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滩羊免费吃
世界食品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蜂业、烟叶、茶叶、桑蚕、中药材5个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鲁政办发〔2014〕3号)

   2014-04-17 726
核心提示: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加快发展品牌特色农业,提升现代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加快发展品牌特色农业,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促进我省农业转型升级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山东省蜂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山东省烟叶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山东省茶叶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山东省桑蚕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山东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一、统一思想认识。发展品牌特色农业,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的客观需要,对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创山东农业发展新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山东发展蜂业、烟叶、茶叶、桑蚕、中药材5个特色产业,既有现实基础,又有优势条件和良好前景。要把实施5个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作为我省新一轮农业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坚持正确导向。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突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发展理念,彰显产业特色,强化科技支撑,创新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确保实现产业发展预期目标。
 
  三、强化政策扶持。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主产区政府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和整合扶持资金,重点支持5个特色产业规模化经营、良种繁育、科技创新与推广、示范园区建设、特色产品和品牌培育等。要积极探索建立市场引导、政府推动、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投融资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四、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推进机制,统筹推进5个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要完善5个特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并纳入主产区政府现代农业发展考核体系。各级特别是主产区政府要把5个特色产业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发展重点,强化工作措施。省级各行业主管部门、单位要在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加快编制5个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对目标任务、规划布局、政策措施、组织实施等进一步细化,确保5个特色产业发展取得实效。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1月27日
 
  山东省蜂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
 
  为加快我省蜂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实现由养蜂大省向养蜂强省转变,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发展概况。
 
  1.蜜粉资源丰富。我省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较华北平原其他地区温暖湿润。蜜粉源植物丰富,多达220余种,物候期自西南向东相差7—14天。蜜粉源植物主要有刺槐、荆条、枣树、泡桐、苹果、玉米、棉花等。其中,刺槐330万亩、果树900万亩(其中苹果400万亩、枣树55万亩)、玉米4000万亩、棉花1000万亩、蔬菜3000万亩。全省除11月至翌年2月无蜜粉源外,其他月份均有蜜粉源。5月初至5月底的刺槐花期、5月中旬至6月下旬的枣花期、6月中旬至7月下旬的荆条花期,为我省的流蜜盛期。可载蜂量200万群以上,发展蜂业的自然条件优势得天独厚、潜力巨大。
 
  2.产业链较完善。经过多年发展,我省逐渐形成了包括蜂业养殖、产品加工、机具生产、授粉应用在内的较完整的产业链。据统计,2012年,全省蜂群存养量35万群,客蜂50万群,蜂蜜、蜂王浆产量分别约为20000吨、150吨,蜂产品产值约6亿元;全省蜂蜜、蜂王浆年加工贸易量分别达到35000吨和500吨。2012年,山东华康蜂业有限公司蜂蜜出口13000吨,占全国蜂蜜出口量的10%以上。利用壁蜂、蜜蜂为苹果、梨、桃等果园授粉面积500多万亩,占果园总面积的60%以上。
 
  3.组织化程度较高。目前,全省年销售额过千万元的蜂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0余家,60多家蜂产品企业通过认证(企业食品生产许可)。成立省级蜂业协会1个、市级和县级蜂业协会12个,发展养蜂合作社100多个、社员1600多户;全省蜂业从业人员(含加工企业职工)20000余人,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养蜂专业合作社和养蜂基地、企业与蜂农互促共赢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4.支撑体系较强。近几年,我省在蜜蜂良种繁育推广、蜂业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及蜜蜂授粉技术普及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蜂业支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08年,成立了山东省蜂业良种繁育推广中心、山东省蜂业与蜂产品质量检验所。我省拥有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人,综合试验站1个。尤其在机械化装备研发方面居全国领先水平,由东营市蜜蜂研究所与五征集团联合研制的全国首款养蜂移动平台,是我国养蜂业迈向机械化的关键一步,它集养蜂生产、蜂群运输、蜂产品初加工等功能于一体,专门配备小房、视屏等休闲娱乐设施,改善了养蜂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养蜂的经济效益。2013年,2款养蜂移动平台(养蜂车)列入了山东省农机补贴产品目录。
 
  (二)重大意义。
 
  蜂业是生态农业和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健康产业”、“空中农业”,既不与养殖业争饲料,又不与种植业争水土,仅利用自然界中的百花资源,便可获得蜂蜜、蜂王浆、蜂胶等十多种蜂产品。这些产品既是良好的保健医疗食品,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蜂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回报率高等特点,对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健康、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
 
  1.促进农业增产需要大力发展养蜂业。农业安天下,粮食保民生,促进农业增产、维护粮食安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蜜蜂被誉为“月下老人”,蜜蜂授粉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并间接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其经济价值远大于蜂产品本身。根据1981年美国农业机构的统计,蜜蜂授粉对农业的增产效益是蜂产品价值的100余倍,按照此标准测算,蜜蜂授粉带给我省农作物的增产效益约600亿元。蜜蜂授粉是一项既不需要扩大耕种面积,又不需要增加设施投资的增产措施,早已引起世界性广泛重视,许多农业发达国家将其作为一个特色产业纳入政策扶持。我省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生产要素和资源环境有限,而通过蜜蜂授粉促进农业增产的空间很大。
 
  2.满足消费需求需要大力发展养蜂业。蜂产品是传统的保健产品、绿色天然食品,对保障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天然保健食品成为趋势,蜂产品市场方兴未艾。2011年我国人均蜂蜜消费量为245克,而美国人均蜂蜜消费量为500克,德国人均蜂蜜消费量为1000克,因此蜂产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3.维护生态和谐需要大力发展养蜂业。世界上约有16万种由昆虫授粉的显花植物,其中依靠蜜蜂授粉的占85%。蜜蜂授粉能够帮助植物顺利繁育,增加种籽数量和活力,从而修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随着现代农业的迅猛发展,化肥、农药和生长激素的滥用导致农业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蜜蜂授粉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因此,大力发展养蜂业是建设生态山东、美丽山东的客观要求。
 
  (三)存在问题。
 
  我省是养蜂大省,但向养蜂强省转变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人们只把养蜂业作为副业,既没有充分认识到蜂产品对人类健康的作用,更没有认识到蜜蜂授粉对农业增产的重要性。蜂业发展缺乏规划引导和资金支持,养蜂业基本处于自发状态,组织管理、技术推广、生产服务、产销衔接等相对滞后。
 
  2.层次水平不高。全省蜂业发展规模偏小,蜜蜂饲养数量仅占全国860万群的4%,户均养蜂规模只有70群左右,养蜂生产的机械化、标准化、良种化和规模化水平较低,品牌带动效应较弱。蜜蜂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够,良种覆盖率较低。蜜蜂为农作物授粉的覆盖率较低,对农业的提质增效功能尚未充分发挥。
 
  3.发展环境堪忧。农药、大气、水质等污染直接导致蜜粉资源减少,生产环境日益严峻。蜂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乏力,产品品质良莠不齐,行业信誉屡受打击,市场竞争力整体较差。因放蜂引发的伤害蜂农事件屡有发生,养蜂者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蜂业发展理念,以提高养蜂生产能力和推广普及蜜蜂、壁蜂授粉增产技术为重点,转变蜂业生产方式,优化区域布局,着力提升蜂业标准化、组织化和产业化发展水平,建立和完善蜂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努力推动我省蜂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规模扩张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在不断扩大蜜蜂饲养量的同时,因地制宜选择养蜂生产方式,努力在蜜蜂标准化机械化养殖和蜂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实现重点突破,不断提高养蜂效益。
 
  2.坚持发展生产与扩大授粉相结合。既重视蜜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又注重发挥蜜蜂、壁蜂授粉对农业增产的促进作用;既重视蜂群数量的扩张,又考虑到农业发展对蜂业布局的客观要求。
 
  3.坚持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加强科技研发,积极推进成果转化,充分发挥科技对蜂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支持养蜂合作社发展,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现代蜂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4.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各类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政府对蜂业的指导、管理和服务,保障蜂业健康发展。
 
  (三)发展目标。
 
  1.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到2020年,全省蜂群数量达到50万群,其中西方蜜蜂48万群,中华蜜蜂2万群;年繁殖壁蜂8亿只,苹果、梨、桃等果园壁蜂授粉面积达到70%以上。年产蜂蜜40000吨,蜂王浆300吨,蜂产品产值12亿元以上。生产的蜂蜜50%以上为成熟蜜,蜂王浆质量100%达到国家标准,蜂产品质量合格率达80%以上。培育1—2个西方蜜蜂抗病高产配套系,蜜蜂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
 
  2.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推行标准化、机械化、规模化养殖,建设蜜蜂壁蜂授粉、养蜂生产、蜂产品加工出口、优质蜜源四大优势区域,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养殖规范、加工带动有力的产业体系。到2020年,120群以上的规模蜂场由目前比重不足30%提高到60%。
 
  3.授粉技术加快普及。到2020年,建设35个专业授粉示范蜂场,蜜蜂为农作物授粉覆盖率达到70%以上,增产效益1000亿元以上,初步实现蜜蜂授粉产业化。
 
  三、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
 
  (一)区域布局。
 
  根据我省各地蜜粉源植物丰富程度、地理生态、养蜂生产状况及蜂产品企业分布,全省蜂业可划分为蜜蜂壁蜂授粉、养蜂生产、蜂产品加工出口、优质蜜源四大优势区域。
 
  1.蜜蜂、壁蜂授粉优势区。该区包括烟台、青岛、潍坊、日照和淄博,是果品和蔬菜生产集中区域,目前苹果种植面积400余万亩,草莓种植面积20多万亩,大樱桃种植面积25万亩左右。2012年本区西方蜜蜂存养量9万群,约占全省总量的25%;壁蜂5亿只左右,约占全省总量的80%。立足本区域丰富的果蔬资源优势和农民浓厚的蜜蜂、壁蜂授粉意识,建立蜜蜂、壁蜂授粉示范基地,蜜蜂、壁蜂为果蔬授粉覆盖率达80%以上。
 
