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环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中心)今日(十二月十日)公布香港首个总膳食研究的第九份报告,亦是该系列的最后一份,报告评估香港市民从膳食中摄取硼、钙、钴、铜、铁、镁、锰、钼、磷、钾、硒、钠和锌十三种矿物质的分量,并与国际组织及国家机构的建议摄入量比较以评估相关的健康风险。
中心发言人说:「研究结果显示,一般成年市民从膳食中摄入钙、铁和钾的分量均不足,但摄入钠的分量则过多。不过,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是次研究的矿物质摄入量可能会被低估。尽管如此,市民应保持均衡及多元化的饮食,以免摄入的矿物质不足或过量。」
矿物质是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和维持身体正常功能的重要营养素。摄入矿物质的分量不足或过多,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但并不一定会引致临床征状。
根据研究结果,超过百分之九十的成年市民从膳食摄入钙的分量低于建议摄入量,而缺乏钙是引致骨质疏松症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成年市民从膳食摄入铁的分量亦低于建议摄入量,有可能引致贫血和免疫系统受损;而年青女性及孕妇对铁的需求较一般成年人为高,缺乏铁的机会亦会较高。
研究亦显示,约百分之六十的市民从膳食摄入钾的分量低于建议摄入量,而超过百分之六十的成年市民从膳食摄入钠的分量则超出建议摄入量。摄入不足钾及摄入过量钠可能会增加患高血压的机会,从而增加患上中风及冠心病的风险。
此外,超过百分之二十的成年市民从膳食摄入铜、镁、锰、钼及磷的分量,均低于各自的建议摄入量。不过,从膳食中摄入以上五种矿物质不足而对人体健康构成不良影响的情况并不常见。至于硼、钴、硒和锌方面,市民从膳食摄入该等矿物质的分量均与各自的建议摄入量相符。
发言人说:「市民应增加钙、铁及钾的膳食摄入量,多吃含丰富钙、铁及钾的食物,如奶类制品、豆类、蔬菜(特别是深绿色蔬菜)及水果和适量的坚果。孕妇则可就所需的营养素(包括钙和铁等矿物质),征询医护人员的意见。」
发言人提醒市民应减少钠的膳食摄入量。市民可在烹调食物时减少使用调味料及酱料如盐、酱油和蚝油,外出用餐时点选少盐的菜肴,以及在购买预先包装食物时阅读营养标签,选择钠含量低的预先包装食物。
发言人亦建议业界应在预先包装食物的营养标签上清楚标示营养资料,并鼓励业界在富含矿物质的预先包装食物的营养标签上标示出该矿物质的含量;而所有营养资料不得有误导成分。食物制造商亦应降低食物中的钠含量,参考中心编制的《降低食物中钠含量的业界指引》,研制钠含量较低的食物。
中心二○一○年三月展开香港首个总膳食研究,整项研究今年完成,已公布的八份报告涉及二噁英和二噁英样多氯联苯、无机砷、多溴联苯醚、除害剂残余、金属污染物、丙烯?胺、霉菌毒素和有机氯类除害剂残余。
总膳食研究评估整体市民和不同人口组别,从膳食摄入各种选定物质(包括污染物和营养素)的分量,从而估计摄入该等物质对健康带来的风险。研究聚焦于本港市民的整体饮食情况,而非个别食品。
研究是根据市民食物消费模式选出一百五十种食物,并检测在这些食物中残余除害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金属污染物、霉菌毒素及矿物质等一百三十多种物质的含量,再结合食物消费量的数据,从而估计市民从膳食摄入各种选定物质的分量。
有关报告全文已上载中心网页:www.cfs.gov.hk。
完
2014年12月10日(星期三)
日期:201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