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全省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按照国家和我省关于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有关部署,现就规范全省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提出以下要求,请督促、指导本地区相关企业贯彻执行。
一、明确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目的
(一)进一步规范全省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着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确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企业范围
(二)本通知适用于全省范围内危险化学品企业和烟花爆竹企业的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其中,下列企业应当按照本通知的基本要求,全面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1.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2.有固定储存设施的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
3.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或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化工企业;
4.烟花爆竹批发企业;
其他化工医药生产企业等可参照本通知要求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三、规范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程序
(三)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准备
企业应根据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需要,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工作程序、管理办法等相关工作制度,全面推动实施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前,需做好必要的人员准备、技术准备和资料准备。
(四)人员技术准备
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企业应做到全员参与、全流程覆盖,应根据评估人员的知识结构、工作经验,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管控知识培训。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经营和使用企业,应当有注册安全工程师参与。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以企业自主开展为主。技术力量不足或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欠缺的企业可聘请有经验的化工专家或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进行培训指导,但最终应由企业自行组织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企业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可借助“辽宁省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网址:辽宁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站)通过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企业端)录入风险辨识信息,借助平台推荐的危险性分析评价法(LEC)或风险矩阵法(L?S)对风险实施分级,并形成风险管控清单。企业要应用“辽宁省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中的隐患排查治理模块,全过程记录报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五)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基本步骤
在企业的统一组织下,生产、技术、设备、安全、工程、采购等责任部门以及基层岗位,按照职责分工,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按照程序,划分辨识评估范围和对象,选用适当的辨识评估方法,开展风险辨识评估,确定风险等级,整理形成风险辨识评估清单,编制重大风险清单,绘制风险分布电子图,制订风险管控措施并组织实施,及时将风险进行告知或警示,持续改进,形成闭环管理。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推动全员参与排查隐患,实施严格的隐患治理方案,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治理。
四、推动企业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六)确定辨识范围,科学划分单元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的范围应当涵盖项目设计、施工作业、生产运行、检维修、废弃处置等全过程。根据企业功能分区或作业场所、工艺、设施的不同,科学划分辨识单元,内容包括厂址、总图运输、建构筑物、工艺流程、设备设施、物料、作业人员与活动、作业环境和安全管理等。然后逐个单元分别进行辨识,对每个单元针对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业环境缺陷、作业方法缺陷进行一一梳理和确认,开展危险源识别。
表1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范围和对象示例
序号 | 辨识项目 | 辨识范围和对象 |
1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体系、管理组织、责任制、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应急救援、员工岗位安全规范等 |
2 | 设备设施 | 生产设备、储存设施、辅助设施、安全设施、电器仪表等 |
3 | 物料材料 | 危险化学品、包装材料、储存容器材质等 |
4 | 工艺技术 | 生产工艺、作业方法、物流路线、储存方法等 |
5 | 作业环境 | 周边环境、建构筑物、生产场所、防爆区域、作业条件、安全防护等 |
6 | 作业活动 | 岗位作业;动火、进入受限空间、临时用电、盲板抽堵、高处、吊装、动土、断路等特殊作业等 |
7 | 人员行为 | 不安全行为梳理、外包人员作业行为监督等 |
表1列举了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一般应包括的风险辨识范围和对象,企业可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完善。危险化学品企业也可依据《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安监总管三〔2012〕103号)划分辨识单元,包括安全基础管理、区域位置和总图布置、工艺、设备、 电气系统、仪表系统、危险化学品管理、储运系统、公用工程、消防系统等10个单元。烟花爆竹企业可参照《烟花爆竹企业安全评价规范》(AQ4113-2008)划分辨识单元。
(七)风险辨识内容
风险辨识时,企业应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的规定,对生产过程中潜在的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的根源和性质。可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危险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等。危害因素引发的后果,包括人身伤害、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停工、违法、环境污染等。要全面综合考虑,包括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下的风险,以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的安全风险。
(八)危害因素辨识和分析方法
企业应结合实际,选用工作前安全分析(JSA)、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安全检查表法(SCL)、作业危害分析法(JHA)等方法风险辨识方法,通过现场观察、查阅资料、座谈讨论等多种途径,组织全体员工参与辨识分析与作业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因素。
(1)工作前安全分析(JSA):是指事先或定期对某项工作任务进行风险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达到最大限度消除或控制风险的方法。
(2)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针对工艺设计和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源,在项目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批准前的评估、设计阶段、在役装置运行、在役装置涉及到工艺设备技术变更、装置停用等阶段,对工艺流程、工艺操作过程中的工艺危害进行分析,对工艺安全问题用检查表、故障假设等方法进行风险识别。
