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滩羊免费吃
世界食品网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报送浙江省2020年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实施方案的函

   2020-05-29 653
核心提示:农业农村部科教司:  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的通知》要求,我厅制订了《浙江省2020年农业重大
农业农村部科教司:
 
  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的通知》要求,我厅制订了《浙江省2020年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实施方案》,现随函报上,请审核。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2020年5月28日
 
  浙江省2020年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实施方案
 
  为探索建立农科教协同开展技术推广服务的有效路径,增强科技在支撑农业结构调整和促进绿色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的通知》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以产业技术团队为依托,以粮油、蔬菜、果品、茶叶、蚕桑、食用菌、中药材、花卉、畜牧和水产等产业发展需求和农民需要为导向,针对技术项目所在产业,在摸清县(市、区)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聚焦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和瓶颈问题,确定产业实施项目,建立由农技推广机构领衔的协同攻关推广组,细化各成员责任、任务,落实各环节专家,形成从育种到栽培、植保、设施机械、加工、销售等全链条式技术协同指导推广机制,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
 
  二、主要任务
 
  2020年,我省主要围绕果品、茶叶、蚕桑、中药材和水产5个产业组织实施协同推广计划(详见附件)。
 
  (一)果品产业。主要针对梨、桃和温州蜜柑新品种筛选及配套优质栽培、葡萄设施栽培轻简化进行项目设计。一是梨新品种筛选及配套优质栽培技术集成示范项目。主要围绕梨新品种筛选、促成栽培、宽行密植圆柱形整形修剪和平棚架式栽培模式等梨园高效省力管理环节进行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二是桃优新品种筛选及省力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项目。主要围绕桃优新品种筛选、老果园重茬土壤改良、两主枝“Y字形”整形修剪、连作障碍防治技术、生草栽培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三是温州蜜柑品种筛选与栽培技术提升的研究项目。主要围绕温州蜜柑新品种(品系)筛选、温州蜜柑设施及覆盖条件下品质和熟期的综合调控、黑点病综合绿色防控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四是葡萄设施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项目。主要围绕葡萄新品种筛选、设施葡萄稀植大树冠的树形培养、老园改造稀植稳产技术、果实熟期调控技术、病虫绿色防治、花果量化省工管理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
 
  (二)茶叶产业。针对茶园病虫害绿色精准防控、红茶提质增效、白化茶提质增效、基于大数据的智慧茶园进行项目设计。一是茶园病虫害绿色精准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主要围绕浙江茶园存在的主要三虫一病(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橙瘿螨、茶炭疽病),开展高效减药、免施化学农药及无人机飞防为导向的精准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二是红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主要围绕红茶适制品种筛选、不同香型工艺创新、小型连续化生产线研制、机采鲜叶分级、多产品开发与综合利用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三是白化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主要围绕白化茶绿色高效生产、工艺优化、品质提升、资源增值利用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四是基于大数据的智慧茶园监测预报体系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主要围绕无人机茶园测绘、多光谱遥感、多因素动态监控、数字化信息交互、大数据平台构建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
 
  (三)蚕桑产业。针对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天然彩色茧全产业链进行项目设计。一是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配套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项目。主要围绕全龄人工饲料繁育蚕种、蚕种活化与周年供应、蚕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和集成推广应用。二是天然彩色茧全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主要围绕天然彩色茧家蚕品种选育与筛选、良种繁育、配套饲养管理、茧丝加工技术及特色产品开发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应用。
 
  (四)中药材产业。主要针对白术、温郁金、衢枳壳等新老“浙八味”道地性及品质控制关键技术进行项目设计。一是白术道地性及品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主要围绕白术种苗提纯复壮、连作障碍、绿色防控、道地性指标研制、产地加工、全程质量追溯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二是温郁金道地性及品质提升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主要围绕温郁金种苗提纯复壮、连作障碍、道地性指标研制、产地加工、全程质量追溯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三是衢枳壳道地性及品质控制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项目。主要围绕衢枳壳种苗繁育、生态栽培、绿色防控、适时采收、产地精深加工、全程质量追溯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
 
  (五)水产产业。针对大口黑鲈产业关键技术、罗氏沼虾SPF苗种规模化繁育及绿色养殖、海水蟹类养殖关键技术、大黄鱼养殖产业关键技术、重要滩涂贝类优良性状筛选及绿色高效养殖进行项目设计。一是大口黑鲈产业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主要围绕大口黑鲈苗种早繁与工厂化培苗、池塘内循环流水“跑道”养殖、生态精养和智能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配套保温大棚的池塘工程化内循环流水错季养殖、大口黑鲈虹彩病毒病疫苗研制与示范应用、质量安全风险管控与品质提升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二是罗氏沼虾SPF苗种规模化繁育及绿色养殖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主要围绕罗氏沼虾SPF苗种规模化繁育、病害防控体系、生态化养殖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三是海水蟹类养殖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主要围绕拟穴青蟹优质苗种高产稳产规模化繁育技术、海水蟹高效绿色养殖模式、海水蟹配合饲料替代冰鲜小鱼虾养殖模式、海水蟹池塘水质调控与病害综合防控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四是大黄鱼养殖产业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项目。主要围绕大黄鱼优良品系(耐低温或速生型)的选育与苗种扩繁、大黄鱼高能膨化饲料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大黄鱼细菌性疾病抗生素减量绿色防控、大黄鱼品质提升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五是重要滩涂贝类优良性状筛选及绿色高效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主要围绕文蛤、泥蚶新品种(系)扩繁与绿色中间培育技术、滩涂贝类池塘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滩涂贝类养殖机械化设施及装备研发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
 
