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联合举行2011年世界粮食日庆祝活动,并将主题确定为“粮食价格-走出危机走向稳定”。其主要强调以下几点:
一、粮价波动很可能不会消失。2005年至2008年期间,世界主要粮食价格暴涨至30年来的最高水平。在同期最后18个月中,玉米价格上涨74%,大米价格上涨了近两倍,上涨了整整166%。20多个国家爆发了因粮食引起的骚乱。媒体称之为廉价粮食时代的终结。尽管严重的金融和银行危机导致粮价短期内出现下跌,但2010年,粮食价格又暴涨50%,2011年初继续上涨,直到2011年第二季度才开始略微下跌。未来趋势尚难以预测,但经济学家认为,2006年以来粮价剧烈波动现象很可能会在今后重复发生。
二、对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威胁。贫困者受价格剧烈波动特别是价格上涨影响最大。据世界银行统计,2010-11年期间,粮食费用上涨使近七千万人陷入极端贫困。在粮食净进口国层面,价格暴涨可能伤害贫困国家,使这些国家为其人民进口粮食的成本更高。2010年,世界低收入缺粮国的粮食进口费用创1640亿美元的纪录,比前一年上涨20%。G20国领导人一致认为,为此今后采取的任何战略均应把保护弱势国家和群体作为主要优先重点。
三、导致粮价波动的因素错综复杂。上世纪,许多国家决策者未能清楚认识到产量增长无法持续,缺乏对研究、技术、设备和基础设施的持续投资,不论穷国和富国对农业的投资都明显不足。1980年至今的30年内,经合发组织国家对农业的官方发展援助比例下降了43%。另外,全球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口、新型经济体对食品需求快速、气候变化所造成极端天气情况增加、机构投资者携带大量资金进入商品期货市场等因素均进一步加大对全球粮食价格波动的压力。此外,由于粮食已成为更广阔能源市场的一部分,能源市场的任何波动都可能立即在粮食价格方面引起反响。
四、FAO在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2007年12月,FAO发起“应对粮价飞涨计划”中向受粮价波动影响最严重的约90个国家的贫困农民分发种子和化肥等关键投入物;2010年,粮农组织协助各国政府做出计划,争取发展银行对农业投资50多亿美元,并为70多个国家提供了8亿多美元的紧急及技术合作援助;近期,FAO与经合发组织一起,就如何治理粮价波动以保护最弱势群体,向20国集团轮值主席法国提出了一系列建议;FAO通过其全球信息及预警系统、食品价格指数、粮食展望和粮食价格监测等出版物,监测和分析全球与国家市场粮食价格波动的根源。
五、FAO建议采取应对粮价波动的措施包括:放弃生物燃料当前扭曲的补贴政策,确保仅在最适合的国家中,利用最适当的作物生产生物能源;加强对国际粮食贸易政策的协调,有助于通过保障可靠的商品流通来减少波动;支持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开展多边谈判,富有国家取消造成贸易扭曲的农业补贴;提高期货市场贸易的透明度,避免恐慌或非理性反应;建立国家或区域安全网,包括应急粮食储备等,有助于确保在危机期间向有需要的弱势群体提供粮食。由于粮食市场的稳定最终取决于发展中国家农业投资的增加,目前,FAO认为,为帮助全世界众多人口摆脱贫困,每年需要新增830亿美元投向基础设施、销售系统、推广和通讯服务、教育以及研究开发,从而增加发展中国家粮食供应,改善地方农产品市场的运作,从而缩小价格波动幅度。
日期:201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