(3)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是指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有危险的工作步骤,进行控制和预防。适合于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4)安全检查表(SCL):确定检查项目,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按顺序编制检查表,对工程、系统中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
本通知以作业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法(SCL)为例,介绍具体应用方法(见附件1)。
(九)风险评估
为满足风险分级的需要,评估方法可以选用危险性预分析法(PHA)、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法(FMEA)、风险矩阵法(L?S)、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危险度评价法等定量评估方法。企业应进行研究论证,确定适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必要时,宜根据评估方法的特点,选用几种评估方法对同一评估对象进行评估,互相补充、分析综合、相互验证,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安全风险评估过程要突出遏制重特大事故,高度关注暴露人群,聚焦重大危险源、劳动密集型场所、高危作业工序和受影响的人群规模。
本通知以风险矩阵法(L?S)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为例,介绍具体应用方法(见附件2)。
(十)风险分级
1.基本原则。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4级: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A级:重大风险/红色风险,评估属不可容许的危险;必须建立管控档案,明确不可容许的危险内容及可能触发事故的因素,采取安全措施,并制定应急措施;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作业时,应暂停作业。
B级:较大风险/橙色风险,评估属高度危险;必须建立管控档案,明确高度危险内容及可能触发事故的因素,采取安全措施;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作业时,应采取应急措施。
C级:一般风险/黄色风险,评估属中度危险;必须明确中度危险内容及可能触发事故的因素,综合考虑伤害的可能性并采取安全措施,完成控制管理。
D级:低风险/蓝色风险,评估属轻度危险和可容许的危险;需要跟踪监控,综合考虑伤害的可能性并采取安全措施,完成控制管理。
2.安全风险等级整合。企业在风险分级过程中,应将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的安全风险等级与风险评估方法中的风险严重程度进行整合,以便于统一衡量尺度。当使用风险矩阵法(L?S)及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的分析评价方法时,安全风险等级与风险评估方法的整合方式如表2所示。
表2 安全风险等级整合举例
安全风险等级 | 风险评估方法 | |||
风险等级 | 色标 |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 风险矩阵法 | |
危险性分值 | 危险程度 | |||
重大风险 | 红色 | >320 | 极其危险 | 一级 |
较大风险 | 橙色 | 160-320 | 高度危险 | 二级 |
一般风险 | 黄色 | 70-160 | 显著危险 | 三级 |
低风险 | 蓝色 | <70 | 可能危险 | 四级 |
(十一)建立安全风险清单、数据库
在进行安全风险辨识、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后,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清单,如表3所示。其中,重大安全风险应填写清单、汇总造册,按照职责范围报告属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安全风险清单应至少标明风险存在的作业场所或作业活动、危险源、风险类别、风险等级。重大安全风险记录应对重大安全风险进行详细说明,包括存在的作业场所或作业活动、工艺技术条件、技术保障措施、管理措施、应急处置措施、责任部门及工作职责等。
表3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清单示例
序号 | 单位(车间) | 工段、班组、岗位 | 活动/人员/设施 | 危险源 | 风险类别 | 风 险 级 别 判 定 方 法 | 风险等级 | 安全控制措施 | |||
L | E | C |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十二)绘制风险分布图
企业要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等级分布图。各车间对辨识、确认的各单元安全等级的风险点(单元)应绘制安全风险等级分布电子图,在此基础上公司应绘制全厂性的安全风险等级分布电子图。电子图可在车间和厂区平面布置图的基础上以电子版的形式绘制。如技术可行,企业可用空间立体布置图进行标示,用信息化手段标示出企业内部各生产区域的安全风险等级。对重要区域或单元,可根据风险管控的需要绘制单独的风险分布图。对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等难以在平面布置图中标示的,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采取柱状图、曲线图或饼状图等,绘制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
(十三)风险控制
1.企业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针对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结合安全风险特点,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要对安全风险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逐一落实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的管控责任,尤其要强化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生产经营系统、生产区域、岗位的重点管控。通过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手段、实施个体防护、设置监控设施等措施,达到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可行性和可靠性、先进性和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确认是否足以把风险控制在可容许的范围,确认采取的控制措施是否产生新的风险。
2.常用风险控制方法
(1)制度措施。用于控制该风险的管理制度、管理程序、管理标准、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等制度措施。
(2)技术措施。采用监测预警、自动化控制,紧急避险、自救互救等信息化、自动化安全生产技术,以及用于降低风险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等。如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储存设施自动化控制和紧急停车(切断)系统,可燃有毒气体泄漏报警系统,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防碰撞系统等。
(3)工程措施。风险防控所采用的消除、隔离、防护等用于提升本质安全性和消除事故隐患的措施和手段。如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及事故预警工程、危险化学品罐区本质安全水平提升工程及事故隐患治理项目等。
(4)管理措施。用于防控非常规作业、变更管理、承包商等活动风险而采取的教育培训、作业许可、目视化管理、上锁挂牌、履职能力评估、监督检查、专项审核及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使用等管理措施,要明确措施实施的主管部门、配合部门及相关要求。如监督检查要制定计划,明确责任部门和检查内容、标准、频次等要求。
(5)应急措施。是指在风险失控且导致突发事件时,报告的程序、现场处置方法及专项应急预案等,要与企业现行的应急预案衔接。
3.涉及“两重点一重大”安全风险管控重点要求
对存在的重大风险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应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生产、使用工艺(方式)或者相关设备、设施等实际情况,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监测监控体系,完善控制措施。
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应依据《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采取相应的安全管控措施,确定应急处置方法。
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应按照《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的要求,对照本企业采用的危险化工工艺及其特点,确定重点监控的工艺参数,装备和完善自动控制系统。
