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滩羊免费吃
世界食品网

关于印发《2020年自治区种植业工作要点》的通知

   2020-03-30 814
核心提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地、州、市农业农村局: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地、州、市农业农村局: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对经济工作和农村工作的安排部署,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种植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我厅制定了《2020年自治区种植业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切实抓好落实,为确保小康之年农业丰收和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奠定坚实基础。
 
    附件:2020年自治区种植业工作要点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2020年3月9日
 
    附件
 
    2020年自治区种植业工作要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是“十三五”规划全面完成之年,巩固种植业发展好形势,稳住农业基本盘、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至关重要。聚焦保供给、保增收、保小康重点任务,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2020年我区种植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对经济工作和农村工作的安排部署,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焦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重点围绕保供给、保增收、保小康,在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抓好种植业稳定发展各项工作,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种植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确保小康之年农业丰收和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奠定坚实基础。
 
    一、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
 
    (一)全力稳定粮食生产。始终将确保粮食安全作为种植业生产头等大事来抓,坚持“疆内平衡,略有结余”的粮食安全战略,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突出抓好1000万亩冬小麦指导性种植计划和350万亩左右春小麦意向种植面积落实。调整优化自治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适当提高冬小麦和青贮玉米补贴标准,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引导扩大优质专用粮食种植规模。结合“两区”划定,保质保量完成2020年高标准农田和高标准制种田建设任务,提高良种繁育能力,结合地区实际,示范推广一批符合南北疆种植模式和深受市场欢迎的优质粮食新品种,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持续巩固棉花生产。2020年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2600万亩左右(不含兵团),推动棉花生产向28个种植规模20万亩以上的优质棉生产县集中。按照相同生态区域“一主两辅”的用种模式,引导各地积极选用和扩繁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质棉花品种,提高原棉品质和一致性。推进新疆优质棉生产基地建设,加强棉花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标准棉田建设,精准细化棉花品种熟性和生产布局,加大先进成熟技术推广应用。构建目标价格长效机制,保持现有政策基本稳定,引导棉花质量提升,支持规模化种植、提升优良品种覆盖率、强化棉花田间管理、促进地膜回收等,鼓励和引导植棉农户提高棉花品质一致性、减少异性纤维,从源头上提高棉花整体质量。
 
    (三)保障“菜篮子”产品稳定供应。稳定蔬菜面积,统筹安排蔬菜产品结构和生产布局,合理安排茬口,提高蔬菜生产能力,保障蔬菜产品均衡供给,特别是确保疫情防控期间蔬菜等“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抓好冬春设施蔬菜生产,南疆以庭院拱棚、大田拱棚蔬菜生产为重点,兼顾温室大棚稳定生产;北疆东疆以抓好日光温室蔬菜稳定生产为重点。集成推广壮苗培育、节水灌溉、精准施肥等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模式,科学指导农民因时因地加强田间管理,提高蔬菜生产水平。加强对主要蔬菜品种价格和产销形势的监测分析,促进产销衔接,引导科学种植、畅通销售渠道。
 
    (四)推进科学防灾减灾。研判全年农业气象年景和灾害发生趋势,科学制定防灾减灾预案。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推进种植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加强灾害监测,密切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沟通会商,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及时调度汇总灾害发生情况,上报灾情信息。根据灾害发生情况和作物生育进程,制定抗灾救灾技术指导意见,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重灾区,开展指导服务,推进科学抗灾。根据灾害损失情况,适时申请救灾资金,帮助农民尽快恢复生产,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五)抓好重大病虫疫情防控。加快推进植物保护工程项目建设,完善重大病虫疫情田间监测网点,在重大病虫发生源头区和常年重发区,粮食作物主产区和特色作物优势区建设病虫疫情田间监测点,提升监测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组织实施防病治虫夺丰收行动,突出抓好草地贪夜蛾、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蝗虫、玉米螟、棉铃虫、农区鼠害等暴发性、迁飞性、流行性病虫鼠害的监测与防控,科学制定防控方案,全面落实“政府主导、属地管理、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确保重大病虫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切实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强化疫情防控与检疫监管,重点加强马铃薯甲虫、甜菜孢囊线虫、苹果蠹蛾、扶桑绵粉蚧、番茄潜麦蛾、苹果枝枯病等重大植物疫情监测与封锁防控;开展国外引进种苗疫情监测和周边国家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扩散风险分析,确保疆内疫情不外溢、疆外疫情不漏网。
 
    (六)压实地方稳产保供责任。紧紧围绕“两不愁”脱贫攻坚目标,深入实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强化粮食安全专员(州、市)长责任制考核,进一步优化考核指标,严格考核评分标准,提高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在考核中的分值比重,压实各地维护粮食安全主体责任,确保各地(州、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保持基本稳定。研究建立粮食生产监测预警机制和产需平衡机制,强化与粮食、发改等多部门联席会商,科学确定各地粮食自给目标和底线要求,合理制定下达冬小麦指导性种植计划,力争实现粮食生产“紧平衡”。强化“菜篮子”产品生产能力、市场流通能力、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调控保障能力,推动“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落到实处,提升我区大中城市蔬菜自给能力,确保急用之时产的出、运的出、供的上。
 
