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在全面调度10月蔬菜生产情况基础上,组织国家气象中心、部分蔬菜主产省、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中国蔬菜协会及有关专家,会商研判当前及11月蔬菜生产供应形势。总的看,10月份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除华南东部、江南东南部外,其他主产区光照充足,秋菜大量上市,地头价环比、同比均下降。当前,冬春蔬菜优势产区正加快换茬,北方设施蔬菜陆续开始上市,全国蔬菜在田面积10038万亩,同比增加120万亩,11月蔬菜供应总体充足,但灾害性天气不确定性加大,局部地区、个别品种供应可能出现波动。
据蔬菜地头价定点监测,28种蔬菜10月地头均价2.65元/公斤,环比下降5.4%,同比低4.0%。从区域看,6大优势区蔬菜地头价环比“5降1升”。10月大部地区光温条件较好,全国蔬菜产量比9月增加约4%,多数主产区地头价下降。北部高纬度夏秋蔬菜、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云贵高原夏秋蔬菜、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黄土高原夏秋蔬菜等5个优势区地头价环比分别下降20.1%、14.4%、8.8%、3.6%、2.8%。长江流域冬春蔬菜优势区因喜温茄果类、瓜类蔬菜处于上市尾期,加之江南东南部降水量多、光照偏弱,地头价环比上升7.2%。
从品种看,28种蔬菜中16种地头价环比下降、12种上升。其中,菠菜、芥菜、结球甘蓝、花椰菜、大白菜等5种蔬菜环比降幅超过20%,菠菜属于喜冷凉蔬菜,随着气温下降,江苏、河南、山东等产区上市量大幅增加;结球甘蓝、大白菜等大宗耐储秋菜长势好、产量高,处于集中收获阶段;甘肃、河北、云南等地花椰菜,广西、内蒙古、广东等地芥菜大量上市,10月花椰菜和芥菜产量环比均增加20万吨以上。萝卜和韭菜环比涨幅超过20%,河北等产区露地韭菜逐渐下市、进入蓄根期,萝卜因部分产区新上市品质较好拉高了整体价格,但同比看这两种蔬菜价格仍偏低。
此外,28种蔬菜10月地头均价比近三年同期平均值低11.9%,15种蔬菜10月地头价创2020年以来同期新低。其中,大葱、结球甘蓝、胡萝卜和芹菜等价格比常年同期均值低30%以上。一方面,今年蔬菜面积保持较高水平,秋季大部产区温度偏高、光照条件好,蔬菜供应增加,且多产区集中上市。另一方面,中国蔬菜协会反映,工厂等集团消费明显减少,需求不振导致市场低迷,比如集团消费量较大的胡萝卜,虽然今年生产供应稳定,但价格下滑明显,地头均价比近三年同期均价低30.3%。
综合各方面情况分析研判,当前全国蔬菜生产基数较高,预计11月气象条件总体有利,稳产保供具备较好基础。一是蔬菜面积同比增加。据调度,当前全国蔬菜在田面积10038万亩,同比增加120万亩。从区域看,山东、江苏、河南、安徽、河北、辽宁等设施蔬菜主产区在田面积3581万亩,同比增加22万亩;尽管海南因灾面积减少,但多数“南菜北运”主产区面积稳定或增加,目前7个“南菜北运”主产省在田面积3121万亩,同比增加58万亩。从品种看,豇豆、菜豆、芹菜、西葫芦、冬瓜、辣椒、丝瓜、韭菜等8种蔬菜在田面积同比减少,其余20种蔬菜在田面积均有所增加。二是气象条件利于蔬菜生产。据气象部门预测,11月华北、黄淮、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等大部蔬菜主产区气温正常或偏高,墒情适宜,对蔬菜生产较为有利。
同时,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可能造成蔬菜价格波动。一是海南省10月出现大范围持续阴雨,部分豆类、瓜类和茄果类蔬菜播栽推迟20天左右,特别是冬瓜、豇豆、南瓜3种蔬菜占全国1月上市量的10%—20%,播栽推迟可能造成1月上中旬阶段性供应偏紧和后期集中上市。二是东北、华南、江南南部降水偏多,需防范低温雨雪和连阴雨不利影响。11月初受两轮降雪影响,东北四省区共2370多亩设施大棚不同程度受损,680多亩棚内蔬菜轻微受冻,受灾范围较小,不会对供应造成影响。但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灾害性天气风险较大,可能加剧蔬菜价格波动。
我司将继续抓紧抓实蔬菜稳产保供工作,加大防灾减灾力度,强化信息调度和生产指导,确保蔬菜均衡供应和质量安全。一是加强信息调度。蔬菜生产正处于秋冬季转换期,部分蔬菜可能出现茬口衔接不畅,我司将加强蔬菜生产信息和地头价格监测,适时发布产销信息,对异常情况做到早监测、早研判、早解决。二是强化防灾减灾。针对北方地区低温寒潮、华南和江南地区连阴雨等,密切与气象部门合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制定冬季蔬菜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组织专家开展巡回技术服务,指导各地落实设施加固、补光增温、生产管理等措施。三是突出管理重点。继续抓好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综合治理、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番茄潜叶蛾等病虫害防控等重点工作,确保蔬菜质量安全。指导做好早春茬瓜果类蔬菜育苗准备,集成应用保温、补光、防病等冬季育苗关键技术,培育壮苗,为下茬生产打好基础。
附件: 10月主要蔬菜品种地头价监测表.docx
日期:202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