  三、财政支持方式
 
  中央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农业科研院校、农技推广机构以及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围绕果品、茶叶、蚕桑、中药材和水产5个产业,开展全链条式的技术研究、集成创新,以及对产业团队成员开展培训,提升技术水平,项目实施期限为2年。
 
  四、组织方式
 
  项目由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牵头,组织果品、茶叶、蚕桑、中药材和水产等产业团队专家,对市、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开展科技需求调查,明确各个产业开展协同攻关的产品类型或重点领域,围绕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链条式项目设计,每个项目由若干子项目组成,每个子项目又针对产业链的某一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议,确定项目牵头单位和子项目承担单位,牵头单位对项目实施负总责。项目计划采用合同管理的方式,由项目牵头单位与省农业农村厅签订合同,子项目承担单位与项目牵头单位签订合同,合同明确项目技术指标、任务分工和时间进度,建立项目考核指标体系。项目承担单位任务完成后,认真做好总结,组织开展绩效评价。
 
  附件:1.2020年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汇总表(果品)
 
  2.2020年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汇总表(茶叶)
 
  3.2020年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汇总表(蚕桑)
 
  4.2020年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汇总表(中药材)
 
  5.2020年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汇总表(水产)
 
  附件1
 
  2020年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汇总表(果品)

序号

项目名称

主持单位

子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

主要任务(主要研究内容)

预期达到技术经济指标

资金万元

1

梨新品种筛选及配套优质栽培技术集成示范

省农技推广中心

梨新品种筛选

省农科院园艺所

筛选适宜我省梨产区生态特点的优质早熟梨新品种或品系。

1.筛选出适合南方梨产区的梨新品种或品系3-4个。2.新建梨品种比较试验园1个。

50

梨新品种及配套优质栽培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

省农技推广中心

针对项目总研究示范推广内容开展技术交流与培训并进行示范推广,加速新品种、新技术应用。

1.组织开展技术交流、培训2-3次。2.全省推广新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1000亩以上。

0

梨省力化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浙江大学

围绕宽行密植圆柱形、平棚架式等整形模式,开展南方梨省力化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1.建立宽行密植圆柱形试验示范园1个,面积5亩以上,开展栽培模式适应性研究与示范。2.通过对宽行密植圆柱形、平棚架式等整形模式的研究熟化。

25

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省农科院园艺所、慈溪市林特技术推广中心

围绕梨促成栽培、平棚架栽培模式开展技术示范。

1.建成梨促成栽培、平棚架梨栽培示范园1个,面积50亩以上。2.开展培训或现场会1次。

20

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湖州市农业农村局经济特产站

围绕梨宽行密植圆柱形等整形模式开展技术示范。

1.建成梨宽行密植圆柱形整形模式示范园1个,面积50亩以上。2.开展培训或现场会1次。

20

梨新品种促成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嘉兴市农渔技术推广总站

围绕梨新品种‘翠玉’促成栽培模式开展技术示范。

1.建成‘翠玉’梨促成栽培模式示范园1个,面积30亩以上。2.开展培训或现场会1次。

20

2

桃优新品种筛选及省力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

浙江大学、省农技推广中心

中晚熟水蜜桃品质评价及桃园高效生态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浙江大学

开展优新中晚熟水蜜桃比较试验,以及老桃园重茬土改良技术研究。

1.筛选出1-2个适合南方桃产区种植的新品种或品系。2.总结克服桃连作障碍的土壤改良有效技术方案1套。3.培训桃农200-300人次。

50

桃优新品种及高效省力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

省农技推广中心

集成优新桃品种的高效生产技术,组织开展高效技术示范推广。

组织召开桃省力化高效生产技术交流、培训班2-3次。

0

浙中丘陵山地桃中晚熟品种筛选及老园改造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金华市农科院

开展优质中晚熟桃品种筛选与评价;开展浙中丘陵山地桃产区高质量发展核心技术攻关与集成应用技术示范与推广。

1.评价5-8个中晚熟桃品种(系),确定2-3个适宜在浙中地区栽培的桃品种(系)。2.总结老桃园更新改造连作障碍防治技术1套。3.建成新品种(系)、新技术示范园2个,面积100亩以上。4.培训桃农200-300人次。

25

浙北地区优质鲜食桃筛选及老产区果园改造提升试验示范

湖州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开展老桃园连作障碍突破技术示范推广;开展桃园绿色、省力化集成技术示范。

1.建立适合宽行密植的两主枝“Y字形”整形示范基地2个。2.建立老果园改造提升示范基地1个,面积200亩以上。3.培训农技人员与桃农100-200人次。

20

桃新品种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

浙江大学

开展与优新品种相配套的关键栽培技术集成推广

1.建立适合宽行密植的两主枝“Y字形”整形示范基地1个。2.建立老果园改造提升示范基地1个。

20

桃新品种筛选及优质省力化栽培技术试验示范

嘉兴市南湖区林业与蚕桑站

开展4-5个桃优新品种的对比试验;开展宽行密植两主枝“Y字形”省力整形修剪技术示范;开展老桃园地面绿色生态模式试验。

1.筛选出适合嘉兴地区推广的桃品种2-3个,建立新品种及省力化栽培示范基地2个。2.筛选适合桃园种植草品种2个,技术应用示范园2个。3.培训农户300-500人次。

20

3

温州蜜柑品种筛选与栽培技术提升的研究

省柑桔研究所、省农技推广中心

优质温州蜜柑新品种筛选及示范

省柑桔研究所、象山县林业特产技术推广中心

开展适宜我省特定生态型、熟期适宜、品质优良的温州蜜柑新品种(品系)筛选;开展新品种示范与推广。

1.选育与引进温州蜜柑新品系(单株)5份以上。2.筛选出适宜我省特定生态型,糖度12%以上,高糖化渣、熟期适宜、品质优良的温州蜜柑新品种(品系)1个。3.建立示范基地3个。

