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滩羊免费吃
世界食品网

银川市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银川市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银绿食办发[2021]1号)

   2021-02-27 607
核心提示:市绿色食品产业包抓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政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自治
市绿色食品产业包抓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决策部署,全面提升绿色食品精深加工水平,加快传统食品加工向绿色食品加工转变,提升银川市绿色食品产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根据《自治区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和市绿色食品产业包抓工作领导小组要求,结合银川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实际,我办制定了《银川市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经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建议并修改完善后,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银川市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银川市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代章)
 
    2021年2月25日
 
    银川市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为充分发挥银川绿色食品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快传统食品产业向绿色食品产业转变,推进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充分利用自治区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政策机遇,以打造自治区“全国重要的绿色食品加工优势区”示范市为目标,树立大食物观、大农业观、大生态观,坚持“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方向,聚焦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目标,通过调结构、建集群,强龙头、育品牌,延链条、优服务,推动建立健全产业链、融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拓展创新链,形成绿色食品产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二、发展目标
 
    力争用5年时间,逐步将农产品生产、加工由分散经营向园区经营聚集,实现由生产主导型向加工经营主导型、由增产主导型向提质主导型转变,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总量突破性增长,产业链条进一步延展,绿色食品质量和品牌公信力、认知度明显提升。把银川建设成全区农产品加工流通中心城市、自治区“全国重要的绿色食品加工优势区”的示范市。全市培育绿色食品加工园区3个,农产品加工企业稳定在600家以上,规模以上企业60家以上,引进和培育从事绿色食品加工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营业收入超1亿元以上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达到30个,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达到2.5∶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努力实现绿色食品产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的目标。
 
    三、重点任务
 
    (一)突出优势特色产业,明晰产业发展方向。坚持分步推进、循序渐进,围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潜力产业,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打造一批产加销贯通、贸工农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区域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奶产业。扩大高端液态奶产能,发展适销对路的低温乳制品,支持和引导奶酪、黄油等干乳制品及炼乳、奶豆腐等低耗能乳制品生产,鼓励蛋白粉和婴幼儿配方乳粉等高端乳制品。葡萄酒产业。调整优化产品结构,研究葡萄酒高端、中端和大众产品,提升主流酒、启动清新酒、开发特种酒,加大银川绿色食品葡萄酒、有机葡萄酒生产占比,推动“原酒提供”向“产品提供”转变。枸杞产业。大力实施“六杞”工程,建立健全行业和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枸杞精深加工中心、科技研发中心、品牌营销中心,鼓励开发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生物药品等功能性及特殊人群膳食相关产品。肉牛滩羊产业。支持龙头企业新建、扩建屠宰加工场,引进现代冷鲜加工工艺、设备,重点发展冷鲜肉和分割肉,提高分级加工、分割包装比重,发展高附加值产品。优质粮食产业。培育主食加工产业,研制生产一批营养、安全、美味、健康、方便、实惠的传统面米、专用粉、营养强化粉、营养方便米制品、胡麻高端保健油脂等多元化主食产品。果蔬产业。加大鲜切果蔬、灵武长红枣、红树莓、脱水果蔬、复合谷果蔬等特色果蔬休闲食品及营养健康系列产品及功能性饮料开发力度,推动果蔬产品向精、深、新加工环节延伸。适水产业。加快调整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改善养殖环境,实现生产生态双赢,支持稻渔生态综合种养、工厂化养殖和设施温棚绿色健康的水产养殖等建设项目。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狠抓基地标准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围绕奶产业、酿酒葡萄、优质粮食、肉牛肉羊、瓜菜、水产、枸杞、长红枣等特色优势产业,坚持绿色食品标准,加快“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为绿色食品加工奠定基础。
 
    1.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以优质高效为重点,建设5000亩以上优质粮食原料基地30个,其中:贺兰县10个,永宁县8个、灵武市8个,兴庆区4个;建设千亩以上露地蔬菜和200亩以上设施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26个,其中:贺兰县8个,永宁县6个,灵武市3个,兴庆区3个、金凤区3个,西夏区1个;酿酒葡萄标准化种植原料基地36个,其中:永宁县20个,西夏区8个,贺兰县7个,金凤区1个。
 
    2.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以循环发展为重点,在灵武市新建奶源基地1个;培育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肉牛标准化示范场10个,其中:灵武市7个,永宁县2个,贺兰县1个;创建“银川鲤鱼”地理标志标准化养殖示范场3-5个。
 
    3.创建国家和自治区级生产基地。积极争取创建或提升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3个、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2个;培育自治区级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创建自治区级出口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发改委、财政局、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培育核心骨干企业,壮大产业经营主体。围绕绿色食品原料生产、产品加工等,培育一批专业化、组织化、市场化程度高、规模适度、竞争力强的经营主体,成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排头兵”。
 
    1.建设绿色食品加工园区。推进政策集成、要素集聚、企业集中、功能集合,在贺兰县德胜工业园区、永宁县望远工业园区、灵武市新华桥粮食物流园区,改造提升3个产业集中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吸引食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发挥聚集效应,实现集群发展。
 
    2.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支持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引进高端、绿色、智能发展的绿色食品加工设备进行技改升级,培育提升从事绿色食品加工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自治区级15家,全市营业收入超1亿元的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达到30家,其中:永宁县7家、西夏区7家,贺兰县6家,兴庆区5家,灵武市4家,金凤区1 家。
 
