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食品行业舆情信息如下:
1、央视3·15晚会曝光“保水虾仁”事件
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部分企业在加工水产品时违规、超量添加保水剂、包冰二次增重等问题。
据悉,保水剂即食品水分保持剂,常用复合磷酸盐。按照国家的规范,一定量添加保水剂,本意是为了改良虾仁口感、保持水分,增加保质期。但保水剂的规定到了部分企业的手上,却有了其他的用途,首先就是——增重。他们“会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不同规格的虾仁”,根据记者调查,有厂家虾仁磷酸盐添加量千分之三十,浸泡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保水率高达20%,这会导致虾仁磷酸盐含量严重超标。经过送样检测,宝辉水产有限公司生产的冻虾仁磷酸盐总量每公斤7.57克,相较国家最高允许标准含量超标51.4%;良基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冻虾仁磷酸盐总量每公斤12.5克,相较国家最高允许标准含量超标145%。此外,部分产品的广告中宣称“零添加”“零保水剂”,但外包装上却未标注保水剂信息,仅标明虾仁和水,涉嫌虚假宣传和欺骗消费者。对此,企业负责人辩称,虾仁作为生鲜和食用农产品,标签无需过于详细。调查还发现,部分企业通过包冰机对虾仁进行二次增重,进一步牟取利润。
报道中,涉及的企业包括湛江宝辉水产有限公司、湛江良基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湛江中青海洋水产有限公司和湛江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连云港鲜知肴食品有限公司、连云港鱼趣多食品有限公司、盐城市海创源食品有限公司。
对此,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及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针对曝光问题连夜彻查、现场封存、督促召回。
3月15日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文称,市场监管部门连夜开展执法行动,依法严惩绝不姑息,查处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3月16日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文称,市场监管总局连夜部署各地开展执法行动,依法从严从快处置曝光问题。江苏、广东市场监管部门连夜对冷冻虾仁磷酸盐超标涉事企业进行现场检查,核查固定涉嫌违法生产经营活动证据。
3月16日凌晨,湛江市市场监管局发文称,湛江市市场监管局迅速联合湛江市公安局组成工作专班,会同属地市场监管、公安部门,联合组织执法人员赶赴涉事企业开展检查。现场查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一批,责令企业立即停止销售涉事产品,对相关产品进行抽检,并督促企业召回相关涉事产品。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工作组已赶赴现场指导调查处置工作。
3月16日下午,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文表示,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组成工作组连夜赶赴湛江市现场指导,与市、县(区)级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开展相关问题的调查和处置工作,督促涉事企业立刻在全国范围内对涉事产品启动召回工作。截至目前,湛江宝辉水产有限公司、湛江良基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湛江中青海洋水产有限公司和湛江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均已发布食品召回公告、通知经销商做好停止销售等工作。产品退货、退款及召回相关费用均由涉事企业承担。
3月16日中午,“赣榆发布”微信号发布情况通报称,央视“3·15晚会”曝光连云港赣榆区鲜知肴食品有限公司、渔趣多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无保水剂标签的虾仁,且存在现场环境卫生差的问题。赣榆区市场监管局立即联合区公安等部门成立调查组连夜查处,对相关虾仁产品进行查封并抽样送检,同时责令涉事企业暂停营业、下架相关网上产品,对已售产品启动召回程序。
3月16日下午,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文称,央视3·15晚会曝光“保水虾仁”问题后,江苏省市场监管局随即派出三组执法人员分赴连云港和盐城,迅速开展对涉事企业的调查处置工作,并印发紧急通知,组织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全面开展专项排查。截至目前,现场检查组已完成对连云港鲜知肴食品有限公司、连云港鱼趣多食品有限公司、盐城市海创源食品有限公司的现场检查,执法人员依法对涉事产品进行了查封,逐批次抽样送检。同时责令涉事企业下架网上产品,对已售出产品启动召回程序。