35

温州蜜柑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省柑桔研究所

开展新型栽培模式下温州蜜柑黑点病的发生流行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及绿色防控技术及示范推广;开展优质栽培技术研究。

1.结合物理和化学方法防治温州蜜柑黑点病,示范推广避雨和防风网防治柑桔黑点病100亩,代森锰锌替代药剂的开发和应用试验。2.建立以矿物油为基础药剂结合性诱剂和天敌防治模式的温州蜜柑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3.建立示范基地3个。

25

温州蜜柑优质新品种高品质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省农技推广中心

总结温州蜜柑高品质栽培技术,开展技术交流研讨和生产示范,组织技术推广,集成温州蜜柑高品质栽培技术。

1.组织编制模式图。2.全省推广新品种1000亩以上、推广高品质栽培技术3000亩以上、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1000亩以上。3.组织培训1次。

10

温州蜜柑栽培技术提升研究

临海市柑桔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开展设施及覆盖条件下温州蜜柑品质和熟期的综合调控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

1.通过地膜及大棚覆膜,拉长鲜果供应期1个月以上,糖度提高1°Brix以上,酸度下降0.1%-0.2%,着色明显改善,优质果率提升15%,每亩新增效益1500元。2.建立核心示范园100亩。

15

4

葡萄设施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

省农业科学院/省农技推广中心

设施葡萄轻简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省农科院园艺所

开展适宜轻简化栽培的葡萄新品种筛选;设施葡萄轻简化管理树形培养技术研发;开展葡萄设施栽培轻简化管理配套机械设备研发与应用试验、促早栽培熟期调控省力化配套技术、花果量化管理省工技术、优质果轻简化生产的叶果比研究以及病虫绿色防治健康管理省力化技术试验示范。

1.确定适宜大冠栽培的易花芽分化、短梢修剪、品质优、抗病的葡萄早中晚熟品种各1个。2.研发1套促早栽培配套省力化技术,1套浙江适宜的设施葡萄轻简化栽培新技术。3.编制轻简化栽培技术模式图一份。

45

设施葡萄轻简化栽培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

省农技推广中心、省植保检疫站

组织开展轻简化设施技术及病虫绿色防治健康管理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

1.开展技术交流、培训2-3次。2.推广设施葡萄轻简化栽培集成技术2000亩。推广设施葡萄病虫鸟害省力化防治集成技术1500亩。

10

早熟葡萄设施促早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海盐县农科所

开展早熟葡萄设施促早栽培轻简化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开展低温寡照促成栽培配套农艺技术研究与示范。

1.建立早熟葡萄促早栽培示范园1个,面积50亩。2.提出防低温寡照配套农艺技术、天工墨玉等夏黑系葡萄轻简化栽培技术各1套。3.推广设施葡萄轻简化集成技术1000亩,新技术应用后相比原密植栽培葡萄优质果率提高10%,省工费20%,肥药减少15%。4.开展培训或现场会1次。

10

中熟‘巨峰’葡萄设施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浦江县农业农村局经济特产站

开展中熟品种‘巨峰’葡萄设施栽培轻简化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

1.建立‘巨峰’设施栽培轻简化生产技术示范园1个,面积80亩以上。2.推广设施葡萄轻简化集成技术1000亩。相比原密植栽培葡萄优质果率提高10%,省工费20%,肥药减少15%。3.开展培训或现场会1次。

10

晚熟‘阳光玫瑰’葡萄设施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永康市农业农村局经济特产站

开展晚熟品种‘阳光玫瑰’葡萄大树冠设施栽培省力化技术试验与示范;开展根系生长土壤容积与生长量平衡关系研究。

1.建立‘阳光玫瑰’设施栽培轻简化生产技术示范园1个,面积80亩以上。2.推广设施葡萄轻简化集成技术1000亩。相比原密植栽培葡萄优质果率提高10%,省工费20%,肥药减少15%。3.开展培训或现场会1次。

10

       附件2
 
  2020年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汇总表(茶叶)

序号

项目

名称

主持

单位

子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

主要任务(主要研究内容)

预期达到技术经济指标

资金

万元

1

茶园病虫害绿色精准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茶园主要病虫害绿色精准防控体系建设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组织做好茶园病虫害绿色精准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设计、方案编制和总结验收。

形成茶园病虫害绿色精准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方案;组织现场会2次共150人次。

10

茶园主要虫害高效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针对浙江茶园三种主要虫害,集成杀虫灯、色板、性诱剂、生物农药与高效低水溶性化学农药等技术,示范推广。

集成主要虫害高效综合防控技术(含模式图)1套;建立核心示范基地1个,面积200亩以上,基地内虫口平均减退率≧60%,化学农药使用减少量≧60%。组织培训班1期。

30

茶园主要虫害免(化)药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

浙江大学

针对浙江茶园三种主要虫害,集成声控假眼小绿叶蝉、光诱性诱防控茶尺蠖、胡瓜钝绥螨防控茶橙瘿螨及矿物油综合防控等技术,示范推广。组织开展各示范点技术应用。

集成主要虫害免施化学农药绿色防控技术(含模式图)1套;建立百亩级示范基地1个,虫口平均减退率≧60%;组织培训班1期。组织开展各示范点技术应用。

40

茶炭疽病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集成示范浙江茶园主要病害——茶炭疽病绿色防控技术

集成茶炭疽病绿色防控技术(含模式图)1套;建立百亩级示范基地1个;组织培训班1期。

10

茶园无人机飞防技术集成与示范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建立无人机在茶园植保中的应用技术及其配套措施。

