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安全提示如下:
01
充分认识有毒野生菌的危害
一些有毒野生菌与可食用的野生菌外形相似,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
在野外,无毒野生菌往往与有毒野生菌混生,无毒野生菌很容易受到有毒野生菌菌丝的感染,甚至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无毒野生菌种类,仍然会有中毒的危险。
有毒野生菌所含毒素较复杂,或因地区、季节、品种和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各异。野生菌中毒潜伏期为2小时至24小时,有的仅为10分钟左右。误食有毒野生菌,肝损害型中毒最为凶险,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精神症状。目前对有毒野生菌中毒尚无特效疗法。
02
鉴别有毒野生菌的方法误区
民间一些鉴别有毒野生菌的方法不可靠,主要有以下一些误区。
误区一:颜色鲜艳的有毒,颜色普通的没毒。事实上我国的一些剧毒蘑菇,如灰花纹鹅膏、亚稀褶红菇是灰色的,致命鹅膏、裂皮鹅膏是纯白色的。
误区二:跟大蒜、大米、银器、瓷片等一起煮,颜色变黑有毒,没变颜色就无毒,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我国的一些剧毒野生菌跟大蒜、大米一起煮,大蒜、大米的颜色并不变黑。
误区三:生虫、生蛆的没毒。很多昆虫、动物对毒素的吸收与作用与人是不一样的,剧毒的鹅膏菌成熟烂掉后很容易生虫、生蛆。
误区四:受伤变色或者有分泌物的有毒。受伤变色或者有乳汁流出是很多科属例如牛肝菌科、红菇科的一个特征,实际上,牛肝菌科和红菇科的很多种类是可以食用的,因此,不能凭受伤变色或者有分泌物来判断是否有毒。
误区五:长在潮湿处或家畜粪便上的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野生菌无毒。野生菌的有毒无毒与生长环境没有关系,因为有毒与无毒的生长环境是一样的。
03
食用有毒野生菌后怎样急救
1.催吐是最常用的自我急救方法,中毒者应立即进行催吐。但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2.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千万别拖延。
3.有人发生中毒后,凡同食用过同样野生菌者均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
4.保留剩余野生菌样本,送有关部门鉴定,这有助于确定毒素的种类及制订合适治疗方案。
此外,食用野生菌的同时最好不要饮酒,因为一旦吃到的是有毒野生菌,酒精会加速毒素的吸收。
拟 稿:食品协调科
日期:2023-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