事件曝光后,引发消费者对虾仁产品安全性的担忧,除了被央视点名的企业外,网友重点讨论的企业包括与辉同行、东方甄选、国联水产等。随后,多家企业就该舆情事件进行了回应。
其中,“保水虾仁”事件曝光后,有网友反映“与辉同行”直播间曾带货的一款“大岸浪花大号虾仁”生产商为此次被点名的生产企业之一——湛江良基冷冻食品有限公司。3月16日,“与辉同行”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3月15晚在第一时间下架了全部虾仁相关的商品,并展开了对此类商品的再次审核。将对在与辉同行购买过“大岸浪花品牌”冷冻虾仁的消费者,先行按照“退一赔三”的金额进行售后服务。
3月16日,国联水产发布公告,针对近期媒体报道的舆情进行澄清。公告指出,有媒体报道称国联水产子公司被央视315晚会现场点名,且铂金虾仁产品存在虚假宣传。对此,国联水产表示,相关报道并不属实,公司及公司子公司并未被央视3·15晚会现场点名,媒体报道的企业不是公司的关联子公司,该企业生产的产品和公司没有任何关系;公司铂金虾仁“0添加”“无保水剂”“配料表仅包含虾”的宣传内容真实、准确,不存在任何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3月17日,东方甄选发布声明,东方甄选自营青虾仁由广东虹宝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和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代工。代工厂由东方甄选严格筛选,生产过程严格执行国家各项规定,符合行业领先生产标准。同时,我们联合权威检测机构组建专业团队,对产品生产全过程进行高频盯产,严格质检。此外,东方甄选承诺:自营青虾仁不添加保水剂,配料表只有虾和水。
2、“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后厨乱象”事件
3月中旬,杨铭宇黄焖鸡米饭被曝多家门店后厨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引发广泛关注。
3月12日,媒体曝光杨铭宇黄焖鸡后厨存在多种食品安全乱象:使用存放多天的发酸食材,顾客食用后的剩菜回收再加工售卖,隔夜发黑的牛肉加色素后冒充新鲜牛肉。记者调查中还发现,多家门店招聘时不需要员工提供健康证,大量无证店员直接上岗。
对此,杨铭宇黄焖鸡总部相关负责人称,正联系涉事门店进行关店整改。随后,据媒体报道,郑州二七区市监局一接线人员称已经有人员在处理此事,具体处置情况暂不清楚。杨铭宇黄焖鸡总部一名工作人员称,往年媒体报道的食品安全舆情,最终相关部门没有证据表明是品牌方提供的食材出现了问题。公司在督导中发现食品安全问题,会对门店进行处罚。
3月12日,杨铭宇官方微信号发布致歉信称,涉事加盟门店(郑州二七万达店、郑州康复前街店、商丘万鼎广场店)即刻停业,并且永久关店。此外,杨铭宇还表示要对全国门店深度排查,组织专项检查组,完成所有门店食材储存,加工流程、环境卫生的彻查,一旦发现有违规门店立即停业追责;全员强化培训与考核,所有员工重新参加食品安全培训并考核,未通过者禁止上岗;监督机制透明化,内部监督小组每月突击检查门店,档案公开可查。
从河南省市监部门获悉,此前被曝光的涉事三家门店均已停业整顿。从杨铭宇黄焖鸡总部获悉,全国多地市监局对杨铭宇黄焖鸡加盟店进行检查。其中,虞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称,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已对杨铭宇黄焖鸡米饭万鼎店查封,对食材封存检验,全面展开调查。
3月13日,杨铭宇黄焖鸡餐饮公司总经理在媒体采访中表示,总部正在给全国加盟店加装后厨监控。其表示,将采取暗访的方式加强对加盟店的监管。目前,全国多地市监局,正在对杨铭宇黄焖鸡加盟店进行检查。公司市场部人员将在本周内基本完成对全国加盟门店的排查。
3月13日,国务院食安办向山东省食药安办、河南省食安办发出挂牌督办通知书,对两地核查处置工作实行挂牌督办。
3月21日,针对“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后厨乱象”事件,国务院食安办、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山东省济南市及河南省郑州市、商丘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国务院食安办将对济南市、郑州市、商丘市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全程督办。
3、合肥通报“三只羊”整改情况 公司回应
3月23日,对于合肥三只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直播带货相关问题,合肥市联合调查组发布关于合肥三只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整改情况的通报。