集成茶园无人机飞防配套技术(含模式图)1套;建立百亩级示范基地1个;组织现场会1次。

20

2

红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红茶品质提升技术集成与推广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组织做好项目设计、实施方案编制和项目总结验收。

组织编写红茶全产业链生产技术图册1本,举办培训班1期60人次。

10

适制红茶优良品种筛选研究与示范

丽水市农林科学院

茶叶所

选择浙江主推茶树品种30个,分别加工红茶,开展红茶感官品质分析和理化指标检测。组织开展1次红茶品鉴活动。

筛选出10个最适合制作红茶的优势茶树品种。提出适制红茶品种的特性。

20

不同香型红茶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组织开展花香、甜香、果香等不同香型红茶工艺技术试验研究。

集成1套具有浙江特色的红茶加工标准化技术,建立2个示范点,并组织在全省示范推广。

20

小型红茶连续化加工生产线研制与推广

浙江工业大学

依托衢州上洋茶机厂茶机创新与研发力量,组织开展红茶萎凋、发酵装备技术创新,研制小型红茶连续化生产线。

研制1条小型红茶连续化生产线,建立2个示范点,并组织在全省示范推广。申请专利1项。

20

机采鲜叶加工红茶技术研究与示范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根据不同分级等级机采鲜叶特性,开展分类机采鲜叶配套加工红茶工艺技术研究,获得各等级机采鲜叶最适宜加工的红茶品类及配套加工工艺参数。

集成1套机采鲜叶分级分类加工红茶的工艺技术,建立2个示范点,组织在全省示范推广。

20

红茶多产品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杭州市农科院茶叶所

采用冷冻发酵、结合烘干、远红外、传统碳焙等干燥提香工艺,调整工艺参数,开展特色冷泡红茶产品的工艺技术研究;研制果味红茶产品,确定相关工艺参数。

集成1套冷泡红茶加工配套技术,研制1款果味红茶产品,建立2个示范点。

20

3

白化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白化茶提质增效综合技术示范与推广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协助做好项目设计、方案编制和总结验收;协同开展相关技术研究集成、示范培训与组织推广。

汇总编制白化茶提质增效综合技术。举办培训班一期50人次,组织示范推广。

10

白化茶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集成与示范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调查研究限制我省白化茶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研究白化茶生长发育、养分吸收规律和优质原料成因;提出树冠管理技术、养分综合管理技术。

明确限制白化茶绿色高效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优质、高产白化茶树冠管理、养分综合管理关键技术;集成白化茶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规范,编制配套模式图;建立示范基地2个,面积500亩;技术培训交流1次。

30

白化茶加工技术创新集成与示范

浙江大学

优化白化品种不同规模的绿茶加工和连续化工艺及其关键技术参数;优化主推机组,规范和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工效;利用白化茶树品种春季中后期原料开展不同产品适制性研究,研发新产品,提升资源利用率。

集成白化茶绿茶加工技术规范和资源增值利用模式,编制配套模式图。建立示范基地3个,研发新产品3个,技术培训交流1次。

50

白化品种绿茶香气品质提升技术集成与示范

浙江农林大学

研究示范“花果香”型白化品种绿茶工艺技术、白化品种绿茶“汤香”品质提升工艺技术、清香型白化品种绿茶“去青气”工艺技术。

集成白化品种绿茶香气品质提升关键技术1套,解决白化品种绿茶香型单一、汤香不显及“带青气”的问题,提升白化品种绿茶的风味品质;建立示范基地3个;开发高香白化品种绿茶产品3个;技术培训交流1次。

20

4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茶园监测预报体系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茶园监测预报体系构建及关键技术集成示范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组织做好项目实施方案编制、项目实施和总结验收;组织编制智慧茶园体系构建整体方案,建立核心示范基地3个。

组织编制智慧茶园体系构建整体方案;建立智慧茶园核心示范基地3个共计300亩以上;举办现场培训会1期50人次。

10

智慧茶园关键信息获取及处理系统研发与应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完成核心示范基地茶园数字化信息采集和茶园大数据分析,构建茶树生长、采摘期、病虫害等预测预报模型;开发茶园大数据信息平台及APP,初步实现数据汇集及交互,数据专题分析展示和作业状态信息监控。

覆盖3个核心示范基地茶园2年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完成茶树长势、采摘期、病虫害等大数据分析模块研发;完成茶园大数据信息平台及APP开发。

40

茶园生长实时监控及水肥管理动态监控的智能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浙江大学

研究茶叶生长尤其是茶芽生长实时监控及预测智能化技术;制定适宜于不同茶类特点的化肥减施基准定额和水肥一体化施用技术参数;集成物联网、大数据、传感器等技术,形成茶园水肥一体化自动化施用技术规程;研发茶园土壤肥力动态监控及预测,及水肥药一体化远程控制系统。

茶园水肥土气芽等要素的智能化获取技术及管理系统一套;制定化肥减施基准定额和水肥一体化施用技术参数,提出茶园水肥一体化自动化施用技术规程1套;建立2个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点;覆盖3个核心示范点技术服务,举办现场培训会1期30人次。

40

智慧茶园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应用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建设茶园气象自动监测站,收集茶园光温水气等数据;建立水肥一体化基地,收集茶园土壤养分数据,实现茶园水肥自动控制;建立生长状况和病虫害自动监测点,收集茶树生长、病虫害发生实时数据;建设自动覆盖茶园示范点,实现茶园覆盖自动化;建成茶树生长、病虫害监测预报和覆盖、灌溉、施肥实现远程控制的智慧茶园综合样板示范点。

完成基于大数据自动监测和远程控制于一体的智慧茶园示范点建设;实现每亩节省劳动力成本700元,增产增收1000元;完成技术培训2期,培训人员100人次;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

