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滩羊免费吃
世界食品网

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17年种植业工作要点的通知(鄂农办发〔2017〕5号)

   2017-03-10 802
核心提示:各市、州、县(区)农业局(委)、厅机关有关处室、厅直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全省农村
各市、州、县(区)农业局(委)、厅机关有关处室、厅直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有关工作安排部署,我厅研究制定了《2017年种植业工作要点》。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全力推进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湖北省农业厅办公室
 
  2017年3月7日
 
  2017年种植业工作要点
 
  2016年,全省种植业抵御了历史罕见洪涝灾害,保持了粮、棉、油、果、菜、茶、麻、桑、药等生产基本稳定。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等工作有新进展。种植业绿色发展砥砺前行,化肥、农药使用量在全国率先实现零增长。种植业产品质量建设稳步推进,品牌推广力度不断加强,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种植业各项工作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努力提高种植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意义重大、任务艰巨。2017年种植业主要工作思路是:围绕中央、省委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结合我省农业发展实际,今年总的工作思路主要是“一稳四进”。“稳”,就是稳定粮油生产,突出提升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食总产在510亿斤左右,稳定双低油菜籽总产在230万吨左右。“四进”:一是种植业结构调整有新进展,种植业产品品种、品质结构更加优化,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二是绿色发展有新进展,化肥农药使用量进一步减少,耕地质量稳步提升,加快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三是创新驱动有新进展,技术集成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培育加快发展,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种植业发展增添新动力。四是质量兴农有新进展,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优质粮油、名特优果菜茶等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增加,满足消费者多层次、高质量、个性化需求。
 
  一是稳定粮食综合产能,重点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计划。按照“布局合理、标识清晰、生产稳定、能划尽划”的原则,结合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以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为依托,选择农田基础设施较好、相对集中连片的区域,会同有关部门划定水稻、小麦、玉米生产功能区,力争上图上网、到村到田。在此基础上,按照“品种优良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机械化、产品系列化”的思路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计划。在区域布局上,重点建设江汉平原单双季稻板块、鄂中丘陵与鄂北岗地优质中稻板块、鄂东与鄂东南优质双季稻板块。在品种结构上,筛选示范推广一批米质国标二级以上优质水稻品种,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发展“籼改粳”与再生稻,力争再生稻面积达到200万亩。在品牌培育上,着力打造“虾稻”、“再生稻”、“富硒稻米”等区域公共品牌和“香稻”、“胭脂米”等一批特色产品品牌。在推进机制上,充分发挥全省优质稻产业联盟的作用,构建平台凝聚共识抱团发展,做大做强湖北稻米产业,让更多人吃湖北粮。
 
  二是稳定油菜生产,重点建设双低油菜保护区。落实全国大宗油料作物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按照“品种双低化、全程机械化、功能多元化、服务社会化、加工标准化、品牌优质化”的思路,在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的重点区域,建设双低油菜保护区。大力推进油菜统一供种,落实“油料大县奖励资金的30%以上用于统一采购双低油菜良种和技术示范”的刚性要求,严禁双高、单高油菜种子销售和种植,严防非双低品种进入生产领域,严禁从根肿病疫区引种调种。提升油菜机械化水平,继续深入推进长江中下游油菜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行动,加快推广油菜机播机收,示范推广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技术“345”模式。培植湖北高油酸菜籽油品牌。支持镇村菜籽油加工企业设备改造和工艺改良,推进浓香菜籽油产地初加工和标准化生产,变“卖菜籽”为“卖菜油”,实现就近生产、就地消费。开发油菜多功能,打造油菜赏花观光带,创建油菜绿肥示范片,培植油菜“一菜两用”种植户,发展油菜青贮喂牛羊,多途径共推油菜产业稳定发展。
 
  三是推进结构调整,重点开展农牧渔结合粮经饲统筹。推进内部产业融合发展,与外部产业联动发展,提升种植比较效益,带动农民增加收入。大力推进粮经饲统筹,力争全省青贮玉米、小麦、油菜面积发展到100万亩,带动农民增收超过5亿元。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广稻-虾、稻-鳅、稻-鳖等稻田综合种养高效模式,力争全省稻田综合种养面积突破430万亩,带动农民增收过百亿元。大力推进马铃薯主食化,加快专用品种筛选、加工工艺改进、主食产品研发,促进成果转化运用,不断丰富产品类型、提升产品品质。拓宽供应渠道,引导主食加工企业在市场化销售的同时,开展主食产品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食堂活动,探索主食产品定点供应新渠道。加强科普宣传,引导健康营养消费,培育马铃薯主食消费群体。
 