通报称,2024年10月11日,三只羊公司足额缴纳了罚没款6894.95万元。对“香港美诚月饼”“澳洲谷饲牛肉卷”等涉案产品,已累计赔付2777.85万元,并继续按照应赔尽赔原则,执行退一赔三标准,做好退赔工作。针对三只羊公司在选品品控、宣传推介、售后服务、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市联合调查组指导其制定具体整改措施89项,督促其抓好整改落实。经三只羊公司申请,市联合调查组组织相关主管部门和律师、消费者代表等进行综合评估,认为三只羊公司整改符合要求,具备恢复经营条件。
随后,合肥三只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停业整改情况的通报称,针对公司前期在直播带货“香港美诚”牌月饼和“鲜多裕”牌澳洲谷饲牛肉卷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自合肥市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后,公司立即成立了以董事会成员为总负责的整改工作组,包括招商、选品、品控、核价、督查、售后服务、退赔等7个专项小组,全方位进行排查、整改。
三只羊公司表示,2024年10月11日,按照行政处罚决定书足额缴纳罚款6894.95万元;对于“香港美诚”牌月饼和“鲜多裕”牌澳洲谷饲牛肉卷产品,目前已累计赔付2777.85万元,今后将继续按照应赔尽赔原则,执行退一赔三标准,做好退赔工作。
4、“男子往海底捞火锅内小便”事件
3月上旬,“男子往海底捞火锅内小便”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3月6日,有网友分享视频显示,疑有男子站在桌子上向火锅小便,很快,该视频冲上热搜。3月6日,海底捞官方回应称,已向多地公安报警。
3月8日,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发布通报称,经警方调查,今年2月24日凌晨,外省市来沪人员唐某(男、17岁)、吴某(男、17岁)等人进入该火锅店包间内用餐,唐某、吴某两人醉酒后分别站上餐台向火锅内小便,吴某还将拍摄的视频发布在网上。目前,警方已依法对唐某、吴某作出行政拘留处罚。
3月8日,针对警方通报有人往海底捞火锅内小便,海底捞方面回应称:“我们感谢警方快速高效查清案情,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我们强烈谴责此类毫无公德心且违法的行为,针对恶意传播者,我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鉴于涉事者为未成年人,我们呼吁避免对其个人及家庭进行不当传播或攻击,给他们一个接受教训与成长的机会。 海底捞始终将食品安全与顾客体验置于首位。目前,当事门店已将门店锅具、餐具(含筷子)全部进行更换,环境卫生按照搬家式清洁消毒。后续也将提升包间服务方式。此外,消费者还可通过门店明厨亮灶、后厨参观等方式了解门店后厨工作,请广大消费者放心!”
3月12日,海底捞发表关于上海外滩店事件的说明称,针对2月24日00:00至3月8日24:00期间在海底捞上海外滩店堂食消费的4109单顾客,将全额退还当日餐费,并额外提供订单付款10倍金额的现金补偿。此外,对于涉案的两名男子,海底捞已在3月10日向上海黄浦区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申请,坚决依法追究其相关责任。海底捞还表示,上海外滩店于3月7日立即调拨相应锅具和物料,并在3月8日凌晨2:17分至3:49分,将火锅锅具、餐具(含筷子)全部进行更换,环境卫生按照搬家式清洁消毒。若顾客希望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海底捞将全力配合,可联系上海市黄浦区相关执法机构,海底捞承诺依法承担全部责任。
对此,有律师表示,海底捞自行制订的补偿措施参考了《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赔一罚十”的规定,无论在赔偿标准还是赔偿期限的角度都相当于消费者可以主张赔偿的法定上限。在海底捞提出的民事诉讼申请方面,多位律师认为,海底捞可以要求涉事两名17岁男子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包括海底捞更换餐具、桌椅报废、停业损失等费用、补偿顾客实际支出的成本,以及因此事项给海底捞造成的负面影响,带来的经营收益的减损,此外还需向海底捞赔礼道歉等。
3月13日,海底捞“小便门”事件再生插曲。一男子作为事件期间前往消费的顾客,因通过黄牛代为下单结账,被提出从中抽成20%。陆先生认为可以给一些辛苦费,或者最多给对方补偿款的10%,双方因此暂未达成统一。3月13日,陆先生前往海底捞外滩店寻求解决方案,海底捞查询后发现,由于黄牛通过三方平台下单,所以打款顺序比较靠后,这单尚未赔付,海底捞便将其拦截,不会支付到黄牛账号。13日晚七点半,陆先生称,他已与海底捞外滩店签署协议,并提供了他个人的银行账户,海底捞承诺将把10倍补偿款打到他的账户上,打款时间为3-4天。
5、“千禾0”酱油检出镉及商标与“零添加”质疑
3月中下旬,千禾味业的“千禾0”酱油被检测出镉元素,引发消费者对“千禾0”与“零添加”的关系质疑。
据悉,今年3月,“消费者报道”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13款宣称零添加的酱油,测试结果显示,12款检出镉,7款检出总砷。其中,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中,检测出0.0110mg/kg的镉。有网友指出,“千禾0”只是一个商标,并不意味着“零添加”。