    3.发展产业化联合体。在现有基础上发展壮大5家由龙头企业牵头、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主要从事绿色食品生产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构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联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抱团发展。
 
    (责任单位:工信局、农业农村局、财政局、科技局、商务局、自然资源局、葡萄酒产业中心、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深化品牌发展战略,提高产品质量效益。支持企业积极参加各类展销节会,加强与国内外产品推介中心、商协会合作,宣传推介全市绿色食品,培育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以品牌创建促产品质量、以质量提高促优质优价。
 
    1.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大力实施农业品牌创建提升工程,打造一个具有银川地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鼓励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申报“两品一标”认证,围绕使用区域公用品牌的企业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检测、认证,促进区域公用品牌与绿色食品产业协同发展。
 
    2.培育知名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积极培育知名企业品牌和名特优新产品品牌,支持做优知名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品牌10个,培育绿色食品名特优新产品品牌40个。
 
    3.加大品牌宣传推介。以数字农业为依托,加快建设农产品营销平台,加强农产品品牌宣传。鼓励产业协会、企业建立线上线下联动销售平台,创新生鲜农产品销售模式,提升品牌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支持绿色食品名特优新产品企业参加全国性或区域性展会宣传推介。鼓励企业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创新宣传方式,多渠道开展品牌宣传推介。加大对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知识产权、品牌维护、品牌保护等方面的培训力度,提高注册商标、品牌保护意识和能力,强化品牌保护,维护品牌质量、信誉和形象。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工信局、财政局、商务局、文旅广电局、教育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产品质量体系。支持经营主体联合高校、科研单位开展绿色食品产业关键技术及工艺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建立健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技术操作规范、质量监督和追溯等支撑体系。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市)区,积极创建国家级、自治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整县域、单一农产品全程绿色标准化示范县。
 
    1.构建绿色食品生产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绿色食品的全过程标准体系,加快产地环境、生产投入品、产品质量、包装标识、储运保鲜等标准基本配套,促进绿色食品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2.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健全以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为龙头、县级质检站为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及重点农产品经营企业检测点为补充的“二级三层”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加强对产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农产品生鲜超市农产品的检测力度,严格执行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对标注“绿色食品”的产品、商品加强检测,确保质量合格。
 
    3.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结合实施“数字农业”项目,将生产绿色食品的经营主体逐步纳入平台,实时上传生产经营全过程数据,为质量追溯提供依据。鼓励经营主体自主建立追溯系统以“自证清白”,提高自己的品牌影响力。
 
    4.建立绿色食品生产投入品监管体系。以县(市)区为单位,加大农药、化肥、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使用监管和执法,维护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良好环境。
 
    (责任单位: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局、教育局、农业农村局、财政局、生态环境局、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汇集产业发展动能。积极开展专业化招商,产业链招商,引入和培育一批技术理念先进的优秀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推动招商引资与产业融合发展。
 
    1.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创新委托招商和以商招商新模式,重点瞄准绿色食品产业发达地区,依托当地商会、协会资源,引入和配套优秀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补齐产业链发展薄弱环节。
 
    2.完善招商引资载体。依托奶产业、酿酒葡萄、优质粮食、肉牛肉羊、瓜菜、水产、枸杞产业集聚区,整体包装、宣传、推介,打造大农业招商载体。完善产业园区功能,强化服务,优化环境,提升效率,使之成为吸引客商的投资洼地。
 
    3.用活招商引资平台。积极参加各类展会开展招商引资,精选包装一批有吸引力的项目和产品,参加全国农博会、食品博览会以及各地举办的相关博览会,积极开展贸易洽谈、展示展销活动,吸引知名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积极参与绿色食品产业开发。积极与国内外各类专业推介机构对接,宣传推介银川绿色种养殖基地和生产环境,打造招商引资新平台。
 
    (责任单位:投资促进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财政局、工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具体负责绿色食品产业的规划引导、管理指导、标准制定等工作。市直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协同配合,明确职能分工,落实有关优惠政策,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各县(市)区要发挥好主体作用,把绿色食品产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配套扶持政策,在工作推进上相互衔接、上下联动,形成发展合力。
 
    (二)强化财税金融支持。进一步落实国家、自治区“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加大各级财政支农资金中支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资金比例,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财税环境。充分发挥政策性担保基金、贷款贴息政策作用,引导企业、民间等社会资本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支持绿色食品加工企业通过挂牌上市、发行债券等形式到资本市场融资,多途径解决融资难题。鼓励保险机构创新保险产品服务,推出针对绿色食品产业的保险产品,为绿色食品企业生产、储存、加工、物流、品牌及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险服务。
 
    (三)强化人才支持。加强绿色食品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通过挂职兼职、项目合作、联合攻关等方式,柔性引进一批学术水平高、急需紧缺的高端人才。加大绿色食品专业技术实用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开展实用技能和专业知识培训,建设一支能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绿色食品实用技能人才队伍。
 
    (四)强化考核宣传。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纳入对市直部门、各县(市)区年度乡村振兴综合考核工作内容,对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通报批评。加大绿色食品产业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各类主体参与绿色食品产业的积极性,营造绿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地区: 宁夏 银川市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法规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