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校、幼儿园:
春夏交替之际,气温变化较大,加之候鸟迁徙等因素影响,各类病媒生物传播速度加快,极易引发疑似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现就校园食堂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相关事项提示如下:
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健全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机构,严格实行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压实校长(园长)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按要求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
严抓食材采购
严格把控食材采购关,选择证照齐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仔细查验每批食材的进货凭证、检验报告等,从源头上确保食材安全。
规范食材储存
按要求妥善储存食材,做到分类存放、精准控制温湿度,并定期清理过期变质食品。
规范食品加工
严格规范食品加工流程,切实执行生熟分开、烧熟煮透等操作规范,及时对加工设备与工具进行清洗消毒。
加强人员管理
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上岗,定期组织健康检查与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强化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通过校长(园长)现场办公会等形式,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
有效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
做好防护措施
严格做好防鼠、防蝇、防虫等工作。安装防鼠网、挡鼠板,对墙面、地面、门窗缝隙进行封堵,防止老鼠侵入;设置纱窗、门帘、风幕机等,阻止苍蝇飞入。
清理卫生死角
定期对食堂角落、下水道等卫生死角进行清理,减少蟑螂等病媒生物的栖息繁殖场所。
科学消杀作业
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综合防治手段,定期开展病媒生物消杀工作,严格按照规定操作,避免食品和食品加工环境受到污染,确保消杀安全有效。
充分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制定应急预案
制定完善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责任分工和保障措施,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应对。
组织应急演练
有条件的学校、幼儿园应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高食堂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配合水平,使其熟悉事故报告、患者救治、现场控制、原因调查等应急处置环节。
加强学习培训
加强相关学习培训,提高对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事件的识别辨别能力。如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立即停止供餐,及时向教育、市场监管和卫生健康等部门报告,积极协助救治患者,封存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等,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和原因分析,并按照要求落实整改措施。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
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4月11日
日期: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