  2.养蜂生产优势区。该区包括临沂、潍坊、泰安、淄博、日照和济宁,是传统的养蜂生产区域,地质、地貌及气候多样性使得植物分布多样化,蜜粉源植物丰富,养蜂业相对发达。2012年本区蜂群存养量25万群,约占全省总量的70%。立足本区域发展养蜂生产的传统优势,扩大蜜蜂饲养量,力争2020年蜂群存养量达到35万群。
 
  3.蜂产品加工出口优势区。该区包括日照、潍坊、济南和枣庄,区内蜂产品企业相对集中,蜂蜜、蜂王浆年加工贸易量约28000吨和400吨,均占全省总量的80%以上。立足本区域雄厚的加工出口基础,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建立严格的质量监管和追溯体系,重点培育壮大4个蜂产品龙头企业(每个市培育1个),辐射带动8个优质蜂产品生产基地。
 
  4.沿黄地区优质蜜源优势区。该区包括沿黄地区的菏泽、聊城、德州、滨州和东营,刺槐和枣树的栽植量均占全省的50%以上,一直是我省优质刺槐蜜、优质枣花蜜的生产地区。立足沿黄地区丰富的刺槐和枣树资源优势,在该区域建设10个优质刺槐蜜和优质枣花蜜生产基地(每个市建设2个)。同时,在适宜区域扩大刺槐、枣树种植面积,形成蜜源与蜂业良性发展的格局。
 
  (二)发展重点。
 
  1.推行蜜蜂标准化机械化养殖。规范养蜂场布局,推行养蜂生产各环节的标准化操作,实施蜂产品安全生产规程,提倡饲养强群,加强疫病防控,建立健全养殖档案和养蜂日志。扶持养蜂机械研发与生产,提高养蜂的机械化水平。在养蜂生产优势区建设30个标准化机械化养蜂示范场(临沂、潍坊、泰安、淄博、日照和济宁各5个),在沿黄地区优质蜜源优势区建设15个标准化机械化养蜂示范场(菏泽、聊城、德州、滨州和东营各3个),所生产的蜂蜜和蜂王浆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2.提高蜂业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市、县级蜂业协会组织,加强行业主管部门对蜂业优势区域的管理力度。规范壮大养蜂专业合作社,在淄博、东营、潍坊、济宁、泰安、临沂、德州、聊城、滨州和菏泽等支持建设20个养蜂生产示范合作社(每个市建设2个);在蜜蜂、壁蜂授粉优势区支持建设5个蜜蜂授粉示范合作社(烟台、青岛、潍坊、日照和淄博各1个)。努力形成以蜂农为基础、专业合作社为依托、蜂产品企业为龙头的蜂业产业化经营方式。
 
  3.推广普及蜜蜂授粉增产技术。加大蜜蜂、壁蜂为农作物授粉增产技术的普及推广,开展授粉增产示范活动,在蜜蜂、壁蜂授粉优势区和养蜂生产优势区建立11个蜜蜂授粉示范基地(烟台、青岛、潍坊各2个,临沂、泰安、淄博、日照和济宁各1个),建设35个专业授粉示范蜂场(烟台、青岛、潍坊、临沂、泰安、淄博和济宁每个市3个,全省其他各市每市1—2个)。
 
  4.建立健全蜜蜂良种繁育推广体系。重点强化山东省蜂业良种繁育推广中心职能,完善提升5—6个种蜂场的育种条件,保障优质种蜂王供应,提高蜜蜂良种化水平;加强中华蜜蜂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建设5个中华蜜蜂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1个中华蜜蜂种质资源基因库。
 
  5.完善蜂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严格蜂药、蜂饲料等投入品使用管理,严把蜂产品原料、生产和检验关。完善蜂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信息发布和质量追溯体系,建立蜂产品企业质量信用评估制度,提升蜂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6.加强省级信息化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在行业管理中的作用,逐步建立起集蜜源植物、蜂群分布、企业信息、市场咨询、监督检验和品牌推介等为一体的省级蜂业数字化信息平台,为行业管理和技术指导提供支撑,加快推进我省蜂业的标准化、机械化和信息化发展。
 
  四、政策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蜂业产业发展协调推进机制,畜牧、发展改革、财政、林业、农业、科技、工商、金融、质检等部门参加,研究制定政策措施,统筹协调蜂业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畜牧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职能,负责牵头协调,并切实加强对蜂业发展的指导和总体管理。林业部门负责抓好蜜粉源植物基地建设,协调提供放蜂场地。农业部门负责抓好蜜蜂和壁蜂授粉增产措施的组织实施,努力减少化学农药对蜂业的影响。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加大基建资金和财政资金对蜂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做好项目实施和资金监督管理工作。科技部门要努力改善蜂业发展科技创新条件,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其他相关部门也要根据各自职能范围,加强对蜂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蜂业发展指标考核体系,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各主产区政府现代农业发展考核体系。省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全省蜂业发展绩效考评办法,并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省级选择扶持项目的重要依据。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依托山东省蜂业信息网和山东省优质蜂产品推介中心,加快信息软件开发和短信平台建设的步伐,支持建设省级蜂业数字化信息平台。以规模化蜂场建设、养蜂机械设备购置、蜜蜂授粉、蜜蜂良种培育、合作社发展等方面为重点,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按照“渠道不变、性质不变、集中投向、提高效益”的原则,积极整合现代农业发展、特色产业发展、良种工程、科技推广、标准化示范创建、动物疫病防控等相关资金,适当向蜂业倾斜,发挥资金规模效应。将蜂业和蜜蜂良种选育推广纳入山东省特色畜牧业重点产业和山东省农业良种化工程,加强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支持建设中华蜜蜂保护区和保种场。扶持蜂业龙头企业改善生产和技术条件,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制定完善蜂产品优质优价收购政策,尽快出台成熟蜜地方标准,鼓励蜂农从事成熟蜜生产,树立山东蜂产品良好形象。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开发适合蜂业生产的保险产品,降低蜂农生产经营风险。加大对养蜂移动平台的补贴力度,积极探索改进财政补贴的手段,提高蜂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完善奖励扶持机制,综合运用财政补贴、贷款贴息、项目补助等方式,推进规划组织实施,促进产业稳步发展。
 
  (三)转变蜂业发展方式。通过示范、扶持、服务、监管等措施,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养蜂大户、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供销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等蜂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进一步完善双方发展保障和利益分配机制。到2020年,力争使85%的养蜂场(户)纳入产业化经营体系。鼓励和支持工商业资本进入养蜂业或从事蜂产品加工,与养蜂户及专业合作社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带动发展能力。通过加强政府扶持、鼓励联合兼并、支持产品开发、引导企业上市等措施,做大做强蜂业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开展连锁经营、产销直挂、农超对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养蜂大户等新型蜂业经营主体,积极开展从业者职业技能鉴定,加快培育新型职业蜂农队伍;综合运用技术培训、示范带动、标准化生产、机械化装备等多种措施,改善蜂农的生产生活条件,吸引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加入,增强蜂业发展活力。引导和支持蜂农建立合作社,拓展合作社服务功能,规范运行方式,提高标准化集约化养蜂水平。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熟悉行业、贴近企业的优势,加强和改进行业管理,在联系政府、服务行业、规范生产、培训蜂农、品牌推介、促进行业自律、推动行业交流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充分发挥供销社联系农民、熟悉市场的综合优势,引导有条件的供销社积极参与蜂业产业化经营,为生产者提供全方位服务,把更多的利润返还给农民。
 
  (四)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加强蜂业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紧紧围绕制约蜂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展开科技攻关,重点在蜜蜂饲养、蜂机具研发、病虫害防治、授粉增产技术、蜂产品研发、良种繁育推广、蜂产品质量控制等领域进行科研与技术推广,争取实现较大突破。在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协同创新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时,向蜂业适当倾斜。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加速蜂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强蜂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建立蜂业从业人员定期培训制度,每年培训蜂农3000人次以上。
 
  (五)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充分调动群众的养蜂积极性。大力宣传蜜蜂、壁蜂授粉对农作物增产和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意义,大力宣传蜂产品对人类健康的作用,大力宣传蜜蜂文化,使蜂业的经济、生态和人文效益为社会所认同,努力营造“小蜜蜂、大产业”的良好氛围。
 
  山东省烟叶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
 
  为加快推进我省烟叶产业发展,提高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结合烟叶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山东是我国大陆最早种植烤烟的省份,已有百年种烟历史。山东烟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湿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全年日平均气温12.1—13.4℃,无霜期182—266天,年降水量595—950毫米,日照时数2257—2560小时,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期;烟区地貌以山地坡麓、岭地缓坡为主,其次为山前倾斜平原和河谷平原,植烟土壤以棕壤和淋溶褐土为主,土壤质地为砂壤土、轻壤土和中壤土,多数为轻壤土,PH值多在6.1—7.3之间,具备适宜的烟叶生产自然生态条件。
 
  烟叶作为我省传统农业经济作物,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较为稳固的种植区域、完善的基础设施、成熟的种植技术、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稳定的烟农队伍,成为我省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烟区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的重要经济项目。我省烟区分布在潍坊、临沂、日照、淄博、青岛、莱芜的26个县(市、区)(诸城、临朐、安丘、高密、昌乐;沂水、费县、兰陵、蒙阴、沂南、平邑、莒南、临沭、郯城;莒县、五莲、日照市岚山区、东港区;沂源、淄博市淄川区、博山区;青岛市黄岛区、平度、胶州;莱芜市莱城区、钢城区),土地资源丰富,宜烟耕地面积1096万亩,年种烟面积55万亩左右,烟叶收购计划140万担左右,是全国烟叶主产区之一;现有种烟乡(镇)180个,种烟村3232个,烟农1.72万户。
 
