应,品系清楚、种源清楚、销售去向清楚),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四证一签”(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检疫证、苗木合格证,调拨证、标签)制度,严格实行市场准入制,坚决打击非法经营、制售假劣种子、嫁接穗条、苗木的行为,切实保证油茶种苗的质量。授牌的油茶种苗生产单位对油茶良种穗条或油茶良种苗木质量终身负责。
(十八)加大对油茶产业发展的宣传力度。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发展油茶产业的重大意义和扶持政策、技术、典型经验,为油茶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氛围。
(十九)依法保护油茶林资源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设立基本油茶林保护区,对油茶林实行重点保护。严厉打击和坚决制止破坏油茶林资源,哄抢偷摘油茶果行为,稳定油茶产区秩序,切实保护油茶经营者合法权益。
(二十)建立油茶产业发展奖惩制度。实行油茶产业发展目标责任制,严格组织考评。2010年—2015年,市里每年安排100万元油茶产业发展奖励资金,对先进区、县给予奖励,对发展油茶产业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实行以奖代补(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二○一○年五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