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排吃起来没有牛肉味?
羊肉串吃不出羊肉香?
难道是“挂羊头卖狗肉”?
什么是掺杂掺假行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掺杂掺假的手段和品类也一直在变化。小安给大家简单总结了以下5类:
举个例子
蜂蜜加入大米糖浆、玉米糖浆以次充好;地瓜粉中掺入木薯粉等。
举个例子
普通鸭蛋为假冒成红心鸭蛋而给蛋鸭喂食含苏丹红(工业染色剂)的饲料。
举个例子
从牛乳中提取出脂肪后,剩余部分制成乳粉,仍以全脂乳粉在市场出售。
举个例子
将普通白酒、葡萄酒灌装至回收的高端酒瓶中冒充高端白酒、葡萄酒。
举个例子
乳制品兑入价格低廉的水提高产量后,为虚高蛋白质含量加入三聚氰胺。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在护航舌尖安全上
市场监管部门可谓是“各显神通”
今天小安带您揭秘
如何鉴别掺杂掺假?
可用于鉴定肉及肉制品掺假问题
PS.像鸭血这类血制品也不在话下~
可用于鉴定蜂蜜掺假问题
可用于食用油掺假问题
PS.像“鸭蛋用苏丹红染色”,用这个技术就能识破
可以分辨不同种类、不同部位肉品的分类
还能识破究竟是冷冻肉还是冷鲜肉~
此外,在肉品掺杂掺假的定性判别和定量测定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
市场监管总局为打击掺杂掺假行为,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2022年7月起公开征集腐竹油皮品、葛根粉品、香米等掺杂掺假检验方法以及食品中其他掺杂掺假物质检验方法 。
掺杂掺假检测技术是不断壮大,持续更新的,生产、经营者切莫存有侥幸心理!
问题来了……
上述鉴定结果
是不是判定掺杂掺假的唯一标准?
老规矩,先说结论
结论
不是!
“掺杂掺假”相关检测技术作为侦办此类违法行为的技术支持,其鉴定结果是界定食品“掺杂掺假”与否的重要证据之一,但很多时候不能作为唯一证据、直接证据。
答
如牛肉制品由于加工工艺,可能在加工过程中加入少量鸡肉粉来改善风味,此时则可能检出鸡源性成分,但不应判定为掺假。
我明白了,检测可以检出是否含有这个成分,但是检出的成分含量多少、具体是生物体的哪个部位是测不出来的,因此不能直接作为“掺杂掺假”行为的判定依据。
bingo!所以生产企业应当注意:因加工工艺而加入其他动物源性成分时,应在配料中标示清楚。
再比如
生产厂家生产不同植物油时,油品混装、混存,或设备、容器清洗不彻底引起混杂,也会造成食用植物油检出脂肪酸组成不达标。
牛羊肉烧烤串检出鸭肉源性成分,也有可能是经营者采购的肉串原料本身就混入了鸭肉,并非经营者自行添加。
因此,在实际的“掺杂掺假”违法行为调查过程中,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会在运用检测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调查情况,综合、严谨判定,依法处置。
针对掺杂掺假行为
市场监管部门“严查处、零容忍”
一直在行动……
2022年以来
市市场监管局为重点整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委托检测机构开展掺杂掺假专项研究性抽检,共抽检916批次,抽检食品类别包括食用植物油、辣椒粉、酱油、食醋、葡萄酒、蜂蜜、红糖、速冻食品、肉制品、鸭血等血制品,以及牛羊肉。
抽检结果如何?
合格率为98.6%,反映我市食品安全状况总体良好,“掺杂掺假”风险可控。
典型案件曝光
关于“掺杂掺假”食品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
@生产经营主体
01.
要强化守法经营意识。
02.
要落实好索证索票制度,留存好相应的进货凭证。
@消费者
01.
要增强理性消费意识。日常食品采购中要提高警觉,防范价格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
02.
对颜色过分艳丽或不正常、不自然白色的食品应注意是否在添加色素、漂白剂上有问题。
信息来源:抽检处
通讯员:林小莲 黄琳
日期:2023-08-12