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珠江水产研究所渔业环境保护与修复创新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中科院环境一区,IF2022=9.8)在线发表了题为“A systematic toxicologic study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on aquatic organisms via food-web bioaccumul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177263)、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珠江流域渔业资源及栖息地调查)等项目的支持。麦永湛特聘副研究员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李海燕助理研究员为论文的通讯作者。
环境污染对渔业资源造成严重损害,已成为制约渔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多环芳烃(PAHs)作为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对渔业资源减少的影响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以珠江干流及其河口水域为研究区域,采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气相色谱/质谱检测、Ecopath模型和最小偏二乘法模型等方法,揭示了PAHs在水生食物网中的生物富集和传递过程,发现水体PAHs对饵料生物和鱼类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导致食物网结构简化。通过毒性分析和转录组测序技术,发现典型PAHs,如菲和苯并芘,对饵料生物蛋白核小球藻和大型溞具有致死作用,并通过激活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信号受体(NLR)等信号通路,导致模式生物斑马鱼和珠江优势鱼类广东鲂的繁殖力下降。通过整合现有的毒理学数据、生态监测数据和生态学数据,构建了PAHs导致的珠江干流及珠江口生态有害结局路径网络。该研究为深入理解PAHs对水生生态系统影响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珠江流域资源环境的适应性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4.172362
日期: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