4.建立风险管控清单
各级单位要根据最终分析评价记录结果,建立《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见表4),由本级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审核批准后发布。
表4重大安全风险及其控制措施清单示例
序号 | 责任单位(车间) | 工段、班组、岗位 | 活动/人员/设施 | 危险源 | 风险类别 | 风险等级 | 控制措施 | ||
目标 方案 | 运行 程序 | 应急 响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十四)安全风险公告警示与培训
企业应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定期公布本企业的主要风险点单元、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等。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和重大危险源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对存在黄色安全风险以上的岗位应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等内容,实行安全目视化警示告知。安全风险公告栏或安全警示牌中使用的图形、图例可参照《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DBZ/T203-2007)等标准规定的内容。要定期有针对性地对员工开展安全风险管控知识教育和培训,让每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的风险及所应采取的防范、控制措施,提高员工预防风险、规避风险、控制风险的能力。
(十五)持续改进,及时更新安全风险信息
企业要高度关注企业运行状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常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每年应进行一次,每季度应对风险控制结果进行一次检查,临时性的作业活动,应在每次作业前进行风险辨识评估。当下列情形发生时,应重新进行风险的辨识、评估、分级,制定新的管控措施。
(1)新的法律法规发布或者法律法规发生变更;
(2)工艺、设备、仪表、电气、公用工程、备件、材料、化学品、生产组织方式和人员等方面发生变更;
(3)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
(4)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职业危害事件;
(5)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发生重大调整。
(十六)风险报告
企业应根据要求,按照上述基本步骤实施风险管控,定期汇总本单位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有关情况,并形成书面报告,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字。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企业概况;作业活动表;危险源;潜在事故类别及后果;风险等级;现有风险控制措施;应急处置方法;根据评估结果所采取的措施;评估人员、审核人员、日期等。
五、监督企业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十七)加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企业应根据识别出的安全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参照《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安监总管三〔2012〕103号)规定的程序、内容和要求,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四个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并将责任逐一分解落实,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隐患,尤其要强化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企业应按照《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和《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的规定排查治理重大事故隐患。对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当地安全监管部门报告。
(十八)分析隐患产生的原因,持续改进
企业对排查发现的隐患,应制定并实施严格的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治理,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企业应针对发现的隐患,进行分析、评估,从制度、管理、人员、技术、环境等层面深层次分析隐患产生的原因和本质,找出规律,制定对策。隐患的根源在于风险,要从源头上杜绝产生同类隐患的可能,管控风险、降低风险,持续改进,真正实现关口前移,实现“预防为主”。
六、加强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监督管理
(十九)高度重视,全面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特点和规律,实施风险预控、关口前移的重要举措,对全面遏制重特大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要将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要紧紧围绕遏制重特大事故,突出重点企业、重点环节,抓住辨识管控重大风险、排查治理重大隐患两个关键,指导推动辖区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企业,针对本企业类型和特点,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全面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促进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深入开展。
(二十)加强教育培训,强化示范带动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督促指导企业加强对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其熟悉掌握企业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办法、风险管控措施,以及隐患排查方法与治理措施、应急救援与处置措施等,提升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能力。企业要组织专家和全体员工,采取有效措施,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各地要积极探索总结有效做法,推广先进经验,强化示范带动,促进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深入开展。
(二十一)科学实用,提高工作质量
各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与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紧密结合,与现有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对接,与深化HSE管理体系建设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工作有机融合,适应企业安全管理现状,提高科学性、实用性,为企业生产经营安全平稳运行提供保障。各地要采取措施,督促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通过落实责任、完善制度、健全管理,实现企业重点防控风险全过程、动态化管理,提高双控机制建设的质量,坚决防止搞形式、走过场。
(二十二)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取得实效
各地区要加强对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情况的监督检查,积极协调和组织专家力量,帮助和指导企业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要把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情况纳入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内容,加强检查指导、考核奖惩,对消极应付、工作落后的,要通报批评、督促整改,确保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取得实效,有效遏制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企业重特大事故发生。
辽宁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18年8月31日
附件:
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法(SCL)
2.风险矩阵法(L?S)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