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在由国际食品科技联盟、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共同主办的“2015年国际食品安全大会”上,央视特别评论员王志安指出媒体的参与对食品安全的好转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媒体的报道依旧存在几个误区。
误区1,应该做到零风险,风险越低越好
如GMO绝对没问题吗?眼前没问题,长久看有无问题?其实任何正常的行为都包含着风险,想做到风险越低,成本也越高,如交通工具飞机,汽车,火车,风险最低的是飞机。
如何看待风险,用平常心,理性看待风险。再严格的监管体系也控制不了偶发事件的发生,考虑成本,做到可控就好
误区2, 重复发生问题是罚太轻,处罚不够引起的
重复发生问题是罚太轻,处罚不够引起的,其实从重处理,派生其他问题,法制不应该制造新的问题。地沟油事件,判死缓。毒豆芽,10年内,也罚了将近100个人,还是不能根除。
误区3,标准定得越高越好
不切实际的高标准,带来更严重的问题,如三聚氰胺,牛奶氮含量达不到标准等。
误区4,热衷于报道大企业,大公司安全问题
热衷于报道大企业,大公司安全问题,这样才有轰动效果,所以夸大大企业大品牌的负面效果,结果对小企业,小作坊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大企业不可靠,小企业小作坊更安全的印象。如福喜过期肉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蒙牛黄曲霉素事件等。
误区5,把食品安全问题归因为市场经济
把食品安全问题归因为市场经济,认为是黑心老板,无良商家,只追逐利润而导致。其实经济越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性越高,标准越健全,要更好地发展市场经济,食品才能更安全。
误区6,把食品安全问题归因为政府监管不足
把食品安全问题归因为政府监管不足,现在为了加强监管,以前的送检变为抽检,监管成本增加,转加给消费者。
日期:201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