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培养基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
蛋白胨、酵母浸粉提供细菌生长所需的基本营养,磷酸氢二钾为缓冲剂,甘露醇为可发酵碳源,较高浓度的氯化钠可抑制不耐盐细菌的生长,高浓度的硫酸铵可使明胶发生沉淀析出,培养基呈不透明状。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耐高渗环境,能在此培养基中生长,将不溶性大分子的明胶分解为小分子可溶性的氨基酸,菌落周围的培养基变为透明状。金黄色葡萄球菌还可分解培养基中的甘露醇产酸,培养结束后,滴加酸碱指示剂可观察产酸现象。
二、培养基配方(g/L)
蛋白胨 | 10.0 |
酵母浸出粉 | 2.5 |
磷酸氢二钾 | 5.0 |
明胶 | 30.0 |
甘露醇 | 10.0 |
氯化钠 | 55.0 |
硫酸铵 | 75.0 |
琼脂 | 15.0 |
pH | 7.2±0.2 |
三、配制方法
称取本品202.5g,加热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分装,121℃高压灭菌15min,冷却至45-50℃左右时,倾入无菌平皿,备用。
注:培养基中含有较多的明胶及硫酸铵,灭菌冷却后应摇匀立即在阴凉环境倒平板,使平板能够快速凝固,制成的平板应为均一浑浊不透明状态。不可长时间在50℃左右保温,培养基易凝固;倾注平板前必须摇匀且能保证倒好的平板能快速凝固,若制成的平板呈透明状态,通常是因培养基未摇匀或凝固过慢导致的。
四、生长现象及结果观察
接种以下质控菌株,在36±1℃下培养18-24小时:
质控菌株 | 菌株编号 | 生长情况 | 其他特征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ATCC25923 | +++ | 菌落周围有透明环,产酸 |
表皮葡萄球菌 | CMCC26069 | +++ | 菌落周围有透明环,不产酸 |
![]() | ![]() |
表皮葡萄球菌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发酵甘露醇产酸现象观察:用棉签除去平板上的菌落,在琼脂表面滴加0.04%溴甲酚紫溶液,可同时在无菌落生长的空白位置加1滴做为对照,若滴加的溴甲酚紫变黄,说明该菌可发酵甘露醇产酸。
注:本文属海博生物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