  烟叶产业具有“计划种植、专卖专营、价格稳定、产业链完整”的特点。近年来,我省烟叶工作坚持“立足实、争取强、注重精、要特色”方针,通过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实施烟叶生产生态村富民工程,切实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扎实推进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积极实施科技兴烟,不断强化烟叶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了种植、收购、调拨相结合的完善产业体系。全省已建设烟叶生产生态村1000个,完成了120万亩轮作种烟基本农田的基础设施配套,发展50亩以上烟叶家庭农场3126个、种植烟叶面积占全省的62%,培育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51个、入社烟农1.6万户,初步构建了山东烟草研究院———产区烟叶技术中心———实验站———基地单元科技创新园四级科技创新体系,创建了“国家级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和“沂蒙山优质烟叶科技示范基地”,基本形成了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烟叶生产格局,现代烟草农业整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2012年,全省烟叶种植面积58万亩,烟叶收购量151万担,占全国的2.7%;种烟总收入19.8亿元,实现烟叶税3.6亿元;烟农户均种植烟叶33.2亩,户均纯收入5万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倍以上。山东烟叶具有浓香型风格特色,是中式卷烟配方的重要原料,随着卷烟企业的“大品牌”战略推进特别是低焦油卷烟的发展,山东烟叶市场地位更加突出。目前我省与上海烟草集团、浙江中烟、湖北中烟、江苏中烟、山东中烟等11家国内卷烟工业企业以及山东烟草进出口公司保持烟叶供求关系,已建设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准的烟叶基地单元13个,面积22万亩,烟叶基地化供应量65万担,烟草工商合作不断深化,市场需求较为稳定。
 
  但从目前情况看,实现烟叶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烟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烟叶质量处于全国中等水平,风格特色不够突出;种烟成本上升,烟农持续增收压力加大;烟叶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专用农机设备配套不完善;烟农合作社建设处于调整提升阶段,社会化服务滞后于规模经营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成果转化率较低。充分发挥我省烟叶生产底蕴深厚、基础扎实、服务完善、市场巩固、保障有力的优势,加快推动烟叶产业发展,对优化烟区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高端、高质、高效”发展理念,以深入实施烟叶生产生态村富民工程为载体,以发展现代农业、突出质量特色、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转方式、调结构,推进设施化配套、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科技化支撑、精益化管理、基地化供应,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全面增强提质增效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再创产业发展新优势。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提升产品竞争力。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突出质量特色,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2.坚持集约发展,突出规模效益。完善烟叶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烟农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种植集中度和规模经营水平。
 
  3.坚持内生增长,增强发展活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注重创新驱动,提高发展质量。
 
  4.坚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省轮作种烟的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150万亩,烟叶种植面积稳定在75万亩左右,烟叶总产量达到200万担左右,总产值达到40亿元,烟叶税达到7.2亿元;形成以烟草公司为龙头、以家庭农场和综合服务型合作社为主体的生产经营组织模式,烟农户均种植规模达到60亩;全面实现标准化生产,上中等烟叶比例达到97%以上,打造山东“中式浓香”烟叶品牌;建成烟叶基地单元36个、面积68万亩左右,基地化产销比重达到90%以上;形成以“设施农业、精准农业、高效农业”为基本形态的现代烟草农业产业体系,建设10个高标准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通过烟叶产业的提升发展,烟农户均种烟产值达到30万元以上、纯收入15万元以上。
 
  三、发展重点
 
  (一)优化烟叶生产布局。按照区域布局、集中发展的原则,打造规模集中、优势明显的烟叶经济产业带。立足现有种烟县(市、区),引导各项资源逐步向技术、经济、基础条件好的优势区域集中,扩大重点县生产规模,发展专业乡镇、专业村。发展40万担以上的产烟县(市)1个(诸城),20万担以上的产烟县3个(沂水、费县、莒县),10万担以上的产烟县(市)7个(临朐、安丘、沂南、蒙阴、平邑、兰陵、五莲)。发展3万担以上的植烟乡(镇)10个,2万担以上的植烟乡(镇)20个。发挥烟叶生产生态村的基础作用,提升生态村发展水平,集中计划资源,扩大现有1000个生态村(潍坊370个、临沂390个、日照145个、淄博35个、青岛25个、莱芜35个)的种烟规模,平均每村达到600亩左右,总面积占到全省的80%左右。通过优化布局,打造以沂蒙山地丘陵区、潍弥流域平原丘陵区、鲁中山地区、沭东山地丘陵区为重点,与其它经济产业并驾齐驱、和谐发展的烟叶经济产业带,构建规模稳定、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烟叶产业格局。
 
  (二)大力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全面完成150万亩轮作种烟基本农田的设施综合配套,建设“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烟田,实现集约化育苗、集约化烘烤率100%,提高生产保障能力。完善配套烟草农机装备,烟田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平原丘陵烟田基本实现机械化,促进减工降本增效。完善农业经营体制,坚持“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专业合作”,形成“烟叶家庭农场(专业户)+烟农合作社”模式,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经营体系,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提升信息化水平,实现全过程管控、全覆盖服务,打造数字烟草农业。到2020年,完善配套、集约高效的现代烟草农业体系基本建成,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亩均用工控制在15个以内,亩产值达到5000元以上,现代化水平保持在全省农业产业和全国烟叶生产的前列。
 
  (三)打造特色烟叶品牌。坚持做精、做强、做出特色,走质量效益型发展路子。以浓香型生产为导向,推进特色优质烟叶开发,打造生态条件优越、资源优势巩固的特色烟区,在现有2个特色烟基地单元的基础上,以潍坊、临沂、日照为重点,规划新建8个特色烟基地单元,总面积达到17万亩;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中式浓香”烟叶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围绕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完善提升现有“国家级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潍坊、莒县、沂水、莒南),将6个产烟设区市全面建成“山东省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市”。贯彻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与生产方式,构建科学合理的烟叶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
 
  (四)拓展烟叶市场空间。坚持计划资源、市场需求、基地建设有机统一,全面加强烟叶生产基地建设,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变烟叶品牌优势为市场优势。实行“单元规划、综合配套、统一管理、定向生产”,以面积1.7万亩、收购量5万担左右为一个基地单元,强化需求导向,围绕重点卷烟企业和骨干卷烟品牌,推进农工商研一体化开发,走订单生产之路。深化与上海烟草集团、浙江中烟、湖北中烟、山东中烟、江苏中烟等重点卷烟企业合作,在完善提升现有13个烟叶基地单元基础上,在其他优势区、潜力区,逐步规划新建23个烟叶基地单元(含特色烟基地单元。其中潍坊8个,临沂9个,日照3个,淄博、莱芜、青岛各1个)。到2020年,全省烟叶集中供应8—10家卷烟企业,基地烟叶年产销量180万担左右,建立稳定的烟叶销售市场,为全省烟叶生产发展、烟农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四、政策措施
 
  (一)改善设施设备条件,提高烟叶综合生产能力。
 
  1.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严格的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和以烟为主的种植制度,保持产业规模、布局稳定。深入实施烟叶生产生态村富民工程,每年投资1亿元左右,继续抓好烟田小水利、机耕路、密集烤房、育苗大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烟田综合治理,在种烟区实施土地整理15万亩,进一步改善烟区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通过推进烟站优化整合,组建中心烟站34个(潍坊12个、临沂13个、日照6个、淄博1个、青岛1个、莱芜1个),形成“中心烟站+收购点”管理模式,提升产业综合配套水平。加强烟田水源工程建设,组织实施好五莲县龙潭沟水库、费县三和水库建设项目;争取烟草行业政策支持,积极规划建设新的烟田水源工程,增强水利对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加强烟田防雹增雨、病虫害预测预报与统防统治等保障设施建设,努力降低生产风险。完善基础设施管护机制,坚持建管并重、管用并举,以烟农合作社为管护主体,推进市场化运作,确保设施长期发挥效益。
 
  2.推进生产机械化。充分利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把推进烟草农机发展与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结合起来,加大对烟草农机特别是通用机械配套的支持力度。加快烟田机械化推广进程,以烟农合作社为依托,以基地单元全程机械化试点为引领,每年投资5000万元左右,对烟草通用机械、专用机械进行补贴,提高农机装备和机械化生产水平。按照先进、实用、高效的要求,搞好烟草农业机械的研发,重点突破烟叶采收机、打顶机和多功能机械,进一步提升移栽机、起垄施肥一体机等农机性能,着力解决适合山区丘陵作业的中小型机械配套问题。到2020年,全省烟田农机新增2万台(套),保有量达到5万台(套),百亩配套动力20千瓦,形成完善的机械化体系,切实提高农业生产力。
 
  3.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烟叶生产地理信息平台,推广育苗、烘烤智能化控制,完善烟农合作社信息系统,加强专家咨询、气象服务、劳动力资源调度、质量检测、自动化收购等信息应用,探索烟田物联网感应技术,利用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农业。
 
  (二)完善经营组织模式,推进生产方式现代化。
 
  1.大力发展烟叶家庭农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为契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重点发展壮大烟叶家庭农场,因势利导培育专业大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健全农场登记注册制度,扩大现有农场单体规模,推行企业化、规范化管理,提高农场经营水平和发展能力。到2020年,家庭农场种烟面积占到全省的80%以上,其中200亩以上烟叶家庭农场达到2500个左右,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2.扶持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坚持“种植在户、服务在社”的思路和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大力发展综合服务型烟农合作社,构建全方位、低成本、便利高效的服务体系。引导合作社完善组织模式,规范运行管理,全面开展烟草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环节专业化服务,拓展物资配送、技术推广、信贷服务、设施管护等功能,充分利用设施发展多种经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完善扶持政策,在设施用地、税收政策、信贷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财政投资项目向符合条件的烟农合作社倾斜,加强对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培训和人才支持,将烟草示范社纳入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范围,对运作规范、绩效良好的烟农合作社给予奖励。到2020年,全省形成规范完善、服务高效、达到省级示范社标准的综合服务型烟农合作社50个,单体覆盖面积1万亩以上,实现植烟村全面覆盖、全体烟农入社、生产全程服务、烟农普遍受益。
 
  3.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以潍坊、临沂、日照为重点,建成10个左右要素集聚、综合配套、优质高效的万亩省级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实现生产组织化、劳动机械化、技术集成化、品牌特色化;各地创建一批市级、县级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形成梯次推进格局,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与农村社区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相融合,选择在烟叶生产基础好、家庭农场规模大、合作社服务水平高的区域,试点建设一批烟草特色突出、示范效应明显的“烟叶特色农村社区”,探索烟草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助力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
 
