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牙鲆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在牙鲆耐高温性状遗传机理解析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for high-temperature tolerance in the Japanese flounder”为题发表于《Animal》(JCR 1区期刊,IF:4.0,全文网址为:https://doi.org/10.1016/j.animal.2024.101273)。伞利择研究实习员为论文第一作者,侯吉伦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牙鲆作为冷温性底栖鱼类,最适生长温度为16-22℃。因其具有低脂肪、高蛋白、低热量特点,逐渐在南方有一定养殖市场。然而养殖温度过高会影响其生长和存活,进而影响其养殖产量。针对牙鲆耐高温性状开展遗传机理解析有助于牙鲆耐高温性状的遗传改良。本研究以牙鲆在高温海水(31℃)中养殖15天期间的存活时间和存活状态为表型,进行耐高温的性状测试。通过对280尾牙鲆进行重测序,获得342311个高质量SNP,并与表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鉴定了40个与耐高温性状显著相关的SNP位点和28个候选基因。根据候选基因的功能分析特别指出了与调节细胞凋亡功能相关的基因traf4和ppm1l在牙鲆耐高温性状中发挥的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牙鲆耐高温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分子标记,有助于该性状的新品种选育。
本研究得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023TD4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2400404),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21326307D),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C2023107012)和 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CARS-47)等项目的资助。
日期: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