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食品生产单位认真加强节后食品生产管理,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保障食品生产安全,作出如下提示。
1、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复工复产前检查用电、燃气、特种设备、生产设备等线路安全,老化线路、破损线路等要及时更换,进行生产调试运行,确保安全后再进行生产。
有学校食堂、校园小卖部配送业务的企业要注意检查配送食品质量,库存产品要检查保质期、感官性状是否已有变化,尤其是生产配送短保类产品尽量提前少量生产,出厂检验检测合格后再进行生产配送。
2、严格人员管理
复工复产前要做好生产区域清洁,全环节消毒杀菌、生产区域换气通风。
节后员工健康状态要及时跟踪、管理,特别是有外创、腹泻、发热等症状员工要进行岗位调整,避免致病菌污染。
检查员工健康证明是否齐全、有效,员工进入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场所前要对手进行清洗、消毒,穿戴干净整洁的工作衣帽、口罩上岗。
从事直接接触入口食品员工若有更换、调整,要督促其及时办理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
3、严格执行原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逐批查验采购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留存供货者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并做好记录,确保采购的原辅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
严禁采购和加工野生动物、不明来源的活体动物和动物源性食品原料,严禁采购和加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严禁采购和加工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
4、严格执行生产加工过程控制制度
保持照明、通风、供水、供电等设施正常运转,加强生产工序、设施设备、产品贮存和包装等关键控制环节的管控,避免交叉污染。
做好加工过程暂存物料的防护工作,避免长时间裸露,防止在进入生产流程前被污染;
即食类食品应加强生产过程微生物监测控制,确保食品生产安全持续有效。
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不得擅自改变国家注册审批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及技术要求,应严格核对产品标签和说明书。
5、严格执行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
加强食品出厂检验控制,要查验检验合格证明和安全状况并做好记录,确保出厂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
6、严格执行食品安全自查制度
应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规定认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风险隐患,必要时向辖区相关部门报告。
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其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开展自查,主动发现和消除风险隐患。
7、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等风险管控机制
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法》《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以及相关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两员责任等,严格执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
复工复产前做好问题隐患排查,及时进行生产管控,持续做好生产过程管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