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区金海街道:明厨亮灶,构建食品安全“防火墙”
“不搞花架子,群众说了算,结果要公示。”这是奉贤区金海街道筑牢食品安全防线的基本原则。地处奉贤新城和东方美谷核心区域的金海街道,多年来始终将食品安全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
为构建起高效有序的食品安全格局,街道注重食药安办、市场监管所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建立健全联勤联动机制,定期召开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形成治理合力,实现排查全覆盖,确保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点位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努力让食品安全问题无处遁形。此外,街道还建立了一支逐渐壮大的食品安全民间志愿者队伍,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之中。
数字化时代,如何推动智慧监管模式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广泛应用?街道积极推进金海“明厨亮灶+”工程,先期招募有意向的中型餐饮店安装智慧监管系统,纳入“一网统管”,让餐饮企业的后厨及食品加工过程从幕后走到前台,从源头消除餐饮企业与公众间的信息不对称。
奉贤区金海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黄镇表示,街道将继续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创新监管方式,加强社会共治,构建食品安全“防火墙”,为人民健康护航。
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同心圆”呵护“一老一小”
在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活跃着一支“同心圆”食安志愿者团队,成员来自居民区、学校、养老院等,短短数年已汇聚200余名志愿者,设立了7个服务点。
曹杨新村街道居民老龄化程度高,呈现“一老一小”特点,但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丰富。一方面,这支志愿者团队积极关爱“一老”,针对不同生活场景,呵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他们走进养老院,讲解饮食注意事项、合理膳食搭配以及健康饮食理念;组建“长者食堂监督小分队”,以“每周自查+每月抽查+每季联查”的模式,加大隐患排查。
另一方面,他们又悉心牵手“一小”,针对不同学龄特点,策划差异化食安教育活动。围绕幼儿,他们聚焦亲子共融体验,通过亲子互动、儿歌传唱,让食安知识在玩乐中“生根发芽”。围绕小学生,他们在小学设立食品安全科普站,采用寻宝闯关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食安知识。围绕中学生,他们注重实践操作培养,曹杨二中附校学生开展了瘦肉精、农药残留等系列食品安全检测实验,提升食品安全意识和实践能力。
曹杨新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唐晓燕表示,街道将进一步发挥好“同心圆”食安志愿者团队力量,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杨浦区长海路街道:巧用“互联网+监管”,织牢“食品安全网”
食品安全风险无处不在、隐患无时不有。杨浦区长海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晓乐介绍,街道巧用“互联网+监管”,织牢“食品安全网”,尽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长海路街道共设置包保干部111名,对辖区1125家企业主体确定了“专属包保责任人”。每季度,所有包保干部都依据“三张清单”开展全覆盖检查,尤其是在春节、五一、国庆等重要节点前夕,还会加大包保频次和检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隐患,督促经营主体及时整改。相关问题,及时通报属地市场监管所,通过监管执法进一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并通过“沪食责”小程序,完成线上闭环处置。近2年,街道已通过“沪食责”小程序完成案件报告15件。
此外,街道也在不断探索创新治理新路径。在监管方式上,长海路街道引入了“互联网+监管”模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外卖商户的小时出单量和投诉举报量等信息进行调取和综合研判,把相关商户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及时发现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在机制创新上,街道还依托城运中心“多格合一”平台,通过“网格+监管”模式,创建监管信息共享、综合治理与联合惩戒新机制。
嘉定区菊园新区:家门口有了“智慧菜场”
嘉定菊园新区的嘉保菜场,服务着周边4个社区的近万户居民。原先,菜场位于二楼,老年人买菜需要爬楼,很不方便。随着基础设施逐步老化,摊位经营品类不丰富、价格不稳定等问题也逐渐凸显。
及时发现百姓需求,菊园新区将菜场改造升级项目列入实事项目名单,并从三方面进行改造——将民营改为镇管,做到一线监管、一线服务;将菜场从二楼改到一楼,解决原来老人爬楼买菜难问题。同时,将传统菜场打造成智慧菜场,通过智慧大屏展示价格指导、农残检测结果、菜品价格与交易量等,保障公平交易、公开透明。
嘉保菜场还开通了线上商城,居民在家即可通过微信小程序自助订购菜场外卖。完成改造后的嘉保菜场,得到了很多居民的交口称赞:“既有烟火气又有高科技,菜还很新鲜!”2023年,嘉保菜场被评定为“上海市示范性智慧菜场”。
据菊园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玉婷介绍,新区积极落实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责任,从制度上确保基层职能部门入网、定岗、定责,实现网格内人员“点对点”对接、工作“常态化”协作,实现食品生产单位、涉农生产企业、餐饮单位监管全覆盖。目前新区公共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覆盖率已达100%,总体实现生产经营链条监管全覆盖。
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发挥善治效能打造食安“新”典范
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现有各类注册食品企业1184家。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以党建引领构建“善治街区”工作体系,协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落实、落细食品安全属地责任。
在街道新城运中心建设运行过程中,街道推动食品安全与“一网统管”工作有机结合,将市民“12345”热线反映的问题和网格派单中涉及食品安全的线索,通过一网统管平台派单到相应处置部门及包保干部,形成“发现—派单—处置—反馈”的高效闭环。
围绕“善治街区”建设重点工作,街道进一步完善“街道—街区—居民区”三级工作架构,街区事务委员会统筹发挥街道食药安办、市场监管所、派出所、各级食品安全包保干部、社区党群工作者等工作力量,落实食品安全常态化管理。同时,鼓励引导辖区企业、商户加入“食品安全联盟”,整合各方资源,通过交叉监督、互助提升来提高责任主体食品安全意识,打造食品安全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自治共治格局。
共和新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张纬臣表示,街道将以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街镇为契机,一以贯之严守食品安全底线,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努力打造食品安全“新”典范。
松江区中山街道:“直播挑货”,让食安宣传“活”起来
社区食堂作为居民家门口的“小厨房”,是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松江区中山街道社区食堂近日启用新款绿色食安封签并印制专属食安码,让居民吃得更安心、更放心。
提升公众的食品安全素养,食安宣传要“活”起来。街道协同中山市场监管所打造了“直播挑货”品牌栏目,通过搭建“直播+科普+普法”新平台,邀请不同行业群体共同参加直播,设置食品检测、企业开放、现场品鉴等多个环节,增强宣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截至今年3月,该栏目已举办13期,共吸引7616人在线观看。街道还开设“茸话市监”视频号,发布食品“直击现场”“你点我检”等短视频,获得广泛关注与转发。
今年7月,街道协同中山市场监管所向美团、叮咚等企业的外卖配送员颁发《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聘书》,通过“随手拍”“随手报”等方式谏言献策,为食品安全共建共享共促增添“新”力量。
松江区中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夏爱军表示,中山街道通过不断强化属地监管责任、数字赋能提高监管效率、有效激发社会共治活力、积极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等举措,努力打造“四位一体,协同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共同体。
供稿:市局食品协调处
日期: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