20


       附件3
 
  2020年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汇总表(蚕桑)

序号

项目

名称

主持

单位

子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

主要任务(主要研究内容)

预期达到技术经济指标

资金

万元

1

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配套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配套技术集成与示范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组织做好项目设计、实施方案编制和项目总结验收;协同开展相关技术研究集成、培训和示范应用。

集成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配套技术;联系指导示范点,举办培训班或技术交流会1-2次。

10

全龄人工饲料繁育蚕种技术研究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1.原蚕人工饲料育技术研究。2.人工饲料育杂交种生产技术。

1.建立全龄人工饲料育蚕种生产技术1套。2.人工饲料育原蚕茧全茧量与普通桑叶育相仿,健蛹率92%以上,公斤茧制种量达到3.5张。

35

工厂化周年养蚕连续供种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1.实现周年供种的原蚕饲养布局研究。2.周年连续供应蚕种的人工孵化技术集成与创新研究。

1.建立适于周年连续供种的原蚕饲养布局模式1个。2.熟化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饲育专用蚕品种冬季(非常规生产季节)人工孵化技术1套;集成优化越年种保护、即时浸酸、冷藏浸酸、黑种冷藏等技术措施,保障周年连续供应蚕种的实用孵化率97%以上。

20

全龄人工饲料繁育蚕种技术示范应用

嵊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原蚕全龄人工饲料育技术应用。2.人工饲料育杂交种生产技术示范应用。

在嵊州陌桑高科股份公司建立示范应用基地,年均全龄人工饲料育原蚕制杂交种及应用3万张。

50

蚕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与集成应用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1.人工饲料育蚕沙资源化特性分析。2.人工饲料育蚕沙无害化处置技术与资源化利用产品研发。3.人工饲料育蚕沙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示范。

1.建立人工饲料蚕沙无害化和稳定化处置技术工艺1-2套。2.开发蚕沙资源化利用产品2-3个。

30

蚕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

嵊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蚕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有机肥。2.有机肥在生产上示范应用与对比试验。

嵊州陌桑高科股份公司年均处理利用蚕沙3600吨,示范应用有机肥1500吨。应用示范点6个,面积共800亩。

40

2

天然彩色茧全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天然彩色茧全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的组织与实施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制定项目整体实施方案。2.组织召开项目研讨会。3.组织培训项目参与人员。4.整理、汇总项目材料。

监督指导各子项目的开展,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10

天然彩色茧蚕品种选育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1.优化黄色茧蚕品种性状。2.筛选红色茧蚕品种并参加实验室鉴定。3.选育绿色茧蚕品种。

1.保持、优化已通过审定的2对黄色茧蚕品种,继续筛选提高品种各项性状。2.筛选1对红色茧蚕品种参加实验室鉴定。3.选育1-2对绿色茧蚕品种。

30

彩色茧良种繁育技术集成

绍兴市越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开展原种、一代杂交种繁育技术集成研究。

1.形成一套完整的桑园管理、消毒、养蚕、制种等技术规范,提高蚕种质量和繁育系数。2.发表相关论文1-2篇。

20

彩色茧杂交种饲养、管理技术示范推广

永康市经济特产站

1.彩色茧杂交种的饲养、管理技术模式的示范。2.建立彩色茧饲养示范基地1个。

1.建立彩色茧蚕种的饲养、管理技术模式1套。2.建立桑园面积500亩,饲养规模2000张的彩色茧饲养示范基地1个。

25

彩色茧产品开发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1.针对天然彩色生丝的特性,在常规的碱性液脱胶易褪色,开展保色脱胶技术研究及特色生丝加工技术研发。2.利用彩色茧中特有的多种功能性物质优势,与万事利等国内知名丝绸企业合作开展美肤品系列产品的研发、特色功能性天然彩色丝绸制品的开发。

1.形成彩色茧丝保色脱胶技术。2.研发出2类以上天然彩色茧特色丝绸产品并开拓市场。

20


  附件4
 
  2020年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汇总表(中药材)

序号

项目

名称

主持

单位

子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

主要任务(主要研究内容)

预期达到技术经济指标

资金

万元

1

白术道地性及品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白术、温郁金、衢枳壳的技术交流和标准制定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负责白术、温郁金、衢枳壳等项目方案制定,组织项目实施;组织开展技术交流研讨和生产示范,组织技术推广,制订技术规程。

组织白术、温郁金、衢枳壳技术交流各1次和制订技术规程各1项。

10

道地性指标研制

浙江大学

收集省内及省外白术样品100个,研究建立细胞指纹图谱应用于药材药性测定的技术体系。构建中药材用于细胞指纹图谱测定的预处理方法。细胞指纹图谱测定中药材道地性的数据处理与评价模型研制。白术应用及经济性分析,白术药材品质鉴定方法研制。

提出白术道地药材指数评价方法和实验方案,提出白术含生物活性的质量标准。研制《白术道地指数标准》团体标准,促进优质优价。

50

白术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浙江省农科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所

调查白术主要病虫害,研究白术连作障碍的主要因子。示范推广水稻白术轮作、中微量元素健身栽培、土壤调理剂、木霉颗粒剂、芽孢杆菌制剂,以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药剂等白术病虫绿色防控及重茬栽培技术。间作套种模式。

明确白术主要病虫害,及引起白术连作障碍的主要因子;集成优化与示范推广1套白术病虫绿色防控及重茬栽培技术。白术病虫绿色防控及重茬栽培技术,白术死株率在10%以下。

20

白术绿色技术示范推广和产地加工

磐安县中药材研究所

建立生态绿色技术和全程追溯管理示范基地,提升产地绿色加工技术和工艺。

建立白术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00亩,建立产地精深加工体系1套。推广应用500亩。建立生产全程质量追溯管理。

