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时,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二十国集团是每个成员的二十国集团。相信峰会将呈现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
在同地举办的CBIFS2017又呈现了怎样的独特韵味呢?
今天,为了同一个目标——食品安全技术!
微生物、快速检测、农兽药残留、真菌毒素、实验室、色谱质谱、第三方检测、质量控制、乳制品、标准法规坐在一起开了个家庭会议。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这么个春光灿烂的日子里,CBIFS2017第十届中国国际食品安全技术论坛在“最美不过”的杭州愉快地启程了。
聚焦产业链发展趋势,打造技术与产品共同发展
最美人间四月天。作为一年一度的中国食品安全技术品牌活动,此次论坛由中国检验检疫学会、太平洋国际展览联合主办,中国食源性微生物检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机构协办。共1200余人出席了此次盛会。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次论坛就2017年的食品安全技术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明确了未来整个行业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方面的新趋向。
中国检验检疫学会
主任 吴迪
中国检验检疫学会吴迪主任在会上致辞时表示,“目前科技检测工作中不断创新。这为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创新新思路提供了有效支撑。”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国检验检疫学会响应国家政策,关注进出口食品安全体系。在联系科技工作者,繁荣科技界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太平洋国际展览公司
总经理 乔宇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太平洋国际展览公司总经理乔宇在会上做了大会筹备工作报告。
据介绍,“80+报告,9大方向。360°食品安全”是此次大会的集中体现。会议旨在夯实各方责任,大力发挥论坛优势,在食品安全工作者和相关技术从业者之间,通过专题论讨、研讨会等形式,实现有效对接,搭建高端技术对接平台,促进食品安全技术相关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记者了解到,“务实、干货、接地气”是论坛的一贯风格。此次会议在此基础上,深入体现了“论坛+展览”概念。参展商阵容强大,食品安全检测名企荟萃也是此次会议的特点,食品快速检测类占比40%,食品分析检测类占比31%,食品微生物检测类占比26%,食品技术服务类占比3%。
乔宇介绍,此次会议实现了论坛举办地(与G20峰会同地),会议硬件设施,论坛热点专题,会议接待,展商服务等的全面升级。
原北京奥运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蔡同一教授,为大会寄语。
蔡教授指出,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是极其严峻和复杂的。食品安全的防护工作应该警钟长鸣,把好每道食品安全关口。而在此过程中,食品安全技术应该横向拓展,覆盖整个食品行业。
行业专家助阵 公话食安大计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进展与应用》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技术顾问 刘秀梅研究员
谈到食品安全,就不得不提到食源性微生物。它对食品安全的威胁无处不在。
刘秀梅研究员从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意义、应用、标准、挑战四方面未来食品检测技术进步指明方向。她指出,食品技术检测进步的条件就是“如何快速分离和检验”。
食源性微生物对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威胁无处不在。刘秀梅研究员就2016年因毒蘑菇、微生物性、有毒动植物及其毒素等爆发的相关事件。分析到,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中毒人数最大多,主要致病因子是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苏葡萄球菌肠毒素、之血腥大肠埃希氏菌。
“而要保障食品安全,就要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准确相匹配”刘秀梅研究员提出,《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标准》GB2991-2013覆盖11大类预包装食品,将5类致病菌进行二级和三级区分。其中沙门氏菌、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属于二级。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三级。
食品快速检测方法和常规微生物检测一直倍受业内关注。刘秀梅研究员表示,快速检测很重要,但微生物常规培养方法更是不可缺少,它是检测领域的金标准。另外,检测方法定量方面存在很多差异,这就需要法规方面不断修订。
针对行业发展现状,刘秀梅研究员以我国分子溯源技术在TraNet中的应用;美国致病菌序列分析数据库每年近千株数据的发展速度;欧盟在食品安全标准和加工卫生标准上的举措;以及ICMSF-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食品微生物丛书第7、8卷为例,分析了未来微生物在安全控制的发展方向。
