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举办的“2024年田间表型精准鉴定技术交流会”在新乡基地召开。本次会议依托小麦种质精准鉴定试验的8600个小区试验,围绕表型搭载平台、传感器设备、表型技术应用和精准鉴定策略进行了研讨,展示了新开发表型鉴定和智能育种相关传感器及智慧农业设备。会议旨在汇聚业内专家学者和业界同仁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探讨田间精准表型鉴定的前沿动态、应用实践和未来发展,推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作科所、中原中心有关负责同志,新乡县农业部门有关领导出席活动。
高通量表型鉴定技术利用新型传感器、自动化平台和图像处理系统,可在大田条件下快速、准确筛选出目标性状突出的优异种质资源。现场会展示了田间环境下无人机、表型车、田间机器人等搭载平台,以及多光谱、高光谱、激光雷达和热成像等传感设备。作科所肖永贵研究员结合实例讲述了多时序表型、田间3D表型技术和智能识别及其在基因发掘和产量预测中的应用。中国农业大学马韫韬教授系统介绍了表型平台搭载各类传感器设备及其在表型调查中的应用,并表示,这种高通量的表型监测技术可有效地提高作物农艺性状鉴定的估算精度,进而加速作物育种评价鉴定的效率。
种质资源中心主任李立会指出,“精”选优异种质是通过多年多点全生育期表型与基因型鉴定;“准”确评估优异种质的可利用性是作物种质精准鉴定工作的核心。其中全生育期表型鉴定结果的可信性尤为重要。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小麦田间性状测定从“一把尺子、一杆秤”传统经验型的鉴定,逐步向智能化、精准化、数据化转变。无人机搭载传感器、表型车等现代化表型鉴定技术是智慧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将有助于提升种质资源表型鉴定效率和鉴定结果的可信性。
与会人员一致表示,此次活动以田间实际场景为技术交流平台,聚集表型研究相关专家跨学科进行深入研讨表型精准鉴定技术,可有效打破技术壁垒,共同推进高通量表型精准鉴定技术的发展,将更好的为生物育种和智慧农业发展服务。
中国科学院、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全国各省(市)科研院所等42个单位150位领导专家参加会议。
日期: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