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计量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1
四川省《计量发展规划(2014-2020年)》………………2
一、发展现状与形势………………………………………2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7
(一)指导思想…………………………………………7
(二)发展目标…………………………………………7
三、强化计量科技基础建设,提升计量科技创新能力…11
(三)加强计量基准、标准研究………………………11
(四)提升标准物质研究和研制能力…………………12
(五)加强量传溯源能力和测试技术方法研究………13
(六)推进计量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14
四、强化量传溯源基础,提升计量技术保障能力………15
(七)统筹规划,提升量传溯源能力…………………15
(八)推进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提升对产业集群的支持能力……………………17
(九)打造省级区域计量中心,提升对多点多极发展的支撑能力………………………………………18
(十)加强能源资源计量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能力…18
(十一)夯实企业计量基础,提升计量管理及检测能力………………………………………………19
(十二)加强计量交流合作,提升影响力……………20
五、强化计量监督管理,提升为民服务能力……………21
(十三)完善计量法律法规体系………………………21
(十四)强化计量监管体系……………………………21
(十五)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22
(十六)强化民生计量监管……………………………22
(十七)强化能源资源计量监管………………………22
(十八)依法打击计量违法违规行为…………………23
六、保障措施………………………………………………24
(十九)加强组织领导…………………………………24
(二十)加大投入力度…………………………………24
(二十一)加强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25
(二十二)加强计量宣传和计量文化建设……………25
(二十三)强化评估考核………………………………26
附录1 《四川省计量发展规划(2014-2020)》
编制说明………………………………………27
附录2 有关名词术语…………………………………31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件
川府发〔 2014 〕 18 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计量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四川省计量发展规划(2014—2020年)》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14年3月26日
四川省计量发展规划(2014-2020)
计量是有关测量和测试的科学,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关系国计民生。计量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的重要技术基础,是提高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技术手段,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实现国际贸易一体化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技术保障。为深入贯彻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国发〔2013〕10号),全面夯实我省计量基础,提升计量整体能力和水平,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结合实际,特制定《四川省计量发展规划(2014—2020年)》。
一、发展现状与形势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计量工作。近年来,我省计量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完善了计量法律法规和监管体制,加强了计量科技基础研究,进一步夯实了我省建立并保存的国家计量基准、副基准和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完善了量传溯源体系建设,强化了民生计量、能源计量工作,持续推进了工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计量保障能力建设,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计量技术支撑。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计量法律法规体系。颁发了《四川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制定了地方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共109项,弥补了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空白,为我省开展新型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工作提供了法规支撑。
计量科技基础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建立国家新光度基准和光通量副基准、用硅光二极管自校准技术实现400∽900nm光谱辐射绝对测量)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项;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室内挥发性有害有机物快速检测及计量标准研究)1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37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06项,发明专利8项。
计量基础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建立并保存了国家计量基准、副基准40项(占国家计量基准总数的22.5%),社会公用计量标准2212项,企业最高计量标准934项;形成了以国家级计量中心(站)、省、市(州)、县四级计量技术机构为主体,授权计量技术机构为补充的量传溯源体系,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计量技术保障。
计量监管工作得到了全面加强。强化了民生计量工作,对国家重点管理涉及民生的计量器具实施了有效监管,保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积极开展了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引导经营者开展诚信计量自我承诺,培育了诚信计量示范单位6000余家。
企业计量工作得到了稳步推进。积极推进企业计量保障体系建设,124 中央在川企业和省属企业建立了企业最高标准,为产品质量提升提供了保障;通过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监督检查,提高了重点耗能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为企业节能降耗提供了基础保障。
在全省计量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必须清楚认识到我省计量基础工作仍较为薄弱,计量发展总体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计量法律法规还需进一步完善。现行计量法律法规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相适应,导致部分计量监管工作领域缺失、力度缺乏。二是新领域的计量科研和基础保障能力不足。在生物、公共安全、装备制造产业、能源资源、环境、医学、新材料等领域还存在量传溯源能力的空白。三是计量监管手段有待创新。需要加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信息共享,为社会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化服务。四是计量保障经费总体投入不足。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计量保障经费投入,导致部分领域监管不到位,计量基准和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滞后,量传溯源体系覆盖还存在一定空白。五是计量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计量工作监管、计量科研、计量检测、计量技术服务等方面还缺乏领军人物。
本世纪第二个十年,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是实现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的攻坚时期,计量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型装备制造、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航空装备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以及核电技术、风能、太阳能、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货物交接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计量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维护老百姓切身利益,营造公平公正的消费环境,需要不断提高涉及民生计量器具的检测能力。夯实计量基础,完善计量体系,提升计量整体水平已成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着力提升计量技术保障能力。强化基础建设、法制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统筹规划我省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发展,进一步完善量传溯源体系、计量监管和诚信体系。全面提升计量工作在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推进节能减排、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保障民生等方面的基础保障作用,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省计量科技基础进一步提升,计量检测能力全面提高,计量法制建设、监管体系建设更加健全,量传溯源体系更加完善,为全面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两个跨越”做好计量基础保障。
