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管理的终极目的就是要提供有效的证据确保可以准确及时溯源。可追溯性包括以下三种主要含意:就产品而言,包括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来源、产品的生产历史、产品出厂后的分布及位置。就校准而言,是指量测设备和国家或国际标准,基本物理常数或特性参考物质的关系。就信息收集而言,是指质量环全过程中产生的统计数据和数据,有时要追溯到对实体的质量要求。
2017年4月1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总局关于发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若干规定的公告(2017年第39号)》(本节简称《公告》)要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通过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客观、有效、真实地记录和保存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实现食品质量安全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风险可管控,发生质量安全问题时产品可召回、原因可查清、责任可追究,切实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可追溯性系统包含的面比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更广。因为可追溯性系统还可应用在其他行业,例如五金制造、机械加工等。
那什么是可追溯性呢?如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是否可以通过某个特定的字符,称之为“批号”,追溯到该批次产品是用哪些原辅料,加工助剂和包装材料,通过什么方法,哪些人,用何种设备设施加工出来的。这句话很简单,但是包含的信息很多。
1、是否可以追溯到所有的原辅料包材
这一点是最核心的。我们知道,产品是通过对一些原辅料进行加工,再通过一定方式的包装形成终产品,然后再卖给下游客户。公司的管理体系是否可以提供足够的证据(这里指的是记录),证明原辅料包材是从哪家供应商采购过来的。
根据原辅料包材批号信息营业红旗是否可以追溯到供应商产品加工的相关信息,例如使用到的原辅料包材、加工设备设施。皮加工人员等。原辅料到达工厂后,是否经进货检验合格,从库到储存,再到发料,最后理到生产车间是否对追溯过程给予管控,这些都需要有记录。
2、是否能追溯到加工用的设备设施
产品需要加工,而加工必然用到设备设施。如何能够追溯到设备设施有些公司直接用产品包装上的批次代码来体现,例如生产线以及特定的设备用不同的字符来表示。只要看到了这个字符就知道这个产品是在哪条生产线上生产出来的,非常直观,也十分方便追产溯。
此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建立设备的使用台账。设备使用台账,就是使用日志,某数年某月某日,是谁使用了这台设备来加工什么,在加工的过程中设备有没有出现故障,出现的故障,最后是由哪个维修工修好的等等。
目前,一些公司没有很好地建立起设备台账,设备出现问题就报修,修好了再用,如此反复。如果可以建立详细的使用及维修台或账,不仅可以为以后设备再次出现同样问题提供维修方法,同时也可为后续设备的保养提供参考。
3、是否可以追溯到相关人员
人是最关键的因素。产品在加工过程中要使用到原辅料,也要使用到设备设施,但是更重要的是,是有人的参与实施。没有人,产品不可能被生产出来。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人的要素往往是第一位的。
人的身体状况,以及个人卫生等都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此外,可能存在的恶意行为对食品安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如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就需要追溯到相关人员,因此,在生产记录上必须体现出所有加工人员的姓名。
当然,并不是说,把这些人的名字写在一张纸上,而是要分摊到其负责的岗位上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体现的加工人员建议由编制记录者签字,以便后续有效追溯。要做到产品的可追溯性,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① 记录必须真实有效
禁止随意捏造、更改记录。否则,当某一天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或者食品安全问题需要追溯并召回时,估计会悔不当初。
②记录必须妥善保存
记录既然如此重要,就必须妥善保管。有公司把记录保存在存食间阴暗的小黑屋里,从来不管不问,结果房间漏雨把记录都淋湿发霉了还不知道。因此,记录需要存放在防火防水防鼠防盗的地方。至于保存期限,至少应该保存至产品有效期后一年。
对于涉及产品重要信息的记录,建议长期保存。现在做得更好的公司,每一份记录都扫描存人电脑,光盘刻录备份,永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