10

白术种苗繁育及绿色技术示范推广

天台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筛选抗病品种,开展白术种苗繁育技术研究;建立生态绿色技术和全程追溯管理示范基地

建立白术种苗繁育基地50亩,建立生产全程质量追溯管理。推广应用200亩。

10

白术绿色技术示范推广和产地加工

新昌县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

建立生态绿色技术和全程追溯管理示范基地,提升产地绿色加工技术和工艺。

建立白术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00亩,建立产地精深加工体系1套。推广应用300亩。建立生产全程质量追溯管理。

10

2

温郁金道地性及品质提升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浙江大学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温郁金健康种苗繁育、病虫害防控和品质提升技术研究。

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建立健康种苗繁育技术体系;健康种苗的多级育苗体系建立;明确温郁金主要病虫害以及防控技术;研究调控品质的互作机理;开展专用肥研究。

制订温郁金健康种苗生产技术规程1套;研发专用有机菌肥1-2种;建立种苗繁育基地及绿色防控示范基地50亩。

50

温郁金连作障碍防控技术研究。

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探明引起连作障碍的主要因子;示范温郁金病虫绿色防控及栽培技术。

研制温郁金绿色防控及栽培技术1项,建立温郁金绿色防控及栽培技术示范基地200亩。

20

温郁金道地性指标研制

浙江大学现代中药研究所

研究温郁金不同产地的主要药效成分的种类、含量差异;制定浙产温郁金的道地性指标和标准。

研制浙产温郁金的道地性指标,建立道地性品质评价体系1套;全面提升温郁金的质量标准。

20

标准化产地加工技术集成与示范。

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集成或引进“剪根—清洗—蒸煮(切片)—烘干—包装—存储—追踪管理”等过程的工艺技术,实施标准化生产。

建立标准化产地加工工艺1套。

10

温郁金绿色加工技术和全程质量追溯体系。

瑞安市粮油经济作物站

健康种苗、微生物菌肥、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建设;建立生态种植模式和建立生产过程追溯管理体系。

建立绿色生态技术示范100亩;推广应用2000亩。

10

温郁金健康种苗繁育及全程质量追溯体系示范基地。

丽水市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心

健康种苗、微生物菌肥、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建设;建立生态种植模式和生产过程追溯管理体系。

建立绿色生态技术示范50亩;推广应用200亩。

10

3

衢枳壳道地性及品质控制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

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生产栽培技术研究示范和技术交流

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负责衢枳壳项目方案制定,组织项目实施;组织开展技术交流研讨和生产示范,组织技术推广,制订技术规程。

制订衢枳壳原料生产栽培技术标准规程1项;建立标准化衢枳壳原料生产示范基地1~2个,推广衢枳壳标准化栽培基地面积2万亩;组织衢枳壳的技术交流和现场示范1次。

10

筛选品种和健康种苗繁育技术研究

常山县胡柚研究院

建立健康种苗繁育技术体系;筛选高品质衢枳壳原料栽培品种。最佳采收期研究。

制订衢枳壳健康种苗生产技术规程1套;筛选出高品质衢枳壳原料栽培品种1个。明确最佳采收期。

20

开展衢枳壳(胡柚小青果)产地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推广

浙江省农科院食品科学研究所

建立衢枳壳原料(药材)预处理、高效干燥及贮存技术工艺;开发衢枳壳新型加工产品,改善加工产品的功效及品质。

制订衢枳壳原料生产工艺1套;开发衢枳壳新型加工产品2-3个,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功效成份,制定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20

衢枳壳质量检测方法研究及应用

衢州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开展HPLC分析衢枳壳精深加工品,进行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分析和评价。

制订衢枳壳最佳含量测定方法1套。

10


  附件5
 
  2020年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汇总表(水产)

序号

项目

名称

主持

单位

子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

主要任务(主要研究内容)

预期达到技术经济指标

资金

万元

1

大口黑鲈产业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大口黑鲈苗种早繁与工厂化培苗技术研究与示范

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负责项目整体设计、指导示范基地建设;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活动、现场观摩活动等;开展大口黑鲈亲鱼强化培育和人工孵化条件优化研究,熟化大口黑鲈早繁技术;开展工厂化循环水苗种中间培育技术示范。

完善大口黑鲈亲本营养强化与催熟技术,实现本地早繁提早1个月以上,建立示范点1-2个,早繁生产累计2亿尾以上。2.建立熟化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3.组织开展全省性培训活动1-2期。

25

浙江大学

开展循环水苗种培养系统智能变速流技术研究,开展工厂化循环水苗种中间培育技术研究与示范。

建立循环水养殖系统苗种培养系统1套,有效养殖容积>20m3,苗种培育密度(水花)≥2000尾/m2, 标粗养殖成活率高于池塘养殖平均水平(池塘培育平均成活率约60-70%),规格鱼种(≥35g/尾)上市时间提早1个月以上(每批次1500-3000尾)。2.建立养殖系统智能变速运行技术,单位鱼种生产能耗 ≤ 0.05元/尾。

15

大口黑鲈池塘内循环流水“跑道”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开展大口黑鲈池塘内循环流水“跑道”养殖苗种高效培育;开展最适养殖密度、最适综合水质调控技术、“跑道”养殖污染物减排技术和病害防控技术研究。

1.探索1套绿色防控技术、污染物减排技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研究,从而建立一套适宜于我省水产养殖特点的IPRA大口黑鲈健康养殖模式。杭嘉湖地区的池塘内循环工程化养殖模式,实现亩均效益提高2000元,TN、TP和COD分别减排50%、40%和30%,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率达到80%以上。2.建立示范点1-2个,示范推广面积2000亩以上。