对此,3月19日,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客服人员回应称,“千禾 0” 是注册商标和中高端产品品牌标识,主要是为了保护知识产权。“千禾0”是不是意味着零添加?客服人员没有正面回应,只是表示:“是否是零添加,可以参考配料表。”
3月21日凌晨,千禾味业在官方微博发布《关于媒体报道酱油产品检出“镉”以及与零添加相关情况与消费者的沟通说明》。
关于酱油检出“镉”,千禾味业表示,媒体报道所述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的配料为水、非转基因黄豆、小麦、食用盐,未外源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和其它化学剂。“镉”存在于水、土壤、各类农产品中,酱油产品检出的微量“镉”来源于原料。公司使用的原材料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针对“千禾0”商标与零添加关系,千禾味业称,“千禾0”是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按《商标法》规定在核准的商品上使用。“千禾0”是公司零添加产品的重要标识,“千禾0”系列产品是零添加产品,有严格的生产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食品添加剂。该系列产品不存在蹭热点混淆零添加概念的行为。该商标设立的初心是为了对零添加产品做区别,便于广大消费者选购,不存在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3月23日晚间,四川省眉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称,近期,该局监测到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产品被媒体送检事件后,立即组织对该公司成品库房、商场超市在售的相关产品进行监督抽检,共计23批次。经检测,结果符合企业标示的酿造酱油国家标准(GB/T 18186)。
3月24日早间,千禾味业发布关于媒体报道的澄清公告称,“千禾0”商标用于区分公司零添加产品和非零添加产品。凡是使用“千禾0”商标的产品都是零添加产品。千禾0系列产品仅使用食品原料,绝不添加食品添加剂。
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提及不允许再使用“零添加”等用语。同日,千禾味业回应称,“十分支持新规的落地,新规过渡期2年,我们会尽快按新规要求执行”。
6、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3月,还有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引发舆情关注。
事件一:华莱士就被曝食品安全问题致歉
据媒体报道,今年2月份以来,媒体记者随机在河南郑州、安徽合肥的华莱士两家门店进行卧底暗访,发现存在频繁修改“效期标签”,使用过期食材制作餐食,办理假健康证等情况。
3月18日,华莱士官方微博发布致歉信。
华莱士称,针对媒体报道的公司旗下门店食品安全与管理疏漏等问题,公司深感愧疚与自责,向所有关心与支持品牌的顾客和广大社会公众致以最诚挚的歉意!
华莱士表示,这些事件暴露出公司在运营管理中的严重疏漏,辜负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在此,公司做出如下声明:
1、对于涉事门店,公司绝不姑息,本着对触及食品安全红线“零容忍”的态度和严格规范管理制度的执行将涉事门店进行永久关停,不再对外营业,相关涉事员工予以开除!
2、即日起,公司对全国门店开展为期30天的卫生安全自检与突击抽查,每天进行公示,确保运营标准严格执行。主动配合相关监管部门进行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改进。
3、重新制定食品安全考核制度,全员每月参与不少于10小时的标准化操作培训,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确保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管控产品安全及品质。
4、强化监管体系,升级督导巡查机制,从食材安全、门店规范、营运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严格管控。开放问题反馈专线(400 8899 096)。
声明发出后,有网友质疑,涉事门店是否真的已关门。对此,郑州、合肥两地市场监管部门向媒体证实,涉事的两家华莱士门店已关停。郑州市郑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称,正对华莱士百福街店展开调查。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也表示,已对涉事门店立案调查,相关情况正在调查中,后续会统一对外回复。
事件二:杨国福麻辣烫食品柜出现老鼠事件
3月18日,江苏苏州,有网友发现杨国福麻辣烫一门店菜品区出现老鼠。