  (三)加快科技创新与推广,提升产业发展支撑能力。
 
  1.推进科技创新。加强主产区烟叶技术中心和实验站建设,积极推进烟叶技术中心的行业认定工作,深化与科研院所、卷烟工业的项目合作,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与中国北方、南方烟草良种繁育中心协作,搞好烟草良种引进与选育,以实验站为依托做好品种区域试验示范工作。实施烟叶科技重大专项,创新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高香气、高品质、低危害为目标,深入实施特色优质烟叶开发,构建适应市场需求和山东实际的技术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加快成果转化。在烟叶基地单元内规划建设一批科技示范园区,组装集成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全省推广3个左右适应市场需求的特色优质新品种;大力推广漂浮育苗、测土施肥、病虫害综防、科学烘烤等先进适用技术。健全技术推广体系,实行烟农户籍化管理,完善多元化技术推广服务方式,探索烟农合作社托管技术服务,确保技术服务到户、技术要领到人、科技成果到田,提高技术到位率。
 
  3.加强烟农培训。大力实施培训工程,发挥龙头企业、烟农合作社及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利用烟农学校、现场示范、广播电视、互联网、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加大家庭农场经营者、专业种植大户、专业化服务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其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育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产业工人。加强职业烟农队伍建设,在社会保障、农业保险、帮扶解困、捐资助学等方面加强扶持,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培育职业烟农1万户以上,确保烟农队伍稳定。
 
  (四)完善生产管理体系,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1.推进精益生产。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障供应”为核心要求,以流程优化设计、资源要素整合、人员协同配合为基本调节手段,以“两头工场化(育苗、烘烤)、田间机械化、服务专业化”为重点,持续推进信息精确、技术精良、流程精益、作业精准、组织精密、队伍精干,使烟叶生产系统最大限度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实现减工降本、提质增效。
 
  2.推行标准化生产。完善烟叶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强标准宣传贯彻和推广落实,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控制,健全质量评价和追溯机制,实现烟叶质量持续改进。全面推行烟草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搞好产地环境保护,严格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注重劳动者健康保护,严格控制农残和重金属含量,保障烟叶质量及其安全性。
 
  3.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广精准施肥施药、生物防治、节水灌溉、风力提水等技术,加快稻草板材质烤房、生物质能源替代煤炭烘烤示范推广,加强土壤保育,推行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有序轮作等措施,实现用养结合、持续利用,探索绿肥种植———畜牧养殖———粪肥还田的农业循环模式,促进生产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谐发展,建设生态烟区、美丽烟区。
 
  (五)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实现产业发展目标。坚持和完善各级烟叶生产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政府主导、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定支持产业发展的措施和办法,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烟叶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各烟叶产区要把烟叶产业作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兴农富民的优势项目来抓,制定烟叶产业发展规划,落实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在土地流转、合作社建设、生产设施用地、烤房用电、基础设施管护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完善信贷担保机制,探索建立烟叶生产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烟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产业发展投入力度,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山东省茶叶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
 
  为全面提升我省茶叶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发展概况。
 
  茶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独特的营养与保健功能。我省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南方引进茶树进行试验种植,60年代末70年代初获得引种试种成功,并进入推广阶段。90年代后尤其2000年以来,逐步进入了面积扩大、产量增长、品质提升、效益增加的发展新时期。茶叶生产基本形成了鲁东南沿海、鲁中南山区和胶东半岛三大茶叶产区,全省10个市的40个茶叶生产县(市、区)基本分布在三大区域,呈现出较明显的区域优势,山东已成为全国纬度最高、面积最大的北方优质茶产区。2012年,全省茶园面积31.1万亩,茶叶产量1.3万吨,分别比1990年增加了15.8倍和19.3倍;干毛茶总产值达到20多亿元,茶园亩均产值接近6500元,比全国茶叶亩均产值2664元高144%。在茶叶主产区,茶叶产业已成为当地政府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山东茶叶具有“叶片肥厚、耐冲泡、内质好、滋味浓、香气高”等突出特点,“日照绿茶”、“崂山绿茶”和“泰山女儿茶”等产品已成为市场知名度较高的地方名茶。“雪青”、“日照绿茶”、“万里江”、“崂池”和“怡明”等5个茶叶品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浮来青”、“御青”、“灵岩”、“五岳独尊”等16个茶叶品牌荣获山东省著名商标。“崂山绿茶”、“日照绿茶”、“泰山绿茶”、“诸城绿茶”、“长清茶”等12个主产茶区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茶园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提高,带动了茶叶加工业的发展。全省现有茶叶加工企业1000多家,其中年销售额超过一千万的企业有20余家。
 
  (二)发展潜力。
 
  1.消费潜力。一是国际市场需求量增加。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全球对茶叶的认知度不断提高,茶叶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全球茶叶产销长期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尤其是绿茶、红茶销量不断增长,正在成为世界茶饮料的主导产品。根据国际茶叶委员会的报告数据显示,自2002年以来,世界茶叶产量和消费量持续增长,至2011年,产量和消费量分别达到421.7万吨和400多万吨,增幅分别为36.7%和33.7%。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茶叶出口国,2012年出口茶叶31.4万吨,金额达到10.4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我国绿茶在国际市场上优势明显,近十年绿茶出口量年均增长4%左右、出口额年均增长12%以上。二是国内市场消费潜力巨大。我国虽然是世界茶叶生产源头和第一大产茶国,但人均年消费茶叶仅为0.84公斤,而西方发达国家爱尔兰、土耳其、科威特、英国等国人均年消费量在2公斤以上。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茶叶市场尤其是省内需求将有较快增长。按照全国平均水平计算,全省茶叶年消费量在8万吨左右,而目前我省茶叶年产量仅为1万多吨,仅占消费需求的16%,远远不能满足省内消费者的需求。随着我省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者对茶叶认识的提高,我省茶叶消费必将呈刚性增长态势。
 
  2.生产潜力。一是发展空间大。山东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山东茶叶产区位于北纬34度53分—37度49分、东经116度42分—122度42分之间,区域内年平均气温11—14℃,年平均降水量在550—950毫米,平均光照时数为2300—2890小时,较适宜茶叶生产。根据有关调研资料和适种区茶业发展规划,目前适宜茶树种植面积在100万亩以上,种植发展空间较大。二是增产空间大。目前全省茶园平均亩产量42.7公斤,仅为全国茶园平均亩产量的81%,随着茶园基础设施的改善、茶树优良品种和先进茶园管理技术的推广,在3—5年内我省茶园平均亩产可提高到55公斤,增产空间较大。三是综合效益高。山东茶品质独特、文化内涵丰富、丰产年限长,综合效益高。此外,茶树是多年生常绿植物,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绿化环境、净化大气的功能,属于典型的生态农业。发展茶叶产业符合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保增收的要求。
 
  (三)发展优势。
 
  1.茶叶内在品质佳。经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化验分析,我省生产的茶叶鲜叶主要化学成分大都高于南方,其中黄酮、儿茶素、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同类南方茶叶,硒含量达到了农业部颁布的富硒茶标准中规定的含量,为天然富硒茶。
 
  2.茶叶产业效益较高。我省茶叶种植效益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据调查统计,茶农年鲜叶收入每亩可达5000—10000元,高的达20000元以上。近几年,山东早春优质绿茶每斤售价2000—3000元,以夏季原料加工的红茶每斤售价300—1200元。由于茶叶的比较效益较高,日照、青岛、泰安等地纷纷出台支持茶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地方特色产业来发展。
 
  3.科研体系较为健全。山东农业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均设有茶学系,年培养茶学专业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近百人;全省有5家省、市茶叶科研机构,科研人员达到50多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专业人员40多人。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日照综合试验站在茶树越冬、设施栽培、无公害茶园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被评定为山东省茶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我省联合陕西、河南两省的相关单位成立了北方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搭建起良好的科技创新平台。各重点产茶市、县也基本建立了技术推广机构,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茶叶技术推广体系。
 
  4.茶文化底蕴深厚。山东茶文化最早可追溯至唐宋时期,山东是古代茶树生长北限。据唐代封演《封氏闻见录》记载,中国茶道兴于泰山灵岩寺。据现代考证,最晚在金代山东就有茶树生长的记载,元、明时期,昆嵛山地区还曾设有管理茶叶生产的“茶场提举”。可以说,“灵岩佛家茶文化”、“崂山和昆嵛山道家茶文化”、“泰山女儿茶文化”、“南茶北引茶文化”等独特的齐鲁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随着我省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齐鲁茶文化已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济南茶博会、日照绿茶节、崂山茶文化节等地方茶事活动,增强了茶文化内涵,提升了山东茶叶品牌影响力。
 
  (四)制约因素。
 
  1.对茶叶发展认识不足。多年来,全省未对茶叶发展进行整体规划,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思路,缺乏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环节薄弱,茶叶产业基本上处于自发、无序发展状态。
 
  2.茶叶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水平较低。大部分茶园水电路渠、越冬防护、排水灌溉、生产装备等基础设施较差,防灾抗灾能力较弱。全省标准化示范园仅有12家,茶园面积不足2000亩;无性系良种比例不到10%,远低于全国43%的平均水平。茶叶加工厂虽然数量较多,但普遍规模较小,设备老旧、带动力偏弱。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有7家,不足全部茶叶加工企业的1%,规模化程度较低。
 
  3.种苗基地建设滞后。全省尚未建立茶树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影响茶树无性系良种推广进度。茶农多数采用原始落后的茶树种子直播建园,致使茶树生长差异大,园相整齐度低,茶叶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加工高档茶的优质原料需求。
 
  4.科研及推广能力较弱。我省茶叶科研机构长期缺少专项科研经费,缺少较高层次的科研人才,实验室装备及综合研究手段相对滞后,研究水平相对较低;基层技术推广网络不健全,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服务手段也相对落后,管理技术推广不到位,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增加茶农收入和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强化政策支持,扩大产业规模,加强基础建设,推广关键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精深加工,努力实现我省茶叶产业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集聚发展。根据茶产区的生态环境、品种资源、种植、加工技术等条件,因地制宜调整优化生产布局,转变生产方式,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发挥规模优势。
 
