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提示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将于2025年2月8日开始实施,新标准中删除了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在淀粉制品、面包、糕点、焙烤食品馅料等食品中的使用规定,同时降低了它在腌渍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由原先的1克/千克调整为0.3克/千克。
一、脱氢乙酸钠适用范围及标准的变化
脱氢乙酸钠,一般指的是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又名脱氢醋酸及其钠盐),CNS号:17.009(i),17.009(ii),INS号:265,266,功能:防腐剂。作为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因能有效抑制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生长,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起到延长食品保质期的作用。新旧版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脱氢乙酸及其钠盐适用范围变化对比表如下所示:
黄油和浓缩黄油 | 0.3 | |||
淀粉制品 | 1 | |||
面包 | 0.5 | |||
糕点 | 0.5 | |||
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 | 0.5 | |||
预制肉制品 | 0.5 | |||
0.5 | ||||
果蔬汁(浆) |
新标准实施在即,企业需要及时寻找脱氢乙酸钠的替代品,确保产品的品质不受影响,并立即更新食品包装及标签,准确反映配料信息,避免误导消费者,确保新产品符合新标准。
三、科普链接:为什么要往食物里加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包括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新标准还纳入了营养强化剂。
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初衷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提升食品色香味,防腐、保鲜及加工工艺的需要。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有23类2000多种,具体可分为防腐剂、着色剂、甜味剂、膨化剂、抗氧化剂、增味剂、酸度调节剂、增稠剂等大类。我们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并非只有现代才有,古代卤水点豆腐使用的卤水主要成分是氯化镁,也属于一种添加剂。
几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与功效
防腐剂
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储存期的物质。主要有苯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丙酸及其盐类和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广泛见于碳酸饮料、果汁和面包、糕点等烘焙食品中。
甜味剂
赋予食品甜味的物质。常见的有木糖醇、甜菊苷和麦芽糖醇等。多用于饮料、糖果、罐头等产品。
增稠剂
可以提高食品的黏稠度或形成凝胶,从而改变食品的物理性状,赋予食品黏润、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呈悬浮状态作用的物质。常见的有明胶、麦芽糊精、果胶、卡拉胶和黄原胶,多见于乳制品、果冻、冰淇淋等食品中。
着色剂
使食品赋予色泽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食用色素按来源分为人工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两类。常见的有胡萝卜素、焦糖色素。多见于橙汁、奶酪、糕点和可乐、酱油等深色食品中。
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a) 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b) 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c) 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d) 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e) 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超范围、超限量食用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食品的行为将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严厉处罚。
日期:202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