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存在进货查验制度落实不到位、未按规定条件贮存食品、环境卫生不达标,个别经营者销售三无、过期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为深化巩固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整治成果,市市场监管局综合施策,全面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工作。
01
摸底数动态管
按照市局统一部署,各区、县(市)局迅速行动,对农村食品经营者、农贸市场、农村大集等农村食品各业态经营主体开展全覆盖式调查摸底,依托市局智慧监管一体化平台,打标建立农村食品各业态底数数据库,通过数据端口随时录入数据,实施底数台账智慧动态管理,为风险预警、分析、研判提供数据支撑。
02
梳隐患明标准
组织食品相关处室分条线、分业态梳理农村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管控清单,明确了35个风险项目、80项风险点和99条管控措施,确定了实现管控目标和时间表,印发全系统参照执行,使辖区监管部门开展风险排查有标准可循。
03
排风险勤治理
各区、县(市)局采取有效措施,全面组织开展农村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截至3月末,共检查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2695家次,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对发现的食品落地存放、证照未公示等184个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问题依法依规处置。
04
常督导促整改
组成2个督导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9区、9县(市)农村地区食杂店、生鲜超市、餐饮店、小作坊、农贸市场(农村大集)等点位,开展督导检查,建立贯穿全年的常态化督导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已完成对道里、南岗、香坊、道外等8个区农村食品安全第一轮督导检查,对发现的92个问题已建立问题风险隐患整改台账,督办问题整改。
05
抓源头提规范
各区、县(市)局认真梳理本辖区供应商、供应链52户,明晰经营者供货渠道,做到食品来源可溯。同时,针对南极食品批发市场食品辐射功能,建立了辖区市场监管局、市场所、主办方三级包保制度,分品种、分业态、分步骤滚动式规范食品批发经营者,强化源头监管。
供稿:食品流通处 杨伟国
日期: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