  2.市场驱动、统筹发展。统筹考虑生产、销售和消费等因素,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特点,改进加工设备和技术,突出特色品牌,增加品种类型,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把产业建立在有效消费的基础上,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市场动力。
 
  3.科技支撑、持续发展。引导产学研联合攻关,提高茶叶科技创新能力,集成推广一批实用、高效的新技术新成果,为茶树栽培、茶叶加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实现产业的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省茶园面积发展到50万亩,采摘面积40万亩,分别比2012年增长60%和85%;无性系良种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三品”认证茶园面积达到60%以上;茶叶产量3万吨,干毛茶总产值60亿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130%和200%;主产区茶农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
 
  三、发展重点
 
  (一)建立完善茶树良种繁育体系。实行外引与自繁自育相结合,加强对当地抗逆性强茶树种质资源的筛选、收集和保存,加大外地优良茶树品种的引进力度。一是建设茶树种质资源保存圃。依托有关科研单位,在青岛、日照、泰安建设3处茶树种质资源保存圃,加强当地茶树抗寒良种的筛选、收集和保存,适当引进外地优良茶树品种,加强试验示范,扩大资源储备,为我省茶树良种繁育奠定基础。二是建设茶树良种苗木繁育基地。依托技术优势突出、设施条件完备的教学科研及推广单位和龙头企业,在日照市建设1处省级茶树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在青岛、临沂、泰安各建1处市级茶树良种苗木繁育基地。注重提高苗木繁育基地的建设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实验设备、苗木分级、包装、储运等先进的配套设施。力争2020年形成年产3000—4000万株优质苗木的生产规模,较好满足我省茶园发展的需求。
 
  (二)创建优质高效示范园区。在日照、临沂、青岛、泰安等主产区创建8个成方连片面积1000亩以上国家级茶叶标准示范区;在日照市岚山区、日照市东港区、五莲、莒县、莒南、沂水、临沭、青岛市黄岛区、青岛市崂山区、即墨、乳山、荣成、海阳、诸城、泰安市泰山区、泰安市岱岳区、肥城、新泰、济南市长清区、淄博市博山区等茶叶生产基地县(市、区),每县(市、区)建设3个左右面积200亩以上的省级优质高效生态示范园。以创建优质高效示范园区为契机,集成推广关键技术,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茶叶单产;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积极推广杀虫灯、色诱板等非化学防控技术,推行科学施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种植环节带来的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力争示范园区的茶园全部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要求,其中50%以上的茶园达到绿色食品的质量安全标准。
 
  (三)加快低产低效茶园改造。在日照、青岛、临沂等主产区,重点推行老茶园更新改建和低产低效茶园改造升级示范园建设。一是更新改建老茶园。根据茶园的树龄老化状况,采取伐老植新等方式,对种植25年以上的老龄低效茶园进行更新改建,每市建设50亩以上的更新改建示范园10个,带动全省约4万亩老龄茶园更新。二是改造低产低效茶园。通过树冠更新、土壤改良、肥水调控、越冬防护等配套技术的应用,每市建设100个面积在80亩以上的低产低效茶园改造示范园,带动全省近10万亩低产低效茶园的改造升级。在茶园更新改造过程中,加大优良品种推广力度,大力推广配方施肥、节水灌溉、茶园铺草等综合配套技术,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持续增加生产效益。
 
  (四)打造加工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加大对茶叶加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和家庭农场的扶持力度,加强设备改造和优化升级,不断改进加工装备和加工工艺,并组织开展茶叶清洁化生产示范项目,重点打造20家市级以上的茶叶加工龙头示范企业、示范合作社,带动全省90%以上的加工企业实现清洁化生产。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大对“日照绿茶”、“崂山绿茶”、“泰山绿茶”等区域公用品牌的扶持和保护力度,实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扩张,重点打造5个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品牌、10个省内知名企业品牌,放大品牌效应,带动全省茶叶生产和销售。鼓励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创建特色品牌,对获得驰名、著名商标的,每年拿出部分资金进行跟踪扶持,进一步提高品牌影响力。支持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省级以上的茶叶评比、品牌打造和展会展销等活动,对参评和获奖单位进行一定程度的补贴和奖励。加大对重点区域品牌、重点茶叶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的宣传推介力度,叫响山东茶叶品牌。
 
  (五)完善茶叶质量标准体系。一是完善茶叶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省级及地方茶叶标准(规程)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健全完善各项标准规程,建立健全全省自上而下涵盖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环节的技术标准体系,为全省茶叶标准化发展提供依据。二是加强第三方认证工作。鼓励支持企业和地方积极开展“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QS”和“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等认证,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安全水平。三是加强茶叶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建设。依托现有机构和条件,在日照市、青岛市、临沂市、泰安市、威海市、济南市等全省茶叶主产市建设6—8处县级茶叶质量检验检测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及茶叶农残速测仪、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等检测设施设备,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监管,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茶叶产品。
 
  (六)挖掘茶叶文化内涵。发挥我省丰富的茶文化历史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组织开展茶文化研讨会,不断提升齐鲁茶文化的影响力。持续办好济南、青岛、日照茶博会,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宣传山东茶叶品牌和优势。加强茶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在茶叶主产区积极开发“茶之旅”等旅游项目,研究开发茶叶旅游产品,打造一批融茶文化、民俗文化、禅文化及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旅游线路,增强旅游业对茶叶产业的带动作用。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里将把茶叶发展纳入全省特色农业发展总体规划,进行统筹安排。各茶叶主产区政府要把茶叶产业发展纳入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整体战略进行部署,因地制宜地研究制定本地的茶叶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突出发展重点,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取得实效。建立茶叶产业发展协调推进机制,农业、发展改革、财政、水利、科技、商务、供销、质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林业、旅游等部门参加,研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统筹协调茶叶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农业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职能,负责牵头协调,切实抓好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总体管理工作。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加大基建资金和财政资金对茶叶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做好项目实施和资金监督管理工作。商务、供销部门要在茶叶市场建设、茶叶产品流通、农超(商)对接、茶叶电子商务、涉茶农产品经营服务和农村现代经营流通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切实加大推进力度。水利、科技、质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林业和旅游等部门也要根据各自职能范围,加强对茶叶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各级要建立健全茶叶产业发展指标考核体系,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各主产区政府现代农业发展考核体系。省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全省茶叶产业发展绩效考评办法,绩效考评结果作为省级选择扶持项目的重要依据。
 
  (二)完善扶持政策。一是强化资金扶持。采取增加和整合资金相结合的形式,加大对无性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生态示范园区建设、培育龙头企业、知名品牌推介等扶持力度;积极整合扶贫开发、财政支农项目、菜篮子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农机补贴、农田水利建设、退耕还林、好客山东游等相关资金,集中使用投向,适当向茶叶产业倾斜,发挥资金规模效应。主产区政府在安排涉农资金时,加大对茶叶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二是明确扶持重点。加大茶园水电路渠、生态林网、越冬防护、生产加工装备等配套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提升茶园建设水平。鼓励建设无性系良种茶园,对形成一定规模的进行资金补贴和政策扶持。探索将茶园纳入良种苗木、造林补贴范围,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进行设备改造升级,对购买先进生产、加工机械给予一定补贴。加强茶叶市场体系建设,鼓励建设重点茶区批发市场和体验馆、专卖店、网上交易等各具特色的茶叶购销交流平台,扩大市场销售。三是加大信贷扶持。利用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支持政策,协调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茶叶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产业升级和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开展茶叶清洁化生产。
 
  (三)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推广“企业+基地+茶农”、“合作社+基地+茶农”等生产经营模式,支持加工企业通过实行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信贷担保、吸收农户入股等方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之间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鼓励企业建设自营茶园,加强统一管理,严格控制农业投入品使用,从源头上保障质量安全。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为基地农户开展农资供应、农机作业、技术指导、病虫防治、市场信息、产品营销等服务。支持成立山东省茶叶协会,加强各级茶叶协会建设,积极开展生产服务、技术指导、市场推介、品牌培育、对外宣传等活动,每2年举办一次山东省名优茶评比和茶艺技能大赛活动。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等不同方式,重点扶持辐射范围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优势企业进行设备改造、科技创新和兼并重组,进一步做大做强,推动全省茶叶产业整体稳步发展。
 
  (四)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对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持,鼓励进行茶学研究和实用人才培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支持有关企业和科研单位引进技术、设备,进行新品种引进、栽培模式创新、加工技术提升、茶类新产品开发及山东特色茶食品、茶饮品和茶旅游产品等开发,推进茶叶深加工,延伸茶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创新技术推广机制,以创建生态示范园为平台,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主体,以信息网络为渠道,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的转化推广能力。结合农民培训、财政支持茶叶项目,加大茶农培训力度,引导和鼓励茶叶从业人员参加“园艺工”、“茶艺师”、“评茶师”、“炒茶师”等职业技能培训和资格认证,提高从业人员技术水平。
 
  山东省桑蚕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
 
  为提高全省桑蚕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实现桑蚕产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发展概况。
 
  桑蚕生产是我省的传统特色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新中国成立后,我省各级政府关心支持桑蚕生产,各地农民植桑养蚕的积极性比较高涨,有效促进了桑蚕产业的稳定发展,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省桑蚕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2002年,全省桑园面积186万亩,蚕茧产量7万多吨;蚕种年产量300多万张,茧丝等制品出口创汇1.5亿美元。在一些地方,桑蚕成为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品牌。2002年以后,受经营体制、资源竞争、国家东桑西移政策、环境污染以及农村劳动力减少等因素影响,山东桑蚕生产呈萎缩态势。2012年,全省桑园面积减少到45万亩,蚕茧产量下降到3.2万吨,在全国排名也由第四降到第七;桑蚕一代杂交种产量降至170万张,比2002年减少43.3%。经过近十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山东桑蚕生产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桑蚕产业的集中优势区域更加清晰,规模效益逐步显现,生产加工企业发展壮大。目前,日照、泰安两市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占全省总量的50%以上,生丝产量占全省总量的70%以上,成为我省两大蚕、丝生产优势区。全省成龄桑园每亩综合效益5000元以上,高的超过10000元,蚕农售茧收入14.5亿元。全省蚕种生产及茧、丝、绸加工企业发展到100余家,其中9家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丝类产品出口1700吨,创汇1.8亿美元。桑蚕生产对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发展潜力。
 