3月21日晚,苏州工业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近日,有网友反映,该区某商场内杨国福麻辣烫店食品柜出现一老鼠,获悉后执法人员立即至该店开展现场检查,当场责令商家停业,并于当日立案,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置。
3月22日,杨国福官方微博发布致歉信,回应被官方通报苏州印象城店“食品柜出现一老鼠”一事。杨国福称,经核查,涉事门店已立即下架并销毁全部食材,停业接受全面消杀整改,目前正全力配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调查处理。杨国福表示,已在事发2小时内向消费者致歉并完成赔付,同时对涉事门店实施停业处罚及封闭整改;即日起重点彻查防鼠设施、食材存储及操作规范,不合格门店立即停业等。
事件三:奶茶中喝出了完整塑料袋 茉莉奶白道歉
3月22日,有网友发文称,在上海一家茉莉奶白店铺点的奶茶,从杯子里抽出一整个透明塑料袋,引发网友热议。
3月23日,@茉莉奶白MollyTea 发布致歉声明称,近日,收到顾客关于上海某门店饮品中发现异物的反馈,公司对此高度重视,并立即成立专项调查组展开全面核查。经调取监控记录、复盘操作流程并与涉事门店逐一沟通,此次问题源于门店在操作流程中的疏忽,导致异物未能被及时发现。
茉莉奶白表示,在事件发生后,公司立即联系受影响的相关消费者,诚恳道歉并给到处理方案。目前已对涉事门店进行闭店整改处理。
事件四:品牌面粉中发现疑似老鼠的异物?各方回应
近日,有天津网友在网络平台反映,其购买的秋田满满品牌面粉中发现疑似老鼠的异物。
3月18日晚,秋田满满发布“关于近期网络传闻的严正声明”回应:公司高度重视,积极与消费者取得联系后,安排专人赶赴消费者所在地了解情况,同时成立专项小组全面排查生产线。经现场勘查、反复核实,已排除网络传言所涉异物由生产线带入的可能性。
此外,据媒体报道,品牌所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已介入调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已跟进此事。3月19日,从江西省宜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多部门了解到,目前市场监管部门正在调查当中。据宜春市市场监管局宜阳新区分局工作人员介绍,企业生产的面粉是由山东省内企业代加工产品,已经发协查函请属地市场监管局进行调查。
据媒体报道,3月20日,当事女子表示,拒绝了对方3000元赔偿,带孩子检查,已有一个孩子身体出现状况。秋田满满品牌方公关表示要和当事人面谈,当事人选择了在司法所面谈,品牌方表示要求去山东一家机构检测鉴定老鼠的年龄和死亡时间。当事人还表示,拨打了品牌方提到的检测机构,该检测机构表示根本不可能检测老鼠的年龄和死亡时间。“目前最新的进展就是品牌方要求带走老鼠,我们没同意,我们的诉求就是赔偿并保证孩子后面的健康。”
事件五:游客疑吃发霉椰子后身体不适 当地回应
近日,有网友反映,在入住三亚理文索菲特度假酒店期间,食用酒店提供的椰子后出现身体不适。
3月11日,三亚市海棠区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三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先后进行回应。
3月11日晚,“海棠旅文”发布情况通报称,已第一时间组织市场监管部门介入核实,目前正对该网民反映的相关情况开展进一步核实调查。
三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当天,有游客在网络平台发帖反映在三亚市海棠区理文索菲特度假酒店饮用客房定制椰青后出现呕吐、低烧症状,就医后被诊断为急性胃肠炎,质疑酒店供应的椰子发霉变质。接报后,该局第一时间派员开展核查工作。目前,已封存了该网友质疑发霉变质的椰子,调取了该批定制椰青的进货凭证,检查了酒店方贮存条件、加工操作流程和服务人员健康状况,酒店方积极配合开展相关的安抚消费者工作,相关核查工作进一步开展中。
事件六:黄桃罐头加工厂车间污水横流 山东平邑回应
3月15日,媒体曝光山东平邑县三家罐头生产企业存在生产环境卫生不达标、原料处理不规范、生产日期标注不合规等问题。
对此,山东平邑县人民政府15日回应:经连夜排查发现,涉事企业在生产黄桃罐头过程中的确有不规范行为。目前,涉事企业已全部停产,有关部门对其生产场所、库存产品依法查封,对涉事企业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问题立案调查,将依法从严从快处理。平邑县政府从市场监管局抽调40名执法人员,组成了6个检查组,正对全县罐头生产企业从生产工艺流程、生产场所卫生、原料采购、添加剂使用、虚假标注生产日期、产品检验等环节进行全面排查。同时,建立长效机制,组织相关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联合检查组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坚决从源头整治企业不法行为。
事件七:知名茶饮品牌被曝食品安全问题
3月14日晚,有媒体的“3·15特别报道”曝光了蜜雪冰城宜昌凝聚新天地门店的食品安全问题。调查发现,该门店未按规定,使用隔夜柠檬和橙子切片制作招牌饮品。另外,门店的卫生状况也令人堪忧。记者拍摄的视频显示,店内有苍蝇飞虫,飞虫甚至出现在奶茶杯盖中。
