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1日~2017年1月20日,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公布了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制品、饮料、饼干、速冻食品、糖果制品、茶叶及相关制品、酒类、水果制品、食糖、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等13类909批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其中合格885批次,不合格24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7.36%。
13类食品监督抽检中,抽检粮食加工品85批次(全部合格)、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4批次(全部合格)、肉制品3批次(全部合格)、饮料251批次(19批次不合格)、饼干6批次(全部合格)、速冻食品38批次(1批次不合格)、糖果制品30批次(全部合格)、茶叶及相关制品13批次(全部合格)、酒类25批次(全部合格)、水果制品39批次(4批次不合格)、食糖4批次(全部合格)、餐饮食品47批次(全部合格)、食用农产品364批次(全部合格)。
本阶段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1批次速冻食品和1批次纯净水检出大肠菌群超标。大肠菌群是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本次检出大肠菌群超标的产品均未检出致病菌,健康风险较低,但反映该食品卫生状况不达标。
二、2批次水果制品菌落总数超标。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若超标则反映食品不符合卫生要求。
三、1批次水果制品检出亮蓝。亮蓝是食品添加剂中的合成着色剂,企业为增加产品卖相而在蜜饯中添加,属于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
四、1批次水果制品过氧化值超标。过氧化值主要反映油脂是否氧化变质,过高时可能会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症状。过氧化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用油已经变质,或者产品在储存过程中环境条件控制不当。
五、13批次饮料(瓶桶装饮用水)检出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水中铜绿假单胞菌超标可能是水源防护不当,或从业人员未经消毒的手直接与水或容器内壁接触,或是包装材料清洗消毒有缺陷等原因所致。
六、1批次矿泉水硒、偏硅酸含量低于产品明示值。硒和偏硅酸是水中的矿物质成分,是衡量天然矿泉水水质的重要指标。这两项指标不达标,不属于安全问题,但表示产品没有达到包装上标注的品质。
七、1批次植物蛋白饮料蛋白质含量低于产品明示值。企业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对原料质量把控和投料控制不严的情况。
八、3批次饮料(瓶桶装饮用水)耗氧量超标。耗氧量是衡量饮用水中还原性有机物含量的指标,是反映水体被污染的指标之一。饮用水耗氧量超标可能是由于生产过程控制不严、消毒不彻底等导致水体被污染。
九、1批次天然矿泉水检出银超标。银并不会对人的身体产生毒性,但长期接触银金属和无毒银化合物也会引发银质沉着症。
海南省食药监管局欢迎公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如果在市场上发现有害食品请拨打12331投诉举报,一经查实,最高可获50万元奖励。
日期:2017-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