    二、持续推进结构调整优化
 
    (七)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继续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围绕主导特色作物品种,因地制宜发展西甜瓜、加工番茄、加工辣椒、籽用瓜、红花、中药材、芳香作物、杂粮杂豆等特色产业。优化布局结构,根据资源禀赋、生态条件和产业基础,巩固提升具有明显区域优势的优质高效特色作物生产规模。提高哈密瓜有机化生产能力及加工辣椒标准化生产能力,筛选优质品种,探索延长加工番茄产业链,深度开发红色产业发展潜力。引导中药材生产向道地优势产区集中,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八)稳步推进耕地休耕制度试点。在南疆果粮间作区深度贫困县持续落实耕地休耕试点面积16万亩,实施保护性耕作,改良土壤盐碱,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减少地下水开采,缓解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超采问题。探索和推广耕地休耕技术模式,引导带动南疆逐步退出果粮间作种植模式,提高南疆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推动实现林果业提质增效。
 
    三、稳步提升种植业质量效益
 
    (九)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稳粮、优棉、兴特色”的发展思路,巩固提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调整优化粮棉生产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北疆逐步调减高海拔冷凉区春小麦和南疆果粮间作区低产低效小麦种植,支持发展强筋、有机、富硒小麦和青贮玉米,优质强筋小麦供给比例提高到25%以上,有机小麦面积达到8万亩以上,富硒小麦6万亩以上,青贮玉米300万亩以上。严控棉花品种数量,推进相同生态区域“一主两辅”用种模式推广,构建棉花品种大数据库,建设棉花品种采样示范基地6.4万亩;推动棉花生产节水节肥,建设智能精准化水肥管理体系,建立8000亩智精准化能水肥示范基地;创建棉花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在南疆建立10万亩棉花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基地。加大优势特色农产品扶持力度,重点发展加工辣椒、加工番茄和哈密瓜,建立有机哈密瓜高标准生产示范基地,开展加工辣椒标准化生产试点和加工番茄产业链延伸试点,促进“两红一甜”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推动我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
 
    (十)积极开展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积极推进粮棉及蔬菜生产良种化、标准化、绿色化、机械化和服务全程社会化“五化”同步,发挥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各地提高粮棉、蔬菜作物生产水平。组织开展“棉花绿色高质量发展行动年”活动,集成推广绿色高效植棉技术,开展机采棉化学封顶、精准化控和水肥一体化管理集成技术推广试点,整县制试点推广机采棉种植技术、高效节水滴灌、棉花机械化采收等机采棉集成技术,推动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管理经营模式发展。继续推广蔬菜绿色增效技术,示范运用现代化节水、节肥、节药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推动蔬菜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
 
    (十一)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粮棉订单生产,促进产加销衔接,结合我区农业发展实际,引导粮棉加工企业向上游农业合作社、下游终端市场双向整合,支持发展社企联盟利益共同体,加快推进粮棉全产业链式发展。深化与中棉所、华中农业大学在棉花产业发展领域合作,以棉花绿色高质高效相关项目和棉花产业联盟订单生产为抓手,充分发挥中棉所、华中农业大学科技人才优势,着重解决新疆棉花生产中的瓶颈问题,加快棉花生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新疆棉花产业融合发展。
 
    (十二)扎实推进产业扶贫。聚焦南疆深度贫困地区,立足资源优势,加大产业扶贫支持力度,加快推进长效扶贫产业发展。切实稳定贫困地区粮食生产面积,推进巩固南疆贫困地区棉花生产优势,编制《南疆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加大对南疆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贫困地区庭院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实施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技术模式集成示范项目,促进节本增效、增产增效。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组织专业技术力量深入贫困地区开展技术指导,提高种植水平,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农业产业扶贫。
 
    四、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方式
 
    (十三)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深入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行动,确保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保持化肥使用量负增长。夯实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全疆统一布设调查采样点7040个,及时全面掌握耕地土壤养分现状。按照“统筹规划、区域设点、综合试验”的要求,安排田间试验150个,调整优化肥料配方,分作物提出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在尉犁县等5个县开展智能化配肥服务试点,配备智能化配肥机,为农户开展智能化配肥服务,提供配方肥2000吨以上,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物化,实现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的测土配方施肥“五位一体”。选择11个县市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试点,集成推广绿肥种植、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土壤改良等化肥减量增效主推技术,建设万亩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片,探索形成化肥减量增效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和工作机制,实现更大范围推广应用。
 