节目播出后,宜昌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贵际第一时间带队,赶往涉事门店,却发现涉事门店正在装修。在执法过程中,涉事蜜雪冰城负责人暂时无法联系上。执法人员发现二楼仓库有剩余原材料,涉嫌标签不规范,他们一并扣押,并立即对门店立案调查。工作人员表示,315特别节目可以作为市场监督管理局立案调查的证据。执法人员表示,会对辖区内同类门店的进行重点检查,杜绝同类问题发生。
宜昌市西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瑞表示,蜜雪冰城曝出食品安全问题是市监局管理不到位和失职,3月14日晚对同品牌的门店开展检查,并对同品牌的门店开展举一反三的检查活动。李瑞还表示,对于其他区域的门店也要同步开展检查。
针对媒体曝光的问题,3月14日晚,蜜雪冰城客服热线客服工作人员表示,会将问题详细记录,并及时反馈。蜜雪冰城宜昌凝聚新天地门店的店长邹先生表示,视频中曝光的问题属于违规操作。“是他们店员在这里做的,我们要求都是用不完的直接就丢了的。”当记者追问,作为店长为何未能及时察觉门店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时,店长称:“我不可能24小时盯着,我现在还要核实。”此外,邹先生告诉记者,后续会和公司进行沟通,也会加强门店的监管力度。
事件八:三亚官方通报“海南部分城市外卖餐饮店存食品安全问题”
3月18日,三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3月15日至16日,微信视频号认证用户[直播海南]发布视频反映其暗访的海南部分城市(含三亚)的外卖餐饮店存在环境卫生差、“三防”设施不达标等食品安全及经营方面存在问题。
对此,三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派工作人员会同海南广播电视总台“直播海南”栏目组开展现场核查。目前已根据核查情况对涉事外卖餐饮店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并将相关案件线索移送至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进一步处理。现涉事外卖餐饮店已被责令停业,并被网络餐饮外卖平台下架。
下一步,三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通过行政约谈网络餐饮外卖平台强化其主体责任、对外卖餐饮店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宣传培训规范经营行为和聘请外卖配送员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推动社会共治等方式,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
7、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引关注
3月,多起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引发关注。
事件一:陕西一学校餐厅吃出异物?校方辟谣:实为调料栀子
3月7日晚,网络上流传一条声称神木市实验中学餐厅吃出异物的视频。
3月8日,神木市实验中学微信公号发布“关于网传我校餐厅不实消息的情况通报”称,学校对此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项调查小组彻查此事,经查,3月6日中午,学校校餐厅供应的菜品中有毛氏红烧肉,烹饪此菜品需采用生姜、八角、栀子、桂皮等常见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调料。就餐过程中,有一名学生自述吃出异物,并及时进行了反馈。学校相关领导在接到反馈后,第一时间会同餐厅负责人和当餐主厨进行现场查证。经现场仔细识别,学生所指异物为当餐调料栀子。栀子作为传统的烹饪调料,在红烧肉烹制过程中用于上色、增香,其外观有时可能会让不熟悉的同学产生误解。工作人员当场向当事学生耐心解释清楚。
3月7日晚,学校周末双休期间,涉事视频在网络上出现。经进一步了解,发布视频的学生并非当天吃出异物的当事人,其在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仅凭片面信息在网络平台发布了不当言论,导致不实信息快速扩散。后该生认识到错误并删除了不实信息。
事件二: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发布官塘校区D7配餐区情况说明
3月18日,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发布关于官塘校区D7配餐区情况的说明称,2025年3月18日,官塘校区D7配餐区经营人员于3月17日发布停餐通知引起网络关注。
学校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班开展调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2025年3月17日上午,柳州市相关部门对学校进行春季院校食堂开学的例行检查。对经营方提出要求,守法经营为师生提供吃得放心的环境。为落实检查提出的要求,经营人员于3月17日下午3点发布停餐通知对就餐环境进行内部整改。学校高度重视校园食品安全,对于本次监督执法部门指出的问题,举一反三,切实整改落实,对就餐环境等涉及食品安全方面进行进一步检查,为师生提供良好的用餐环境。