  四是稳定发展蔬菜生产,重点保障供给优化结构。保持全省蔬菜(含西甜瓜、魔芋)播种面积稳定在2000万亩左右,总产量4000万吨左右。按照“稳定大路菜、强化优势菜、拓展特色菜”的思路做好“三个优化”。优化产业布局。在武汉城市圈和大中城市周边稳步发展设施蔬菜,推进高山蔬菜与水生蔬菜提质增效,加大食用菌出口创汇与魔芋加工转化力度。优化产品结构。重点向市场紧缺产品调、向优质特色产品调,积极培育壮大“三品一标”蔬菜产品,引导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优化产业链条。将蔬菜生产与观光、休闲、旅游、采摘结合起来,深度开发城郊蔬菜基地“旅游+”、“生态+”模式,促进产业增效菜农增收。
 
  五是打造果茶精品特色,重点调优结构培育品牌。全力推进结构调整优化,提高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水果着力抓好品种结构、品质结构和熟期结构调整,三峡库区甜橙突出“晚”字,温州蜜柑突出“扁”字,汉江流域砂梨突出“精”字,汉十高速沿线蜜桃突出“早”字,江汉平原葡萄突出“优”字,加快构建以柑橘、梨、桃为重点,葡萄、草莓、猕猴桃、枇杷、蓝莓、杨梅等特色水果协调发展格局。茶叶着力推广无性系良种,提高夏秋茶资源利用率,提升红茶、青砖茶、乌龙茶比重。全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业部标准园创建、老果园改造等项目实施质量。按照“淘汰一批,改造提升一批,高标准建设一批”的发展思路,以果茶桑药优势区域为重点,改善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集成应用一批绿色生产模式,创建精品果园和高效茶园8万亩;加快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和安全蚕茧基地,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大品牌“走出去”步伐。分层分类、持续推进公共品牌建设,省级重点推进湖北青砖茶公共品牌建设,市、县重点支持“宜红茶”、“武当道茶”、“恩施玉露”“英山云雾茶”等地方茶叶公共品牌打造。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开展与“丝绸之路”和“万里茶道”相关大型茶业活动,助推湖北茶叶、水果等产品“走出去”,扩大影响,拓展市场。
 
  六是加快发展现代种业,重点做好育繁推一体化。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种业创新体制。推进种业权益分配改革试点,实施种业创新项目,统筹兼顾、分类扶持,支持种子企业按生产需求开展育种攻关,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加快建立以种性安全为重点的品种试验审定体系,试行开展水稻、玉米品种绿色通道试验及主要农作物联合体试验,启动高档优质稻品种、早熟玉米品种试验鉴定,试行开展品种引种备案,加快审定筛选适应机械化、轻简化发展,满足区域性生产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的品种。启动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行动,进一步强化主渠道作用,构建种子管理系统良种大推广的新体系,在全省粮棉油主产县市建设80个省级核心新品种展示示范点(片),展示示范新品种2000个(次),核心示范面积5000亩以上,辐射带动新品种推广500万亩,促进农业增效,服务结构调整,助推产业发展。
 
  七是推进绿色生产,重点做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深入实施“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扎实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创新技术模式,改进施肥方式,分区域、分作物集成推广一批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示范,带动化肥减量增效。深入实施“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加力推进以生态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建设一批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加力推进统防统治,在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主产区和病虫害重发区,扩大统防统治覆盖范围。加力推进药械更新,推广高效低风险农药和高效大中型施药机械,以及低容量喷雾、静电喷雾等先进施药技术。加强高毒限用农药定点经营管理,全面推广农药经营处方制。
 
  八是强化创新驱动,重点做好关键技术集成推广。总结创建经验,完善技术模式,创新服务方式,启动“2017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年”活动。重点选择一批产量贡献大、特色鲜明、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县(市、区)整建制推进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完善技术模式,分区域、分作物集成组装一批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成熟技术模式,边试验、边总结、边推广。同时,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发展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新型服务主体,发展多元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病虫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代耕代种代储等全程社会化服务,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服务中,催生跨区域、线上线下等多种服务。
 
  九是扎实推进特色产业精准脱贫。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实施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的指导意见,谋划具体支持政策。充分发挥种植业行业优势,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强化致富带头人创业和贫困户高效种养实用技术培训,加强特色农产品市场开拓,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产业带动模式,推动扶贫政策落实到户到人、扶贫资金量化到户到人,确保农村贫困人口通过产业发展精准受益。
 
  十是加强种植业生产调研。围绕种植业生产结构调整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开展调研,探索新常态下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新路径。围绕种植业区域性公共品牌建设,探索共建运营模式,增强公共品牌凝聚力,提升“荆楚粮油”、“湖北果茶”品牌形象。


 
地区: 湖北
标签: 农业 工作要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法规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