15

大口黑鲈池塘生态精养和智能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研究与示范

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开展大口黑鲈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技术的集成与示范;开展大口黑鲈智能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技术研究与示范;建立工厂化循环水池专养大口黑鲈优良品种的示范点1个。

建立1套与池塘生态精养大口黑鲈相配套的尾水处理技术,实现区域内养殖水循环利用,池塘专养大口黑鲈商品鱼养殖产量≥1250公斤/亩。2.构建大口黑鲈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1项,商品鱼产量≥40千克/立方米,养殖成活率≥90%,示范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区域内养殖水循环利用。

20

配套保温大棚的池塘工程化内循环流水错季养殖大口黑鲈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浙江大学

建立大口黑鲈大棚型池塘内循环“跑道”标苗和商品鱼养成示范点1个,全程开展配合饲料养殖示范;开展池塘水质调节及养殖尾水生生态处理示范。

核心试点大棚总面积10亩,配建养殖水槽3条,每条槽养殖水体110 m3。2.较传统室外池塘提前30天以上放养大口黑鲈单尾规格为1g左右的鱼苗,放养密度不低于1500尾/m3,平均标粗成活率≥70%,放养单尾规格为10g左右的大口黑鲈鱼苗,养成密度不低于55kg/m3,经过4个月左右养到每尾250千克左右,平均养殖成活率≥80%;平均产值≥4.8万元/亩,平均利润≥8000元/亩。3.实现区域内养殖水循环利用。

10

大口黑鲈虹彩病毒病疫苗研制与示范应用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开展大口黑鲈虹彩病毒病疫苗研制与示范应用,优化病毒高毒价培养条件、最佳灭活剂筛选与灭活工艺参数;开展大口黑鲈蛙病毒细胞灭活疫苗研制以及灭活疫苗安全性、有效性评价及示范应用。

获得虹彩病毒细胞培养分离株1-2株;完成1株代表毒株全基因组解析。2.完成病毒灭活剂灭活规范;形成1个疫苗免疫规程。3.建立示范基地1-2个,面积1千亩以上,免疫鱼的死亡率降低60%以上。4.申报专利1-2项,发表论文1-2篇。

15

大口黑鲈质量安全风险管控与品质提升技术研究和示范

浙江省水产质量检测中心

比较传统池塘高密度养殖和循环水生态养殖方式对大口黑鲈成鱼中农兽药残留、营养成分、风味口感等安全品质指标差异,初步构建大口黑鲈品质评价与检测技术体系;确定高品质大口黑鲈产品生产技术关键控制点并示范应用。

1. 建立核心示范点1-2家。2.建立大口黑鲈质量安全风险筛查和检测技术和品质提升技术2-4项。

10

2

罗氏沼虾SPF苗种规模化繁育及绿色养殖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罗氏沼虾SPF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负责本项目整体设计和组织指导示范基地建设;组织开展项目组的技术培训活动、现场观摩活动等;研发SPF规模化苗种繁育技术工艺,建立育苗用水、饵料培育、亲本交配、幼体培育等环节的SPF标准化操作规范;研发设施化养虾、虾虾混养等绿色健康养殖模式;研发污染物减排与尾水高效生态治理工艺;开展相关技术的集成与示范。

1. 建立SPF规模化苗种繁育技术工艺1个,推广SPF良种虾苗2亿尾以上,实现经济效益1000万元以上。2.建立高效生态尾水治理技术1套。3.建立绿色健康养殖模式1-2个。4.组织开展全省性培训活动1-2期。

40

罗氏沼虾病害防控体系的构建与示范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研究“铁虾”、“滴星病”发生的原因、快速诊断技术和防控技术;建立重要病害的综合防控体系。

1. 建立2种以上重要病害的快速诊断技术。2.提出1-2套重要病害的防控技术体系并示范。

20

罗氏沼虾生态化养殖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长兴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研发罗氏沼虾的绿色生态养殖模式,评估各类养殖模式的综合效应;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绿色健康养殖模式。

1. 推广罗氏沼虾绿色养殖技术面积500亩,增加总产值150万元,增加效益50万元。2.开展专项培训2次,培训人数200人次。

10

3

海水蟹类养殖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拟穴青蟹优质苗种高产稳产规模化繁育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

宁波大学

建立拟穴青蟹亲蟹挑选及病原微生物芯片检测技术体系;研发拟穴青蟹膏蟹人工促抱卵和产卵技术;开展拟穴青蟹春、夏、秋多季节苗种培育技术和中间培育技术研究;开展适应不同养殖区域盐度范围的苗种培育技术研究。

1. 培育拟穴青蟹示范规模化育苗企业2-3家,研究提出拟穴青蟹挑选、越冬、抱卵和产卵的人工繁殖调控技术工艺流程1个。2.建立拟穴青蟹室内高产稳产规模化繁育技术体系1套,制定拟穴青蟹育苗技术操作企业规范1个。3.实施期间生产青蟹苗种500万只以上,示范推广面积3000亩以上。

30

海水蟹高效绿色养殖模式研究与示范推广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负责本项目整体设计和组织指导示范基地建设;组织开展项目组的技术培训活动、现场观摩活动等;开展海水蟹防残隐蔽物的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海水蟹主养塘混养品种和模式的优化研究以及海水蟹高效绿色养殖技术示集成与范推广;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推广与应用,提升整个产业水平。

1. 开发海水蟹防残设施1个。2.优化和完善海水蟹高效绿色养殖技术体系1个,并制定相应技术操作规程。3.建立示范基地2个,示范养殖120亩,示范基地海水蟹单位产量较传统模式提高40%。4.推广海水蟹高效绿色养殖模式1000亩。5.组织开展全省性培训活动1-2期。