对于个别媒体发布“使用隔夜菜和预制菜”“食堂出现老鼠”等不实信息给学校造成恶劣影响的行为,学校保留采取法律措施的权利。
事件三:高校回应食堂被指使用预制菜
一则“高校食堂使用预制菜”的短视频近日引发关注。视频显示,兰州科技职业学院食堂二楼档口工作人员正拆封包装食品倒入餐盘,食品塑料袋上印有“速冻调理包”字样。
3月19日,学校工作人员回应称,3月18日接到学生反馈后,就对涉事档口进行了查处,并对管理方企业进行了处罚。学校食堂是外包给餐饮企业运营的,将联合学生共同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学校严格禁止档口使用预制菜,学校将建立学生餐饮安全监督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监督餐饮安全,学生举报后学校将介入调查,如经查实,将对举报者给予奖励,对被举报档口和管理公司进行双倍处罚。
8、最高法最新表态:依法审理“油罐车运输食用油”案
3月9日下午,在最高人民法院举办的2025年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系列全媒体直播访谈第二场活动上,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何莉说,2024年,媒体曝光的“油罐车运输食用油”事件令人震惊,也引发人民群众对食用油安全的担忧。据了解,天津、河北检察机关已就“油罐车运输食用油”案件提起公诉,人民法院将依法审理好相关案件,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依法从严惩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9、“椰子水”相关话题引发热议
315期间,“9块9每升的椰子水安全吗”“椰子水”“”TF椰子水“厂商称被约谈要求整改”等相关话题引发网友热议。
有消费者称椰子水喝出“糖精味”,甜度比普通椰青高很多,还有消费者称喝出“玉米须味”“淀粉味”,充满“科技与狠活”。另外,部分椰子水产品保质期长达1年,也引发消费者质疑。
随着,网友对椰子水安全性的讨论,多位消费者反映,在电商平台购买到疑似仿冒泰国网红品牌“IF椰子水”的产品“TF椰子水”,怀疑该品牌抄袭,引发关注和讨论。
据悉,该产品包装与正品高度相似,但在口感、配料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部分消费者反映其“口感不佳、配料表复杂”,引发质量担忧。
公开信息显示,“TF椰子水”制造商为郴州市腾飞食品饮料厂。3月17日,该厂负责人向媒体承认,郴州市市场监管局已对其约谈,并要求整改,厂方承诺在5月1日前彻底清除市场存量产品。面对消费者对“TF椰子水”可能为“糖水勾兑”的质疑,该厂负责人仅回应:“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但未能提供具体检测报告。
针对市场上频繁出现的仿冒产品,正品“IF椰子水”中国代理商在采访时称,消费者在购买时务必认准以下三点,以确保正品:1.瓶身印有“IF”注册商标;2.瓶后背标进口商为“杭州大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3.官方授权店铺均公示检验检疫证明。
此外,3月24日,椰树集团官网发文称:椰树牌真百分百椰子水是真货,从不用进口浓缩椰子水加水加糖加香精坑人,绝不用废料椰子水生产,发现一瓶造假重奖100万元。
10、壹号土猪肉的“壹号土”是商标?公司回应
继“千禾0”被曝光是注册商标引热议后,近日有媒体报道,“壹号土猪”的“壹号土”也是注册商标,再次引发舆论关注。网友认为,企业频频将“壹号土”商标与猪肉等商品名称连用,存在利用商标策略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3月27日,壹号食品在广州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近期“‘壹号土猪’商标争议事件”作出正式回应。
针对网络热议的“壹号土猪”商标问题,壹号食品总裁黎小兵表示,该公司目前合法持有“壹号土”和“壹号土猪”两个商标,壹号食品的初衷是想将埋没在农村的优质土产品推向消费者。近年来,壹号食品公司的猪肉产品基本全部使用了“壹号土猪”图形标识。
对于消费者担忧的产品质量问题,黎小兵表示,“土猪”指的是地方品种猪,目前壹号土猪采用的猪肉均为以地方猪种两广小花猪为基础资源开发的猪肉,最开始在湛江养殖,猪肉产品走向全国后,在全国各个区域都开办了养殖场,将两广小花猪运到各个养殖场继续培育,售往全国各地。“我们从卖猪肉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是卖的土猪肉,不存在欺骗消费者的情况。”
3月27日下午,媒体记者就此事件联系湛江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关注到相关争议并将展开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