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应用风险控制创新团队利用氧化镁纳米颗粒实现了对小麦赤霉病发生和呕吐毒素累积的有效控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科学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
赤霉病被称为小麦“癌症”,是世界性农业难题。化学防治是赤霉病防控的主要手段,生产中常用的赤霉病防治药剂面临抗药性爆发和呕吐毒素累积等问题,因此亟需开发新型防病控毒产品。
该研究对比10种常见活性纳米颗粒的生测结果,发现氧化镁纳米颗粒对禾谷镰孢菌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该药剂可有效抑制禾谷镰孢菌孢子萌发、呕吐毒素产生和小麦胚芽鞘定殖,与赤霉病常用药剂多菌灵、嘧菌酯之间存在协同增效作用。其可通过气孔进入小麦叶片组织,但不能被吸收进入禾谷镰孢菌菌丝细胞。氧化镁纳米颗粒对禾谷镰孢菌的毒性新机制包括胞外的氧化损伤、碱损伤和细胞结构损伤以及胞内的代谢损伤。其对小麦植株、斑马鱼和人体细胞的暴露风险均为低风险。此外,该药剂化学性质稳定,含量丰富,镁元素还是植物叶绿素的重要组分。该研究为减少小麦病害防控中的农药用量和毒素污染提供了新策略。
该研究得到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est.4c08030
日期:202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