具体目标:
强化两个基础:一是强化计量科技基础。围绕能源、环境、医学、生物、材料、信息、安全防护等领域量值溯源需求,加强计量科技基础及前沿测试技术研究,加强计量基准、标准、计量设备研究,适应高新技术发展形势需要,提升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服务和保障能力。加强标准物质研制和关键方法研究,保证重点领域检测、监测数据结果的溯源性、可比性和有效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完善实验室基础建设,提升计量服务与保障能力。二是强化量传溯源基础。以国家级、省级区域中心为龙头,以市(州)、县两级计量技术机构为核心,以社会检测力量为补充,打牢量传溯源基础,推进基于产业布局的计量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提升计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
完善三大体系:一是完善计量法律法规体系。积极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修订工作,完成《四川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的修订,加强地方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等技术法规的制(修)订,逐步形成以国家计量法律法规为主体、地方计量法律法规为补充,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计量法规体系。二是完善计量监管体系。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计量监管体系,建立民生计量、能源资源计量、安全计量等重点领域长效监管机制。三是完善计量诚信体系。积极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强化经营者主体责任,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营造全社会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建设三个中心:一是国家级计量中心(站)建设。加强国家级计量中心(站)计量标准建设,提升量传溯源能力,打造西部检测高地。二是省级区域计量中心建设。立足服务多点多极支撑、城市群建设和节能减排的需要,统筹规划和完善区域计量中心和省级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建设,提升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节能减排需要的计量技术保障能力。三是推进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围绕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推进以服务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的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提升计量对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和贡献率。
专栏 1 计量发展量化目标 |
1.完成《四川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的修订; 2.量传溯源体系覆盖率达到95%以上; 3.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数量增长100%,国家二级标准物质品种增加100% 4.国家计量基准实现国际等效比例达到85%以上; 5. 得到国际互认的校准测量能力(CMC)增长100% ; 6. 国家重点管理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5%以上; 7. 引导并培育5千家诚信计量示范单位; 8. 实现千家重点耗能企业能源计量数据实时在线采集。 |
三、强化计量科技基础建设,提升计量科技创新能力
(三)加强计量基准、标准研究。依托在川各级计量技术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社会资源,大力推进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计量标准研究,进一步提升现有计量基准、标准水平,扩大计量标准能力覆盖面,保证量值的溯源性、可靠性、可比性和有效性。
专栏2计量科技基础研究重点项目 |
1. 生物安全领域计量关键技术研究:主要是微纳技术计量检测标准研究,多酚类植物基因组DNA提取及测试方法研究; 2. 公共安全领域计量关键技术研究:主要是公共安全领域气体传感器性能测试系统研究,防灾减灾、测绘等领域量值传递技术研究,医学诊断设备计量标准研究,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及检测技术研究; 3. 装备制造产业领域计量关键技术研究:主要是高端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精密卧式加工中心热变性及其补偿技术等装备制造计量溯源技术研究,智能和互联式测量、嵌入式和普及式测量和传感技术的技术研究。 4. 新能源产业领域计量关键技术研究:主要是小型太阳能光伏独立(高效)发电系统及光伏发电产品并网技术标准和光伏发电系统中试辅助检测设备量传溯源体系研究,推进风电、太阳能、潮汐发电等新能源变频、智能电网等方面测控技术研究; 5. 国家基准关键技术研究:主要是建立的40项国家基准的技术改造和升级。 |
(四)提升标准物质研究和研制能力。标准物质是一种特殊的计量标准,广泛用于化学分析、生物安全等领域检测的量传溯源。围绕生物、食品药品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加快我省标准物质研制,填补我省标准物质的缺项和不足。
专栏 3 标准物质研究和研制的重点项目 |
1. 生物工程和安全重点项目:转基因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基因核酸检测用标准物质研究,植物水溶性氨基酸的测定用标准物质研究; 2. 食品药品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项目:食品药品及农产品中有机化学品残留、添加剂、营养成份、元素及形态、包装材料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检测以及食品及农产品中生化技术等国家有证标准物质; 3. 环境保护重点项目:有机物标准物质、土壤、温室气体、烟道排放气体、交通工具尾气等检测用标准物质和痕量气体标准物质的研制; 4. 新材料重点项目:微纳材料、有色金属、有机材料等标准物质研究; 5. 能源资源重点项目:天然气能量计量气体标准物质研发。 |
(五)加强量传溯源能力和测试技术方法研究。加强与微观量、复杂量、动态量、多参数综合参量等相关的量传溯源所需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制定相应计量检定、校准技术规范;加快能源资源计量、交通计量、医学计量、产业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步伐,填补我省在新领域计量测试技术空白。
专栏 4 计量测试技术方法研究重点领域及项目 |
1.能源资源领域重点项目:高压气体质量流量计产业化关键技术及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天然气发热量直接测定标准装置及测定技术、mt法原级标准装置及测量技术研究、超特高压电能计量标准及溯源技术研究、液化天然气(LNG)加气机现场计量检定装置及技术研制、极低温气液两相流的现代测试技术及检测装置研究、强直流电流超高精密计量标准装置及溯源技术研究、动力电池质量标准与检测装置及溯源技术研究、太阳模拟器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光伏组件测试仪计量关键技术及标准研究等; 2.交通领域重点项目:客运车辆制动关键部件性能检测装置及技术研究、动车安全技术检测设备量值溯源体系研究等,突破机动车辆安全检测仪器溯源的难题; 3.医学领域重点项目:x、γ射线及激光等治疗设备和新兴多参数医疗诊断设备计量标准与溯源体系研究; 4.产业领域重点项目:装备制造业大型、在线测量装置,旋转机械(设备)机械故障诊断、测试与控制,仪器设备故障诊断测试以及用于计量的微纳集成器件等关键技术量传溯源体系研究。 |
(六)推进计量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以计量基准和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为主体,以量传溯源体系为基本架构,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的计量科技基础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部门、行业、企业科研人才优势,建立计量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开展重点领域、重点测量技术的难题研究,营造开放、共享的计量技术、信息和研究实验环境。加强计量科研项目的立项、论证,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和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