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工艺说明
5.1工艺流程
根据本工程的进出水水质,设计工艺流程如下:
5.2工艺说明
5.2.1格栅槽
格栅槽内安装格栅。格栅主要用来拦截污水中的大块漂浮物,以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及有效减轻处理负荷,为系统的长期正常运行提供保证。
格栅选用机械格栅,栅条间隙为5mm,采用2台。
格栅槽设置两个廊道,单廊道尺寸为9000×700mm,每个廊道安装一台格栅,污水量少时启动一台,高峰期两台同时启动。
栅渣需定期清理,可作垃圾处理。
5.2.2初沉池
初沉池主要用于沉淀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杂质,有效保证潜污泵不堵塞、卡死等,延长潜污泵的使用寿命,同时便于沉积物的清理工作,延长后续调节池的有效容积。
初沉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埋地设置,设计尺寸为9000×1500×4500mm,有效水深为3.1m。
5.2.3调节池
由于来自各时的水质、水量均不一样,一般高峰流量为平均处理量的2~8倍,因此为使处理系统连续稳定地运行,同时调节水量和均化水质,设计一调节池,调节池的设计有效容积一般为平均处理量的4~12倍。
调节池内置潜污泵及回流措施,以保证一定的额定流量提升至后续生物处理系统,减少水量对系统的冲击负荷。同时为保证调节池内不沉积污物,设置潜水搅拌器进行搅拌。
调节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埋地设置,设计尺寸为9000×10500×4000mm,有效水深为3.0m。
5.2.4缺氧池
污水进入缺氧池,同时进入的还有膜池的回流污泥。缺氧池的首要功能是脱氮,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物作为碳源,将膜池回流污泥中带入的大量NO3-和NO2-还原为N2并释放到空气中,BOD浓度继续下降,NO3-浓度也大幅度下降。池内设潜水搅拌器。
缺氧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埋地设置,设计尺寸为4095×5300×4000mm,有效水深为3.3m。
5.2.5 好氧池
在曝气状态下中大量繁殖的活性污泥中微生物以及硝化菌群、磷细菌,降解或吸附水中含碳、氨氮、磷污染物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池内设置管式橡胶微孔曝气器,具有良好的氧转移率。
好氧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埋地设置,设计尺寸为11000×4100×4000mm,有效水深为3.3m。
5.2.6 膜池
利用膜对生化反应池内的含泥污水进行过滤,实现泥水分离。一方面,膜截留了反应池中的微生物,使池中的活性污泥浓度大增加,达到很高的水平,使降解污水的生化反应进行得更迅速更彻底,另一方面,由于膜的高过滤精度,保证了出水清澈透明,得到高质量的产水。
膜池设置MBR膜组件系统及配套的出水、反洗、清洗、吹扫等系统。MBR膜区内的吹扫(曝气)有两个用途,一是用于膜组件周围的气水振荡,保持膜表面清洁,二是为提供生物降解所需要的氧气。通过膜的高效截留作用,全部细菌及悬浮物均被截流在曝气池中,可以有效截留硝化菌,使硝化反应顺利进行,有效去除氨氮;同时可以截留难于降解的大分子物,延长其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使之得到限度的降解。剩余污泥通过膜区剩余污泥泵定期排出,可控制系统内活性污泥的浓度及污泥龄。
膜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埋地设置,设计尺寸为6705×5300×4000mm,有效水深为3.3m。
5.2.7消毒/清水池
经膜过滤的出水尚有一部分病毒不能被去除,出水再经消毒即可达标回用,本设计采用次氯酸钠消毒。消毒后的水储存在清水池内供使用。
消毒/清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埋地设置,设计尺寸为11000×5000×4000mm,有效水深为3.5m。
5.2.8污泥池
膜池的剩余污泥经污泥泵抽吸至污泥池内,定期由环卫车抽吸外运,由于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产生的污泥较少,3个月或半年抽吸一次即可。
污泥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埋地设置,设计尺寸为9000×800×4500mm,有效水深为4m。
5.2.9设备间
设备间主要用于安放鼓风机、抽吸泵、加药消毒装置等设备。设计采用砖混结构,地面设置。设计尺寸为17000×5480×4000mm。
责权声明:
①本版块的所有文章及图片均为客户自行编辑,其版权为客户所有,客户需保证其编辑的文章及图片均无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如被第三方维权,由客户承担全部责任;
② 本网站仅为展示平台,如要转载,请与我网站联系协助获得授权;
③发布内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网站进行删除。
※ 联系电话:400-854-6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