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饲料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加快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饲料企业整合,提高行业竞争力。充分发挥饲料企业资金、技术、品牌优势进一步加速改造扩张,一方面以新建、联合或兼并等方式扩大分公司数量,加速企业区域布局,另一方面对现有企业进行改造升级。鼓励饲料企业采取兼并重组、产业联盟等形式进行整合融合,提高行业集中度。对有条件的大型饲料生产企业推动其向饲料原料生产、畜牧水产养殖、畜产品加工等领域延伸产业链,增强抗风险和市场竞争力。
转变生产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把握我省工业企业实施五项工程的机遇,加强饲料行业生产设备和技术改造,采用先进生产设备与工艺,降低加工损耗,提高加工效率。加强饲料工业人才培训,提高饲料行业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水平,强化职业技能鉴定和从业资格准入,提高饲料行业关键岗位人员整体素质。鼓励饲料生产企业推进“厂场对接”销售模式,推广配合饲料散装运输和储存利用,降低包装和销售中间环节费用,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大力发展全价配合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全价颗粒配合饲料是饲料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养殖场(户)自配料管理,积极引导养殖场(户)转向全程采用高效益的全价颗粒配合饲料。鼓励引导饲料企业进一步改造饲料生产流程、创新营销渠道和网络、提高服务质量、采取定单生产,推广厂(饲料厂)--场(养殖场)对接、压缩经营环节、建立新型物流配送系统、降低成本、为养殖业增效创造条件,实现饲料业和养殖业同步发展。
加速饲料工业产业化进程。以饲料产业为中轴,向产业上下游延伸,推进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引导龙头企业发挥在产业发展中强大的互动作用和产业集群优势,实现“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公司+养殖场”、“总公司带分公司”等多元化经营的产业化模式。最终达到原料供给、饲料生产、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多元化经营和产业化运作的巨型企业集团。
提高饲料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贯彻落实饲料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引导企业推行生产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建立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饲料企业检验检测条件建设,严格执行原料进厂把关、产品出厂检验等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构建饲料行业诚信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二)推动饲料产业集群建设,优化饲料工业布局。
“十二五”时期,抓住我省大力推进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的有利时机,根据不同区域资源特点、养殖业基础及发展趋势,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进一步优化饲料工业布局,建立一批优势产业园区,促进不同地区饲料工业协调发展。
辽宁中部饲料产业集群:以沈阳为中心,利用其独有的、品牌、人才和区位优势,重点发展猪、禽配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大力扶持生产规模大、产品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的大型饲料生产企业。
辽南饲料产业集群:以大连、鞍山为主,针对现有的肉鸡、蛋鸡和生猪规模饲养优势,大力发展肉鸡、蛋鸡配合饲料,推广配合饲料散装运输、储存和利用。医药、化工、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建立以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维生素饲料添加剂为重点的饲料添加剂生产基地和饲用石粉基地。
辽西北饲料产业集群:包括朝阳、铁岭、葫芦岛、阜新市。针对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加快推进的形势,发展人工种草和饲草加工业,发展与草食动物舍饲、半舍饲养殖配套的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精料补充料产品,发挥本地区饲料资源优势。发挥粮食主要产区优势,大力发展豆粕、玉米等饲料原料产业区,进一步推进秸秆养畜,发展以优质青贮饲料为基础的优质高效饲养模式。提高饲料产品普及率,促进粮食就地转化增值。
辽宁沿海饲料产业集群:包括大连、丹东、营口、锦州等市。立足于海洋渔业资源和交通的优势,大力发展动物源性饲料产业区和进口饲料原料的期货贸易。
(三)开展饲料资源普查,开发新饲料资源
支持企业参与玉米收储,保障大宗原料供应稳定。我省是全国的玉米、大豆主产区,年均玉米产量约1000万吨,大豆产量50万吨以上,同时背靠黑龙江、吉林“大粮仓”,饲料资源充足、大宗饲料原料价格较低。因此,可根据国际国内玉米、大豆等大宗原料生产及供求形势监测分析,及时指导饲料生产企业合理安排饲料原料采购计划。支持饲料生产企业参与东北玉米临时收储,鼓励饲料企业运用期货等金融工具,规避饲料原料价格波动风险,以保障大宗饲料原料供应稳定。
推进优质饲草生产与高效利用。2010年,我省牧草加工量7.68亿公斤,产值15.36亿,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应继续发展优质饲草加工业,推进苜蓿高效生产加工示范基地。继续推进秸秆养畜,改善秸秆收贮设备设施条件,推广青贮、氨化、微贮等处理技术,培育农作物秸秆商业化处理利用模式,提高秸秆饲用量和饲用效率,通过“秸秆养畜、过腹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农牧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
加快新型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展饲料资源普查,摸清非 粮饲料资源家底。支持饼粕、糟渣、玉米酒精糟等粮油食品加工副产物和薯类等饲料原料优质化处理和规范化利用,丰富能量蛋白饲料资源来源。研究推广利用小麦、杂粕等饲料原料。
(四)发展优质安全高效饲料产品
开拓饲料添加剂领域,开发特色饲料产品。加大科技攻关,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发安全、营养、环保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加强对酶制剂、微生物制剂、植物提取物等新型饲料添加剂研发、生产与应用,全面替代或禁止抗生素的使用。提高氨基酸生产能力,增强饲用氨基酸国际竞争力,降低氨基酸生产成本。
发展特色饲料产品。针对我省近年来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和一县一业发展规划,开发特色饲料产品,如反刍饲料、宠物饲料、貂貉等特种经济动物饲料、海参等海水养殖用饲料,拓展饲料工业发展空间。鼓励有条件的饲料生产企业与养殖基地对接,发展按需研发、订单生产模式,推广配合饲料散装运输、储运模式。
(五)加强饲料质量安全监管