  1.市场潜力。一是国内外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及桑叶、桑葚、蚕茧、蚕丝新用途的不断开发,国内外市场对茧丝绸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长。据国际丝绸协会预计,未来5年欧美国家丝绸消费将保持每年5%的速度递增。二是蚕茧加工需求旺盛。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我省蚕茧加工企业生产能力日益扩大,对原料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据省丝绸协会统计,近年来省内蚕茧生产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的加工需求,我省缫丝企业每年在外省收购蚕茧的数量占总需求量的40%以上。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我省桑蚕生产仍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2.生产潜力。我省桑蚕的生产潜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增产空间较大。目前全省年均每亩桑园产茧量不足70公斤,在全国属于中等偏上水平。而泰安市岱岳区、莒县等优势产区建设的高水平示范园,每亩桑园蚕茧产量高达200公斤以上,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86%。通过总结先进地区的生产经验,扩大推广植桑养蚕新技术新成果,我省桑蚕生产的增产空间仍然巨大。二是发展空间较大。我省大多数地区农民有植桑养蚕的传统和习惯,植桑养蚕的区域范围广,发展面积潜力大。据省果茶站和省丝绸协会调查分析,目前全省仍有黄河淤背区、山地丘陵等约30万亩适宜面积可发展植桑养蚕。三是经济生态效益明显。桑树适应性强,能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具有较好的生态功能,可作为防护林和城市绿化林木;桑树易于管理,桑、蚕全身都是宝,综合开发利用价值高,经济效益明显且可提升空间大。发展桑蚕产业在生态农业建设中作用巨大。
 
  (三)发展优势。
 
  1.气候生态优势突出。我省地处北纬34度22分—38度24分之间,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温湿度适宜,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年均温11—14℃,春季8—15.2℃,秋季12.8—15℃;年降水量550—950毫米,60%集中在夏季,春季70—140毫米,秋季120—200毫米;年日照时数2300—2890小时;无霜期180—220天。优越的气候条件是山东种桑养蚕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桑树产叶量高、叶质好,能满足至少三季养蚕所需,更重要的是桑蚕上蔟时温湿度适宜,蚕茧解舒率高。
 
  2.茧、丝质量优势明显。中国纤维检验局和国家质监总局近几年来的检测检验结果表明,我省茧丝长平均1130.8米,解舒丝长701.7米,分别比全国主产区平均值长134米、100.6米;上车茧率90.24%,解舒率62.07%,干毛茧出丝率37.53%,分别比全国高出5.6、1.9和4.4个百分点。丝类商品平均质量等级达到4A9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一个等级。我省是目前全国最优质的蚕茧产区之一,蚕丝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畅销日本、西欧等主要丝绸生产加工国。
 
  3.种质资源优势突出。我省桑蚕生产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主栽桑树品种包括湖桑32号、选792、育711、农桑12号、农桑14号等,主推桑蚕品种包括菁松·皓月、春蕾·镇珠、9405·9406、鲁七·9202、873·874等5对,全省桑树和桑蚕的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目前,全省保有桑树品种资源450多个,自主选育的椹莓068、椹莓098、茂桑等已通过省级品种审定,保育桑蚕品种资源130多对,柞蚕品种资源6个,为全国现行推广的蚕种质资源保育数量最多的省份。年产桑蚕一代杂交种170多万张,占全国的12%左右。
 
  4.技术研发和生产优势突出。山东农业大学设有蚕学专业,省农科院设有蚕业研究所,桑蚕技术人才培养及科研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小蚕人工饲料育、雄蚕专养、蚕虫草等技术逐步熟化进入集成配套推广阶段。部分企业的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处于较高水平。山东广通蚕种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蚕种生产企业,在国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日照海通的“三维”生丝获得“中国名牌”称号;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的丝绸织造能力居全国之首。
 
  (四)存在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多数地方和有关部门对桑蚕产业普遍认识不足,一直没有研究制定促进桑蚕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具体扶持政策,缺乏专项资金投入,农民植桑养蚕得不到相关政策扶持。生产管理体制不顺,市级及以下政府桑蚕产业主管部门不统一,严重影响桑蚕产业的发展。
 
  2.基础设施薄弱。种质资源保存、蚕种生产、养蚕、烘茧等设施设备及桑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机械化装备差。
 
  3.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占桑蚕产业链生物量98%的桑枝、蚕沙、蚕蛹等副产物的开发利用少,企业主要产品品种较为单一,对桑蚕产业发展的带动力不强。农民与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蚕农组织化程度较低,抗风险能力弱。
 
  4.推广体系不完善。绝大部分县乡桑蚕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较低,桑蚕资源的综合研发能力不强。
 
  5.桑园污染趋重。飞机防控美国白蛾等食叶性害虫带来的桑园污染,对桑蚕安全生产影响较大。近几年,菏泽市、东营市、淄博市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因飞防造成的桑蚕批量死亡事件,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蚕农的经济收入和养蚕的积极性。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促进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实行蚕茧生产为主和资源多元化利用开发并举,强化政策扶持、项目引导和示范带动,积极转变产业发展模式,促进全省桑蚕产业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根据生态环境、资源禀赋和技术水平等条件,进一步优化生产布局,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
 
  2.省力高效,规模经营。创新生产经营模式,鼓励桑蚕生产主体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发展,推动桑蚕产业向省力化、规模化、集约化、优质化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增效。
 
  3.整体推进,综合开发。通过政府引导、项目带动,从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科研创新与技术推广、资源综合开发与高效利用等方面整体推进,夯实基础,延长产业链条,坚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协调,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省桑园面积达到60万亩左右,蚕茧产量5万吨以上,产值达到25亿元,成龄桑亩综合效益实现10000元;年产桑蚕原种6万张,一代杂交种240万张;茧丝绸产品出口创汇5亿美元。
 
  三、发展重点
 
  (一)建设桑蚕种质资源库。重点建设山东省蚕业研究所、莒县海通2处省级桑树种质资源库;重点建设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山东广通3处省级桑蚕种种质资源库和栖霞方山1处省级柞蚕种种质资源库。全面开展桑、蚕品种的收集、引进、保存、研究和开发利用,推动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为新品种培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完善良种繁育体系。依托省级科研院所和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技术力量较强的生产企业,大力推进桑树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和优质蚕种繁育基地的建设工作。在高青、泰安市岱岳区、莒县、烟台市芝罘区、临朐、莱芜市莱城区等地建设6处桑树良种苗木繁育基地,每处面积300—500亩,年总生产能力3500—5500万株。在青州、烟台市芝罘区建设2处桑蚕原种繁育基地,在潍坊、烟台、临沂建设6处一代杂交种繁育基地,在栖霞市建设1处柞蚕良种繁育基地。到2020年,全省桑园、桑蚕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三)培植优质桑蚕生产基地。在现有优势区域内,重点培植泰安市岱岳区、新泰、肥城、宁阳、日照市东港区、日照市岚山区、莒县、高青、五莲、莒南、沂水、临沭、平度、莱西、单县、巨野、安丘、临朐、昌乐、莱芜市莱城区、惠民、海阳、文登等23个桑蚕生产基地县(市、区),栖霞、乳山2个柞蚕生产基地县(市、区),夏津、莱西、莱芜市莱城区3个果叶兼用桑生产基地县(市、区)。到2020年,基地县桑蚕茧年产量均达到1500吨以上。
 
  (四)建设现代桑蚕示范园区。按照国家级桑蚕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标准,在主产区创建面积100亩以上管理水平高、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现代桑蚕示范园区200个,带动全省每年发展桑园2万亩以上,争取到2020年在优势区域新建15万亩桑园;创建一批低效老龄桑园更新改造示范园,示范带动全省25万亩低效老龄桑园的更新改造。通过示范园区的示范引导,大力推广优良品种、配方施肥、条桑收获、省力化饲育、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提升标准化生产和机械化管理水平,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五)加强技术研发能力建设。加快桑蚕茧丝绸技术创新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新型技术装备研发,加快淘汰落后技术装备,提升茧丝绸加工整体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强化产学研结合,围绕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开展植桑养蚕、良种培育扩繁、机械化自动化管理以及蚕茧加工、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逐步形成丰产桑园培育、配方施肥、条桑收获、小蚕共育、小蚕人工饲料育、大蚕条桑育、大棚养蚕、病虫害综合防治、自动上蔟、蚕茧烘干加工等省力化技术体系,进一步提升山东桑蚕生产加工的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高效化水平。
 
  (六)加强桑蚕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重点龙头企业为主体,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实验设备设施,在继续研究新产品,提高丝织、印染等产品质量的同时,扎实推进桑蚕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充分开发桑枝、蚕沙、蚕蛹等副产物的价值,重点开发桑叶茶、蚕虫草、桑葚汁、桑葚酒、桑叶蛋白粉、桑枝食用菌、蚕沙叶绿素系列产品、蚕蛹系列食品和保健品、蚕蛾酒、桑叶动物饲料等产业化生产技术,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商品附加值,拓展增收渠道,提高桑蚕生产的综合效益。结合蚕桑示范园区建设,探索建立桑园养蚕、畜禽饲养、桑枝食用菌、生态休闲旅游等高效生态复合经营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七)大力挖掘丝绸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和保护民间丝绸工艺和传统技艺,做好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积极推动丝绸文化与产业相融合的产业集群建设,加强丝绸文化国际推广,提升产业的文化附加值。依托我省深厚的丝绸文化底蕴,支持山东省丝绸集团创建山东丝绸文化创意研发展销中心,通过文化引领、品牌创建和科技创新,拓展成衣、家居、图书字画、工艺品等终端产品的消费空间,做精、做细、做强山东丝绸。
 
