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爽:《科.学.家食育科普课程——“用科学链接生活,用有趣点燃兴趣”》
食物不仅仅是我们身体的燃料,它们还是科学实验的完美载体。从化学反应到物理现象,食物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一堂生动的科学课。
在科.学.家食育科普课程中,科学不再是枯燥的公式和理论,而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趣味实验。这些看似简单的实验,背后却隐藏着精心设计的教具和课程流程。
2024年6月19—21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的“2024(第三届)食育发展大会”上,食育网特别邀请了江南大学科.学.家食育科普课程研发与服务负责人张爽,现场与大家分享《科.学.家食育科普课程——“用科学链接生活,用有趣点燃兴趣”》,在科学与食育的交汇处,发现生命的无限可能!
项目背景
张爽老师介绍,2023年的全国两会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让百姓的餐桌更加丰富、健康。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和《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更是强调了科普教育的重要性,将其视为科技强国战略的关键一环。江南大学积极响应号召,利用其在食品科学领域的顶尖地位,致力于食育科普教育创新。
项目特色
张爽老师团队整合了江南大学校内的科普资源,包括3个校内食育科普博物馆、1个大型科学仪器展示场馆等,研发出“JNU食育游”开放活动实施方案。
同时,汇集科普人才资源,研发适用于中小学开展课后延时服务的食育科普课程。课程设计注重实践,鼓励学生亲手操作,不仅学习食品科学知识,树立健康的饮食观念,并增强他们的社会属性。
课程内容
张爽老师指出,科。学。家食育科普课程包括6个主题,共17课时。她认为科学教育不应局限于课本,而是要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科学的乐趣。为此,张老师团队邀请了来自食品科学、生物工程、传媒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共同研发课程,确保内容既专业又有趣。
此外,团队还与多所学校合作,将科普活动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比如与无锡市东绛实验小学、无锡市尚贤融创实验小学以及徐州新教育学校等进行合作,让孩子们亲自动手,亲身体验科学食育的魅力。
挑战与展望
张爽老师表示,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果,但高校与中小学之间的科普资源融合仍面临挑战,如缺乏制度化的组织和落地方法,导致科普活动难以常态化。
未来,江南大学将继续探索更有效的科普模式,推动食育教育成为“双减”工作中的亮点,助力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科普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维的启迪。江南大学的“科·学·家”食育科普项目,正是一场科学与生活的美妙邂逅,它用实践证明,科学可以如此贴近生活,教育可以如此充满乐趣。让我们期待更多这样的科普之光,照亮每一个孩子心中的科学梦。
日期:2024-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