    (十四)深入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创建莎车县巴旦木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县为突破口,以南疆阿克苏、喀什、和田等地区为重点,推广新型农家肥积造技术,充分利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野生绿肥、农村生活垃圾等有机物料资源,深入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通过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全民积造施用有机肥,强化人们对绿色环保理念的认识,使科学施肥、环保施肥深入人心,使积造施用有机肥成为农民一种自觉、变成一种习惯,大幅增加我区有机肥积造施用量,提高有机肥积造水平,提高土壤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减少化肥用量,减轻过量使用化肥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
 
    (十五)持续推进农药减量增效。深入开展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确保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保持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加大示范引领,通过建立绿色防控和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区,加快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的集成创新和示范带动,重点推广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理化诱控、植物免疫诱抗、科学用药等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和新型植保机械,实现农药减量增效。实施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行动,按照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县”和“统防统治百县”创建工作方案,积极开展全国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示范县创建,切实提高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覆盖率。强化科学用药指导,大力推广高效低风险农药,强化抗药性监测与治理,提倡交替用药和轮换用药,优化施药方式方法,提高农药利用率。继续开展百县万名新型农民科学安全用药培训、植保机械使用维修培训活动,切实提高农民科学安全用药水平。
 
    (十六)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针对我区实际,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特别是做好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工作,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和高效利用。在全区建立10个高标准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辐射带动旱作节水技术大面积应用。在上年度落实并完成的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地块基础上,通过膜下滴灌、提升水肥一体化信息化改造,提升水肥利用率,项目区农作物水分生产力提高10%以上。同时加强新型肥料、水溶肥料、液体肥料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开展旱作节水农业宣传培训工作,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展示我区节水农业成果,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和支持旱作节水农业的良好氛围。
 
    (十七)探索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全面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情况监测调查,按季度上报回收情况。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明确回收主体,进一步督促落实生产企业、经营单位和使用者的回收义务,鼓励使用者自发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引导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服务。探索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机制,在12个县(市)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试点,支持村组、农药经营点和专业化防治组织建设回收点和储存场所,按照“市场主体回收、专业机构处置、公共财政扶持”的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渠道和模式。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宣传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的重要意义,积极营造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良好氛围。
 
    (十八)探索开展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指导意见》,探索开展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将各类肥料包装废弃物都纳入回收处理范围,实行肥料包装物分类处理,对于具有再利用价值的肥料包装废弃物,发挥市场作用,建立使用者收集、市场主体回收、企业循环利用的回收机制。鼓励肥料生产企业使用易资源化利用、易处置的包装物,通过发展肥料统配统施社会化服务、肥料产品个性化制定服务等方式,实现肥料包装废弃物源头减量,尽快建立完善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和长效运行机制。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宣传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的重要意义和回收处理要求,提高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回收利用肥料包装废弃物的意识,积极营造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良好氛围。
 
    五、强化行业管理和体系建设
 
    (十九)全面加强农药监督管理。加强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优化管理服务,提高农药管理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完善农药相关管理制度,开展农药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开展农药经营标准化服务门店创建试点活动,示范带动生产经营者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市场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农药质量监督抽查,不定期开展农药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监督检查,严厉查处违规行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农药产供用信息监测,积极推进农药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督导,督促指导农药生产、经营、使用者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支撑能力建设,强化人才培训,提升农药综合治理水平。
 
    (二十)加强肥料监督管理。依据《全区危爆物品安全管控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硝基类肥料安全管控的通知》,对农资市场及生产企业进行随机抽查督导,做好硝基肥管控工作。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组织开展肥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在《新疆日报》《新疆农业信息网》等报刊网站上向社会公布结果,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在春、秋两季用肥高峰时节,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农资市场检查、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农业安全生产督导检查、肥料执法宣传普及等活动。
 
    (二十一)优化行政许可审批。按照国务院“放管服”要求,优化营商环境,简政放权,加强市场主体保护,强化政务公开透明,突出严格责任追究。进一步优化技术审查、专家评审和行政审批,规范提高行政审批质量。开展“三减一优”(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优化审批服务)农药行政审批服务便民活动,提高审批效率。积极推行网上办理,推进网上申请、网上审批和电子证书签发,加快农药无纸化行政审批进程。
 
    (二十二)加强惠农补贴政策落实管理。重点围绕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棉花目标价格保护补贴,强化补贴政策指导和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定期核查工作制度和棉花面积核实、报送工作制度,规范补贴工作程序。完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管理办法。建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信息调度系统。落实“一卡通”补贴专项整治工作要求,持续开展补贴问题线索自纠自查,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着力解决贪污侵占、挪用套取、虚报冒领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问题。加强补贴政策宣传引导,制定《致广大农民群众的一封信》和《惠农补贴政策明白册》,通过多种形式对惠农政策进行全面解读,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补贴政策熟知程度,保障农民根本利益。


 
地区: 新疆
标签: 农业 工作要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法规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