  (八)加强培植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山东省丝绸集团在管理、资源和人才方面的优势,整合全省优势资源,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商业营销模式,努力培植山东丝绸“国丽鲁宝”品牌。扶持日照、泰安两大茧丝优势区域的龙头企业,创建优质茧丝产业集群,积极探索和推动“龙头加工企业+基地(蚕农合作组织)+农户”的生产模式,推进订单蚕业,建立各环节“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经营机制。顺应现代商业的发展趋势,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建设专业营销网络和现代物流体系,大力拓展国内外丝绸消费市场。积极支持优势生产加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进一步巩固丝绸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桑蚕产业发展,研究出台扶持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和优惠政策,扎实推进桑蚕产业的稳步高效发展。建立由农业、畜牧、发展改革、财政、林业、丝绸、科技、经济和信息化、农机、水利、供销等部门参加的产业发展协调推进机制,统筹协调产业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形成产业发展推进合力。农业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职能,负责牵头协调,并切实加强对桑蚕产业发展的指导和总体管理。畜牧部门要抓好蚕药生产的监督管理。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加大基建资金和财政资金对桑蚕发展的支持力度,做好项目实施和资金监督管理工作。林业部门负责协调建立美国白蛾等食叶性害虫飞防联动机制。丝绸部门要加强茧丝绸生产及技术研发,丝绸文化创意研发。科技、经济和信息化部门要在科研项目立项、蚕茧收购及茧丝绸加工等方面提供积极支持。其他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范围,加强对桑蚕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要建立健全桑蚕产业发展指标考核体系,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各主产区政府现代农业发展考核体系。省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全省桑蚕产业发展绩效考评办法,并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省级选择扶持项目的重要依据。
 
  (二)完善政策扶持体系。结合桑蚕生产实际,借鉴外省市先进经验,建立蚕种储备制度,确保桑蚕良种的生产供给。探索将桑树苗木生产、管理机械分别纳入良种、农机补贴范围。建立美国白蛾等食叶性害虫飞防联动机制,支持桑园预防农药污染的保护设施建设,推行桑蚕饲养和白蛾飞防科学错时进行,实现桑蚕饲养与白蛾飞防互不影响。将桑蚕生产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建立适合桑蚕产业的保险制度。实行名品创建、优秀基地(示范园区)创建奖励政策,对“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企业及在基地(示范园区)验收考评中名列前茅的给予适当奖励。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财政资金扶持机制,实行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和社会投入为主体的投入机制,充分调动主产区政府、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积极整合现代农业发展、财政支持农业技术创新及推广、水利设施建设等相关项目资金,重点扶持桑蚕种质资源库及繁育体系建设,桑蚕生产基地和示范园区建设,省力化、机械化桑蚕生产、加工设备改造等。种质资源库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重点扶持优良品种培育与引进,基础设施建设与更新改造,相关设施设备购置。桑蚕生产基地和示范园区建设重点扶持小蚕共育室、养蚕大棚、园地土壤改良、水电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桑蚕生产机械化、养蚕省力化、上蔟自动化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示范推广。
 
  (四)创新产业发展模式。鼓励桑蚕生产主体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发展,提高蚕农的组织化程度和规模化水平。扶持骨干企业、带动中小企业,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鼓励企业加快技术及新产品研发,推动桑枝、蚕沙、蚕蛹等副产物的综合开发利用,促进缫丝、织绸、印染、服装、丝制品等工业领域的产能优化和提质增效,带动桑蚕产业整体稳步发展。
 
  (五)强化技术研发推广。加大科技攻关力度,重点围绕桑树蚕种良种选育、丰产桑园培育、省力化养蚕、桑蚕病虫害测报防控体系、机械化管理、桑蚕资源综合利用模式与技术、蚕茧收烘加工技术与设备提升改造、茧丝绸新产品生产技术研发等方面,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以技术进步带动产业发展层次提升。由农业部门牵头,建立完善省、市、县、乡、养蚕大户五级桑蚕技术服务与推广网络,并根据生产需要,充实基层专业技术推广人员,改善工作条件。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大中专桑蚕专业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并鼓励各地丝绸公司、行业协会围绕基地建设,大力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服务效能。
 
  山东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
 
  为加快我省中药材生产发展,保障人民健康需求,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我省由中药材生产大省向中药材产业强省转变,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中药材产业(主要指中药材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中药材消耗总量的70%以上来源于人工种植。我省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温11—14℃,年降水量550—950毫米,年日照时数2300—2890小时,无霜期180—220天,这种优越独特的南北过渡型气候条件,起伏多变的地形地貌,丰富的中药材种植传统与经验,造就了我省数十种珍贵道地药材的品牌资源。全省中药资源约1500种,占全国中药资源种类的10%以上,其中植物类中药资源1299种。进入21世纪以来,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模、基地建设水平、区域化布局、生产组织模式、品牌影响力、市场化运营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发展成为中药材资源和中药材种植大省。据行业统计,我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由本世纪初的30万亩左右,发展到目前的180万亩以上,约占全国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的10%,产值近90亿元。全省中药材种植品种70余个,其中实现规模化种植的20多个,金银花、丹参、桔梗、黄芩、西洋参、丹皮、徐长卿、栝楼、山楂、银杏叶等主要道地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随着中药材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区域化布局也合理展开。种植区域由上世纪末的沂蒙山区、胶东半岛的文登、鲁西南的菏泽为主的传统产区,扩展至全省各市。文登西洋参、菏泽丹皮、平邑金银花、郯城银杏叶、莒县黄芩等,当地的种植面积分别占全省同品种种植面积的95%、85%、75%、70%、60%。中药材种植已逐步发展为许多地区的优势特色产业,成为我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顺应产业发展需求,中药材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我省已成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200余家,中药材销售专业合作社(公司)约300家;现有以中药材种植、提取、销售为主业的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0多家。建立万亩以上规模的中药材种植基地10处以上,通过中药材GAP(良好农业规范)现场认证的有6处。金银花、丹参、桔梗、西洋参等中药材年交易量分别占全国同期同品种交易量的60%、50%、50%、30%以上。“公司+基地+农户”和“合作社+基地+农户”正在成为我省中药材产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随着人类保健意识增强、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药品消费结构变化、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安全门槛提高、自然生态环境恶化,中药材应用已经从人类自身扩大到动物的预防保健与治疗,中药材资源短缺与环境保护、中药材生产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中药材产业发展有着巨大的空间和潜力。
 
  目前,与快速增长的中医药战略需求相比,与国内其他中药材产业发展强省相比,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基础设施投入少,生产条件差。国家和省对中药材基础设施建设缺乏专项投入,专业交易市场的仓储、晒场等配套设施简陋。二是种质资源家底不清,良种选育有待加强。中药材育种的专业科研机构仅2家,涉及中药材栽培的只有6家。三是科技研发力量不足,支撑产业能力差。省级中药材工程技术中心只有3家,中药材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百人。四是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多数科研成果侧重于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五是产业链条较短,产业化水平较低。大部分药材以原料和初级产品出售,精深加工程度较低,企业竞争力不强,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企业不足20家。六是市场宏观调控不足,产供销信息不畅。全省尚未建立规范统一的中药材市场供求信息平台,药农的种植、销售等存在很大盲目性。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道地药材生产为重点,持续增加投入,改善生产条件,加强技术服务,强化质量控制,推进规范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加快构建生产、加工、贸易一体化产业体系,推动全省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需求导向。跟踪市场变化,加强宏观指导和信息服务,优化调整品种结构,协调药材生产、加工、利用各环节,保障供求基本平衡。
 
  2.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加强中药材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协同创新能力,突出应用技术研究,强化良种选育和现代生产技术集成,支撑产业升级。
 
  3.坚持可持续发展。以资源保护为基础,突出地方特色,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推动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
 
  4.坚持质量优先。以稳定、提高中药材质量为目标,构建生产加工质量监控技术体系,大力推行规范化生产和中药材GAP认证。
 
  5.坚持产业化带动。培育龙头企业,扩大种植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集约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
 
  (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00万亩,比2012年增加120万亩;产值150亿元以上,增长67%,面积和产值处于全国前列。建设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140个,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60个,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0个,培育规模以上龙头企业60家。在现有山东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工程技术中心、中药材良种选育工程技术中心和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工程技术中心3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的基础上,新建山东省中药材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中心、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工程技术中心、中药材质量检验检测中心3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省级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1个。选育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要求的中药材良种20个以上。制定发布30种中药材生产技术规程。
 
  三、发展重点
 
  (一)强化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建立省级中药材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中心,开展第四次中药资源调查,在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的基础上,新建省级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1处,搜集保存种质资源3000份以上;建立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技术体系,建设金银花、丹参、桔梗、黄芩、黄芪、西洋参、丹皮、徐长卿、栝楼、北沙参等种质资源圃12处,加强种质资源利用研究;分别在鲁中南山区、胶东半岛、黄河三角洲、南四湖与东平湖流域,建立太子参、五味子、远志、柴胡、崂山百合、威灵仙、白蔹、老鹳草、苦杏仁、酸枣仁、穿山龙、白首乌、罗布麻、泽泻、三棱、芡实、四叶参、黄芪等中药资源野生抚育区20处,加强原产地保护。
 
  专栏一:种质资源圃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金银花种质资源圃、山东亚特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沂南)金银花种质资源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济南)丹参种质资源圃、山东农业大学(泰安)丹参种质资源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济南)桔梗种质资源圃、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济南)黄芩种质资源圃、文登市农业局黄芪种质资源圃、文登市农业局西洋参种质资源圃、菏泽市曹州牡丹园(菏泽)丹皮种质资源圃、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蒙阴)徐长卿种质资源圃、山东中医药大学(长清)栝楼种质资源圃、山东农业大学(莱阳)北沙参种质资源圃。
 
