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金融时报》报道,中国有关部门日前宣布,禁止进口全球最大肉类加工商Tyson Foods(泰臣食品)及其它6家美国公司的鸡肉和猪肉产品。这一做法显然是对美国指责中国出口产品卫生不合格做出的回应。文章认为中方采取的措施令人担忧,中美之间可能正酝酿着一场全面贸易冲突。
里昂证券(CLSA)的专家Andy Rothman表示,“中国需要避免采取明显的报复措施,中美双方需要花大力气,避免将食品安全问题政治化。中国政府正非常严肃地对待这一问题。中国食品安全规定基本上与美国同类规定相同。这仅仅是一个按照标准执行的问题。”
另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产品安全取代配额成为贸易争端焦点。文章说,随着中国与其贸易伙伴在食品等产品安全问题上的摩擦增多,可清楚地看到,安全与质量标准正日益取代关税及配额,成为国际贸易争端中的主角。
文章说,近日来,中国有关部门已承诺加大对出口商品的审查力度,同时表示已下令关闭了数千家无证经营和生产问题食品的企业,表明了中国政府严格控制食品安全的决心。中国也已加紧努力,确保本国出口商随时跟上各出口市场安全标准的变化。
中国政府同时表示也要加强对进口商品的检查。除了上周被禁的冻鸡和冷冻排骨外,中国近期已连续查禁了法国瓶装水、澳大利亚海产品和美国饮料等进口商品。
文章评论说,安全标准历史上就曾被用作设立贸易壁垒的武器,而今中美观察家心中皆有历史重演的担心。当前这种相互封锁产品进口的形势看上去已越来越像是一场贸易大战,只是战争的焦点变了,相互指控的目标从原来的倾销和不公平竞争变成了现在的危害消费者权益。中美食品安全问题上紧张气氛的不断加剧有可能使这两个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眼下本已相当微妙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据专家分析,使用、滥用安全标准作为贸易壁垒的情况可能会越来越多,现有的一系列全球贸易协议已使得贸易进口关税普遍下降,国家间通过其他手段设立贸易壁垒的行为也受到了大大的限制。北美、欧洲等发达地区公众对健康和食品安全的忧虑已推动政府实行更加严格的安全标准。然而,食品安全和产品标准的高技术性特征使政府在实际操作中有了很多的自由空间,因而很难确保执行过程的客观与公正。在此情况下,国际贸易体系如何寻找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类极其棘手的贸易争端便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
分析认为,标准有很多很多,人们根本无法判断它什么时候是为了保护消费者,什么时候是为了设立贸易壁垒。世贸组织要求任何安全标准都要有科学依据,但这往往只是程式上的保护,而非实质性的分析。因为世贸组织往往不具备判别这类安全标准科学依据的能力,因此它只是看成员国在起草安全标准时是否遵循了恰当的程序。此外,有些团体在大喊贸易保护的同时也在挥舞安全问题的大旗,这也使二者之间的界线变得更加模糊。有时政府是迫于压力才在保护人和动植物健康所必须的手段之外使用这一类限制措施来保护本国企业免受海外竞争的冲击。
日期:2007-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