对国际标准我们的态度是什么呢?刘秀梅研究员表示,还在讨论中,但所做的还不够。
关于检测方法,她认为,检测需要非常强大的技术支撑。微生物安全过程控制,加工过程,加工环境都极其重要。
提到方法,就不得提AOAC。对方法的标准化,AOAC在全球检测技术标准化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关于近几年食品中出现的抗生素耐药性。刘秀梅研究员也有自己的看法,“要辩证来看。耐药菌有两种的,也有多种的。多种存在一定风险,但多是医源性。食源性耐药菌和医源性是不同的。医源性比食源性耐药菌几率高。国家遏制细菌耐药行动计划,也主要针对医源性。但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
《从方法评价的视角看食品安全快检产品的发展方向》
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
党委书记 熊晓辉教授
就目前我国目前快检产业发展情况,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党委书记熊晓辉教授指出,我国食品快检产业已经处在了生死存亡的地步。
近年我国的快检产业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生死存亡”的原因是什么呢?熊晓辉教授表示,目前食品快检产业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整个行业鱼龙混杂。因此造成部分从业者认为,该技术花费颇高,但一点用处都起不到。而另一部分从业者则观点相反,对快速检测技术很是认同。
为规范产业良性发展,我国在政策方面的支撑也逐步提上日程。
2015年新版食品安全法出台,规定“采用国家规定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食品进行抽查检测,被抽查人对检测结果没有异议的,可以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这在某种程度上为快检结论赋予了一定的法律效力。更催生了食品快检产业及快速检测方法的高速发展。
今年3月28日,为保证食品快检方法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组织规定了《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这也意味着风头正劲的快检技术有了评价规范,变得有据可依。
然而,该如何面对备受争议的食品快检行业呢?熊晓辉教授的看法是:快检不能解决所用食品安全问题,但食品安全离开快检也是困难重重。
熊晓辉教授指出,如今产品检测中可能存在问题是,检出限如何选定、按不得检出、限量要求,评价方法规范等。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重金属、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剂等七方面。
《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适用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组织开展的食品(含食用农产品)中农兽药残留、非法添加等定性快速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评价。评价指标集中在灵敏度、特异性、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与参比方法一致性分析等方面。
据此,熊晓辉教授提出产品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最低检出水平(检出限)设置:
1.对于禁用物质或者无残留限量的物质应小于或者等于参与方法的检出限水平。
2.对于存在国家标准限值规定的物质应小于或等于限值规定。
其次是适用范围。所有参数需要在不同种类或者类型的食品中测定的实际结果进行统计。
另外,针对现在受到关注的不合格产品检测结果分布情况。熊晓辉教授表示,产品中因微生物检测不合格的产品最多。其次是食品添加剂。
由此可见提前检测食品中不合格成分的必要性。
该如何更进一步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呢?熊晓辉教授指出,食品快检产业的发展前景无疑广阔,但需要企业更加明确未来前行的方向。同时更加自律。
《快速、准确、高效,一站式完美解决—Profinder定制分析系统》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市场技术担当 赵彤先生
众多从业者施行相关实验时,最多考虑的是什么?碰撞电压、MRM离子对、进样方式、色谱柱、GC条件还是谱图质量?
“ProFinder可根据应用方向定制相关分析系统!”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市场技术担当赵彤先生向与会者推荐了公司的新型解决方案。
据了解,ProFinder是实现主机+数据库+耗材整体推荐的系统。GC-MS/MS ProFinder已经发布,GC-MS ProFinder将陆续发布。该系统无需农残标准品,可建立快速筛查、半定量的仪器方法。
不同分析系统,满足不同分析内容。赵彤先生介绍到,ProFinder整体解决方案,可实现零方法开发。同时可实现二噁英超痕量检测,食品中的矿物油残留检测。
食品行业健康发展不仅仅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需要集整个产业之力,以平台搭建驱动发展,以科技力量促进繁荣。作为行业极具影响力产业平台,CBIFS2017集结专家,学者,企业,技术型人才,以有效防护食品安全为使命,必将成为行业的领航人。
日期:2017-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