  专栏二:中药资源野生抚育区
 
  昆嵛山太子参野生抚育区、崂山四叶参野生抚育区、莱芜黄精野生抚育区、东平芡实野生抚育区、东平三棱野生抚育区、微山泽泻野生抚育区、东营罗布麻野生抚育区、泰山白首乌野生抚育区、徂徕山穿山龙野生抚育区、枣庄市山亭区酸枣仁野生抚育区、济南市历城区苦杏仁野生抚育区、昆嵛山五味子野生抚育区、蒙山老鹳草野生抚育区、沂源白蔹野生抚育区、鲁山威灵仙野生抚育区、青岛市崂山区崂山百合野生抚育区、沂山柴胡野生抚育区、章丘远志野生抚育区、乳山葛根野生抚育区、青州云门山半夏野生抚育区。
 
  (二)加快中药材良种选育与引进。完善提升省级中药材良种选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传统育种方法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建立中药材育种技术体系,重点培育金银花、丹参、桔梗、黄芩、黄芪、西洋参、栝楼、丹皮、银杏、地黄、旱半夏等中药材优良品种20个以上,加强中药材品种审定和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制定配套的良种繁育技术、种子种苗质量标准及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推进良种产业化。从国内其他地区引种甘草、肉苁蓉、石斛、三七、当归、平贝、大黄、党参、细辛等名贵中药材品种30个以上,从同纬度同生态不同国家和地区引进紫锥菊、月见草、柳叶车前等特色药用植物品种20个以上,开展人工驯化种植和种性改良,获得适宜我省种植生产的国内中药材品种10个以上、国外药用植物品种10个以上,并进行产业化生产示范。
 
  (三)优化区域布局。重点建设鲁中南山区、胶东半岛、鲁西南、黄河三角洲、微山湖与东平湖五大中药材生产区。鲁中南中药材生产区重点建设平邑、费县、五莲、淄博市博山区和沂南等10个金银花生产区;郯城、沂源、泰安市岱岳区、莒县等10个银杏生产区;淄博市博山区、淄川区、沂源、临朐、平邑、济南市长清区、莱芜市莱城区等10个桔梗生产区;临朐、沂源、莒县、莱芜市莱城区、济南市长清区、泰安市岱岳区、新泰、蒙阴等15个丹参生产区;莒县、临朐、沂水、沂源、莱芜市莱城区等10个黄芩生产区;新泰、济南市长清区、平阴、肥城、莱芜市莱城区、莒县等7个栝楼生产区;泰安市岱岳区、莱芜市莱城区、沂源等10个连翘生产区。胶东半岛重点建设以威海市环翠区、文登、莱阳为主的西洋参、太子参、北沙参生产区。鲁西南地区重点建设以菏泽市牡丹区、鄄城、郓城、曹县、单县、定陶、嘉祥、金乡、东阿、汶上为主的丹皮、白芍、白术、白芷、红花、半夏、山药、玫瑰、菊花、阿胶、柏子仁生产区。黄河三角洲重点建设以东营为中心的罗布麻、枸杞、益母草、补血草、薄荷、茵陈生产区。微山湖与东平湖重点建设以芡实、莲子、芦根为主的水生中药材生产区。
 
  (四)加强中药材科技示范园与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建立山东省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工程技术中心,依据产地适宜性原则,建立10处区域化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完善提升省级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金银花、丹参、桔梗、黄芩、黄芪、西洋参、银杏叶、北沙参、栝楼、丹皮、旱半夏、徐长卿、山楂等大宗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制定相应的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
 
  专栏三:区域化种子种苗繁育基地
 
  平邑金银花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临朐丹参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淄博市博山区桔梗种子种苗繁育基地、莒县黄芩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文登黄芪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济南市长清区栝楼种子种苗繁育基地、菏泽市牡丹区丹皮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文登西洋参种子种苗繁育基地、蒙阴徐长卿种子种苗繁育基地、菏泽市牡丹区旱半夏种子种苗繁育基地。
 
  筛选确定金银花、丹参、桔梗、牡丹、黄芩、西洋参、山药等50个左右重点品种,建设140个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示范带动全省不同优势区域的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其中,鲁中南山区生产区58个,胶东半岛生产区12个,鲁西南生产区38个,黄河三角洲生产区29个,微山湖与东平湖生产区3个。(详见附表)。
 
  在中药材主产区建设规范化生产基地60个左右,其中万亩生产基地30个以上,通过国家中药材GAP认证生产基地20个以上。完善提升山东省级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平邑金银花、文登西洋参、博山桔梗、汶上酸枣仁、菏泽丹皮等精品中药材产地加工基地20个以上,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转化增值。
 
  专栏四:万亩以上中药材生产基地
 
  平邑、费县、淄博市博山区等金银花生产基地10个,蒙阴、临朐、莒县等丹参生产基地9个,莒县、蒙阴、临朐、沂水等黄芩生产基地4个,淄博市博山区、济南市长清区、沂源等桔梗生产基地3个,文登、莱阳、荣成等西洋参生产基地3个,郯城银杏叶生产基地1个,菏泽市牡丹区丹皮生产基地1个,平邑、青州等山楂生产基地2个,青州杜仲生产基地1个。
 
  专栏五:中药材GAP认证生产基地
 
  平邑县、费县、淄博博山区等金银花生产基地3个,蒙阴县、临朐县、平邑县等丹参生产基地5个,莒县黄芩生产基地1个,淄博博山区、济南长清区等桔梗生产基地2个,文登市西洋参生产基地1个,郯城县银杏叶生产基地1个,平邑县、蒙阴县等徐长卿生产基地2个,嘉祥县菊花生产基地1个,济南长清区木瓜生产基地1个,平邑县、青州市等山楂生产基地2个,济南市地黄生产基地1个,莱西市北沙参生产基地1个。
 
  (五)加强市场交易体系建设。加快提升鄄城舜王城国家级中药材市场的集散能力,培育区域性中药材交易市场,增强市场议价能力,重点建设以平邑为主的金银花交易市场、以临朐为主的丹参交易市场、以文登为主的西洋参交易市场。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物流网络,提升市场交易的现代化水平。
 
  (六)完善中药材质量监控技术体系建设。以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作为牵头单位,建立中药材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质量检测技术水平,全面监控生产过程中中药材的活性成分、重金属及农药残留变化,提升中药材质量标准,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七)推动中药材的深加工与综合开发。鼓励中药材加工企业引进先进设备,改进加工工艺,在规范化生产中药饮片、中成药等传统产品外,以金银花、丹参、桔梗、牡丹、栝楼、北沙参、西洋参等药材为重点,积极开展功能饮料为主的饮料、茶叶、功能性食品等延伸性产品研发;探索中药材非药用部位综合利用途径,加强中药材在中兽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化妆品等方面开发利用,培育5—10家过亿元的中药材精深加工龙头企业。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中药材生产,制定出台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优惠政策,认真做好中药材生产信息发布、市场调剂、质量监管等工作,切实发挥中药材生产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建立由农业、发展改革、财政、科技、中医药管理、林业、畜牧等部门参加的产业发展协调推进机制,统筹推进产业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农业部门要发挥主管部门职能,负责牵头协调,切实加强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指导和总体管理。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加大基建资金和财政资金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做好项目实施和资金监管工作。科技部门要努力改善中药材产业科技创新条件,加快推进科技项目成果转化。其他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范围,加强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要建立健全中药材产业发展指标考核体系,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各主产区政府现代农业发展考核体系。省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全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绩效考评办法,并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省级选择扶持项目的重要依据。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媒体,加大宣传与普及力度,形成发展中药材产业、支撑中医药事业、传承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的共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建立以政府性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投入机制,重点支持良种基地、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山丘区中药材扶贫开发等,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整合农业、林业、科技、卫生、商务等行业部门资金,在产业发展、科技研发方面集中投入,充分发挥资金规模效应。采用直接投资或以奖代补方式,对种质资源圃、野生抚育区、良种选育及引进、质量监控技术体系、中药材育苗基地、生产基地、科技示范园、加工企业等进行扶持。制定扶持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实行生产资料补贴、农机具补贴等补贴制度。将中药材品种纳入山东省种业发展规划扶持范围,给予资金扶持。探索将金银花、丹参、桔梗、牡丹、西洋参等中药材品种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完善信贷担保抵押模式和担保机制,出台对药材种植基地、加工企业及有关科研单位的信贷扶持政策。
 
  (三)健全产业发展体系。完善“公司+基地+合作社”、“公司+农场(农户)”等模式,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引领带动作用,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推动中药材产业稳定发展。提升中药材产业在农业公共服务中的地位,强化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生产企业与广大药农的紧密合作关系,支持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药农经纪人、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依托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山东省药用植物学会和山东省金银花行业协会,支持成立山东省中药材行业协会,鼓励各药材主产区成立中药材区域分会,构建全省中药材行业组织管理体系。推进行业协会服务能力建设,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合作,及时传递政策动态,搭建交流协作和行业管理平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技术支持、行业自律、营销网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实施品牌培育战略。加大中药材GAP认证力度,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培育具有突出优势的知名品牌,打造山东中药材品牌集群。举办山东名优中药材交易博览会,为生产企业和药农搭建品牌展示、扩大交易的平台和渠道。引导企业参加全国中药材名优产品评选活动,大力推介优质中药材品牌,增强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五)强化科技支撑能力。支持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加强中药材良种工程和重大技术协同创新研究,构建中药材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资源共享平台。启动山东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基础研究和生产关键技术研究,集中力量在良种培育、规范化生产技术、质量控制标准化体系建设、现代生产技术装备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中药材产业升级改造。加快中药材品种的审(认)定工作,提高中药材良种覆盖率。建立健全基层技术推广网络,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技术、人才优势创办科技型企业、建立科技示范点,开展科技承包和技术咨询服务,提高新技术、新成果的入户率和转化率。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利用泰山学者计划、引智计划等人才建设计划,培养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比较优势明显的科技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引领全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和生产大户的科技培训指导,将中药材生产管理培训纳入省级阳光培训工程范围,每年培训10万人次,实现全省中药材种植户每户一名技术明白人。
 
  附件:   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名单(140个)


 
地区: 山东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法规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