针对饲料质检机构亟待升级、安全评价和预警能力建设滞后、饲料监管基础信息整合共享利用程度低、基层监督执法力量薄弱、饲料生产企业质量安全自控能力弱等突出问题,按照统一协调、突出重点、各有主攻、优势互补的原则,建立健全饲料行 政管理、检验检测、监督执法三位一体和省、市、县职能各有侧重的饲料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饲料质量安全监管。
提高门槛,严把饲料行政审批关。贯彻落实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饲料生产质量安全管理规范》,提高我省饲料生产企业准入门槛。加强现场审核和复核,严肃查处申报中弄虚作假行为,严把行政审批。严格执行年度备案审查制度,加强日常监督检查。
健全饲料质量安全检测体系。适应饲料监管工作形势,健全省、市饲料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明确各级检测机构职责和定位,提升监测和风险评估能力,实现省、市、县相互配合、各有侧重、职责明确的饲料监测体系和运行机制,确保监测工作顺利开展。加强饲料生产企业检测能力建设,提高其装备、人员及管理水平,开展企业实验室考核认证,按规定实施原料进场检验和产品出厂检验保证饲料产品质量安全,并逐步将其纳入饲料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实现企业开展营养指标常规检验,监管部门实施卫生安全指标监督检测,构建企业和监管机构共同参与的饲料质量安全监测体系。
加强饲料监督执法体系建设。以县级饲料监督执法机构建设为重点,加强省、市、县饲料监督执法体系建设,实现饲料监管工作重心下移。改善基层监督执法条件,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 高饲料监督执法机构装备水平和人员素质,提升监督执法效能。形成饲料监管工作属地管理、监管职责明确、工作各有侧重的饲料监管网络,实现饲料监管工作有机构管事、有人干事、有钱办事,为饲料监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建设饲料安全监督信息平台。运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建设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管理信息平台,对生产企业及产品行政许可、监督检查、数据统计等信息进行集成整合,实现数字化集中管理、适时更新和公开查询;为基层饲料监管人员配备便携式查询终端,实现饲料产品行政许可情况和生产企业合法性现场核实信息化。建设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管理平台,通过数据库实现质量安全监测及查处信息实时报送和快速传递。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饲料工业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性,抓住“十二五”时期饲料工业发展有利契机,大力发展我省饲料工业,对于保障饲料质量安全,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把发展饲料工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统筹规划,不断加强对饲料行业的领导,切实解决饲料工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我省饲料工业又 好又快发展。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继续落实执行饲料产品免征增值税等税收扶持政策。多渠道融资,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资金引导,对优质饲料原料、新型饲料添加剂的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增加投入。大力推进秸秆养畜。增加饲料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投入,加大对基层饲料安全监管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强信贷扶持和金融服务,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饲料工业,以扩大饲料生产规模,支持饲料生产企业兼并重组和推进产业化经营。
(三)加强监管,确保安全。质量安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要落实《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及配套办法,严格饲料行政审批,严把饲料生产准入关。严格饲料市场监管,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和使用违禁物品和非法添加物的行为。加强生产企业日常检查,落实企业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和违规企业重点监控制度,确保饲料质量安全。
(四)推进饲料企业技术创新,增强持续发展能力。未来饲料工业对现代科技的依赖度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成为饲料工业加快发展、扩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自主经营、有偿服务”的原则加快企业科技研发中心、综合性检验中心等公共平台建设,鼓励大中型企 业参与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企业科技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鼓励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与饲料生产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一批新型的饲料产学研联合体,加快饲料重大科技成果的开发和转化,提高饲料企业持续发展能力。
(五)实施品牌战略,提升辽宁饲料核心竞争力。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围绕做大、做强目标,树立“在发展中创品牌、用品牌促发展”理念,狠抓企业管理升级,引导企业创立品牌,塑造企业的核心专长,以此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要利用我省禽料和猪料在东北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培育知名品牌,促进粮食转化增值,努力打造一批饲料产业大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饲料龙头企业加快发展,进一步提升辽宁饲料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影响力和占有率。
(六)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充分发挥饲料行业协会联系政府、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三项原则为指导思想,积极开展行业指导,帮助指导企业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一是加强行业自律,帮助饲料企业建立诚信制度,强化饲料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二是强化职业技能鉴定和从业资格意识。组织开展饲料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三是组织开展对外交流与行业展览会,提升企业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努力解决我省饲料行业发展的战略问题,使我省饲料企业做大做强。四是开展专题研讨会和技术讲座,以及行业宣传和信息交流。加大企业间的交流合作,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