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 2月 21日 - 3 月20 日 )陕西省共抽检各类食品样品633批次,其中检验项目合格的样品605批次,不合格样品28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5.58%。
抽检的633批次食品样品共涉及粮食加工品、肉制品、乳制品等16大类,其中8大类164批次样品全部合格,分别是粮食加工品8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1批次,肉制品92批次,乳制品38批次,罐头7批次,速冻食品15批次,豆制品2批次,食用农产品1批次。
抽检的8大类涉及不合格,分别是调味品1批次,不合格1批次;饮料148批次,不合格11批次;方便食品1批次,不合格1批次;酒类111批次,不合格2批次;蔬菜制品12批次,不合格6批次;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25批次,不合格3批次;糕点39,不合格1批次;餐饮食品132批次,不合格3批次。
在抽检发现问题的28批次不合格样品中,一是检出其他微生物超标8批次。为饮用水、餐饮具中检出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最常见的食品微生物指标,反映食品的卫生状况,超标可能原因是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不达标造成污染,也可能是运输贮藏过程中二次污染。二是检出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9批次。包括蔬菜干制品中二氧化硫超标,白酒中检出甜蜜素,月饼中脱氢乙酸超标。二氧化硫是干制品常用的脱色剂,脱氢乙酸是常见的食品防腐剂,甜蜜素是被广泛使用的甜味剂,国家对其在部分食品中的使用限量均有严格的规定,不能超范围或者超限量添加使用。三是检出质量指标不达标5批次。包括瓜子中过氧化值超标,油茶中酸价超标,酱油中氨基酸态氮不达标。过氧化值指示含油脂类食物中油脂氧化程度,间接反映油脂类食物新鲜度,超标可能是生产加工或储存运输过程温度控制不当所致。酸价反映油脂类氧化程度,超标可能原因是生产加工过程中质控不到位,或者运输贮藏不当等。氨基酸态氮是酱油品质优劣的指示性指标,不达标可能原因是生产加工过程工艺控制不到位,也可能存在以勾兑酱油冒充酿造酱油的可能性。四是检出致病性微生物4批次。为饮用水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国标将其列入包装饮用水必检项目以来,时有检出。其原因可能是生产过程中卫生控制不严格,如从业人员未经消毒的手直接与水体或容器内壁接触;或者是包装材料清洗消毒不当所致。五是检出重金属等元素污染2批次。为肉皮冻中铬超标。肉皮冻中铬超标可能原因是原料本底代入,同时存在添加使用工业明胶的可能。六是检出其他污染物1批次。为饮用水中亚硝酸盐超标。亚硝酸盐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饮用水中亚硝酸盐超标可能是水源受亚硝酸盐污染所致,也可能是生产加工过程中二次污染所致。
针对以上监督抽检中发现的问题,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已经采取措施依法查处,督促生产经营者立即封存、下架和召回不合格产品,及时查找问题原因、化解风险。加强对生产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管,加大跟踪抽检力度,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特此通告。
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8 年3 月 30 日
日期:2018-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