30

海水蟹配合饲料替代冰鲜小鱼虾养殖模式集成与示范推广

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开展青蟹、梭子蟹配合饲料替代冰鲜或冰冻小鱼虾养殖试验示范;熟化提炼全程配合饲料+冰鲜饵料、禁渔期配合饲料、配合饲料搭配低值贝类等海水蟹配合饲料投喂策略3种及以上;对比分析配合饲料不同使用方式对海水蟹围塘混养模式下的养殖综合效益;在全省海水蟹主产区进行辐射推广。

1. 建立海水蟹配合饲料核心示范点2家,示范面积50亩以上,核心试点配合饲料替代率50%以上,养殖综合效益提升10%以上。2.建立海水蟹科学投喂模式与策略2-3种。3.全省累计辐射推广海水蟹池塘20万亩以上。

25

海水蟹类池塘水质调控与病害综合防控技术示范与推广

浙江海洋大学

示范推广与提升基于复合微生态制剂自培养的水质调控技术;推广与优化海水蟹类病害综合防控技术;举办相关技术培训班。

1. 建立示范基地2个,示范点病害发生率较其他区域降低20%。2.制定海水蟹类池塘水质调控技术操作规范、病害综合防控操作规范2项。3.推广面积4000亩,培训2-3期,100人次以上。

15

4

大黄鱼养殖产业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

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大黄鱼优良品系(耐低温或速生型)的选育与苗种扩繁

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负责本项目整体设计和组织指导示范基地建设;组织开展课题组技术交流研讨,对项目研发成果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生产性示范。

1. 组织开展项目培训活动或现场观摩会1-2次。2.集成单项技术,形成生产性操作规范。

10

舟山市水产研究所

开展耐低温、快速生长性状大黄鱼新品系选育;开展大黄鱼新品系的养殖试验,评估其耐低温(或快速生长)性能;开展大黄鱼新品系的扩繁与养殖示范推广。

构建耐低温或生长快速性状的基础群体200尾;繁育苗种50万尾;建立推广养殖示范点1个。

20

大黄鱼高能膨化饲料的研发与推广应用

浙江大学海洋研究院

组建并优化高能大黄鱼饲料配方;开展饲料均匀度好、熟化度高、水中稳定性强的高能大黄鱼膨化饲料研发;通过养殖试验,开展优化后的高能膨化饲料对大黄鱼养殖综合效益的等比较研究;在浙江沿海开展示范应用。

形成高能膨化饲料在大黄鱼网箱养殖中应用技术方案;水中稳定性在3-5小时以上、饲料系数1.5以下,饲料成本比使用冰鲜杂鱼降低15%以上,比全鱼粉型饲料降低鱼粉使用15%以上;示范应用高能膨化饲料3000吨。

20

大黄鱼细菌性疾病抗生素减量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开展大黄鱼抗生素减量绿色使用技术的建立,确定大黄鱼细菌性疾病最适给药方案;筛选抗生素替代用中草药、免疫增强药物并进行初步效果评估;在示范基地进行抗生素减量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以发病率、产品绿色安全等角度进行效果评估;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工作。

1. 制定大黄鱼细菌性疾病安全用药绿色防控操作规程1项,示范基地大黄鱼细菌性疾病抗生素用量降低50%。2.优选治疗用抗生素替代产品1个,并进行初步效果评估;建立示范基地2个,培训100人次以上。

20

基于生态养殖模式下的大黄鱼品质提升技术研究与养殖示范

温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

开展不同生态养殖模式的特点对比研究;开展基于生态养殖模式下大黄鱼配合饲料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对不同生态养殖模式下大黄鱼品质检测与比较分析。

1. 建立生态养殖示范点2个。2.研究出的优化的配方配合饲料1种。3.由于商品鱼质量的提升,生态养殖效益提升30%。

30

5

重要滩涂贝类优良性状筛选及绿色高效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文蛤、泥蚶新品种(系)扩繁与绿色中间培育技术推广与示范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台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开展泥蚶、文蛤高产、优质新品种(系)苗种工厂化扩繁示范;开展滩涂贝类苗种在海水池塘和滩涂进行绿色中间培育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滩涂经济贝类陆基化高效中间培育技术试验与示范;研发示范池塘中间培育中精准培饵和减量施肥技术;研发示范绿色清塘、消毒、除害等配套技术。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负责本项目整体设计和组织指导示范基地建设;组织开展项目组的技术培训活动、现场观摩活动等;示范培育泥蚶、文蛤等滩涂贝类新品种(系)苗种20亿颗;建立1套滩涂贝类绿色中间培育模式;申请发明专利1项。

40

滩涂贝类池塘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推广与示范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温岭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研究示范滩涂贝类为主的鱼、虾(蟹)、贝多生态位生态综合养殖模式和技术;示范推广池塘高效养殖的水质、底质改良调控技术、养殖尾水监测、治理和评估技术;优化并示范以缢蛏底铺网养殖和鱼粉肥水为代表的的轻简化养殖技术。

1. 示范建立以滩涂贝类为主的绿色生态综合养殖示范基地1-2个。2.推广2-4项轻简化养殖新技术;制定滩涂贝类为主的绿色生态综合养殖技术规范1项。

30

滩涂贝类养殖机械化设施及装备研发与推广

浙江大学、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研发滩涂规模化生境改良的工程化设施或装备并示范;优化升级传统船耕、平涂、整畦筑田等生境构建的设施或装备;研发与推广滩涂贝类养殖高效播种及采收装备。

1. 优化升级传统船翻耕、平涂、整畦筑田等生境构建的设施或装备1-2套。2.示范与推广滩涂贝类高效播种或采捕装备1套。3.申请专利2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论文1篇。

30







 
地区: 浙江
标签: 农业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法规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